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
服務的神聖召喚
2005年4月


服務的神聖召喚

克盡職責會讓人感到快樂平安。

我也要對本次大會中蒙召喚到新指派工作的人表示歡迎,同時也要向那些從其服務中光榮卸任的人表達由衷地道賀。這事工一直向前推進,我愛你們每個人。

弟兄們,今晚很榮幸有此機會向各位演講。看到這宏偉的會議中心坐滿了年長及年輕的聖職弟兄,多麼令人喜悅!想到在世界各地都有同樣一群弟兄共聚一堂,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祈求主的靈引領我的思想、啟發我的話語。

斯密F.約瑟會長針對聖職說了以下這番話,他說:「神聖的聖職是神授予世人的權柄,使世人得以……說出神的旨意;……這權柄是神聖的,而且必須將之視為神聖。無論誰持有這權柄,……我們皆應尊重之。」1

聖職的誓約和聖約與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有關。對於持有麥基洗德聖職的人而言,它要求我們要信守、服從神的律法,並光大自己的召喚;而對於持有亞倫聖職的人而言,它說出了未來將臨到的職責,讓他們現在得以準備好自己。

曾擔任總會會長團成員的羅慕義墨林會長說:「每位麥基洗德聖職持有人都應勤奮認真地注意他接受到的這項誓約和聖約的含意。若未盡到隨之而來的義務,必然會帶來失望、憂傷和痛苦。」2

甘賓塞會長也說:「人違反了誡命就會破壞聖職的聖約;但放棄職責不做,也會破壞聖約。因此,人若要破壞這聖約,只要什麼事都不做就成了。」3

一位著名的傳道人說:「人會為錢努力工作。人會為他人更賣力工作。但是當他獻身某一個理想時,他則會投注全部的心力去工作。……除非一個人樂於付出更多努力,否則他不會稱職地履行職責。」4

克盡職責會讓人感到快樂平安。有位詩人寫道:

我睡,夢見快樂人生。

我醒,看見人生責任。

我行,我悟——

快樂來自責任。5

當聖職持有人接受一項指派,背後便有一份職責所在。斯密喬治會長這位謙遜但辦事效率高的領袖,說:「你的首要職責就是學習主的旨意,然後你要藉著神聖聖職的權力和力量,在你同胞面前光大你的召喚,使他們樂於跟從你。」6

光大召喚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要增強其尊嚴並加強其重要性,使召喚在所有人眼中,既可敬又可佩,而且還要擴大及鞏固它,使天上的光能夠透過召喚散發出來讓其他人看到。

人要如何光大召喚呢?只要履行與其有關的服務即可。一位長老若要光大被按立為長老的召喚,就要學習長老的職責並加以履行。對長老、執事、教師、祭司、主教,以及每個擁有聖職職位的人而言,皆是如此。

詩人暨作家史蒂文生提醒我們:「我知道何為喜樂,因為我做了善事。」

弟兄們,讓我們記住班傑明王的這項忠告:「當你們在為人類同胞服務時,你們祇是在為你們的神服務而已。」7

讓我們都去關懷、援助那些非常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將他們提升到更崇高優美的道路上。讓我們都專注於思考那些偏離活躍之路的聖職持有人及其妻子兒女的需求。願我們都能聽取他們心中那項沒有說出的信息。你們對這首歌並不陌生:「領我,導我,與我同在,助我行正路。教我所有應做事,他日與神同住。」8

重新恢復活躍的事工不是懶惰之人或空想之人的事工。孩子會成長、父母會老去,時間不會等待任何人。不要拖延所得到的靈感提示,卻要回應這項提示,主必開啟道路。

這往往還需要耐心這項天上的美德。我擔任主教時,有一天感覺要去拜訪一個人,這人的妻子和孩子都還算活躍,但他卻從未有所回應。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我到賈拉契海樂弟兄家,隔著紗門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報紙。我敲了紗門,他頭也不抬地問道:「誰啊?」

我回答:「你的主教,我想來認識你,請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出席我們的聚會。」

他不屑地回答:「不行,我太忙了。」還是沒有看我一眼。我謝謝他聽我講話,就離開了。

不久後,賈拉契一家搬到加州。許多年過去了,我成了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一天,我在辦公室工作時,我的秘書打電話進來說:「有位曾住在你支會範圍的賈拉契弟兄現在在辦公室裡,想和你講話。」

我回答:「問他是不是叫賈拉契海樂,以前和家人就住在聖殿西街和南五街交叉路口的維欣社區。」

她說:「就是他。」

我請秘書讓他進來。我們很愉快地談起他的家庭。他告訴我:「我是來道歉的。多年前的那個夏天,我並沒有從椅子上站起來,讓你進門。」我問他是否在教會裡活躍。他微笑著回答:「我現在是支會的副主教。你來邀請我去教會,我卻拒絕了,這件事一直讓我耿耿於懷,所以我決定要採取行動。」

後來我還在無數場合中遇到海樂並與他交談,直到他過世為止。賈拉契一家和他們的子孫在教會中擔任了許多項事工召喚。

麥基奧大衛會長的副會長李察司提反會長曾說:「聖職通常被簡單定義為『委託給人的神的權力』。」他繼續說:「我想這個定義是正確的,但是從實用的角度來看,我要以『服務』來做為聖職的定義。我常稱聖職為『完美的服務計畫』。聖職是服務的工具,不加以運用就會失去。神已經透過啟示很明白地告訴我們,疏忽聖職的人,『將不被認為稱職』。」9

今年一月我有個很特別的機會在一位姊妹身上看到一項很了不起的服務行動。多年前我擔任主教時,這姊妹曾住在我們支會地區。她叫艾達,有兩個已成年的女兒,其中一個女兒行動不方便,她們母女三人住在鹽湖谷玫瑰園地區多年。守寡的艾達經濟困難,生活常常過得很拮据。

我接到薑餅屋專案(譯註:一個人道援助組織的名稱)一位工作人員來電,邀請我參加艾達新居的啟用典禮,許多慷慨有愛心的人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使用當地企業捐助的建材來翻修艾達的房子,他們全都是義務幫忙。艾達的房子在翻修的那段期間,她和兩個女兒被安排到幾公里外的一個城市居住,受到非常周到熱情的款待。

我在現場時,有輛加長型豪華轎車載著艾達母女三人抵達那裡。等候她們的那群人之中不僅有親戚朋友,還有不分晝夜進行這件工程的許多施工人員。他們顯然很高興看到這樣的結果,也很期待看到艾達母女的反應。

艾達母女蒙著眼罩,從車子裡出來。等她們拿掉眼罩,轉身看到她們新家時,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刻啊!這棟已完工的美麗房子,建築物的正面已重新設計過,也做了擴建,還蓋了新的屋頂,她們簡直是看的目瞪口呆。屋子外觀看起來新穎亮麗,她們忍不住喜極而泣。

我和艾達一行人進到屋裡,內部已完成的工程美化、加強了周圍的環境,也令人讚嘆不已。牆壁粉刷過、地板也重新舖過,還有新家具和新窗簾。廚房裡的廚櫃也換過;流理台和廚具也都是新的。整間房子從上到下都翻新了,每個房間都一塵不染而且很漂亮,艾達和她女兒都非常激動。此刻,所有熱心參與這項翻修工程的人也為之動容,眼睛裡泛著淚光,看著他們帶給艾達母女生活的喜悅。這位寡婦的重擔不僅減輕了,在這個過程中,無數人的生活也深受影響,他們都因為參與了這件工作而成為更好的人。

李海樂會長是本教會偉大的教師,他深入淺出的教導我們:「一旦成為聖職持有人,就成為神的代理人,他應認為他的召喚就是在做神的差事。」10

也許有些人天生害羞,認為自己無力接受這麼重大的召喚。記住,這不只是你的或我的事工,也是主的事工。我們做主的差事時,就有資格得到主的幫助。記住,神會幫助我們完成祂要我們做的事。

教室並不是最有效的教學場所,在教室外或教堂外的教學有時更為有效。我清楚記得幾年前,差不多在春季的時候,我支會和隔壁支會的亞倫聖職弟兄都迫不及待要參加亞倫聖職復興紀念日的郊遊活動。在這特別的日子,我們一群人浩浩蕩蕩坐上巴士,向北開了150公里路,到克拉克斯敦墓園,去看哈里斯馬丁的墓,他是摩門經三位見證人之一。我們安靜地圍繞在他美麗的花崗石墓碑四周,當時擔任另一個支會主教的羅得格蘭長老講述哈里斯馬丁的生平,並讀出他在摩門經中的見證,也讀出考得里奧利佛和惠特茂大衛的見證。這些青年凝神聽著,知道有位曾看見天使、親眼目睹頁片的人已長眠在他們所站立的這個地點。他們虔敬地摸著花崗石墓碑,沉思他們所聽到的話,並細心體會他們所感受到的事。

然後我們走了一小段路到一位先驅者的墳墓。墓碑上有莫伯格約翰這個名字,和一段詩文:

家中的那道光芒已消逝、

我們所愛的聲音已沈寂;

我們內心深處的空虛,

永遠無法填補。

我們和這些男孩談犧牲、談為真理奉獻。在墓碑旁,我們也教導了職責、榮譽、服務和愛心。我記得他們當時拿出手帕擦眼淚,此起彼落的啜泣聲證明了他們深受感動,也立下了承諾。我相信每位男青年都已下定決心成為先驅者──走在人前,告訴別人應依循的道路。

我們一行人走到當地的一座公園,在野外享用午餐。在回家之前,我們在美麗的勞干聖殿外稍作停留,那天天氣很暖和,我邀請這些男孩子躺在寬闊的草地上,凝視著蔚藍的天空,還有那隨著陣陣微風飄過的朵朵白雲。這座美麗宏偉的先驅者聖殿讓我們讚嘆不已,我們談論著神聖的教儀和永恆的聖約,學到了一些事情,內心也受到感動,聖約和應許不再只是白紙黑字而已,這些青年的心中已有渴望將來能配稱走進聖殿大門。他們的心轉向夫子,祂就近在眼前,他們多少都感受到了祂溫和的邀請:「來跟隨我」。

所有願意接受神聖召喚去服務的人都可得到主的讚賞:「我,主,對敬畏我的人們是仁慈而憐憫的,且高興地把榮譽給在正義和真理中事奉我到底的人們。

「他們的報償將是大的,他們的榮耀將是永恆的。」11

我誠心祈求我們大家都配得這項神聖的應許,奉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1. Gospel Doctrine, 5th ed. (1939), 140.

  2. 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City Mexico Area Conference 1972, 73.

  3. The Teachings of Spencer W. Kimball, ed. Edward L. Kimball (1982), 497.

  4. Harry Emerson Fosdick, in Vital Quotations, comp. Emerson Roy West (1968), 38.

  5. 泰戈爾(1861-1941)(譯註:印度詩人,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6.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42, 14.

  7. 摩賽亞書2:17。

  8. Naomi W. Randall, “I Am a Child of God,“ Hymns, no. 301.

  9.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37, 46.

  10. 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City Mexico Area Conference 1972, 77.

  11. 教約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