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大會
完全光明的希望
2020年4月總會大會


17:45

完全光明的希望

福音復興再次確證了神確實看顧世人的這項基本真理,因此我們可以、也應該懷抱希望,即使在面對無法突破的困境時亦然。

去年十月,羅素·納爾遜會長邀請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回顧神在耶穌基督福音復興上的偉大作為,來展望2020年4月的這次總會大會。我和賀倫姊妹很認真地看待先知的這項邀請。我們想像自己生活在十九世紀初,看著當時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們在那個想像的環境中自問:「這當中缺少了什麼?我們但願自己能得到什麼?我們希望神能提供些什麼,來滿足我們的靈性渴求?」

這樣做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發覺,若回到兩個世紀前,我們會殷切地期盼,一個比當時多數人對於神的認知更正確的觀念得到復興;這樣的正確觀念似乎就如同祂自己那樣,因為幾個世紀下來的謬誤與誤解而無法彰顯。套句當時一位著名的宗教人士威廉·錢寧所說的話:我們會去尋找「神身上的父親特質」,這一點被錢寧認為是「基督教界的第一大教義」。1這樣的教義會將神視為一位慈愛的天父,而不是一名嚴格施行公道的苛刻法官,也不是一名曾參與地球上的事務,如今在宇宙某處無暇分身的地主。

沒錯,我們在1820年會期盼能了解到,神現在會像過去那樣直接對我們說話、引導我們,並且是一位完全展現慈愛的真正父親。祂絕對不是一名冷酷專斷的獨裁者,預先選定了能獲得救恩的少數人,而讓其餘的人類兒女身陷罪罰之中。不會的,祂將如自己所宣告那樣,一舉一動都是「為了世人的益處;〔因為〕祂愛世人」,2以及世上居住的萬物。這份愛便是祂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最終原因。3

談到耶穌,如果我們生活在十九世紀初,就會警覺到,關於救主的生平和復活真實性的質疑,在基督教世界中開始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我們會希望有證據出現,向全世界證實聖經中的見證——耶穌基督,祂確實是神的兒子,是阿拉法和俄梅戛,以及世人所能認識的唯一救主。我們最殷切的期盼之一,會是有其他的經文證據問世,構成耶穌基督的另一部約書,來擴大和增進我們對祂奇蹟般的降生、奇妙的傳道、贖罪犧牲及榮耀復活等的理解。這樣的一部紀錄,確實會是「從天上降下〔的〕正義,……從地下發出〔的〕真理」。4

我們若在當時觀察基督教世界,便會希望能找到由神授權的人,持有真正的聖職權柄,能為我們施洗、賜予聖靈的恩賜,並執行救恩所需的一切福音教儀。在1820年,我們會期盼能看見以賽亞、彌迦及其他古代先知們關於主的雄偉家宅必將歸來的動人應許得到應驗。5見到神聖聖殿的榮耀再臨,藉著聖靈、教儀、能力及權柄教導永恆真理、治癒個人傷痛,並將家人永遠連結在一起,我們會因此感到歡欣。我會四處尋找獲得授權的人,來告訴我和我心愛的派翠西亞,我們在聖殿中的婚姻是在為今生和全永恆印證的,我們永遠不必聽到或被迫接受「死時分離」這個揮之不去的詛咒。我知道「在我〔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6然而,我個人認為,如果我有幸繼承其中一處,但派翠西亞和我們的孩子卻無法與我共享我繼承的住處,對我而言,它不過就是一間逐漸破損的小屋。至於我們的祖先,其中有些人是在遠古時代生活、死亡,甚至一輩子都沒聽過耶穌基督的名字。我們會希望,聖經中最公道、慈悲的觀念能夠復興,也就是由活人代替已逝親人接受拯救教儀的這項做法。7我想不出有任何做法更能輝煌地展現一位慈愛的神對祂所有世上兒女的關心,不論他們生於何時、逝於何處。

我們的1820年願望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但是福音復興帶來的最重要信息,或許就是這些願望不會落空。從聖林中的那一刻起,持續至今日,這些願望開始成真,並像使徒保羅和其他人教導的那樣,成為靈魂真正的碇錨,既堅固又牢靠。8曾經只是心中的願望,如今已成為發生過的歷史。

因此,我們才能回顧這200年來,神對世人展現的良善。而我們對未來有哪些展望呢?我們仍有尚實現的願望。甚至在演講的此刻,我們正在「總動員」,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 (COVID-19),9此事鄭重提醒我們,比一粒沙子還小1,000倍的病毒,10足以危害所有人類,打垮全球經濟。我們為那些在這場現代瘟疫中失去親人,或是目前受到感染或置身風險中的人祈禱。我們必定也為那些正提供卓越醫療照護的人禱告。當我們打贏這場戰爭(我們也一定會),願我們也同樣致力於使這個世界不受飢餓這個病毒侵襲,使社區、國家不受貧窮這個病毒侵害。願我們期盼看到在學校受教育的學生不用懼怕遭到槍殺,也期盼神的每個兒女都能享有個人尊嚴這項恩賜,不會淪為任何形式的人種、族裔或宗教偏見的受害者。而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堅持不懈地期盼世人能更忠於兩條最大的誡命:藉由遵從神的忠告來愛祂,並展現仁慈和憐憫、耐心和寬恕來愛我們的鄰人。11這兩項神聖的指示仍然是,也永遠會是我們唯一的真正希望,好讓我們的孩子能享有一個比他們現在所知更好的世界。12

今天的會眾中,許多人除了對這世界懷有這些期許,還有深切的個人盼望:盼望改善婚姻,或有時僅僅是能結婚;盼望能克服習癮;盼望孩子迷途知返;盼望身體或情緒上的各種痛苦能停止。福音復興再次確證了神確實看顧世人的這項基本真理,因此我們可以、也應該懷抱希望,即使在面對無法突破的困境時亦然。經文中說,亞伯拉罕在無可指望的時候,還能夠有盼望,13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儘管他有各種理由相信,但他仍然能夠相信——他和撒拉能在看似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懷上一個孩子。所以,我要問:「如果我們在1820年的這許多願望,在一名跪在紐約州北部一片樹林中的平凡男孩,看見一道神聖的光以後,都能開始實現,我們難道不應該期盼正義的渴望和基督般的渴求,仍然可以奇妙、奇蹟般地獲得一切希望之神的答覆嗎?」我們都需要相信,我們正義的渴望,有朝一日能透過某種方式實現。

弟兄姊妹們,我們知道十九世紀初宗教的一些不足之處。此外,我們也知道,今日宗教的缺失,使得一些人的渴求及盼望落空。我們知道,各種不滿意的情況,正導致一些人離開傳統的教會組織。我們也知道,如同一位心灰意冷的作家所寫的,面對這樣的衰退情況,「〔今日〕許多宗教領袖似乎毫無頭緒」,他們回應的方式是提供「乏善可陳的治療性自然神論、無益的象徵性行動理論、精心包裝的異端邪說,〔或有時候只是〕無法振奮人心的無稽之談」14——他們提供各種論調的時候,世人的需求遠甚於此,新興的一代應得的遠甚於此,而耶穌在世時,祂所提供的也遠甚於此。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在這個時代裡,可以不必像古代以色列人那樣呻吟道:「我們的骨頭枯乾了,我們的指望失去了。」15的確,如果我們最終失去了希望,就失去了最後支持的依靠。但丁透過他的長篇詩歌Divina Commedia,警告那些進入地獄之門的所有旅人,說:「來者呀,快將一切希望棄揚。」16確實,當希望蕩然無存時,我們只剩四周熊熊燃燒的地獄之火了。

所以,當我們退無可退,並且像聖詩所說的,「求助無門,安慰也無求處」17時,希望這份珍貴的恩賜,將是我們最不可或缺的美德之一,它會與我們對神的信心及對人的仁愛緊密連結。

當我們在這兩百週年回顧我們獲得的一切,並因許多願望實現而歡欣時,我要呼應在幾個月前,一位年輕美麗的返鄉傳教士姊妹,在約翰尼斯堡對我們所說的:「〔我們〕走了這麼遠,並不是只為了在這裡停下來。」18

我要用自己的話改述經文中極為啟發人心的告別辭,與先知尼腓和那位年輕姊妹同聲說道:

「我心愛的弟兄〔和姊妹〕們,你們〔獲得這些福音復興的初熟果子〕後,我要問是否一切都做好了呢?看啊,我告訴你們,沒有。……

「……你們必須對基督堅定不移,懷著完全光明的希望,以及對神和對所有的人的愛心,努力前進。……如果你們〔這麼做〕,……父這樣說:你們必得永生」。19

弟兄姊妹們,我感謝我們在這最後且最偉大的福音期中,所獲得的一切。這是耶穌基督福音復興的福音期。對我而言,那福音帶來的恩賜與祝福意義重大,代表著一切。所以,為了向我的天父感謝這一切,我「還要守一些諾言,還要趕一些路才安眠,還要趕一些路才安眠」。20願我們懷著愛心努力前進,行走在「光明的希望」21中;這光明的希望照亮了我們200年來行走的神聖盼望之路。我見證,未來會像過去那樣,充滿了奇蹟與祝福。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盼比我們已獲得的更大祝福到來,因為這是全能之神的事工,這是擁有陸續來到的啟示的教會,這是基督無限恩典和慈愛的福音。我要為這一切及更多的真理作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