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难民先驱者」,全球历史:香港(2021)
「香港的难民先驱者」,全球历史:香港
香港的难民先驱者
1853年,第一批来到香港的后期圣徒传教士只逗留了六个星期。何西阿·史达特、雅各·路易斯和查普曼·邓肯面对着以教会实行多妻制为中心的负面宣传,以及学习广东话(当地中文方言)的困难。
由于与韩战相关的军事紧张局势,1949年展开的第二次传道工作于1951年终止。1955年,第三次的传道工作终于展开,由时年26岁,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和国语的格兰特·席顿(汉名席德恩),以及曾于印度西南区传道部和加州传道部传过教的露安娜·席顿带领。
绝大多数的早期归信者都是来自中国的难民。许多人都很有能力,他们在逃到香港之前,都曾在政府、军队、教育界或企业界中位居要职。1958年,教会成员包括三位前省长、七位前陆军将军、一位前银行董事,以及五位博士。在香港的教会中,大约一半的男性成员曾受过大学教育。
这些早期的香港教会成员对早期的后期圣徒先驱者有一种亲切感,他们也被迫逃离家园,甚至国家,并且被迫重新开始生活。他们与传道部领袖合作,成立了几个雄心勃勃的企业。教会成员曾经营两家制衣厂:位于顺宁道的环球制衣厂,以及位于青山公路的秋创工厂。当地成员接受两至三个月的培训,为他们在缝纫机生产线的工厂工作做好准备。工厂的利润会被用来再投资,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并且当作奖金分给工人。为了给年纪太大而无法在工厂工作的成员提供收入,一项家庭产业计划将价值近7,000美元的手工艺品,如串珠钱包、皮带、小玩具和其他物品,放在澳洲、英国、德国和美国出售。
传道部也为小型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曾任国民革命军阵地指挥官的甯靜于1958年受洗。他和妻子甯郭德純就借了一笔75美元的贷款,来开办一家小型制面厂。甯静回忆道:「这笔钱不多,但对身处香港艰难时期的我们来说,是笔极大的数目。靠着这笔贷款,我才能制作面条以维持生计。」甯静的制面厂经营了许多年,使甯弟兄和甯姊妹能够偿还贷款、教育子女,并让子女去传教。
在香港的许多难民成员都遵循这种模式努力工作和接受教育,在香港社会发展出更稳固的经济基础时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