我們的故事


 

 

昔日的見證

聽從百翰‧楊先知的忠言要獲得生動有力的見證,許多女青年寫下並保存她們的見證,作為世人面前的見證人。她們都承諾要遵行福音的原則,並且下定決心要獲得神應許的祝福。

一同學習

  • 我可以從女青年的故事中學到什麼,用以鞏固我的信心,並幫助我培養個人的見證?
  • 為什麼寫下自己的故事和分享我的見證如此重要?

孤女的信心
當艾薇雅‧史提芬被迫離開自己在納府的家和家人,穿越平原前往錫安時,她尋求靈性的力量

和聖殿的天上能力。

詳全文……

堅強勇敢的年輕女孩
當12歲的瑪麗安‧羅林斯第一次獲得自己對摩爾門經的見證時,她無法想像橫亙在她面前的路

途。僅僅一年後,她眼睜睜地看著暴徒燒毀聖徒的乾草堆,看到教會領袖被塗焦油和灑羽毛,

她並冒著自己生命的危險,從破壞印刷廠的暴徒那裡搶救了幾頁的經文。然而她的信心引領她

度過這一切。

詳全文……

樂意且服從的女兒
百翰‧楊要求他的女兒少花點心思在服飾上時,他的女兒琪娜甘心樂意地回應,拆掉她洋裝上的

褶邊裝飾。一位她認識的年輕人取笑她,說她現在看起來就像「院子的抽水機」,一點也不迷

人,琪娜並不氣餒。在信仰方面,她和另一位勇敢的琪娜,她的母親,有很多的共通點。

詳全文……

一個女孩心中的見證
琪娜‧韓庭頓還是個年輕女孩的時候住在紐約一棟舒適的三層樓公寓裡,她覺得生活有點無聊。

有一天,她回家時發現窗台上有一本奇特的新書,她的人生從此永遠改觀。
詳全文……

救主的一位見證人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聖餐聚會。當12歲的珍妮芙‧詹森聽見一位使徒講述一個有關耶穌基督的非凡

異象時,她也感受到,自己對救主的見證在她的心裡熊熊地燃燒。
詳全文……

美德的見證
無論是住在大城市、斯堪的納維亞的村莊,或猶他州摩羅乃這樣的鄉下小村莊,1880年代的

年輕女性協進會的成員創立了自己的手稿期刊。在每一期,她們寫下軼事、簡短的講道、詩詞

,並作見證。麗娜‧簡森是桑皮特支聯會摩羅乃支會的成員,她在名為The Young Ladies

Advocate的支會手稿期刊中分享了有關美德的見證。
詳全文……


艾薇雅‧史提芬

艾薇雅‧史提芬出生於1832 年3月17日。 「艾薇雅十二歲時聽到一位摩爾門長老宣講福音,從那時起她每天在暗中祈禱,直到主給她一個令她心滿意足的見證。

「艾薇雅於1844年受洗,並和她的父母一起移居納府,她的父親因突發的病症於10月4日病逝於納府。隔年的1月,艾薇雅和她的母親忙著準備橫越曠野的旅程、曬玉米等工作;她的母親由於過度勞累、悲痛和虛脫,在那個月的第六日過世了。他們賣掉了農場、家用品等。五個孩子各收到10美元作為他們西遷的盤纏。艾薇雅含淚與她十四歲的雙胞胎兄弟道別,自此再也沒有見過他。他六年後便死了。艾薇雅跟在一群陌生人中橫跨大草原,走了大約40公里遠,並在那裡過冬。那裡沒有孩子與她作伴,沒有人同情這個小孤女心中的孤寂、悲痛」("DR. Elvira S. Barney," in Representative Women of Deseret, comp. Augusta Joyce Crocheron [Salt Lake City, UT: J. C. Graham & Co., 1884], 76–81)。

在1846年,早期的教會成員奉獻了納府的聖殿。像艾薇雅‧史提芬一樣,有許多的聖徒已經渡過了密西西比河,離開納府,開始前往冬季營的旅程。「這群已在前往冬季營路途的人當中,只有少數的幾個人返回納府參與聖殿的奉獻,14歲的艾薇雅‧史提芬便是其中的一人。她在納府失怙,與她的姊姊和姊夫展開西遷的旅程。為了參加〔奉獻〕儀式,艾薇雅接連三次橫渡密西西比河回到納府,是她所屬的篷車隊伍中唯一一個這麼做的人。她寫道:「天上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於是我來來回回橫渡密西西比河數次,為的就是能使我得益受惠,我那時年紀很輕。」艾薇雅還沒有接受聖殿教儀,然而建築物本身的靈性力量和奉獻聖殿的情況仍然是她……納府生活中最重要的回憶」(Carol Cornwall Madsen, In Their Own Words: Women and the Story of Nauvoo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Co., 1994], 23)。

多年以後,艾薇雅在一張明信片背面寫下自己的經驗,那張明信片描繪了1846年時的納府聖殿,以及後來成為廢墟的聖殿。

 

「聖殿看起來就像我在1846年最後一次看到它的樣子一樣。我在1846年5月1日,5月2日,和5月3日三度橫越密西西比河(是我所屬的西遷篷車隊伍中唯一一個這麼做的人),為的是要親自見到見證奉獻典禮,之後我便離開了納府。我當時只有14歲,是一個孤兒。天上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於是我來來回回橫渡密西西比河數次,為的就是能使我得益受惠,我那時年紀很輕。」──艾薇雅‧史提芬

回到頁首


瑪麗安‧羅林斯

1830年秋天,
俄亥俄州嘉德蘭

「有相當多的嘉德蘭居民接受了洗禮。我和母親也是,我們是在1830年10月受洗的。那天晚上有一場聚會,我們聽說摩利弟兄有一本〔摩爾門經〕,那是這個地區唯一的一本。我在聚會開始前到他家找他,要求他給我看看那本摩爾門經;摩利弟兄將它放在我的手中,我看著它,有股衝動想要讀這本書,我忍不住要求他,問他可不可以在他出席聚會的時候讓我把書帶回家閱讀。他說,要我在聚會後歸還摩爾門經實在是太晚了,還有,他自己都還沒有機會看呢,且只有幾位弟兄看過這本書。我熱切地懇求他,他終於說:『孩子,如果妳能夠在隔天早上吃早餐之前歸還這本書,我就把它借給妳。』他叮囑我要格外的小心,不可以讓它受到任何的損傷。

「如果在這世界上有人因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寶物而有了十足的快樂,那麼我就是,我在獲准可以閱讀這本美好的書籍時便是如此。……那天晚上,我們全家熬夜到很晚,輪流讀摩爾門經。天色亮到足以看到人的時候我即起身,並背下摩爾門經的第一節。我到摩利弟兄的家時,他們才剛起床沒多久。我把書遞給他時,他說:『我想妳應該沒讀多少。』我告訴他我們讀了多少。他很是訝異的說:『我不相信你能告訴我一個字。』我於是背出第一節經文和尼腓歷史的大綱。他驚訝得目瞪口呆,看著我說:『孩子,把書帶回去,我等妳讀完後再看。』

「我快要讀完最後一章的時候,先知約瑟‧斯密到嘉德蘭來。……惠尼弟兄帶先知約瑟到我們家來,並介紹他認識年紀較大的家人(那個時候我不在家。)他環顧四周,看到架子上的那本摩爾門經,並問那本書怎麼會在那裡。他說:『我送了一本給摩利弟兄。」我的叔叔告訴他,他的姪女是如何拿到這本書的。他問:『你的姪女在哪裡?』我被叫了回去。他一看到我,就很認真地看著我,我幾乎有些害怕了。不一會兒,他走了過來,把他的手放到我的頭上,給了我一個很大祝福,那是我從來沒有得到過的祝福。然後他把書送給我當作禮物,並說他會再給摩利弟兄一本。」

──瑪麗安‧羅林斯

1831年秋天,
密蘇里州獨立城

離開嘉德蘭後,13歲的瑪麗安跟著她的母親、兄弟姊妹搬到密蘇里州獨立城。

「當地居民對我們後期聖徒的威脅是如此的可怕,我們太團結了,讓密蘇里的居民不安,他們不相信我們的宗教或我們做生意的方式;〔還有〕 我們反對蓄奴。……暴徒很快就在鎮上聚集,放火焚燒穀物和裴垂治主教院子裡的乾草堆。所有的穀物和乾草堆被燒燬了。然後他們開始朝著屋子丟擲石頭,打破了門窗。有天晚上,有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朝著我們的屋子丟擲石頭,我們的房子有一部分是用劈開的圓木造的,正面則是磚造的。他們打破所有的窗戶後,便動手拆掉屋頂的磚瓦,厲聲咒罵並發出令人生畏的咆哮聲;突然間他們走了,一切又歸於平靜。不久之後,我看見裴垂治主教,還有倫查理‧艾倫弟兄被塗焦油和灑羽毛。

「暴徒再次大張旗鼓,拆毀了印刷廠,那是一棟二層樓高的房子;他們將斐普弟兄的家人從一樓趕了出去,把他們的東西全丟到街上。他們抓出一些大張的紙說:『這就是摩爾門教的誡命書。』妹妹卡洛琳和我在籬笆的角落裡看著他們;當他們談到的那些誡命時,我便決定拿一些回來。妹妹說如果我想去拿一點回來的話,她也要去。但是她也說:『他們會殺了我們的。』暴徒背轉過去時,我們從房子的牆邊溜了進去,儘可能地把紙撿起來抱在懷裡,然後跑開。暴徒看見我們就命令我們站住,但我們拼命的跑。有兩個暴徒開始追我們。我們看見籬笆上有個洞,就從那裡鑽進一片廣大的玉米田,把書頁放在地上,趴下來用身體蓋住。那裡的玉米叢約有五、六呎高,非常茂密;暴徒在附近大範圍地搜尋,離我們很近,卻沒有發現我們。當我們確定他們已經放棄搜尋我們後,我們試著找到走出玉米田的路,玉米叢非常高,我們看不出該往哪裡走。……不久我們走到一間看起來已經廢置多年的舊馬廄。斐普姊妹和孩子們正把一些野草拿進穀倉堆在一邊,打算鋪了當床睡。她問我拿著什麼東西。我告訴了她。她接著把我們的書頁拿了過去,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難過。他們把那些書頁裝訂成小冊子,並送給我一本,我珍惜的不得了。」

──瑪麗‧羅林斯

(Autobiography of Mary E. Lightner, Utah Genealogical and Historical Magazine, 17 (1926), pp. 193-96)

回到頁首


琪娜‧楊

琪娜‧楊聽到搖鈴傳喚她到獅屋的起居室參加一場會議時,可能沒有想到會有什麼不尋常的事發生。不過她的父親,百翰‧楊會長,要說的話可能令她相當詫異。他要求十幾歲的女兒們要成為他人更好的榜樣,要放棄他們相當珍視的東西──使他們的洋裝看起來時髦一些的褶邊裝飾和荷葉邊。

琪娜是個有藝術天分的女孩,她很喜歡戲劇和表演藝術。為什麼她有勇氣捨棄美麗的荷葉邊呢?琪娜給了我們一個提示,說明她為何會順從地回應這項忠告,她寫下身為先知的一個女兒的生活:

「楊會長非常的公正、溫和、高尚,他兒女的母親教導他們要完全地服從他。但是他的規定並不多。晚上是他要教導家人與家人相處的時候,他會搖響一個老舊的祈禱鈴,全家人就會聚集在寬敞的起居室一起祈禱。喔,那些祈禱!聽起來彷彿是他與神面對面在交談。祈禱以罕見的神聖和虔誠,連繫著家人的關係。……他會請他的孩子唱歌給他聽,跳舞給他看。他們有過一位音樂教師、職業舞蹈教師,和一位家庭女教師,因為他讚揚接受教育,並盡他所能的提供每個家人提升學識和文化的機會。」

─ ─ 琪娜‧楊

(“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the Life of Zina Young Williams Card. Salt Lake City, Utah, March 26, 1930, Church History Library, Zina Card Brown collection, MS 4780, Box 5, Fd.14, It. 1, pp. 2-3)

回到頁首


琪娜‧韓庭頓‧楊

琪娜‧楊可能從她勇敢的母親琪娜‧韓庭頓‧楊那裡繼承了勇氣,要跟從先知的忠告。

「有一天,在我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我家客廳的窗臺上有一本奇特的新書──摩爾門經。我走向窗戶,拿起書來,伴隨著這本書的聖靈有著如此甜美的感覺,所以我狂喜地將它緊抱在懷中,喃喃地說著:『這是真理,真理,真理!』」

(“How I Gained My Testimony of the Truth,”The Young Woman’s Journal, April 1893, p. 318)。

琪娜在女青年時期有許多非凡的靈性經驗,包括,就如她的教長祝福所應許的,親眼見證了天使的施助:

「有一次我看見穿著白衣的天使在〔嘉德蘭〕聖殿上方行走。那是在我們召開的某個月會的時候,當時聖徒還在聖殿崇拜。一個小女孩來到我家門口,驚奇的叫我出去,喊著說:『教堂的屋頂上在開會 !』我走到門口,在那裡,我看見穿著白衣的天使站在聖殿上,從此端到彼端地站滿了屋頂。……

「當弟兄姊妹們傍晚回到家後,他們講述那一天神的大能在聖殿中顯現,還有說預言的事。……有人說,……『天使停留在那屋宇上。』」(Tullidge, Women of Mormondom, p. 207.)

又有一次在嘉德蘭聖殿裡,琪娜和她的妹妹蓓珊迪雅聽到天使的歌聲:

「會眾正在……祈禱的時候,我們兩人都聽到了,從我們的頭頂上方的房間的某個角落,傳來無與倫比的天使吟唱歌聲。我們看不見他們,無數的天籟之音似乎同時唱著一些錫安的歌曲,他們的歌聲甜美和諧,充滿了神的聖殿。」(Tullidge, Women of Mormondom, p. 208.)

當先知約瑟啟示聖徒要離開嘉德蘭到密蘇里州時,琪娜的家人拋下他們所有的貴重物品,沒有帶走。琪娜說:「這次遷徙,我們就像剃了毛的綿羊一樣,身上一無所有。」在1839年,他們舉家遷居伊利諾州的克貿斯,全家人在那裡感染了霍亂:

「幾天內,我們對未來的希望被摧毀了,我們的母親去世了,我們自己也都病了,我們的莊稼荒蕪,雜草阻礙它們的生長。………除了約翰和威廉外,沒有人參加〔母親的〕的喪禮。我病得很嚴重,幾乎什麼事都沒有注意到。………我們的景況淒慘,除了神和祂的先知外,沒有人〔可憐〕 我們。………

有一段時間,琪娜因母親的亡故傷心欲絕。然後,另一個靈性的經驗堅定了她的信心。當她在房裡來回踱步時,寂寞淒涼幾乎令她心碎,她聽到了母親的聲音:

「琪娜,任何的水手皆可以在風平浪靜的海面行駛,但若遇到礁石時,就該繞開它們航行。」

琪娜喊道:

「哦,天父,請幫助我成為一個好水手,讓我不會因憂傷的暗礁而心碎。」

一股甜美平安的感覺臨到琪娜的靈魂,從此以後她不再有這樣沈重的悲傷。

(“Mother,” The Young Woman’s Journal, Jan. 1911, p. 45.)

回到頁首


珍妮芙‧詹森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普柔浮第一支會的某次聖餐聚會。那時我大約12歲。使徒密文‧培勒是那天的演講者。他作了見證。那真的是一個靈性的經驗;他的見證振奮了在場的聽眾。他說他看到救主。當他訴說救主是如何將他擁入懷中,親吻擁抱並祝福他時,他哭了。使徒培勒親吻救主的腳時,看見祂腳上的釘痕。

我出神地坐在那裡,如醉如痴地聽著他的演講,因為我真的感受到主的靈在這場聚會中。使徒培勒是個優秀的獨唱家。他演講結束後,唱了『我知道救主活著。』他唱歌的時候,淚水滾落他的臉頰。我也是滿臉淚水;我覺得非常接近我的救主。我知道他的見證是真實的。我也想要有這樣的生活,這樣我也可以站在主的面前。」

──珍妮芙‧詹森

密文‧培勒長老講述的經驗記載如下:

「我想起兩年前的一個經驗。那經驗向我的心靈見證祂的死亡、被釘十字架以及復活的真實性,使我永遠不能忘懷。年輕的男孩、女孩們,今晚,我要向你們見證,不是自誇,而是懷著感激和感恩的心情,由衷地見證;我知道祂活著,我知道人們藉著祂必能得到救恩,我們不能忽視祂所賜的這項祝福,這個禮物使我們的靈性得以成長,準備好到祂面前,並得以稱義。

「我曾在遙遠的培克堡保留區從事傳道的工作。……有一晚在夢中,我夢見自己在神聖的聖殿裡。祈禱之後,我欣喜地獲知,我蒙特准可以進入其中的一個房間,去見一位榮耀的人物,而我甚至無法想像這樣的人物存在於永恆的世界。當我上前接受引見時,祂起身伸出雙手走向我,面帶笑容,輕輕呼喚著我的名字。就算我要活到一百萬歲也忘不了祂的笑容。祂將我擁入懷中,親吻並祝福我,直到我感覺自己完全沈浸在祂的愛之中,祂祝福完畢,我跪在祂的跟前,用淚水洗滌且親吻祂的腳,並看到這位世界的救贖主腳上的釘痕。在這位主宰萬物之主的面前,我感受到祂的愛、祂的關懷和祝福。如果那僅是我淺淺一嘗所得到的喜悅,我願意放棄一切來重溫當時的美好感覺!」

(Melvin J. Ballard, “The Sacramental Covenant,” Improvement Era, October 1919, 1031-32)

回到頁首


麗娜‧簡森

我親愛的姊妹們,

讓我們努力做個有美德的人。沒有任何酬賞會比美德帶給我們的更大。在天父的眼中我們若有美德且純潔,祂會將祂的祝福傾注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下定決心做個神眼中有美德且純潔的人,所以,當我們在選擇人生的伴侶時,倘若我們能做的有限,我們可以給他一個有才德的妻子,因為美德勝於財富。

我親愛的姊妹們,我們是何等有福,如果我們奉行我們應該做的事。主曾說過,凡用信心求問的必能得到;但我們怎能有信心,如果我們沒有奉行能讓主悅納我們的生活?主如何能悅納我們,如果我們沒有美德、不純潔和聖潔?且讓我們培養天父已賜給我們的能力,好使我們在離開塵世後配得令人永誌難忘的好名聲。那時神會說,好,妳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可以進入我的榮耀並穿上正義之袍。願這是我們的福氣,妳的姊妹及朋友如是祈禱。

麗娜‧簡森

The Young Ladies Advocate , Editor Mary A. Fletcher, dated March 31, 1884(為清晰起見加註標點符號)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