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回答關於祈禱的四個問題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回答關於祈禱的四個問題:

  1. 我該如何讓祈禱更有意義?
  2. 祈禱時,如何讓聖靈與你同在?
  3. 我們應該多久祈禱一次?
  4. 要是我們祈禱但沒有得到想要或需要的答覆該怎麼辦?

1. 我該如何讓我每日的祈禱更有意義?

我該如何讓我每日的祈禱更有意義? 這是個好問題,而且是一個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的問題。 興格萊會長曾說,我們有時候把祈禱當作拿起電話訂購東西,然後掛掉電話,我們送出訂單後,就不再去想這件事了。 但如果我們花幾分鐘好好思考某個時刻的特別需求,那麼祈禱就會變得更有意義。

尼腓二書 32:9寫道:「但是看啊,我告訴你們,你們必須常常祈禱,不要灰心;你們決不可為主做任何事,除非先奉基督的名向父禱告,求祂聖化你們要做的事,使你們所做的事,得以造福你們的靈魂。」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應期盼天父的祝福,使我們在所賜的一天中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能為我們的益處而被聖化。 所以如果我們察覺到自己的需要,並為此思考,祈禱就會更有意義。

此外,要記住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應只是為自己祈禱,因為我們認識的人際圈當中有許多人也有極大的需求,我們應當記得他們,並記得他們需要從主那裡獲得哪一種協助。 那樣的祈禱就像以挪士的祈禱。 他先為自己祈求,然後為尼腓人,再來為拉曼人,甚至他的敵人,他也為他們擔憂。 專注他人的做法的確會讓祈禱有意義。

最後,當你感激、當你的祈禱充滿許多對主的祝福的感謝時,你的祈禱就越發有意義。

回到頁首

2. 祈禱時,如何讓聖靈與你同在?

這是關鍵。 會讓一切有全然不同的面貌。 要記住我們在摩羅乃書10:4所看到的應許。 這經文告訴我們要用「真心誠意」來為摩爾門經祈禱。 當我們說「真心」和「誠意」,意思就是你想了解主的旨意而且想去行祂的旨意,也就是當你祈禱時,你一心一意想了解並去行祂的旨意。 這讓祈禱非常有意義。 如果我們只是祈求我們想要的,卻不想了解主的旨意,那麼祈禱就不會有同樣感受,或同樣的意義。

幾年前我擔任主教時,所有支會成員們可能遭遇的問題使我不堪負荷,我開始祈求解決之道,以獲得協助。 我懇求援助,得到的回應是一些靈感。 當時就好像聖靈在引導我的祈禱一樣,所以不僅我所做的祈求,連我祈禱的答覆,也都同樣受到聖靈的引導。 我認為那種祈禱就是我們可以作到的最有意義的祈禱:由聖靈引導祈禱,並獲得從天父而來的回答。 我相信我們祈禱的時候若真的想了解主的旨意,並承諾去做祂要求的一切,就會達到這樣的境界。

回到頁首

3. 我們應該多久祈禱一次?

其實並沒有規定。 我們不會設定一個數字。 我認為你們在一天的時間時,會自然而然地為需要的事祈禱。

大衛‧貝納長老在一場總會大會演講談到祈禱以及常常祈禱(見「常常祈禱」,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41頁。 他表示,如果我們早晨的祈禱就預期一天即將面臨的一切,我們就是在祈禱中預先思考今天的一切。 晚上祈禱時,我們向主報告一整天下來發生的事。 我們可以為所獲得的祝福感謝祂,我們可以悔改今天做錯的幾件事,以及這兩者之外所有的祈禱。 這就成為一連串祈禱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模式的一環,然後繼續日復一日地進行,然後一週又一週,直到年復一年。 這就是傾注在對祂的祈禱中的意思。

讓人想到的另一段經文在阿爾瑪書37:36-37

「是的,為你所需要的一切援助呼求神;是的,讓你所做的一切都為了主,無論你到那裡去,都在主裡面;是的,讓你所有的思想都對準主,是的,讓你心中的愛永遠放在主身上。

你所做的一切事都要與主商量,祂必指導你做有益的事;是的,晚上睡眠時,將你交給主,讓祂在你睡眠中看顧你;早晨起身時,讓你的心充滿對神的感謝;如果你這樣做,你必在末日被高舉。」

有時在充滿壓力的危機中,只要一個很簡單的祈禱。 (「救我。 請幫助我!」) 所以我們是對天父溝通我們的想法。 我們一天當中的祈禱可以簡短,而且一切自然流露。 我們越靠近祂,一切就會越自動發生,我們便能感受那份親近的感受。 就好像和一個朋友一起走在學校走廊上。 你們想轉向彼此,談談此刻正發生的事。 只要你願意,當你更接近神,那份陪伴和情誼就會繼續以同樣方式發展下去。

雖然如此,別忘記我們應當尋求可以做長時間禱告的機會,一個可以擁有寧靜、不被打擾的時刻。 我們需要一段時間,可以依照渴望和需要來盡情地祈禱,一段天父可以細細教導我們並和我們談話的時間,而不是總讓祂回應一個快速的祈禱──某些時刻或許可行,但不該總是如此。

回到頁首

4. 如果沒有得到我們想要或需要的祈禱的答覆該怎麼辦?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李察‧司考德長老在一場總會大會的演講表示:「當你謹慎地準備,作了熱烈的祈禱,等待了一段合理的時間後,依然沒有感受到回答時,該怎麼辦呢?」 這樣的事發生時,不妨表達你的感謝,因為這證明了祂信任你。 你若生活配稱,所作的選擇符合救主的教導,當需要採取行動的時候來到時,要懷著信賴前進。 只要你敏於察覺聖靈的提示,就一定會在適當的時候得到那提示:若不是思想恍惚,告訴你那是個不好的選擇,就是會讓你感到平安或心胸中的燃燒,證實你的決定是正確的。 ……你若生活正義,在採取行動時信賴神,神不會在你作了錯誤的決定時,讓你走得太遠而未及時警告你」(「善用來自上天的恩賜──祈禱」,2007年5月,利阿賀拿,第10頁)。

有時你祈禱後沒有立刻得到覺得需要的答案,是一項寶貴的經驗。 當然條件全在於我們應當生活的方式,並持續尋求祂的指引,接受那些提示。

我們應當記住,我們不可對神指示回答我們祈禱的時間點及回答我們祈禱的內容。 我在大約16歲時學習到這一點。 我參加克謨拉山的歷史劇。 我那時住在新澤西州,有些青少年的演出者來自新澤西和紐約州。 我那時以為我對先知約瑟‧斯密及摩爾門經有很深的信念,並覺得他們是真實的,而他描述的第一次異象也是真的。 我心想,「這是個完美的機會。 我要在表演後的某個夜晚去聖林,在那裡獲得我所需的最終證實。」

然後我就這樣做了。 有一晚深夜我去了那裡。 那是個美麗的仲夏之夜。 沒有任何人在場,十分虔誠寧靜。 於是我作祈禱。 我沒有問任何特別的事。 我只是說:「我可以獲得一些什麼,來證實我所相信的事嗎?」 我真的很想獲得什麼,來證實我對先知和摩爾門經感受的見證。

什麼都沒發生。 我祈求很長一段時間,我確定超過一個小時。 無任何反應。 我真的很失望。 我說:「我哪裡做錯了?」 為什麼主沒回答我? 這不是個完美地點和完美的時間嗎? 有什麼是我該做但還沒做到的嗎?

稍後,我尋求的經驗出現了,不過那是在家裡的一個安靜的時刻,我那時正在閱讀摩爾門經。 從聖靈來的見證淹沒了我,我知道這點。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當我回首這項經驗時,我說:「祂當時為什麼沒有回答我的祈禱? 為什麼要等到以後?」 我從這件事了解到兩個重要的教訓:

第一,你不必到特別的地方求主回答你的祈禱。 你不必到拋邁拉或耶路撒冷朝聖,或去類似這樣的地方。 祂知道你在哪裡。 祂知道你的名字。 祂可以在此時、此刻、此地回答你。

第二,你不可命令神。 你不必告訴祂要做什麼及何時做。 一切依照祂的旨意、祂的時間表和智慧來決定。 祂愛我們;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而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接受。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願意準備好去接受。 而且祂知道最好的是什麼,以及回答我們的最佳時機和方法。 所以在說了和做了一切後,我們仍要憑信心過生活。

祈禱這件事,會給我們力量和能力成為信徒的榜樣。 主的影響力、我們的祈禱所具備的意義、祂給我們的每日引導,以及所有這些事物帶來的力量,確實會讓我們在一切所為上有可能持續成為信徒的榜樣。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