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當邪惡看似良善,而良善看似邪惡
2019年5月


當邪惡看似良善,而良善看似邪惡

摘自2017年2月7日楊百翰大學祈禱會講辭:A Banquet of Consequences: The Cumulative Result of All Choices。如欲取得全篇英文講辭,請至speeches.byu.edu

魔鬼試圖曲解並破壞依照天父的計畫生活而來的祝福。

魔鬼處心積慮阻撓天父的幸福計畫,最狡猾的行徑之一就是欺騙我們說,沒有邪惡的影響力,也沒有魔鬼(尼腓二書28:22),試圖重新定義,以惡為善,以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見尼腓二書15:20)。

這樣的事有時被稱為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常用來思考或執行某事的方法被一個不同的新方法所取代」1,事情的樣貌因而完全以相反的方式呈現。C.S路易斯在經典小說地獄來鴻裡,從一個老魔鬼的觀點來敘事。路易斯用諷刺和嘲弄翻轉傳統價值觀,使邪惡看似良善,而良善看似邪惡。2

幾個月前有個類似的情況發生,當時我與一位國際知名的廣告專家開會,那次的會議發人深省。我們討論到邪惡的影響力,以及不好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

他想像一個有趣的情況,假設路西弗正在與廣告公司開會。魔鬼描述了他的窘境:他和徒眾已反叛和拒絕了天父的計畫,也了解到他們無法勝過神。路西弗很清楚,天父的計畫是關乎幸福喜樂,而他自己的計畫則會招致苦難悲傷。路西弗向廣告公司主管解釋,問題在於吸引人們的方式。

最後的結論是,路西弗只能將成功寄望於典範轉移或價值翻轉——換句話說,將天父的計畫形塑成苦難悲傷的來源,而將路西弗的計畫形塑成幸福喜樂的來源。

這個假想會議的寓意深遠。事實上,反對天父計畫的敵人不只企圖破壞這計畫的教義和原則,他們也企圖曲解這計畫所帶來的祝福。他們的首要工作是讓良善、正義和快樂的事物看起來很悲慘。

我接下來會探討魔鬼用了哪些伎倆,來曲解並破壞依照天父的計畫生活而來的祝福。

智慧語

一個家庭在碼頭附近散步

我在這輩子當中看過許多朋友的人生受到酒精影響,有時甚至遭到摧毀。酒精文化不只是關乎教會的教義,也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幸福,後期聖徒可以針對這個問題造成的後果,成為教育社會的重要聲音。

在天父的計畫中,為對抗「陰謀者……的邪惡和設計」而賜給的智慧語,提供了健康的準則,「以適合所有的聖徒……中之軟弱和最軟弱的人的能力」,並且闡明一些細節,包括「酒或烈性飲料〔酒精〕……是不好的」,菸草和熱飲料(茶和咖啡)「不是給身體用的」(教約89:4,3,5,8-9)。

這項啟示也提倡有益的健康習慣,同時帶有一項應許,向遵行這項神聖誡命的人保證「將獲得……健康……;也必找到智慧和知識的大寶藏」(教約89:18-19)。3

魔鬼扭曲這些事情的現象,可以很清楚地從他對菸草和酒精的提倡中看出來。

即使是假想的廣告公司,都很難在今日使菸草變成人見人愛的好東西。1833年,先知約瑟·斯密(1805-1844)藉由啟示獲得智慧語。1921年,禧伯·郭會長(1856-1945)受到主的啟發,呼籲所有聖徒更徹底地遵行智慧語。4當時,電影中的大眾行銷和美化手法,使抽菸看起來時尚、幹練又有趣。直到43年後,也就是1964年,美國衛生署長才斷言:「抽菸對美國人健康造成的危害,已嚴重到必須採取適當補救措施的地步。」5

今日與抽菸有關的統計數字是無須爭議的。抽菸者比不抽菸者更可能罹患心臟疾病、中風和肺癌。據估計,抽菸使得罹患肺癌的風險提高25倍。6

因此,魔鬼以時尚、幹練又有趣的面貌所呈現的東西,事實上已導致數百萬人痛苦和過早死亡。

另一個例子是酒精。這許多年來,我長期追蹤從1940年代開始的一個研究計畫。開始的時候,以268位就讀哈佛大學的男性為對象,針對他們整個人生作定期研究,後來,也在研究中加入了其他人,包括女性。研究最初的目的是要找出成功和幸福的祕訣。

這項研究得出三項重要的見解。第一,成年後的幸福與童年時期家庭是否幸福,尤其與來自父母的愛和情感有高度相關。7第二,健康、穩定的婚姻對於終身幸福相當重要。8第三,酒精對於婚姻及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有負面影響。酗酒影響了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而四分之一的住院病人與之相關,酗酒也在死亡、健康狀況不佳和成就下降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

華盛頓郵報最近有一篇頭版文章,針對美國聯邦健康數據作了以下的報導:「美國婦女比起她們的母親及祖母在喝酒的數量與頻率上都高出許多,因喝酒致死的數字屢創新高。」這篇文章的結論是,「目前和新興的科學並不支持所謂適度飲酒對人有益的這項說法」,以及「癌症的死亡風險看來與任何程度的飲酒都有關聯。」10

過去幾年,由於飲酒與嚴重的反社會行為息息相關,尤其是在飲酒狂歡後特別容易發生的性侵及嚴重的健康問題,使得世界上許多大學一直試圖降低酒精的用量。如今的醫學也已證實酒精會對年輕人的腦部造成可怕的影響。11

我在詳述這些個人主要的健康問題時,並無意要將飲酒造成的其他嚴重後果進行分類,諸如酒駕意外,男性酒醉失控後企圖攻擊或性侵,以及女性懷孕期間飲酒對胎兒腦部造成的影響。12

以前看抽菸、酗酒和流行一時的鴉片13不覺得對社會有什麼危害,今天我們也看到邪惡勢力正在使得娛樂用的大麻合法化。

家庭的選擇

家庭一起祈禱

家庭的選擇遵循類似的模式。在天父的計畫中,已經清楚闡明家庭的角色。

我們在「家庭:致全世界文告」中讀到:「家庭是神所制定,男女之間的婚姻是祂永恆計畫的基本部分。孩子有權利在婚約下出生,並由完全忠貞、奉行婚姻誓約的父母養育。以主耶穌基督的教訓為基礎,最有可能獲得家庭生活的幸福。」14

在今日的世界裡,以正面的手法鼓吹替代的選擇,進行另一種典範轉移,是相當普遍的事情,這些替代的選擇直接與天父的計畫衝突,不利於婚姻和家庭:

•女性跟男性都選擇將教育和職業置於婚姻和家庭之前。

•故意選擇不生或少生孩子,15或是覺得不方便就終止妊娠。

•選擇涉及不道德的行為,用以替代神聖的婚姻制度。

魔鬼把目標轉向女性,將母職形塑成一件苦差事,是走不通的死胡同。他也把目標轉向男性,將父職形塑成不重要的事,將忠貞形塑成「老古板」。由色情導致的異化和物化,就是以不道德的行為取代神聖婚姻制度的例子,強調的是偏離真理與正義,達到魔鬼所追求的可怕轉變。

不當的替代選擇被形塑成恰當的,用以協助達成世俗的自由和平等這兩項目標。這些選擇造成的結果是,每位婦女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子女數目正急遽下降。據估計,世界上有百分之46的人居住在出生率低於2.1個孩子的國家中——那是保持人口穩定所需的出生率,大多數的歐洲和亞洲國家都低於這個比率。義大利和日本的出生率都大約為1.3,預計到了2050年,日本人口將從1.2億下降為1億。16

全球人口下滑已經被一些人形容為「人口的冬天」,17許多國家沒有足夠的兒童來取代逐漸凋零的世代。

讓我分享另一個讓我感到相當憂心的事實。2016年,我在耶路撒冷參觀世界猶太人大屠殺紀念中心的兒童紀念館,有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經驗。我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賀倫·傑佛瑞長老,以及兩位美籍猶太人領袖,一起獻上紀念花圈。人們相信,有超過一百萬名猶太兒童在大屠殺中遇害。18

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我的情緒相當激動。我站在館外平復心情,思索著參觀時感受到的恐怖,驚覺到光是在美國,每兩年墮胎的數字就跟在二次大戰期間死於大屠殺的猶太兒童人數一樣多。19

這些猶太兒童是因為他們的身份而遇害,歷史上沒有比這更慘絕人寰的事,然而我的內心沉重是因為喪生的是兒童。將孩子帶來世上是天父幸福計畫中神聖的一部分。為數眾多的墮胎行為令我們感到既麻木又恐懼,使得我們許多人將之藏入腦海深處,試著不去想它。很明顯的,魔鬼正在多方攻擊兒童的價值。

關於墮胎一事,需要小心處理。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個人譴責或司法控訴也無法解決的。有些人則提醒,若是不知道一艘船所經歷的航海距離和暴風雨,不要去評斷這艘船,對於男人或女人亦然。20但我要補充的是,許多涉及這種糟糕行徑的人不是對救主沒有見證,就是不知道天父的計畫。

無論如何,對於相信我們要向神負責的人,其中甚至有許多和我們信仰不同的人來說,這已成為極大的悲劇,若再加上我們剛才討論的人口的冬天,就更是我們社會一個嚴重的道德污點。

賓塞·甘會長(1895-1985)教導:「有一項主要因素相當程度地影響了婚姻中的至高幸福,這因素就是生育及養育子女。……本教會無法贊同或接受……帶給家庭如此……限制的措施。」21

關於子女的數目和出生間隔,必須考慮母親的健康狀況,且應該要由夫妻雙方虔誠祈禱後作出決定。22局外人絕對不要對這些決定作任何論斷。有些忠信的聖徒無法生育兒女,或沒有機會結婚,但他們終將在最後的成果晚宴上獲得每項祝福。23

然而,路西弗始終支持墮胎,並用可怕的典範轉移說服許多人相信,孩子意味著苦難和失去機會,而不是幸福喜樂。

身為後期聖徒的我們必須站在第一線,扭轉人們對於子女重要性的觀念和感受。我剛才提到的那些對於家庭的攻擊,最終會導致苦難悲傷。

主已說過,祂的事工和祂的榮耀是「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9)。這項計畫是透過家庭建立起來的,每位家人都很重要,他們的角色是美好、榮耀、會帶來成就感的。

至於作出與天父計畫不一致的選擇有何後果,家庭文告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這份文告明確宣告:「我們提出警告,家庭的瓦解會為個人、社會和國家,帶來古今先知所預言的災難。」24

文告中清楚闡述了最後的成果晚宴,以及若不依照天父的幸福計畫作出選擇,累積起來的影響將會如何。

在所有的婚姻和養兒育女當中,都會有挑戰和犧牲,但是在今生和永恆中得到的酬賞會是十分美好,令人驚歎的,這些酬賞都源自於慈愛的天父。

在這地昌盛

摩爾門經整本書中有一段大家熟知的經文,其中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道:「只要你遵守神的誡命,你必在這地昌盛。」第二部分寫道:「你若不遵守神的誡命,就必被剪除,與祂隔絕」(範例見阿爾瑪書36:30)。很顯然,經由服從而獲得聖靈為伴的這項祝福,是在這地昌盛的基本要素。

此外,教會的神聖教導使我們了解,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是衡量屬世昌盛的最佳方式。路西弗在此處的典範轉移,是鼓勵追求巨大財富和獲得極其顯眼的奢侈品。有些人似乎相當醉心於追求名利雙收的生活方式,但神並未應許忠信的成員會獲得過多的財富,那通常也不會帶來幸福。

整體而言,後期聖徒的確是繁榮昌盛的。明智的財務原則包括:

•先求神的國。

•工作、計劃和明智地用錢。

•規劃未來。

•運用財富建立神的國度。

路西弗的目的

在公車上的婦女

路西弗除了將祝福偽裝成苦難外,還力求破壞天父的計畫,並摧毀人們對耶穌基督和祂教義的信心。在我這一生中,今日世俗對聖經和耶穌基督神性的攻擊,比以往都更為強烈。正如經文所預言的,路西弗正運用許多策略來達到這個目的。

被魔鬼誤導是一回事,當他的傭兵又是另一回事。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尼爾·麥士維長老(1926-2004)說得好:「這麼多的人成為魔鬼的傭兵,以如此低價賤賣自己,真是可悲啊。一點地位、一點金錢、一點讚揚、一點短暫的名聲,他們就心甘情願被那個提供各種世俗『酬賞』卻毫無高榮貨幣的魔鬼收買了。」25

談到傭兵所產生的影響,最好的例子大概莫過於摩爾門經中李海的生命樹和巨大廣廈的異象了。廣廈裡的人用手指著那些緊握鐵桿、甚至吃到樹上果子的人。吃到果子的人「覺得很難為情,因為那些人正在嘲笑他們;他們就偏離而走入禁途失蹤了」(尼腓一書8:27-28)。

因此,不好的選擇導致晚宴上出現苦澀、腐臭、汙穢和悲慘的結果。

將這個情況與應許給忠信成員的榮耀的成果晚宴作一比較。你會「被主的榮耀充滿」,你的身體將「被靈聖化而更新」,父所有的都將給你(教約84:32,33;亦見第34-38節)。

在這樣的成果晚宴上,我們所飽享的靈性食物美味可口、香甜多汁、營養又令人滿足,並且能讓我們的心歡愉。我們一旦「歸向以色列聖者,飽享那不會壞也不會爛的事物」(尼腓二書9:51),就能走上那條窄而直的路,帶領我們回到那位以色列聖者身邊,「因為主神就是祂的名」(尼腓二書9:41)。■

註:

  1.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 (2003), “paradigm shift,” merriam-webster.com.

  2. See C. S. Lewis, The Screwtape Letters (1942).

  3. See Jed Woodworth, “The Word of Wisdom,” in Revelations in Context: The Stories behind the Sections of the Doctrine and Covenants, Matthew McBride and James Goldberg, eds.(2016), 183–89; “The Word of Wisdom,” June 1, 2013, history.lds.org.

  4. 總會會長的教訓:禧伯·郭(2002),第188-197頁。

  5. Smoking and Health: Repor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Surgeon General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PHS publication no. 1103 (1964), 33; see also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50 Years of Progress: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2014), surgeongeneral.gov.

  6. See “Health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ay 15, 2017, cdc.gov.

  7. See George E. Vaillant, 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2012), 108–9.

  8. See Alvin Powell, “Decoding Keys to a Healthy Life,” Harvard Gazette, Feb. 2, 2012, news.harvard.edu.

  9. See Vaillant, Triumphs of Experience, 292.對照之下,另一項由活躍的教會成員進行的長期研究出現正面的結果(seeJames E. Enstrom and Lester Breslow, “Lifestyle and Reduced Mortality among Active California Mormons, 1980–2004,” Preventive Medicine, vol. 46, no. 2 [Feb. 2008], 133–36)。

  10. Kimberly Kindy and Dan Keating, “For Women, Heavy Drinking Has Been Normalized.That’s Dangerous,” Washington Post, Dec. 23, 2016, washingtonpost.com; the conclusion quotes Robert D. Brewer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lcohol program.

  11. See “Fact Sheets—Underage Drinki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ct. 20, 2016, cdc.gov.

  12. See Anne Schuchat, “The CDC’s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Prevent Fetal Alcohol Spectrum Disorder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vol. 95, no. 1 (Jan. 1, 2017), 6–7, aafp.org.

  13. See “Inside a Killer Drug Epidemic: A Look at America’s Opioid Crisis,” New York Times, Jan. 6, 2017, nytimes.com.

  14.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9頁。

  15. 「25至34歲無子女同住者的比例,自1967年以來已經超過兩倍」(Emily Schondelmyer, “No Kids in the House: A Historical Look at Adults Living without Children,” U.S. Census Bureau, Dec. 20, 2016, census.gov)。

  16. See World Fertility Patterns 2015,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2015, 6, un.org; “Birth and Fertility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Istat (It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Nov. 28, 2016, istat.it; “The Future of World Religions: Population Growth Projections, 2010–2050, Buddhists,” Pew Research Center, Apr. 2, 2015, 6–12, 102–111, pewresearch.org; Adam Taylor, “It’s Official: Japan’s Population Is Dramatically Shrinking,” Washington Post, Feb. 26, 2016, washingtonpost.com; and Ana Swanson, “Japan’s Birth Rate Problem Is Way Worse Than Anyone Imagined,” Washington Post, Jan. 7, 2015, washingtonpost.com.

  17. See The New Economic Reality: Demographic Winter, BYUtv, byutv.org.

  18. See “Plight of Jewish Children,” Holocaust Encyclopedia,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ushmm.org.

  19. See “Health Effects of Cigarette Smoking,”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ay 15, 2017, cdc.gov.我了解墮胎的數量近年來已經下降,但仍舊可觀。

  20. 有時會把來源歸於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1795-1881);見指導手冊第一冊:支聯會會長和主教(2010),17.3.1。這個部分針對墮胎提供了有所限制的例外情況,包括涉及強暴、亂倫、危及母親健康,以及嬰兒多重缺陷等。

  21. The Teachings of Spencer W. Kimball, ed. Edward L. Kimball (1982), 328–29;亦見永恆婚姻學生用本(教會教育機構用本,2003),第14-18頁,LDS.org

  22. 見戈登·興格萊,幸福家庭的基石(小冊子,1984),第6頁,LDS.org

  23. 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2010),1.3.3。

  24.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第2頁。

  25. Neal A. Maxwell,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197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