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中找到平安
只期待現在變得完全,就等於否認自己還有成長的機會。
有一項錯誤觀念,可能會讓我們在今生感到糾結不已,那就是關於完全的概念。許多人誤以為,我們必須在今生達到完全,才能獲得拯救或超升。
身為一位治療師,我曾經與一位女士面談,當時她突然哭了起來。她說:「我不知道自己要怎樣才夠好?」她接著繼續談到自己是多麼地不配稱。我們在探究她的感受時,她的過去或現在並沒有出現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她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她拿自己跟鄰居、朋友、親戚,以及她心目中所想到「比她好」的每個人作比較。
思想成為事實
我知道有許多人無論是在召喚上、在為人父母的角色上、或在一般情況中,都感覺自己不完美,缺乏安全感。這些感覺會讓我們隱藏自己的才能,對人有所隱瞞,或是感到灰心、焦慮或沮喪。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感覺。我們許多人會對自己說些絕不會對別人說的話,這樣的結果會阻礙我們發揮真正的潛能,還會削弱我們的能力和才能。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說道:「撒但就想盡辦法使他們感到絕望、沮喪、意氣消沉,進而征服他們。」1
所幸,如七十員戴維恩·柯尼西長老所說:「唯一真正重要的,是天父對我們的看法。」請真誠地求問祂對你的看法。祂會愛我們、糾正我們,但絕不會讓我們感到沮喪;那是撒但的伎倆。」2
不完美就是機會
在世上有歡樂,其中一部分歡樂來自於我們所創造、所相信、所接受的事物。如果我們接受自己是帶有缺點的神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學習,這樣就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期望即刻變得完全,就等於否認自己還有成長的機會,也就會在生活中拒絕接受悔改的恩賜、耶穌基督的大能,和祂贖罪的力量。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布司·麥康基長老(1915-1985)說:「主耶穌是唯一完全的人。如果世人必須成為完全,且嚴格、完整並透徹地遵行所有的律法,那麼永恆中將只有一個人得救。先知〔約瑟·斯密〕教導說,為了達成我們的救恩,即便在死亡之後,還有許多事要做。」3我們的不完美,也許正是神準備我們回到祂身旁的一個方法。
弱點可以變為優點
我們若因不完美而轉向天父,就需要謙卑的態度。以帖書描述了這個過程:「如果世人到我這裡來,我必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弱點。我賦予世人弱點,使他們得以謙卑;我給所有在我面前謙抑自己的人的恩典是充分的;因為如果他們在我面前謙抑自己,並對我有信心,我必為他們使軟弱的東西變成堅強」(以帖書12:27)。當我們謙卑的時候,天父必會向我們敞開雙臂,幫助我們從自身的弱點中學習。新約中便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保羅在與「〔他〕肉體上的刺」搏鬥時,學習到這個弱點使他謙卑下來,因而更接近神(見哥林多後書12:7)。這種謙卑和學習的意願,正是我們必須應用來改善自身不完美的態度。我們必須從這些弱點中學習,使這些弱點可以變為優點。
謙卑與沒有價值感也是有差別的。謙卑引領我們更接近主,羞愧和罪惡感卻會驅使我們遠離神。神不希望我們貶低自己,認為自己在祂眼中毫無價值。這對祂、對我們,都是一種傷害。要緊的是,要確實知道付出時間和努力作改變是值得的。塵世生活的目的之一,就是找到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弱點。有些弱點可能需要終其一生與之對抗,有些弱點可能比較快就可以克服。
幾年前,我曾幫助過一位名叫拉結(姓名已更改)的客戶,她有酗酒方面的問題。喝酒成了她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她在艱困的生活中解除壓力的方法。她決定要克服酒癮,後來在一些幫助和鼓勵下,她不再喝酒了。在還沒有完全克服酗酒問題之前,她不會因為自己的弱點而鄙視自己,她承認自己的弱點。然後,拉結憑著決心,在一位好主教、主和一些關鍵人士的幫助下,她決心要戒酒。我最後一次和她談話時,她表示已經不想喝酒了。
為了讓我們從弱點中成長,我們必須懷著信心、希望轉向主,並且了解祂會將我們放在祂的掌上。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羅素·納爾遜會長曾提出忠告:「內心軟弱或害怕的人,要對自己有耐心。今生無法達到完全的境界,而是要到來生。別給自己不合理的要求,而是要求自己要有所進步。只要讓主幫助你,祂就能彌補一切的不足。」4
現在就選擇快樂
在使自己變得更好的同時,可以選擇現在就享有平安與快樂。即便處在最糟的情況中,我們仍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知名的精神科醫師,同時身為大屠殺的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說道:「人有一樣東西永不會被剝奪,就是人類最後的自由,不管情況如何,你還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自己要走的路。」5
經文告訴我們:「成了世人,才能有快樂」(尼腓二書2:25)。這並不說神會施展魔法,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快樂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這需要付出努力,並練習運用感謝、信賴和信心等特質。如果我們讓負面的思想進來,它就會佔據我們全部的生活。我們也許不能改變所處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如何作出反應。多馬·孟蓀會長說:「我們不能改變風向,但是可以調整風帆。為了獲得最大的幸福、平安和滿足,願我們選擇積極的態度。」6
當我們選擇專注於好的事物,仰賴主和祂的贖罪,接受我們的不完美並從中學習,就可以除去不切實際的個人期望,努力在生活中追求良善與幸福。我們會與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並在神的救贖之愛中找到安慰。只要我們盡力而為,使自己能配稱地再與天父同住,儘管我們的努力不盡完善,救恩計劃仍能引領我們回到祂身旁,知道這一點會讓我們的內心找到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