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雅各書5:1-53:「果園主人」


「雅各書5:1-53:『果園主人』」,摩爾門經教師用本(2024)

「雅各書5:1-53」,摩爾門經教師用本

雅各書5:1-53

「果園主人」

圖像
橄欖樹果園

主關心祂所有的兒女,無論是義人或是那些選擇不義的人。雅各分享了徐納斯的橄欖樹比喻,它象徵性地說明了義人和不義的人的分散。這則比喻也說明了主在末世為了聚集以色列所做的工。本課能幫助你感受到耶穌基督對你和所有的人的愛。

神對迷途之人的愛

沉思以下情境:

麗莎對自己最近犯的一些錯誤感到愧疚,她開始懷疑,神是否會因為這些錯誤而不再看顧她了。

  • 如果你想幫助與麗莎有類似感覺的人,你會說些什麼?

  • 在選擇犯罪後,我們為什麼會難以認出或感受到神的愛?

今天你將研讀一則經文記事,其中內容展現出主對迷途之人的愛。在你研讀時,尋找關於耶穌基督願意幫助那些背離祂的人的重要教導。沉思你學到的真理,能如何在你的處境中給你幫助。

橄欖樹的比喻

雅各預言猶太人會拒絕耶穌基督(見雅各書4:15)。雅各為了幫助人民了解,救主會如何幫助猶太人回到祂身邊,他教導了他們一個名叫徐納斯的先知所說的比喻。這是一則使用象徵性的人物、物件和行動來教導真理的比喻。

以下是這則比喻的一些關鍵象徵,以及可能的含義。不妨在你的研讀日記或經文中,列出這些象徵。

象徵

可能的意義

象徵

果園主人

可能的意義

耶穌基督

象徵

果園

可能的意義

世界

象徵

園生橄欖樹

可能的意義

以色列家族,主的約民

象徵

野生橄欖樹

可能的意義

外邦人(沒有與主訂立聖約的人)和背離神的以色列人

  1. 完成以下事項:

    為了幫助你準備好在閱讀雅各第5章時,學習有關耶穌基督的事,請在研讀日記空白一頁的中央寫下「我從雅各書第5章中了解到關於耶穌基督的事」,然後在那句話周圍畫一個圓圈。在整堂課中,找出關於果園主人耶穌基督的真理和見解,將找到的內容記寫在你研讀日記中的圓圈裡面或周圍。

你針對耶穌基督的見解所完成的頁面,將會是你這堂課要交出的作業。

了解比喻

比喻的一開始代表著耶穌基督來到塵世傳道之前的時期。閱讀雅各書5:3-6,找出代表神的約民的「園生橄欖樹」發生了什麼事。

  • 在你看來,那棵樹的凋零象徵什麼?

  • 你認為果園主人的修剪、翻土、培植可能代表什麼?

  • 這些行動教導你哪些有關耶穌基督的事?(將你的見解加寫入日記頁面中。)

果園主人第一次到果園後,他採取了另外兩項重要行動來拯救他的園生橄欖樹:

  1. 他命令折下橄欖樹逐漸枯萎的主枝,再把野生橄欖樹的一些枝條接枝到主要的橄欖樹上(見雅各書5:7-10)。這樣的接枝代表著,主幫助外邦人藉由洗禮和歸信成為祂的約民。

  2. 他從主要的橄欖樹上拿走一些嫩枝,將枝條接枝到果園中的不同地方(見雅各書5:8,13-14)。這代表著將以色列人分散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被分散出去的人有些是義人,比如李海的家庭(見尼腓一書10:12-13);也有些人是因為邪惡而被分散出去。

比喻的剩餘部分描寫了,果園主人在之後幾次造訪果園時的情景。這幾次造訪可以象徵世界歷史上的不同時期。

研讀以下經文,找出每次造訪時,主要的樹和分散出去的樹發生了什麼事。

  • 在這幾次造訪中,你注意到樹木和果實呈現哪種狀態?

  • 在這幾次造訪中,你注意到果園主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 這些言行教導你哪些有關耶穌基督的事?(將你的見解加寫入日記頁面中。)

十二使徒定額組傑佛瑞·賀倫長老分享了,我們可以從這些經文中學到關於神的教導:

偉大的果園之主在鬆土施肥、灌溉除草、整理修剪、移植接枝後,丟下鏟子和鐮刀而哭泣,向願意聆聽的人說道:「我還能為我的果園多做什麼呢?」〔雅各書5:41,49〕。

神如此關心我們的生活,這是多麼令人難忘的景象啊!若是神的兒女不選擇祂,也不選擇祂所要傳的「神的福音」〔羅馬書1:1〕,為父的祂會多麼痛心啊!要愛一位疼愛我們至深的人並不難吧!(參閱傑佛瑞·賀倫,「神的莊嚴威儀」,2003年11月,利阿賀拿,第72頁)

  • 在這段話中,哪一點特別引起你的注意?為什麼?

果園主人的持續努力

閱讀雅各書5:51-53,找出果園主人在看見自己的樹木凋零狀態後,所選擇做的事。

  • 這幾節經文教導了你關於主的哪些事?(將你的見解加寫入日記頁面中。)

  • 你會如何將你從雅各書第5章中學到的事,摘要總結成一句真理?

我們可以從雅各書第5章中學到的一項真理是,主愛天父所有的兒女,即使在他們背離祂時,也會繼續看顧他們

  • 這項真理能如何幫助人感受到更強烈的悔改渴望?

  • 在經文或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說明,主即使在人們背離祂之後,依然繼續愛他們、看顧他們?

想一想你今天所學到和感受到的事,會如何影響你的生活。不妨將你的靈感記錄在硏讀日記中。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