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聖靈為伴
2015年10月


聖靈為伴

我們若生活配稱,就能蒙福一直有聖靈為伴,而不只是偶爾同在。

我很感謝能在安息日和大家一起參加主的教會的總會大會。我和各位一樣,感受到靈向我們見證我們所聽到的演講和歌詞的真實性。

我今天的目的是要讓你們更有渴望和決心,去獲得洗禮之後神應許給我們每個人的恩賜。我們在接受證實時聽到:「接受聖靈。」1 從那個時刻起,我們的生活就永遠改變了。

我們若生活配稱,就能蒙福一直有聖靈為伴,而不只是偶爾同在──就像我們今天所擁有的這類非凡經驗一樣。你們從聖餐祈禱文中,可以知道這項應許會如何實現:「神啊,永恆的父,我們奉您子耶穌基督的名,祈求您為所有領受此餅之人的靈魂,祝福並聖化此餅,讓他們食用,以記得您子的身體,並向您,神啊,永恆的父,證明他們願意承受您子的名,一直記得祂,並遵守祂賜給他們的誡命。」

接著就是這項榮耀的應許:「使他們能 一直 有祂的靈與他們同在」( 教約20:77 )。

一直有靈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聖靈的引導和指示。比方說,靈可能會警告我們,讓我們抗拒作惡的誘惑。

光是這個理由,就不難看出主的僕人為什麼一直試著幫助我們,能更有渴望在聖餐聚會崇拜神。我們若懷著信心領受聖餐,聖靈就能夠保護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去抵抗那日益增強、增多的誘惑。

聖靈的陪伴會讓良善的事物變得更有吸引力,也會讓誘惑的吸引力減弱。光是這一點,應該就足以讓我們下定決心,要保持一直有聖靈同在的資格。

聖靈會強化我們的力量去抵抗邪惡,祂也會賜予我們能力去辨別真理和謬誤。最重要的真理只能藉由來自神的啟示去獲得確認。人類的推論和知覺感受是不夠的。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中,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很難分辨出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精心設計的騙局。

主的使徒多馬想要觸摸救主的傷口,實際驗證祂已經復活了,於是主教導他,啟示比證據更可靠:「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約翰福音20:29 )。

真理指示出回到神身邊的道路,而這些真理需要經過聖靈的驗證。我們無法去樹林中目睹父與子對年輕的約瑟·斯密說話。沒有物證或任何邏輯辯證可以證實,以來加確實按照應許前來,授與活著的先知多馬·孟蓀目前所持有和運用的聖職權鑰。

神的兒子或女兒憑著他們的權利接受聖靈之後,就會得到對真理的證實。因為我們隨時都可能面對謬誤和謊言,所以我們需要真理之靈經常影響我們,讓我們片刻都不會懷疑。

喬治·肯農在十二使徒定額組服務時,敦促我們要一直懇求有聖靈與我們同在。他應許,我也如此應許,只要我們往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永遠不會缺少知識」,能明白真理,也「永遠不會處在懷疑或黑暗中」,我們會有「堅定的信心和完全的喜悅」。2

我們之所以需要聖靈的陪伴經常協助我們,還有另外一個理由。所愛之人的去世常常會無預警地發生。在失去我們所愛的人時,只有聖靈為慈愛的天父和復活救主確實存在所作的見證,才能帶給我們希望和安慰。在遭逢親愛的人死亡時,我們必須能重新感受到那份見證。

因此,基於種種理由,我們需要聖靈經常為伴。這是我們的渴望,但是根據經驗,我們知道能經常有聖靈為伴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想、說或做一些會冒犯聖靈的事情。主曾教導,只要我們心中充滿仁愛,不停地以美德裝飾我們的思想(見 教約121:45 ),聖靈就會成為我們經常的伴侶。

對於那些正在努力符合高標準,以便有資格得到聖靈為伴恩賜的人,我要鼓勵你們。你們都曾經感受過聖靈的影響力,你們今天可能已經體驗到了。

你們可以把這些受到啟發的時刻,視為阿爾瑪所說的信心的種子(見 阿爾瑪書32:28 )。你們要種下每一顆種子。而種的方法就是按照你感受到的提示採取行動。最寶貴的靈感就是能知道神要你做什麼,如果這個提示是付什一奉獻或拜訪一個悲傷的朋友,你就應該去做。不論是什麼,都要去做。只要你展現出服從的意願,聖靈就會給你更多靈感,讓你知道神要你做什麼。

只要你服從,從靈而來的靈感就會更常出現,越來越與你經常為伴,而你選擇正義的力量就會增強。

你可以知道哪些行動的靈感是來自靈,而不是你自己的願望。如果某個靈感和救主及祂活著的先知和使徒所說的不謀而合,你就可以放心地選擇服從。然後主就會派遣祂的靈臨到你。

比方說,如果你有一個靈感要守安息日為聖,神就會派祂的靈來幫助你,特別是你似乎很難做到的時候。

多年前我的父親就得到了這樣的幫助,當時他因為工作的關係前往澳洲。某個星期天他獨自一人,但他想要領受聖餐。他找不到後期聖徒聚會的資訊,所以他就開始外出步行。他在每個路口都祈求能知道該轉往哪個方向。在走了一個小時、轉了很多彎之後,他又停下來祈禱。他覺得要走進某一條街。不久之後,他開始聽到附近一棟公寓的一樓傳來歌聲。他望進窗戶,看到幾個人坐在一張鋪著白布的桌子旁,桌上有聖餐托盤。

各位可能覺得這沒什麼,但是對我父親來說卻是一件奇妙的事。他知道聖餐祈禱文中的應許實現了,也就是:「一直記得祂,並遵守祂賜給他們的誡命,使他們能一直有祂的靈與他們同在」( 教約20:77 )。

這只是他祈禱之後,靈告訴他神要他做什麼,然後他照著去做的例子之一。他多年來一直這樣做,你和我也可以這樣。他不曾談過自己的靈性,只是一直在為主做這些小事情。

每當有一群後期聖徒要求他對他們說話時,不論是10個人、50個人,或是他有多累,他都會去做。每當靈敦促他時,他就會為父、子、聖靈和先知作見證。

他在教會最高的召喚是在邦尼維爾支聯會的高級諮議會服務。他擔任這個召喚時除了為支聯會農場除草之外,也教導主日學課程。多年來,只要他需要,聖靈都會與他為伴。

我曾和父親一起站在病房裡。我的母親,就是他結褵41載的妻子,躺在病床上。我們守著她好幾個小時了。我們開始看到她臉上的痛苦神情消失,原本緊緊握拳的手指也放鬆了,手臂則垂放在身體兩側。

幾十年來癌症帶來的病痛終於就要結束。我看到她安詳的面容。她短促地呼吸了幾次,然後倒抽了一口氣,接著就靜止不動了。我們站在那裡等待著她的下一次呼吸。

最後,父親小聲地說:「小女孩回家了。」

他沒有流淚。因為聖靈很早以前就清楚地讓他知道她是誰,她從哪裡來,她已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她會去哪裡。靈已經多次向他見證有一位慈愛的天父和一位打斷死亡枷鎖的救主,而且他與妻子和家人的聖殿印證確實具有效力。

靈很早以前就向他證實,妻子的良善和信心讓她有資格回到天上的家,在那裡,神會記得她是蒙應許的美好孩子,她將會光榮地被迎接回家。

對我的爸爸來說,這不光是一種希望。聖靈已經讓他知道這些是真實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他的話和他心中的天家景象只是甜美的想像,是丈夫在失去妻子時思緒混亂下的誤判。但是,他藉著靈認識永恆真理,這也是各位能認識真理的唯一方式。

他是一位科學家,他成人後的所有時光都用在尋找物質世界的真理。他善用科學工具的成果得到世界各地同儕的肯定。他在化學界所作的貢獻多半是他先在腦海裡看到移動中的分子,然後藉由實驗室的測試確認自己的洞見。

但是他採用不同的方式來發掘對他來說最重要的真理;這些也是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真理。只有透過聖靈,我們才能用神的眼光來看人、看事情。

他的妻子去世後,這項恩賜繼續在醫院中展現。我們收拾起母親的東西準備回家。爸爸在我們走出去到車子那邊的路上,停下來向遇到的每一位護士和醫生道謝。我還記得當時我有點不高興,覺得我們很傷心,應該不要有人打擾。

我現在知道,他看到的是唯有聖靈才能向他展現的事。他看出那些人都是神派來照顧他愛妻的天使。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只是專業醫護人員,但是我爸爸卻是代表救主感謝他們。

我們回到我父母的家中時,聖靈的影響力仍持續與他同在。我們在客廳聊了幾分鐘,爸爸就告退,走進近處的臥房。

幾分鐘後,他帶著愉快的微笑走回客廳。他走向我們,輕聲地說:「我剛才擔心蜜德莉會孤單地去靈的世界,我怕她會在人群中不知所措。」

然後他開心地說:「我剛才祈禱了,我知道蜜德莉現在很好,我的母親在那裡接她了。」

我記得自己微笑著聽他說這件事,並想像著祖母用短短的雙腿跑著,快速地通過人群,以便能在媳婦到的時候接她、擁抱她。

我父親祈求並得到安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從小就一直憑信心祈禱。他很習慣在心中得到答案,獲得安慰和指引。除了祈禱的習慣之外,他也知道經文和先知的話語,所以他可以認出靈熟悉的低語。

靈的陪伴不僅安慰他、指引他,也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改變了他。當我們接受一直有靈與我們同在的應許時,救主可以淨化我們;這淨化是獲得永生這項最大恩賜(見 教約14:7 )的必要條件。

各位都記得救主的話:「這是誡命:大地各端的人啊,要悔改,歸向我,奉我的名受洗,使你們得以藉著接受聖靈而聖化,使你們得以在末日潔淨無瑕地站在我面前」( 尼腓三書27:20 )。

這些誡命伴隨著主的應許:

「現在,我實實在在告訴你,要信賴那位引導人行善的靈──是的,引導人處事公道、為人謙卑、判斷公正;這就是我的靈。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我要把我的靈給你,啟發你的心智,使你的靈魂充滿喜樂」( 教約11:12–13 )。

我要向各位見證父神活著,復活的耶穌基督親自領導祂的教會,多馬·孟蓀會長持有全部的聖職權鑰,並藉著聖靈的啟示指引、支持著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及其謙卑的成員。

我要進一步向各位見證,今天以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身分向我們說話的這些美好的人是蒙神召喚的,他們是主耶穌基督的證人。我知道聖靈引導孟蓀會長召喚他們。你們聆聽他們的演講和見證時,聖靈會向你們證實我現在告訴你們的事情。他們是蒙神召喚的。我支持並愛他們,我知道主愛他們,並且會在他們服務時支持他們。我這樣說,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 (2010),20.3.10。

  2. See George Q. Cannon, in “Minutes of a Conference,” Millennial Star, May 2, 1863, 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