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為什麼要有教會
2015年10月


為什麼要有教會

這很值得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耶穌基督要選擇使用一個教會,祂的教會,來履行祂和祂的父的事工。

在我一生中,教會的總會大會一直都是個令人歡欣雀躍的靈性事件,而且教會本身就是一個認識主的地方。我知道有些人雖然自以為很虔誠或很有靈性,卻拒絕加入教會,甚至覺得不需要有這樣的組織。在他們看來,宗教儀式全屬個人事宜。然而,這教會是耶穌基督設立的,祂是我們靈性的中心。這很值得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祂要選擇使用一個教會,祂的教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來履行祂和祂的父的事工,「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1

從亞當開始,耶穌基督的福音就已傳播,而救恩的必要教儀,如洗禮,也透過以家庭為基礎的聖職體制執行。2 隨著社會組合日趨複雜,不再只是簡單的大家庭,神也召喚了其他先知、使者及教師。我們讀到在摩西時代,有了更為正式的架構,包括長老、祭司及法官。在摩爾門經歷史上,阿爾瑪建立了一個有祭司和教師的教會。

之後,在全盛時期,耶穌組織了祂的事工,使福音得以同時在數個國家和不同人民當中建立起來。這個組織,耶穌基督的教會,乃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3 這教會包含了更多的主領職員,如七十員、長老、主教、祭司、教師及執事。耶穌復活之後,也同樣在西半球建立了教會。

主在世時建立了教會,教會經過叛教,整個瓦解之後,主透過先知約瑟·斯密,再次重新建立起耶穌基督的教會。這教會仍保有原來的宗旨:即傳播耶穌基督福音的大好消息,並執行各項救恩教儀──換句話說,也就是帶領人們歸向基督。4 透過這個復興的教會組織,即便是生前對救主的恩典所知不多或一無所知的死者,他們的靈現在也能獲得救贖的應許。

主的教會又是如何達成祂的目的呢?我們務必了解,神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進步。祂切望我們能繼續「從恩典到恩典,直到〔我們〕獲得完全」5 ,得到祂所能給予的一切。這需要的不僅是做個好人,也不僅是有靈性就夠了。這需要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悔改、水和聖靈的洗禮,並在信心中持守到底。6 沒有人可以完全獨力辦到,因此,主建立教會的重要理由,就是為了塑造在「通往永生的窄而小的路」上互相支援的一群聖徒。7

「〔基督〕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8

耶穌基督是「〔我們〕信心的創始者和完成者。」9 我們在基督的身體──即教會──同歸於一,是我們承受祂的名一個重要的部分。10 我們得知,古代的教會成員「常常聚在一起,禁食,禱告,並彼此談論有關他們靈魂福祉的事」11 「和聆聽主的話。」12 在今日的教會也是如此。我們在信心中聚集起來,彼此教導、彼此啟發,努力遵行門徒身分的最高準則,「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我們努力幫助彼此「認識神的兒子」,13 直到那日「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這是耶和華說的。」14

在教會裡,我們不僅學習神聖的教義,還能體驗到如何應用。身為基督的身體,教會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互相施助。我們大家都不完全,可能會冒犯人,也被人冒犯。我們個人獨特的行為往往考驗著彼此。在基督的身體裡,我們不僅必須學習各項理念和崇高的言詞,還必須「親身」體驗,學習「以愛心彼此相處。」15

這個宗教不是只關乎我們自己,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們所有的人都蒙召去服務。我們是基督這身體裡的眼睛、雙手、頭、雙腳和其他肢體,即使是「人以為軟弱的〔那些肢體,〕更是不可少的。」16 我們需要這些召喚,需要服務。

我的支會裡有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雙親非但不支持他,反而還反對他參加教會活動。他有一次在聖餐聚會中說:「我的父親無法了解,為什麼有人會不想去滑雪,卻要去教會,但我真的很喜歡去教會。在教會裡,我們都在同一個旅程。在這旅程中,堅強的青少年、純潔的孩童,以及我所見到、並從中學習的其他成年人,都鼓舞著我、啟發著我。我因為這些交誼而受到鞏固,也因著遵行福音的喜悅而興奮。」

本教會的各支分會會在每週舉行聚會,提供一個休息、更新的時間和地方,將世俗拋在一旁──即安息日。在這一天,我們能「以耶和華為樂」17 ,體驗到伴隨聖餐而來的醫治,並領受更新的應許,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18

身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最大的祝福之一,就是在犯罪或犯錯時會受到訓誡,雖然在受到訓誡的當下可能不覺得是個祝福。我們都傾向於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或將之合理化,也有些時候我們只是不知道有哪些地方應該改進、或該如何改進。要是沒有那些「當被聖靈感動時,適時〔對我們〕嚴加訓誡」19 的人,我們可能不會有勇氣去改變、並更完全地跟隨救主。悔改是一件個人的事,但教會能在這條有時非常痛苦的路上提供交誼。20

在討論到教會就像基督的身體時,我們務必記住兩件事。一、我們並非努力歸向教會,而是歸向基督和祂的福音,而教會是協助我們歸信的地方。21 這點在摩爾門經裡說明得最清楚。它說人們「 歸信了主,結合在基督的教會裡 。」22 二、我們必須記住,在起初時,教會就是家庭,而即使在今日成了兩個不同的組織,家庭和教會仍然互相服務、互相鞏固。沒有任一方能取代另一方。誠然,教會再怎麼好,也無法取代雙親的地位。在教會裡,教導福音及執行聖職教儀的目的是要使家庭能有資格獲得永生。

救主之所以要透過教會,透過祂的教會做工,還有第二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要達成個人或小團體所無法達成的必要事宜。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援助貧困。的確,不管作為個人還是家庭,我們在照顧他人的屬世需求上,都「按照各人的需要和需求,在屬靈與屬世上彼此分享。」23 但在教會裡一起行動時,我們照顧貧困者的能力就會倍增,能照顧到更多更大的需求,許多希望能自立的人也能真正自立起來。24 再者,這教會及其慈助會、聖職定額組會有能力,在許多地方,為許多受到天災、戰爭及迫害的人們提供援助。

沒有祂教會既有的這些功能,我們就無法達成救主交託的任務,將福音帶往全世界25 ──不會有使徒的權鑰、不會有這組織架構、經濟收入,也不會有千千萬萬名傳教士的奉獻犧牲──這些都是推動事工所必需的。記住,「這國度的福音〔必須〕傳遍全世界,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26

教會可以建立聖殿,即主的屋宇、使其運作,在其中主理重要的教儀和聖約。約瑟·斯密曾說,神在任何一個時代聚集祂的人民,其目的都是在「為主建立一所屋宇,使祂能在其中將祂屋宇的教儀及祂國度的榮耀啟示給祂的人民,並教導人民救恩的道路;因為有某些教儀和原則,若要教導和實行,就必須在專為該目的建造的地方或屋宇中進行。」27

如果有人相信,所有的路都通往天堂,或相信救恩是沒有特定條件的,那人就會認為宣講福音,或者救贖活人和死者的教儀和聖約是不必要的。但我們談的不僅關乎不死,也關乎永生。因此,福音之路和福音聖約都是必要的。而救主需要一個教會將這些提供給神所有的兒女,包括活人和死者。

關於主之所以建立祂的教會,我要提的最後一個理由是最獨特的:這教會畢竟是神在世上的國度。

1830年,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立之時,主對先知約瑟·斯密說:「你們要歡喜快樂,因為國度,換句話說,教會的權鑰,已賜給你們。」28 在這些權鑰的權柄中,教會的聖職人員保全了救主的純正教義和完整的拯救教儀。29 他們協助想要接受教儀的人作準備、判斷申請人是否符合資格、是否配稱,然後執行這些教儀。

有了國度的權鑰,主的僕人就能辨明真理與謬誤,並再次帶著權柄說:「主這樣說」。遺憾的是,有些人憎恨教會,因為他們想要自己為真理下定義,但實際上,能按照主的意願,得到啟發,接受到「對事物的現在、過去與未來的〔真正〕知識」30 ,卻是一項莫大的祝福。本教會保存並發行神的啟示──標準經文。

但以理在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解夢,說明「日後必有的事」時,31 談到「天上的神〔將〕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其他的〕國,這國必存到永遠。」32 這教會就是預言中所提,日後那非人手所造,而是天上的神所立的國,它就像一塊「非人手所鑿出來的石頭,從山而出」,充滿天下。33

它的目的在建立錫安,為耶穌基督的重返及祂在千禧年間的統治作準備。在那之前,它不會是帶有任何政治意味的國度──正如救主所說:「我的國不屬 世界。」34 可以說,這國度是祂在世上權柄的源頭,負責主理祂的聖約,守護祂的聖殿,保護和宣揚祂的真理;它是分散的以色列的聚集地,也是一處「保障和避難所,躲避暴風雨,和躲避那將傾倒在全地上毫不減弱的憤怒。」35

我要以先知所做的呼籲和祈禱作為結束:

「呼求主,使祂的國度能在世上擴展,使大地居民能接受其國度,並為將要來臨的日子作好準備,在那日子裡,人子將披著祂榮耀的光輝,從天上降臨,與建立在地上的神國會合。

「因此,願神國擴展,使天國降臨,使您,神啊,在天上地下都得榮耀,使您的敵人臣服;因為榮譽、能力、榮耀都是您的,永永遠遠。」36

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