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
凡事節制
10月 2009


凡事節制

我們可以藉著聖靈來獲得凡事節制這項屬靈的恩賜。

主在答覆先知約瑟‧斯密的求問時,教導說:「一個人除非謙卑並充滿愛心,具有信心、希望、仁愛,並能在交託給他照料的一切事上節制,否則不能協助此事工。」1

在一切事上節制這項教導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何謂節制?主為什麼希望我們要節制?從狹義的方面來說,在飲食方面的節制是指有所約束。節制的這項涵意確實是遵守智慧語的一道良方。有時候,節制也是指克制怒氣而不動怒。然而,這些定義只是這個詞彙在經文中的一部分用法而已。

從靈性上來說,節制是耶穌基督的一項神聖品格。祂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培養這項品格,我們可以藉著聖靈來獲得凡事節制這項屬靈的恩賜。

使徒保羅在給加拉太人的書信中,列舉出聖靈所結的果子,他談到「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2

保羅寫給提多的信中提到作主教所需具備的特質,他說主教必須「不任性、不暴躁……自持」。3自持就是在一切事上約束自己或自我克制。

小阿爾瑪在基甸地教導時,他說:

「我深信你們並沒有內心驕傲而自大;是的,我深信你們沒有把心放在財富和世俗無益的事物上。……

「我希望你們要謙卑,要順從和溫和,易於接受請求,充滿耐心與長久忍耐,凡事節制」。4

阿爾瑪在後來的信息中教導他的兒子希伯隆以及我們所有人,「注意不要自高自大」,5而要「凡事都努力並節制」。6節制意謂著要仔細省察我們的期望和渴望,並且要勤奮、有耐心地追求正義的目標。

許多年前,有一天我下班開車回家時,對向的一輛大貨櫃車的一個輪胎鬆脫了。那條輪胎飛過了分隔島,彈到我這邊的高速公路上。兩邊的車輛都紛紛轉向閃避,因為不知道輪胎會彈到哪邊。我原本應該向右避開的,但是卻轉了向左邊,結果那個輪胎彈落在我的擋風玻璃上。

有人打電話通知我太太這場意外事故。她事後告訴我,她原本以為我會因為玻璃碎片四散而被嚴重割傷。的確,我當時全身滿是玻璃碎片,但是卻毫髮無傷。這絕對不是因為我的駕駛技術高超,而是因為我車子的擋風玻璃是用強化玻璃做的。

強化玻璃就像強化鋼一樣,透過精密控制的高溫處理來增強玻璃的強度。因此當強化玻璃受到壓力時,不會裂成會割傷人的碎片。

同樣地,一個能夠節制的靈魂--也就是一個謙卑和充滿愛的人--就像一個靈性力量被強化過的人一樣。有了這股增強的力量,我們能夠發展自制,過適度的生活。我們學會控制憤怒、虛榮和驕傲。有了這股增強的力量,我們能夠保護自己,避開今日世界上種種危險的奢侈行為和毀滅人的習癮。

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內心的平安,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家庭安全幸福。如果我們能從過去一年的經濟衰退中學習寶貴經驗,或許我們能從某些人所面臨的考驗中學到,如果為了買房子或積聚財產而使得負債超過儲蓄或收入所能負擔時,是不會有內心的平安、安全和幸福的。

我們活在一個缺乏耐心又不知節制的世界,這世界變幻無常而且充滿紛爭,就像約瑟‧斯密當時處在許多不同宗派的歸信者當中一樣,14歲的他那時在不同宗教間尋求問題的答案。年輕的約瑟說:「〔他們〕彼此間的一切好感,如果原先有的話,都在言語的衝突和意見的爭論中消失殆盡。」7

家庭的安全來自於學會自制、避免世上的奢華,和凡事節制。內心的平安來自於對耶穌基督有堅強的信心。幸福來自於勤奮遵守洗禮時和在主的神聖屋宇內所立的聖約。

在節制方面,我們還有比耶穌基督更好的榜樣嗎?

每當我們的心因為爭論和紛爭而被激怒時,救主教導我們要「悔改,變得像小孩那樣」。8我們應當與我們的弟兄和好,然後全心全意歸向祂。9

當有人對我們不友善時,耶穌教導:「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10

當我們遭受苦難時,祂說:「在苦難中要忍耐,不要辱罵那辱罵者。溫和地管理你的家,且要堅定。」11

當我們被壓迫時,我們可以獲得安慰,因為我們知道:「祂被欺壓,祂受痛苦,卻不開口。」12「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13

至高的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時,那劇烈的痛苦使祂的每個毛孔都流血,但是祂並未表現出憤怒或謾罵。祂展現出無比的自制,祂那時沒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你和我。之後,祂謙卑且充滿愛心地說:「然而,願榮耀歸於父,我飲了,並完成了我為人類兒女作的準備。」14

在過去這一年中,我有幸為救主的真實性和復興的福音,向亞洲地區的聖徒和朋友們作見證。這些地區的教友住在教會的前線,大部分都是第一代的後期聖徒。他們在自己國土上成為後期聖徒的這段旅程,讓人不禁想到昔日的第一批後期聖徒先驅者所經歷的一切。

在這奇妙、多元的亞洲地區,後期聖徒只佔廣大人口的一小部分,他們讓我對節制這項基督般的品格更加感激。我所熱愛敬重的這些聖徒們,透過榜樣來教導我什麼是謙卑、充滿愛心,並「在交託給〔他們〕照料的一切事上節制」。15經由他們,我更加明白神對祂所有兒女的愛。

我見證我們的救贖主活著,每位神的兒女都能獲得節制這項神聖的恩賜。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教約12:8。

  2. 加拉太書5:22-23。

  3. 提多書1:7-8。

  4. 阿爾瑪書7:6,23。

  5. 阿爾瑪書38:11。

  6. 阿爾瑪書38:10。

  7. 約瑟‧斯密──歷史1:6。

  8. 尼腓三書11:37

  9. 見尼腓三書12:24。

  10. 尼腓三書22:10。

  11. 教約31:9。

  12. 摩賽亞書14:7。

  13. 摩賽亞書14:4。

  14. 教約19:19。

  15. 教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