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壇上:
我想做自己
我還清楚記得我們搬到猶他州住時,必須作出種種調適。我在支會裡的第一個召喚是擔任慈助會教師。我非常仔細地觀察其他的教師,對她們在教導方面力求完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甚至在髮型和完美無瑕的洋裝上,都展現出對完美的追求。我很羨慕她們英文說得那麼流利又善於表達;我的英文說得那麼差,怎能比得上她們,當她們的教師呢?我很想學習,也很高興得知支聯會為慈助會教師開設了準備課程。
我第一次去上訓練會議時,心裡充滿很高的期望。我被問到教課時會擺放什麼樣的桌飾,卻對這問題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我覺得自己真是不配當教師!我完全不知道桌飾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在講課中可以有什麼用途。對自己的負面想法開始削弱我的自信。……
觀察支會中的姊妹們,看她們開闢菜園,將作物製成罐頭,不斷讓我感到自卑。她們每天慢跑;她們縫紉,和趁特價時採買;……她們送晚餐給自家附近的新手媽媽和病人;她們照顧年邁的父母,有時不只一位;她們忠信地從事聖殿事工,還擔心要及時寫完自己的日記。
周遭這麼多完美的例子令我生畏,我更加努力想要效法這些姊妹,但當我沒有每天慢跑、烘烤自家的全數麵包、縫製自己的衣服,或是去上大學,我就會對自己感到失望,甚至有罪惡感。我覺得我需要像生活周遭的婦女一樣,我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我沒辦法輕易跟上她們的生活方式。
這時我從一個六歲大孩子的故事裡得到了啟示,一位親戚問道:「你想做什麼樣的人?」回答則是:「我想做自己。我一直努力去學別人,卻每次都失敗!」我和這個孩子一樣,在想學別人又不斷失敗後,終於學到我應該做自己。然而這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渴望融入人群、與人競爭、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甚或只是想獲得認可,促使我們去模仿別人,看輕自己的出身背景、自己本身的才能,還有自身的負擔與挑戰。……我必須學習克服自己對於「假若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就是不夠好」這種想法的焦慮。
……當我試著模仿那些美好的姊妹,在教導時擺放特別的桌飾,也運用了那些我不熟悉的教學技巧後,我還是失敗了,因為聖靈對我低語的是德語,不是英語。但當我跪下來懇求幫助時,我領悟到要倚靠聖靈的指引,並確切知曉自己是神的女兒。我必須學習並相信,我不需要與別人競爭來得到天父的愛與接納。
……我們該要努力的不是表演,也不是和別人一樣,而是要被聖靈所改變。……
許多壓力讓我們受到世俗的捆綁,而誠實面對自己的心,能讓我們得到自由,認清神對我們的旨意。……
……雖然每天的挑戰和成長機會爭相吸引我們的注意,但是若沒有覺察自身內在的力量,即使只有一天或一分鐘,後果都是我們承擔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