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個人的平安:正義的酬賞
2013年4月


個人的平安是正義的酬賞

即使面臨生活的考驗,由於救主的贖罪和祂的恩典,正義生活之人會獲賜個人平安的酬賞。

最近的經驗讓我沉思平安的教義,特別是耶穌基督如何幫助我們每一個人獲得持久的個人平安。

過去幾個月有兩起事件讓我感觸很深。第一件事是,我在六歲艾蜜莉·帕克的喪禮上致詞,正值寶貴年華的她,在康乃狄克州新鎮發生的悲慘槍擊案中與其他25個人罹難,這當中包括19名年幼的孩童。我和她的家人都同感哀慟,也發現許多人因此失去了平安的感覺。但我在她的父母羅拔·帕克與亞莉莎·帕克身上卻發現了信心與力量。

第二件事,是我在象牙海岸的阿比讓市,與數以千計的忠信教會見面。1 這個西非說法語的國家遭逢經濟困境、軍政府奪權,最近的兩次內戰在2011年才落幕。然而在他們身邊卻讓我感到格外的平靜。

層出不窮的事件奪走我們內心的平靜,並讓我們更加感到脆弱不堪。

任誰都忘不了2001年9月11日,五角大廈與紐約市的世貿中心遭到的恐怖攻擊。諸如此類的事件提醒我們,我們內心平靜與平安的感覺能夠頓時被摧毀。

我們的長子那時與他懷著第一胎的妻子,住在距離世貿中心三個街區的地方,而第一架飛機衝撞入北塔。他們上到他們公寓的屋頂,當見到他們當時認為的可怕意外時,他們嚇壞了。突然間,他們目睹第二架飛機撞入南塔。他們立刻了解這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下曼哈頓市區遭到攻擊。當南塔倒塌的時候,他們的公寓被大量沉落下曼哈頓的塵雲所吞沒。

他們對眼前的情景感到困惑,並擔心還會發生其他攻擊,於是他們前往一處比較安全的地方後,又再轉往林肯中心的曼哈頓支聯會中心。他們抵達之後,發現有好些住在下曼哈頓區域的成員,也同樣決定要聚集在支聯會中心。他們打電話給我們,好讓我們知道他們的所在地。他們的平安令我寬心,但他們的所在地卻不令我驚訝。近代的啟示教導我們,錫安的支聯會「是一種保障和避難所,躲避暴風雨,和躲避那將傾倒在全地上毫不減弱的憤怒」。2

他們有超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回不了他們的公寓,並為那些無辜的受難者感到悲痛,但他們並沒有遭受到永久的傷害。

沉思這些事件,便讓我不斷想到普世或屬世的平安與個人的平安在教義上的區別。3

救主出生之際,有 一 大 隊 天 兵 讚 美 神 說:「在 至 高 之 處 榮 耀 歸 與 神 、在 地 上 平 安歸 與 他 所 喜 悅 的 人 。」4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即使救主降生的時期具有永恆的重要性,緊接在後的,卻是希律王下令屠殺伯利恆無數無辜的嬰孩。.5

選擇權是幸福計畫的根本原則。考量到我們的永恆進步,必須要有愛、犧牲、個人成長、與經驗。這個選擇權的原則允許我們在今生體驗所有的痛苦與磨難,甚至體驗我們所無法理解的、來自他人的邪惡選擇。天庭的爭戰就是為了護衛我們的道德選擇權而戰,對於我們了解救主的塵世傳道而言很必要。

在馬太福音第10章所讀到,救主教導十二使徒並且認知到在祂的塵世生命期間,是不會達成普世的和平。使徒受叮囑要留下平安給配得平安的家,卻也警告他們未來如同「進入狼羣」。「並且……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6在第34節有一段非凡的宣告:「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7 很清楚地,全世界的和平在耶穌基督的塵世傳道期間並沒有存在,現在也沒有。

救主在教義和聖約的緒言裡,教導許多重要的原則。祂的靈(基督的靈)已給予每個來到世上的人8,凡不悔改的,祂的靈「不會一直對人努力9。而且,「和平將從地上取走」10。先知們已宣告和平的確已從地面上被取走11。路西弗還沒有被綑綁,在這個世界仍能施展他的力量。12

各處皆有懷著正義渴望的良善之人,一直在維護這世界的和平。我們必須永不放棄達成這個目標。然而,約瑟F·斯密會長曾教導:「除非世人能接受神的真理和神賜給他們的信息,並承認祂的權能和權柄都是神聖的……,否則世人必無法獲得那應有的和平精神與愛心。」13

我們熱切地希望和祈求全世界能有平安,但達到這樣的平安,是應許給正義之人的酬賞,給予身為個人與家庭份子的我們。這種平安,是救主的使命與祂贖罪犧牲所應許的恩賜。

教義和聖約簡明地記載了這項原則:「但是要知道,行為正義的人,必得賞,即今世的平安和來世的永生。」14

約翰·泰來會長曾教導,平安不僅是值得渴望,還是「神所賜的恩賜」。15

我所說的平安不只是暫時的寧靜,是持久深刻的幸福與靈性的滿足。16

禧伯·郭會長這樣描述救主的平安,他說 :「他的平安會消除我們的痛苦,醫好我們傷痛的心,抹去我們心中的憎恨,讓我們的內心湧出一股對同胞的愛,從而使我們的靈魂充滿寧靜與快樂。」17 我與艾蜜莉·帕克的父母會面時,我見到救主的平安已消除他們的痛苦,也醫好他們傷痛的心。令人注目的是,隨即在槍擊事件之後,帕克弟兄原諒了行兇者。正如郭會長所言,救主的平安能夠「抹去我們心中的憎恨」。其餘交由主來審判。

象牙海岸的聖徒,在他們國家遭逢內戰的期間,藉著專注於奉行耶穌基督的福音,特別是著重在為祖先做家庭歷史與聖殿事工,找到平安。18

我們都渴望平安。平安不僅僅是安全,抑或沒有戰爭、暴力、衝突和紛爭。得知救主知道我們是誰、知道我們對祂有信心、我們愛祂、持守祂的誡命,平安就會來到,甚至特別是在重創生命的考驗和悲劇時尤其如此。主給囚禁在利伯地監獄的先知約瑟·斯密的回答,撫慰人心:

「我的孩子,願你的靈魂平安;你的逆境和你的苦難不過是片刻;

然後,如果你好好持守,神必提升你到高處。」19

切記,「神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平安」20 。凡拒絕神的人,不會有平安。我們都曾參加賜予道德選擇權的天庭會議,都了解會有塵世的痛苦,甚至會有因為人們濫用選擇權而造成的可怕悲劇。我們都知道我們會因此感到憤怒、困惑、無力與失落。但我們也同樣知道救主的贖罪,會克服並彌補塵世生命的種種不公平,並為我們帶來平安。馬里安·韓長老曾將一句話表框掛在牆上,這句話是烏戈·貝蒂說的:「相信神就是知道一切律法都必公正;未來必有大驚喜。21

平安的來源有哪些?許多人用世俗的方式尋找,他們沒有成功過,也永遠不會成功。獲得大筆財富、權力或名氣地位不會帶給人平安。22追求歡愉、娛樂或休閒也找不到平安。以上這些都不行,即使你擁有再多,它們都不能創造持久的幸福與平安。

艾瑪·唐的一首受人喜愛的聖詩提出了這些適切的問題:「平安要何處尋?慰藉要何處尋?當俗世之源不能使我完全?」23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救主,祂是平安的源頭、叫人得平安。祂是「和平之君」。24

我們如何親近救主呢?正義之士的美好榜樣,是在神面前謙抑自己,不停祈禱,悔改犯下的罪,懷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走入洗禮的水中,並成為真正的耶穌基督的門徒,這樣的人能獲得永久平安的酬賞25。在便雅憫王宣告了關於基督的贖罪,那段振奮人心的信息後,群眾都倒在地上。「主的靈就臨到他們……,他們對……耶穌基督有極大的信心,他們因此獲得了的赦免和良心的平安 而充滿喜樂。」26。悔改與正義地生活帶來良心的平安,對圓滿人生而言不可或缺27。當有重大違誡發生時,認罪是獲得平安的必要因素28。或許對於飽受煎熬的靈魂而言,沒有什麼事比卸下重擔給主,並獲得贖罪的祝福,更能帶來平安。就如同另一首受人喜愛的聖詩所說,「下重擔在祂跟前,換來歌聲輕盈」29

當我發現在我們的時代,千千萬萬年輕的弟兄與姊妹、以及年長傳教士已接受召喚,擔任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代表,我的心在歡呼。如此一來,他們正把平安的復興福音帶給這世界,一次施助一個人或一個家庭──這正義的工作將這種平安帶給天父的兒女。

教會是基督門徒獲得平安的避難所。世界上的某些年輕人說,他們有靈性,但沒有信仰。感到有靈性是很好的第一步。然而,在教會中我們互相交誼、教導,並以神美好的話語滋養。更重要的是,是教會的聖職權柄提供神聖的教儀和聖約,把家庭結合在一起和並讓我們每個人有資格到達高榮國度,回到父神和耶穌基督身邊。這些教儀會帶來平安,因為它們是我們與主立的約。

聖殿是執行這些神聖的教儀的地方,也是持久遠離俗世獲得平安庇護的來源。許多拜訪聖殿庭園或參與在聖殿日開放活動的人,也感受到這份平安。我的腦海中想到一個卓越的經驗。斐濟蘇瓦聖殿的聖殿日開放活動與奉獻儀式,是在不利的情況下進行。那是段政治動盪的時期,叛軍在市中心蘇瓦燒殺搶掠,佔據國會大樓和挾持國會議員為人質。斐濟那時處於戒嚴狀態。關於聖殿開放日活動,軍方在給予教會的許可中附上許多條件,且只允許非常少的一群人參加聖殿奉獻。由於考量到成員們的安全,教會並沒有廣泛邀請成員參加活動。自從原先的納府聖殿聖殿奉獻以降,這是唯一一次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舉行聖殿奉獻。

其中有一位印度教派的美好印度裔姊妹受邀參加聖殿的開放日活動,她是一位國會議員,原本受到挾持,但後來因為女性的身分而被釋放。

在高榮室裡,遠離世界的紛擾,在表達充滿她的平安感受時,她淚眼婆娑。她感受到聖靈的安慰並見證聖殿的神聖性。

救主是真正平安的泉源。即使面臨生活的考驗,由於救主的贖罪和祂的恩典,正義生活之人會獲賜個人平安的酬賞。在逾越節的私人聚會裡,救主應許祂的門徒,他們將蒙受「保惠師,就是……聖靈」的祝福,接著祂道出這些重要的話語:「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30就在祂的代禱文之前,祂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31

伊莉莎·舒的妙筆寫下這個概念 :

提振你的心,向神頌揚;

讓你的歡呼,永不停息,

縱使彼岸,有驚濤駭浪

基督說,「在我裡面,你有平安」。32

我這樣見證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2013年2月10日在阿比尚舉辦兩場大會;9,693人出席──其中有619位還不是教會成員。教會在象牙海岸的成員人數約有1萬9千人。

  2. 教約115:6.

  3. 平安(peace)一詞帶有不同的意思。在古希臘文中,它有休止、中止或消弭敵對勢力的意思。在希伯來文中,這個字詞有更完整的意思,有時它僅僅是一種問候語。平安亦是一種「唯有符合神所訂定的條件和情況下才會臨到世人的狀態。」(豪惠·洪德,「何處有平安?」,Conference Report,1966年10月,第14–17頁。

  4. 路加福音2:14

  5. 馬太福音2:16;亦請見Ross Douthat, “The Loss of Innocents,”New York Times,Dec. 16, 2012, 12。

  6. 馬太福音10:16,22

  7. 馬太福音10:34

  8. 教義和聖約84:46

  9. 教義和聖約1:33

  10. 教義和聖約1:35

  11. 惠福·伍會長在1894年宣布,復於1896年再次宣布。見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ed. G. Homer Durham (1946), 251–52; 亦請見 Marion G. Romney,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7, 79–82。

  12. 請見約瑟·斐亭·斯密會長,The Predicted Judgments,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Speeches of the Year (Mar. 21, 1967)。然而,如同尼爾·麥士維長老所說:「即使和平將自地上取走,……所有事物都處於騷亂中,……我們依舊可以保有內在的平安。」(「看阿!敵人已聯合起來」,聖徒之聲,1993年7月,第68頁)。

  13. 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F.·斯密會長(1998),第400頁。

  14. 教義和聖約59:23

  15. 請見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翰·泰來會長(2001),第151頁。

  16. 從古希臘人到我們的時代,快樂滿足(happiness and contentment)這兩個字詞不斷被分析、剖析,不僅是為了掌握它們的意義,也是為了掌握它們如何指引我們的生活。請見David Malouf,The Happy Life: The Search for Contentment in the Modern World (2013)。亦請見一篇R. Jay Magill所寫有關Malouf先生該書的書評,“How to Live Well,” Wall Street Journal, Jan. 26–27, 2013, C6。

  17. 總會會長的教訓:禧伯·郭(2002),第226頁。

  18. 象牙海岸的五個支聯會中,有三個支聯會的成人〔提交〕家庭名字做聖殿教儀的比例,為教會中的前25名,科古迪科特的迪瓦支聯會是其中比例最高的 (R. Scott Lloyd, “Elder Cook ’Impressed with Exceptional Spirit’ in Ivory Coast,“ Church News, Mar. 3, 2013, 4, 14。隨著內戰的發生,成員須搭乘12個小時的公車,才能抵達距離最近的迦拿阿克拉聖殿,這是信心的明證,也為個人與家庭帶來平安。

  19. 教義和聖約121:7–8. 。海樂·李會長教導 :「所以,我們要被精煉;我們必須要受到試煉,以證明我們所擁有的力量和能力。」(總會會長的教訓:海樂·李會長[2000],第208頁)。

  20. 見歌林多前書14:33

  21. 見馬里安·韓,「ㄧ位慈愛,與人溝通的神」,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63頁。

  22. 見傑佛瑞·賀倫,For Times of Trouble (2012),第79頁。傑佛瑞·賀倫長老教導:「真正的貧窮或許比其他情況更可能毀滅人類的靈魂,但罪本身的危害更甚。」要正義地使用金錢,才能增進平安。

  23. “Where Can I Turn for Peace?” Hymns, no. 129.

  24. 以賽亞書9:6

  25. 約翰·惠蒂埃(美國詩人)簡單地說:「注意你如何生活。不要教你白天做的事,驅逐你夜晚的平安。」(“Conduct [From the Mahabharata],” in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 of 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2], 484).

  26. 摩賽亞書4:3;亦請見墨林·羅慕義,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7, 79–82。

  27. 良知是道德的羅盤能指引我們通往平安。至少有兩種來源使其發生功效:基督的光,從我們天父而來的、與生俱來的榮耀之光(見教義和聖約88:6–13; ;93:2),以及聖靈的恩賜(見教義和聖約39:6)。

  28. 「於是需要兩種寬恕來為犯罪者帶來平安──ㄧ是從主的教會中適當的當局人員而來,ㄧ是從主祂自己而來。[見摩賽亞26:29。]」(總會會長的教訓:賓塞·甘 [2006],第 41頁)。

  29. 「天父諄諄訓誨」,聖詩選輯 第68首。

  30. 約翰福音14:26–27

  31. 約翰福音16:33

  32. 「重重考驗」,聖詩選輯 第1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