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
忍受管教的經驗⋯⋯能淬鍊我們,讓我們準備好享有更大的靈性特權。
天父這位神對我們寄予厚望。祂的兒子耶穌基督以下這番話,表達了祂對我們的期望:「我希望你們像我一樣完全,或像你們在天上的父一樣完全」(尼腓三書12:48)。祂提出使我們成聖的計畫,使我們能「承受高榮榮耀」(教約88:22)並「住在祂面前」(摩西書6:57)。祂知道達成此事的必要條件,因此為了幫助我們能有一番轉變,祂提供了誡命和聖約、聖靈的恩賜,以及最重要的,祂愛子的贖罪和復活。
神做這一切的目的,是要讓身為祂子女的我們能夠體驗最大的喜樂、能與祂永遠同住,並成為像祂一樣。達林·鄔克司長老在幾年前曾說:「最後的審判不只是對我們所做過的一切作為——所有善行與惡行的總和——所作的評量,也是對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我們行為及思想的影響——所作的一種認定。對任何人而言,單單只有外在的行為是不夠的。福音的誡命、教儀及聖約並不是一長串必須存入天國帳戶的清單項目。耶穌基督的福音計畫是要教導我們如何成為天父要我們成為的人。」1
遺憾的是,現代的許多基督徒不認為神會對相信祂的人有什麼真正的要求,反而把神視為是管家,「有需要時招之即來」,或是把神當作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人們「對自己有良好的感覺」。2 這樣的宗教理念「並不要求人改變生命」。3 有位作者表示:「相反的,希伯來經典和基督教經典中所描述的神,不僅要求我們作承諾,更要求我們奉獻一己的生命。聖經裡的神所談論的是生死大事,而非人生的舒適,祂要求人們付出有所犧牲的愛,而非無關緊要的隨意付出。」4
如果我們想要達成天父對我們的厚望,就必須培養某些品格和習慣。我今天要特別提出一項來討論。這就是:願意接受糾正,甚至願意尋求糾正。我們若要符合天父的期望去變得完全,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13),就有必要接受糾正。保羅談到神的糾正或管教:「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希伯來書12:6)。神的管教雖然往往讓人難以忍受,但我們確實應該感到高興,因為神認為我們值得祂花時間和工夫來糾正。
神的管教至少有三個目的:(1)勸服我們悔改,(2)淬鍊和聖化我們,(3)有時候是要修正我們的人生方向,引導我們到那條神知道是更好的路上。
讓我們先來討論悔改,悔改是寬恕和潔淨的必要條件。主宣告:「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示錄3:19)。祂又說:「我的人民必須接受管教,直到他們學會服從,若必須這樣,就由他們所受的痛苦的事來學習」(教約105:6;亦見教約1:27)。在一則現代啟示中,主命令四位資深的教會領袖悔改(祂也可能命令我們當中許多人悔改),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地「按照誡命」教導孩子,而且沒有「在家裡更加勤奮、關心」(見教約93:41-50)。在摩爾門經裡,主站在雲中和雅列的哥哥「談了三個時辰,並因他不記得呼求主的名而懲戒他」(以帖書2:14),所以他就悔改了。由於雅列的哥哥樂意接受這嚴厲的指責,後來有幸看見前生的救贖主,並接受祂的指導(見以帖書3:6-20)。神的管教會促成人們悔改,進而變得正義(見希伯來書12:11)。
忍受管教的經驗本身除了激勵我們悔改之外,也能淬鍊我們,讓我們準備好享有更大的靈性特權。主說:「我的人民必須在一切事上受考驗,好使他們準備好接受我要賜給他們的榮耀,即錫安的榮耀;不受管教的人不配進入我的國度」(教約136:31)。祂在另一個場合說:「因為凡不願忍受管教又不認我的人,不能被聖化」(教約101:1-5;亦見希伯來書12:10)。如同保羅·詹森長老今天早上說的,我們應該小心留意,不要厭惡那些會幫助我們培養神性特質的事物。
跟隨阿爾瑪的人在希蘭建立了錫安社區,但後來卻被帶進束縛中。他們不是應該獲得祝福嗎?為何反而遭受苦難?紀錄中說:
「然而主認為應該懲戒祂的人民了,是的,祂要考驗他們的耐心和信心。
「然而,凡信賴祂的,必在末日被高舉。是的,對這人民而言,也是如此」(摩賽亞書23:21-22)。
主賜給他們力量,減輕他們的重擔,讓他們幾乎感覺不到背上有重擔,最後並拯救了他們(見摩賽亞書24:8-22)。這個經驗讓他們的信心越發堅定不移,而他們從此以後與主有了特別親近的關係。
神會用其他形式的管教或糾正來指引我們的未來;而這樣的未來是我們現在見不到的,但神知道那樣對我們會比較好。前十二使徒和總會會長團諮理的壽·白朗會長曾談到一次個人經驗。多年前,他在加拿大買了一座荒廢的農場。在清理、整修這塊地的時候,他看到一棵高度超過六英尺(1.8公尺)的紅醋栗樹,樹上沒結任何果子,所以他大肆修剪了一番,只留下了短短的枝子。然後,他在每根砍過的短樹枝末稍看到一滴露水,好像是淚水一樣,紅醋栗樹似乎在哭,他好像聽到那樹在說: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長得那麼高,⋯⋯而現在你竟把我砍下。園子裡的花草樹木都會瞧不起我。⋯⋯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還以為你是這兒的園丁呢。」
白朗會長回答:「小紅醋栗樹啊,我是這兒的園丁,我知道我要你長成什麼樣子。我不要你當果樹或遮蔭的樹,我要你當紅醋栗樹。小紅醋栗樹,等到將來有一天,你身上結滿了果子,你就會說:『園丁先生,謝謝你這麼愛我而砍下我。⋯⋯』」
許多年後,白朗會長擔任加拿大陸軍的司令官,駐守在英國。一位比他高階的軍官在戰爭中殉職,白朗會長是晉升為將軍的第一順位人選,因此被傳喚到倫敦。白朗會長完全符合升級的資格,但卻因為他是摩爾門教徒而沒有被晉升。指揮官大概就是說:「你應該得到這個職位,但是我不能給你。」這公然的歧視,使得白朗會長10年的期盼、祈求和準備都在那一刻從他的指縫間溜走。白朗會長回憶說道:
「我帶著破碎的心和苦悶的靈魂,搭上火車,回去了。⋯⋯當我回到帳篷內,⋯⋯把軍帽摔在床上。我雙手握拳,朝天揮舞,說道:『神啊,您怎麼可以這樣對我?為了這個目標,我竭盡所能。所有能做的,該做的,我都做了。您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的心有如苦膽滿懷。
「然後,我聽到一個聲音,我認得這語調,是我自己的聲音,那聲音說:『我是這兒的園丁。我知道我要你做什麼。』我的靈魂不再充滿怨恨,我跪在床邊,祈求神寬恕我不知感恩。⋯⋯
「⋯⋯如今,經過了將近50年後,我仰望著〔神〕,說:『園丁先生,謝謝您這麼愛我而砍下我,這麼愛我才讓我傷心。』」5
神知道壽·白朗應該成為怎樣的人,也知道必須發生什麼事才能讓他成為那樣的人,所以神修正了他的方向,讓他準備好去接受神聖的使徒職位。
如果我們誠心渴望能符合天父對我們的厚望,並盡力去做,祂就會讓我們獲得所需的一切幫助,像是安慰、鞏固或是管教。只要我們願意接受,我們所需要的糾正就會以許多形式、從許多方面而來。這樣的糾正可能是在我們祈禱的時候,透過聖靈對我們的意念和心思說話(見教約8:2),也可能是對我們所作的祈禱說不,或者給予我們一些出乎意料的答覆。我們研讀經文時發覺自己的不足、不服從,或只是想到自己忽略的事,都可能是出自神的管教。
糾正可能會經由他人而來,尤其是那些受神啟發來關照我們福祉的人。今日的教會和古代一樣有使徒、先知、教長、主教,和其他的人,「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12)。你在這次總會大會中聽到的某些事,可能是呼籲你要悔改或改變,如果你聽從的話,就會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我們同為教會成員,可以互相幫助;這是救主建立教會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遭受不尊重或不愛我們的人的惡意批評,運用足夠的溫順去面對和從中找出對我們可能有益的事,是很有幫助的。
糾正,我希望是溫柔的糾正,也可能會從我們的配偶而來。剛才對我們演講的李察·司考德長老回憶他剛結婚時的一件事。他的妻子金妮建議他在跟人說話的時候眼睛要看著對方。她說:「你會看地板、天花板、窗戶,就是不看他們的眼睛。」他接受了這個溫柔的指正,這讓他在與人商議和共事時變得更有效率。我曾在司考德長老的帶領下擔任全部時間傳教士,我可以證明他跟人說話時,眼睛會正視他們。我也要補充說明,如果有人需要被糾正,這樣的眼神可以穿透人心。
父母如果不想讓孩子受到撒但和其徒眾無情的擺佈而徬徨迷失,可以而且也必須糾正孩子,甚至加以管教。培道·潘會長曾說,一個人若有責任提出糾正但卻沒有去做,那麼這樣的人是在顧慮自己。要記住,指正必須即時,而且要明確、清楚:「當被聖靈感動時,適時嚴加訓誡;事後對你訓誡的人表示更多的愛,免得他把你視為敵人」(教約121:43)。
要記住,如果我們拒絕他人的糾正,儘管他們愛我們,也可能不會再指正我們。如果我們一再拒絕對慈愛之神的管教作出回應,祂也會放手不管。祂說過:「我的靈是不會一直對世人努力的」(以帖書2:15)。最後一點,大多數的管教應該來自我們自己——我們應該要能自我修正。我們敬愛的同工,已故的約瑟·胡適令長老,之所以能成為一位純潔、謙卑的門徒,原因之一是他會分析自己在每一項指派工作和任務上的表現。他渴望讓神喜悅,所以決心發覺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且勤於應用他所學到的每個教訓。
無論我們個人的能力和天分如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達成神對我們的厚望。摩羅乃鄭重宣告:「如果你們摒棄一切邪惡,盡能、盡意、盡力愛神,那麼〔神〕的恩典對你們是足夠的,使你們能藉著祂的恩典在基督裡成為完全」(摩羅乃書10:32)。我們必須勤奮及忠信地做好本分,才能獲得恩典,被賦予力量和能力。這樣的努力必然包括順服神的管教,以及誠心徹底的悔改。讓我們祈求能獲得祂愛心的糾正。
在各位努力達到神的厚望的過程中,願祂給予你們支持,並賜給你們那必定來到的十足快樂和平安。我知道你我都可以與神及基督合一。我要為天父和祂的愛子,以及我們因祂們而能夠達到的潛能,獻上我謙卑而堅定的見證;那種潛能會帶來十足的快樂。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