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教會財務自立的靈性基礎
2018年8月


教會財務自立的靈性基礎

摘自2018年3月2日在楊百翰大學舉行的2018年教會歷史研討會「資助信心:商業與宗教的交會處(Financing Faith: The Intersection of Business and Religion)」中發表的演講。

身為教會領袖,我們不斷感受到我們肩負著重責大任,要以主喜悅的方式運用神聖的什一奉獻和其他捐獻。

在教堂前散步的家庭

我最近有機會造訪俄亥俄州嘉德蘭。在這個歷史景點,也就是福音復興的許多非凡事件發生的地方,有許多英勇的男女為這偉大的後期事工奠定了基礎,訪客皆受邀去思考這些人的信心和傳承。嘉德蘭時期是一段空前成長與靈性傾注的時刻,這些早期聖徒大多極為貧窮,而且生活在不安定的情況下。他們犧牲了一切——往往是興旺的農場和長期穩健的職業——來跟從耶穌基督和祂的先知約瑟·斯密。

我走在這些神聖的土地上,不禁想到嘉德蘭當初的貧困與今日教會和許多世代成員的昌盛,有著極為鮮明的對比。主以非凡的方式賜福祂的教會和後期聖徒!

這種屬世上豐盛的祝福,是建立在神一再提出的應許,也就是「只要你們遵守我的誡命,你們必在這地昌盛。」1

這項應許是這個故事和摩爾門經許多教導的核心,出現在18節不同的經文,以及15部書中的7部書。雖然這節經文所提到的這項昌盛的祝福,主要是屬靈的性質,但其中也包含了神的人民能享有經濟成長,並在屬世上變得自立。

最值得注意的是,屬世的昌盛來自忠信地遵守幾項指導原則,這些原則是主透過祂的先知啟示的,並且成為後期聖徒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這些原則包括什一奉獻律法、禁食律法、教育的必要、就業,以及自立。教會成員也受到勸告要量入為出,避免不必要的負債,建立屬世方面的儲備,包括食物和財務資產,好為未來作準備。

這些屬世原則教導給成員的同時,教會領袖也較大規模地在整個教會裡落實這些原則。在財務和投資政策上,教會實踐教導給成員的教義和教訓。我現在要討論其中四項原則。

第一項原則:什一奉獻律法

在約瑟·斯密於1838年7月8日接受到的一項啟示中,主指示:「那些已經這樣繳付什一奉獻的人,要每年繳納他們全部收益的十分之一;」這項啟示也說明,對所有的聖徒而言,這項特別的指示將成為「他們永遠常存的律法。」2

在那天接受到的什一奉獻律法,是來自主的一條誡命,並再次確立古代以色列人所遵行的一項神聖律法。這是主與祂人民立約的一個象徵——如果他們一直忠於這聖約,祂就會在屬靈和屬世兩方面祝福他們。今日,不論住在哪裡,社會地位或物質情況如何,後期聖徒仍繼續奉行什一奉獻律法這項重要誡命;這條律法也是教會財務穩定的根基。

自從我被召喚到總主教團,教會成員奉行這項律法所展現的信心和忠誠,總是讓我讚嘆不已。教會如果少了什一奉獻,便無法達成其神聖使命。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在一篇令人難忘的總會大會的演講中說道:「我深深感謝有什一奉獻律法,對我而言,這是一個不斷重複的奇蹟,是由人民的信心造成的。這是主資助祂國度事工的計畫。」3

在1838年的同一天,約瑟獲得了另一項啟示,在那啟示中,主闡明要如何核准和管理什一奉獻的使用。祂宣告:「現在時候已到,那些財產應由一個議會來處理,該議會由我教會的總會會長團、主教和他的議會,以及我的高級諮議會組成;並由我向他們發出的聲音來處理,主說。」4本啟示中所提到的「主教和他的議會」與「我的高級諮議會」,分別是指今日的總主教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

在我們這個時代,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20篇的這些指示,仍繼續切實地加以遵行。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總會會長團、十二使徒定額組和總主教團會一起開會,根據預估的什一奉獻和捐獻金額,審閱並核准隔年教會神聖款項的分配。召開這樣的議會是確保,在共同商議、啟示和一致同意的精神下,作出各項決定。

身為教會領袖,我們不斷感受到自己肩負著重大責任,要以主喜悅的方式來運用神聖的什一奉獻和其他捐獻。正如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大衛·貝納長老貼切說明的:「我們非常清楚,寡婦捐的小錢在本質上是很神聖的。」5興格萊會長也說:

「教會從忠信成員而來的金錢是經過聖化的;那是主的錢。……我們負責管理的基金蘊含著神的信任,要以絕對的誠實、正直以及極為謹慎的態度來運用,因為那是人們神聖的奉獻。

「對你們這些奉獻的人,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對擁有這些錢的主更感到任重道遠。」6

我們不是金融機構,也不是商業公司。我們是耶穌基督的教會,這教會除了主親自指定的目標外,沒有其他目標——這目標是邀請所有的人「歸向基督,在祂裡面成為完全」7,達到這目標的做法是「幫助教會成員遵行耶穌基督的福音、透過傳道事工聚集以色列民、照顧貧困者,以及透過建造聖殿和執行替代教儀,幫助已逝者獲得救恩。」8

根據政策,神聖的什一奉獻基金經過核准和撥款,用來支持教會在靈性和宗教方面的使命。這些基金用來支持六大領域:(1)提供和維護全球3萬多個會眾團體的崇拜場所;(2)管理教會福利和人道援助計畫,包括2017年有2,700多個專案;(3)提供教育計畫,包括教會學校、大學,以及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的計畫;(4)支持全球的傳道事工運作,包括420個傳道部以及約7萬名傳教士所需的資源;(5)興建和管理世界各地將近160座聖殿,將來還會增加許多座;管理龐大的家譜和紀錄保存計畫;(6)支持教會的一般行政管理。

我很感激有什一奉獻律法。這是教會和每位教會成員獲得屬靈和屬世祝福的一項來源。

在印度捐贈輪椅

2016年7月,後期聖徒慈善協會在印度卡因納加爾捐贈了280台輪椅和手動三輪車。從2001年起,後期聖徒慈善協會已經在133個國家發送了50多萬台輪椅。

第二項原則:自立和獨立

個人選擇權是神最大的恩賜之一,對於我們在世上的進步和永恆救恩至為重要。經由在屬靈和屬世上成為自立,神的兒女獨立作選擇的能力會進步,藉此達成他們創造的目的。

因此,我們這福音期的眾先知不斷邀請教會成員努力變得自立,就不足為奇了。興格萊會長的話語極其有力地宣告:

「我要向你們呼籲,……請注意自己的財務狀況。我促請各位量入為出,要克制物慾的追求,而盡可能避免負債,儘快付清債務,使你們擺脫束縛。

「這是我們所相信的屬世福音的部分內容。……願主賜福各位,使你們整頓好自己的家。如果你們已清償債務而且有存款,就算不多也無妨,那麼萬一暴風雨來臨,你們會讓妻子兒女有遮風避雨的處所,也能使你自己獲得內心的平安。」9

羅素·納爾遜會長也強調自立所帶來的祝福,他說:「只要願意,聖徒們就會對他們的身份和永恆價值有新的體會。正義、獨立自主、節儉、勤勞和自立就成為人生目標。這些特質會使人的生活徹底改變。」10

正如明智的家庭預算能使個人和家庭保持獨立,審慎地管理財務是教會有能力獨立行事的關鍵。這是遵從神透過約瑟·斯密所賜予的這項訓示:「由於〔主的〕眷顧,……教會還是能在高榮世界以下的所有其他生物之上,保持獨立。」11

這樣的眷顧在我們這時代尤其明顯。教會已完全達到財務獨立,並且能在沒有任何負債的情況下其完成使命,這讓我們感到歡欣。正如興格萊會長所說的:「如果工作無法繼續進行,我們就刪減計畫,……我們絕不借貸。」12

財務管理政策在經過教會領袖決定之後,便審慎應用於編列年度預算和分配各項支出。這些政策包括兩項簡單而清楚的原則:

  • 第一,總支出不超過預估的收入。

  • 第二,運作的支出預算每年增加的速度,不超過什一奉獻金額的預期成長。

男子採收桃子

住在教會經營的農場附近的成員,有機會擔任義工,幫忙採收水果和蔬菜。教會農場的收成供應給罐頭工廠和主教倉庫,用來幫助有需要的成員。

第三項原則:過未雨綢繆的生活

教會成員意識到這項事實:即他們生活在人為禍害和天然災難頻傳的時期。關於末日的種種預言相當明確,為未來作準備蘊含著大智慧——無論是防範可能發生的飢荒、災難,金融蕭條,或其他任何無法預見的不利情況。教會領袖經常勸告成員透過下列方式實踐未雨綢繆的生活:建立家庭儲藏,包括額外的備用水、基本的食物、醫藥用品、衣物,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可能用到的其他生活用品。成員也受到勸告要「定期將一部分的收入存起來,以逐步建立一筆財務預備金。」13

教會的總會層級也一直應用相同的屬世準備原則。舉例來說,裝滿基本緊急必需品的糧倉和倉庫已在北美各地建立起來。教會也遵照每年提撥出一部分資源的做法,有條不紊地為將來任何可能的需要預作準備。

然後,將提撥出來的錢加進教會的投資預備金。這些預備金用來投資股票和債券;應稅企業的多數股權獲利(其中一些投資可回溯到教會早期在猶他州的歷史);商業、工業和住宅方面的資產;和農業投資的獲利。教會的預備金是由教會員工和外聘顧問所組成的專團隊在管理。風險被分散,這正符合明智謹慎的管家職責和現代投資管理原則。

在才幹的比喻中,主人要求僕人們向他報告;有個僕人受到主人的斥責,因為他沒有將主人交托的錢拿去投資,反而把那些錢藏在土裡。他形容這僕人「又惡又懶」14,因為他沒有投資那筆錢去賺取合理的利潤。教會的財務預備金符合這項屬靈的原則,沒有閒置在無法獲利的銀行帳戶,而是用在可以產生利潤的地方。

在艱困時期,教會可以動用這些投資的經費來確保教會的使命、計畫和運作持續進行不中斷,並滿足緊急的財務需要。這些經費也需要用來提供額外的財源,以支持教會為「主的第二次來臨」作準備的使命。當預言應驗,耶穌基督福音的教導和教會的建立遍及世上各國,這些經費將協助支持教會的成長。我們預期這樣的成長,有一大部分會發生在世上的開發中及人口稠密的國家。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錢,以資助成千上萬的教堂、更多聖殿和其他必要的資源,來造福各地成員的生活。簡言之,這一切經費之所以存在,無非是為了支持神指定教會去完成的使命。

第四項原則:依照主的方式

保羅提醒哥林多的聖徒,要他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15我蒙召喚在教會的總主教團服務後,更加了解這項原則的重要性。

我們主教團一起商議來研究議題,運用我們個人的背景、經驗和專業能力。但是我們最後作決定,是藉著祈禱之靈和不斷尋求啟示來明白主的旨意。雖然我們也會考量宏觀經濟指標和財務分析這類事情,但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履行這些責任的方式,能實現主的旨意和「邀請所有的人歸向基督」這項神聖的教會使命。唯有透過靈感啟發和神的聖職能力,這項目標才有可能達成和落實。由於受到指示要以主的方式做事,這項召喚使我每天都懷著謙卑的心情。

在家譜中心的家庭

結語

偶爾有些人會形容,教會今日是個強大、興旺的機構。這可能是事實,但是教會的力量不能只用教會建築的數目或美麗程度,或是所持有的金錢和不動產來衡量。正如興格萊會長說過的:「事實上,教會唯一真實的財富就是祂人民的信心。」16要了解這教會,關鍵在於「不將它視為全球化的企業,而是將它視為世界各地數以萬計個會眾的千百萬名忠信聖徒,他們照顧彼此和鄰人。」17

換句話說,教會是關乎人,關乎因共同信仰和聖約而凝聚在一起的每一位成員。這些成員是教會的力量和未來。我深深感激主在福音復興初期所賜予的啟示,這些啟示是關於什一奉獻律法、自立和獨立、過未雨綢繆的生活,以及以主的方式供應聖徒。我見證,對於教會成員、他們的家庭和整個教會而言,這些原則是獲得屬靈和屬世偉大祝福的泉源。這些原則會繼續引導我們的腳步和支持教會的使命,直到救主再次來臨。

註:

  1. 例見尼腓二書1:20

  2. 教義和聖約119:4

  3. 參閱戈登·興格萊,「傳道、聖殿、管家職務」,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56頁。

  4. 教義和聖約120:1

  5. 大衛·貝納,「天上的窗戶」,2013年11月,利阿賀拿,第20頁。

  6. 戈登·興格萊,「每個行為都像後期聖徒」,1998年1月,聖徒之聲,第97頁。

  7. 摩羅乃書10:32

  8. 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2010),2.2。

  9. 參閱戈登·興格萊,「致男青年和成年弟兄」,1999年1月,利阿賀拿,第67頁。

  10. 羅素·納爾遜,「依照救主的方式」,1986年7月,聖徒之聲,第21頁。

  11. 教義和聖約78:14

  12. 參閱戈登·興格萊,「致男青年和成年弟兄」,第67頁。

  13. 指導手冊第二冊,6.1.1。

  14. 馬太福音25:14-30

  15. 哥林多前書2:5

  16. 戈登·興格萊,「教會現況」,1991年7月,聖徒之聲,第50頁。

  17. “The Church and Its Financial Independence,” July 12, 2012, mormonnewsroo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