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新希望:憂鬱和焦慮的深層醫治
2022年7月


「新希望:憂鬱和焦慮的深層醫治」,2022年7月,利阿賀拿

新希望:憂鬱和焦慮的深層醫治

從憂鬱和焦慮中得到長期醫治的故事,說明了福音所鼓勵的、生活上循序漸進的改變,能大大幫助我們獲得長期醫治。

站在山頂上的男子

照片由Getty Images提供

耶穌基督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師,更是一位醫治者,祂帶領人們脫離苦難,得到持久的慰藉;這是因為救主承擔了祂「人民〔的〕痛苦、疾病……,這樣祂才能因肉身,了解如何……救助他們」(阿爾瑪書7:11-12)。

為了進一步了解如何從憂鬱和焦慮中得到持久的醫治,我查看了100多則相關的故事,其中有許多人在這些日益常見的挑戰中,經歷了更深層的長期醫治。看完這些故事後,我已找出幾個能有所幫助的主題;這些主題出現在許多則治癒的故事中,包括身體、情緒、人際關係和靈性上的改變。

甚至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加重人們的壓力、孤獨感和悲傷之前,就已經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生活型態對情緒困擾的影響。正如史蒂芬·伊拉迪博士所說的:「人類從來都不是被設計成去過營養不良、久坐不動、待在室內、睡眠不足、社交孤立、極為繁忙的二十一世紀生活。」

我們可以在自己家中採取哪些步驟,來對抗這些使我們容易受情緒困擾所苦的生活型態?根據我所找出的主題,那些在情緒上感到痛苦的人,可以做以下這些具體的調整,來加深他們的情緒自癒。

1.保有能獲得更深層醫治的希望

「如果你們有信心,你們就對沒有看到而又真實的事有希望」(阿爾瑪書32:21)。

相信情緒健康能夠逐步改善,並對此保有希望,是這些治癒故事中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就像某個人曾說的:「醫治就是……保有希望。」許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都被告知,他們的病情是永久性的。成人的大腦不會再改變,是做出這種判斷的理論依據;但我們現在知道那是不正確的。大腦可塑性的發現帶來了希望:大腦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對那些正面臨心理疾病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大腦能發生明顯改變這件事,應該不會讓相信基督的人感到太意外。七十員艾易希·柯畢施凱長老在對那些受心理疾病影響的人演講時,教導:「要盡力而為,然後『站住……看神的救恩,並為了讓祂的臂膀顯露』〔教義和聖約123:17〕。」如果身邊有不放棄我們的人,對我們的情況真的會很有幫助;就像丹尼爾·費雪醫師在與康復者面談時所發現的那樣:「我們一再聽到:『我需要有人相信我。』」

2.對生活做出大大小小的調整

「藉著微小而簡單的事能成就偉大的事」(阿爾瑪書37:6)。

幾乎每一則治癒的故事,都涉及到人們學習新事物,並以不同的方式成長。有時候,他們做出了很大的改變。舉例來說,有位婦女說:「我發覺,我的心中還有其他傷痛、習慣和煩惱,需要我去面對。我的內心存有自私、控制、憤怒……還有更多我沒有察覺到的問題。」

有時候,人們發現微小的調整也能夠帶來改變,例如:寫感恩日記、收養寵物,或是曬更多太陽。有個人描述在一天中多一些寧靜時刻所帶來的益處:「我起得夠早,早上就不用趕時間。我可以站在窗前幾分鐘,曬曬太陽。」然後他坐下來吃一頓「悠閒、溫熱、安靜的早餐」——不受手機的干擾。

3.優先顧及體能活動、營養和睡眠

「停止過長的睡眠;要早睡,免得疲乏;要早起,使身心充滿活力」(教義和聖約88:124;亦見89:18-21)。

長久以來,人們都知道增加體能活動能提振心情;而營養上的調整也能減少憂鬱。正如費利斯·傑卡博士所寫:「吃沙拉並不能治癒憂鬱症,但你可以做很多事來提升心情和改善心理健康;這可以很簡單,像是在飲食中增加蔬果類和健康食物的攝取。」同樣地,研究人員也發現,提早一小時入睡「可以降低23%的重度憂鬱症風險」——這也有助於緩解現有的憂鬱和焦慮。

4.調整你的心智飲食和心智活動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以賽亞書26:3)。

那些獲得深層醫治的人往往會回報說,他們學會如何將絕望和黑暗的「心智內容」視為他們正在經歷的事,也體認到這些內容並不能代表自己的內心本質。正如一位弟兄所講述的:「以前的經歷就是這種折磨,那是思想過程的奴役;但我變得能夠抵抗,並將其視為是一種更無害的事;有點像是躺在河岸邊,看著溪水的流動而已。」

雖然將自己的思想視為「現實」是很正常的,但我們可以透過祈禱、沉思或治療等做法,來學習如何以更客觀、不帶個人意識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想法和感覺。這麼做也能幫助我們體認到自己有能力,去選擇如何回應內心所發生的事,並重新專注在真實且美好的事物上。

更加留意我們帶入心中的思想,也有助獲得更多的醫治。正如羅素·納爾遜會長近來提出的告誡:「如果你得到的資訊大多來自社群或其他媒體,你聆聽聖靈低語的能力就會減弱。」

5.從過去的創傷中尋求寬恕和醫治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

過去痛苦的事情(從早期的虐待到後來的創傷)造成現在的情緒困擾,這是很常見的。治癒的故事中有個常見的模式,就是不要忽視這些關聯,而是要認真去看待它們。一位獲得醫治的婦女建議,不要將焦點放在人們的問題上,而是要去探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幸運的是,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也有更多以創傷為導向的專業援助,來幫助人們從過去的痛苦事件中獲得醫治。

6.加深你與神和其他人的連結

「他們上到這裡,是要聽神令人愉快的話,是的,聽那能治癒心靈創傷的話」(摩爾門經雅各書2:8)。

許多深層情緒醫治的故事主軸,都是重新發現與神的連結,這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男子提到,當周遭似乎沒有人能夠幫助他時,他「緊緊抓住神〔在經文中〕的應許」。傑佛瑞·賀倫長老勸告那些受憂鬱症所苦的人,要「忠信地實行經過時間考驗,能將主的靈帶進生活的宗教習慣」。

還有許多人證實,體認到自己的生命具有真正的價值、意義和目的,是獲得醫治的重要一環;與周遭的人保持連結也是。有位教會成員藉由沉浸在家譜事工中,找到了與已逝家人之間的甜美連結。他說,隨著這些連結的加深,他逐漸注意到自己開始「感到輕鬆」——到最後,他「甚至根本不會注意到自己有憂鬱症」。

7.減少依賴

「自己採取行動而不受支配」(尼腓二書2:26)。

對於任何受憂鬱或焦慮所苦的人來說,仰賴各種不同的外在援助是很自然的:從專業治療師、家人或朋友,到藥物和食物。有些人在試圖控制痛苦的情緒時,很不幸地會去使用違禁藥品和酒精。雖然有許多資源可以提供短期的效益,但那些得到長期醫治的人,卻總是建議要降低對外在資源的依賴。教會的情緒韌力課程這項資源,就能協助人們獲得那種不斷增長的自由。

微小的改變,帶來巨大的改善

當然,上述的任何改變都不需要一下子發生。神經科學家柯亞力寫道,「一次一個小改變」,就可以創造一個「向上螺旋」,來反轉憂鬱。我曾經拜訪過一個家庭,這個家庭有位憂鬱的青少年,他覺得除了多曬點太陽外,就再也提不起勁去做任何事。這位男青年在多到戶外與父親一起運動兩個星期後,覺得有足夠的精力去嘗試調整他的飲食;這讓他開始有動力去做其他改善,並漸漸康復了。這反映出七十員麥可·鄧長老最近所強調的「邊際效益的總和」。

另一位弟兄描述,調整自己的思想如何引發了漣漪效應,為生活的其他方面帶來益處:「我開始會篩選我觀看的〔媒體〕,以及我來往的人,因為我清楚知道這些人事物會如何影響我。這影響了我的睡眠週期。我開始獲得更多的休息;我也體會到,運動的感覺真的很好。我也注意到哪些食物會讓我感覺很好,哪些食物會讓我感到不舒服。」他形容這些改變就像是「骨牌效應……引發了其他幸運的轉變」。

柯亞力博士解釋道:「像大腦這樣複雜的系統,即使是一點點的改變,也能影響整個系統的共振結構。例如,運動能改變睡眠時的腦電波活動,從而減少焦慮、改善心情,並讓你有更多精力去運動〔以及與他人互動〕。同樣地,表達感激能刺激血清素的分泌,改善你的心情,幫助你克服壞習慣,讓你有更多可以感激的事。任何微小的改變,都能成為你的大腦開始螺旋向上攀升所需的推動力。」

由此可見,更深層的醫治並不是試圖去大幅改變每一件事。即使在正常的情況下,試圖這麼做也會令人卻步,更別說在情緒上感到有所負擔時。即使是單一的調整,也能產生真實的、漸進的改變。所以不要放棄!

了解到這種循序漸進的改變是持久醫治的核心,讓我更加感激自己是福音社群的一分子,能一起致力於持續的成長和永恆的進步。

好消息是,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中,將這些成長的機會列為優先事項。先知們一再要我們注意自己家庭中尚未發揮的潛能——近幾年,納爾遜會長就鼓勵我們要「使自己的家轉變成信心的聖所」。我相信藉著聖靈的啟發,我們也能使自己的家成為醫治的聖所。

我們的主了解情緒痛苦所帶來的沉重煎熬,也知道什麼能幫助我們找到更深層的慰藉。我見證,無論心理疾病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多麼令人困惑,主對於這一切都瞭若指掌;祂完全知道哪些事能幫助我們找到更持久的情緒醫治。◼

註:

  1. 見凱莉·透納,癌症完全緩解的九種力量(Radical Remission: Surviving Cancer Against All Odds(2015年),這是啟發我做此專案的靈感來源。

  2. Stephen S. Ilardi, The Depression Cure: The 6-Step Program to Beat Depression without Drugs (2009), viii.

  3. Nyla Verity, Survivor: A Courageous True Account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from Victim to Survivor (2017), 10.

  4. 艾易希·柯畢施凱,「談談心理健康」,2021年11月,利阿賀拿,第38頁。

  5. Daniel Fisher, in Kate Mulligan, “Psychiatrist Turns Illness into Empowerment Tool,” Psychiatric News, June 1, 2001, psychnews.psychiatryonline.org.

  6. Crystal Jeske, From Darkness to Light: Understand and Overcome Depression in Yourself and Others (2021), 60.

  7. Witold Kozlowski, Depression Blueprint: The Physiological Way through Depression and Out of All That Pain (2017), 37.

  8. See Felice N. Jacka and other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Dietary Improvement for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BMC Med, vol. 15, no. 23 (2017).

  9. Felice N. Jacka, in Anahad O’Connor, “How Food May Improve Your Mood,” New York Times, May 6, 2021, nytimes.com.

  10. Iyas Daghlas and others, “Genetically Proxied Diurnal Preference, Sleep Timing, and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2021), E1.

  11. Thomas McConkie, interview in Mindweather 101, mindweather.org.

  12. 羅素·納爾遜,「騰出時間給主」,2021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0頁。

  13. 見艾蓮娜·朗登,「在我頭腦中的各種聲音」(TED talk),2013年2月,ted.com

  14. Aaron Kim, “Jesus Healed Me of Panic Attacks, Depression, Anxiety, Insomnia, Fearful/Suicidal Thoughts, Testimony,” Dec. 21, 2018, youtube.com.

  15. 傑佛瑞·賀倫,「好像破碎的器皿」,2013年11月,利阿賀拿,第41頁。

  16. Grant Smith,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pr. 2019.

  17. 在主裡面找到力量:情緒韌力(2021年自立課程),ChurchofJesusChrist.org

  18. 麥可·鄧,「百分之一的進步」,2021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6頁。

  19. McConkie, mindweather.org.

  20. Alex Korb, The Upward Spiral: Using Neuroscience to Reverse the Course of Depression, One Small Change at a Time (2021), 5.

  21. 羅素·納爾遜,「成為足為表率的後期聖徒」,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