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到底怎樣才是虔敬?
2022年3月


「到底怎樣才是虔敬?」,2022年3月,利阿賀拿

到底怎樣才是虔敬

當我們廣義地探討對虔敬的理解,就更有能力在最不可能的情況下保持虔敬。

一位男青年戴著耳機,傳遞聖餐盤

由於過去一些獨特的經驗,我一直在思考虔敬的意義。以下是總會會長團第一諮理達林·鄔克司會長對虔敬的定義:

「崇拜通常都包含著行動,但是真正的崇拜必然要配合一種特有的心態。

「崇拜的態度能喚起內心最深處的擁戴、愛慕和景仰敬畏之情。崇拜融合了愛與虔敬,在一種忠誠的狀態下,使我們的靈與神更加接近」。1

當你想到虔敬時,腦海裡會浮現什麼?在聖餐聚會中,下列情境會被視為虔敬或不虔敬?

  1. 小孩在著色本上畫圖。

  2. 一位男青年在傳遞聖餐時戴著耳機。

  3. 一個男人一邊跳,一邊用力揮舞雙臂。

  4. 一位女青年在手機上玩遊戲。

  5. 一位傳教士任意大吼大叫。

  6. 一位總是坐在前廳的婦女,從來不進會堂。

  7. 一個男人躺在教堂走道的床墊上。

  8. 一群成員在比手勢和大聲喧鬧。

  9.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坐在椅子下。

  10. 一位婦女在會堂後面來回走動。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傳教士在聖餐聚會中大吼大叫,遠比小孩忙著畫圖更不虔敬,但讓我們花點時間逐一討論這10個真實的情境(以上都是我個人在教會聚會中親身經歷的情境),重新檢視我們對虔敬的既定印象。

  1. 小孩在教會畫圖。這種行為很常見,幾乎所有的成員都能接受。我們知道通常這並不算不虔敬,除非我們讓自己因而分心。

  2. 一位弟兄在傳遞聖餐時,用耳機聽音樂。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種行為非常不恰當。但是,容我分享「故事的背景」。我認識一個人,他有堅強的見證、曾去傳教,並接受過各種召喚。然而,在最近幾年,他被診斷出罹患了一種情感性思覺失調症。戴耳機能讓他聆聽輕柔、祥和的音樂,並有助於阻絕腦海中一直出現的聲音。藉由耳機的協助,他能夠感受到聖靈,虔敬地為人服務。

  3. 一個年輕人一邊跳,一邊用力揮舞雙臂。故事的背景:這位無法言語的自閉症弟兄,每次看到臺上的主教,都會感到興奮。他一邊拍手一邊跳,來表達他的熱情。

    一群兒童在初級會;一個有服務犬,另一個在嬰兒車裡
  4. 一位女青年在手機上玩遊戲。故事的背景:這位姊妹靜靜地在手機上玩遊戲,藉此消除她的社交焦慮。事實上,這樣她比較能虔敬地聆聽和接收演講者的信息,因為她把焦慮轉移到別的地方。

  5. 一位傳教士任意大吼大叫。故事的背景:在傳教士訓練中心時,我的地帶有位傳教士患有妥瑞症。他每隔一段時間會在課堂、午餐室和教會聚會中大叫。他的大叫並不會被視為不虔敬;我們很快就看出他已準備好去服務,渴望分享福音,並充滿聖靈。

  6. 一位婦女每週都坐在前廳,從來不進會堂。故事的背景:我在鹽湖城為教會工作時,有位姊妹寫信給我們身心障礙服務處辦公室,談到她因服兵役而經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由於手機鈴聲或其他突如其來的聲響,會引發她回想過去的經驗,因此她從來不坐在會堂裡,這樣她就不會無心地傷害到任何人。

  7. 一個人躺在走道的床墊上。故事的背景:我搬到新的支會,在教堂裡看到一位弟兄躺在移動式的病床上時,感到很驚訝。這個人有許多方面的身心障礙,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參加教會聚會。我很快就明白,這個支會已經習慣這樣的情況,我也很快就適應了。他在那裡並非不虔敬,事實上,正好恰恰相反。話說救主不也曾醫治一個癱子,他的朋友把他下降到一間擠滿人的屋子裡嗎?(見路加福音5:18-20)。

  8. 一群成員在比手勢和大聲喧鬧。故事的背景:聽障會眾對聽得見的與會者來說,可能很「吵鬧」。對聽障族群來說,發出噪音、笑聲或大聲咳嗽,並非不虔敬,但是如果成員在聖餐聚會中用手語談論有關世俗的事,就會被視為不虔敬。

  9.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坐在椅子下。故事的背景:我十幾歲的時候,有個和我同齡的女孩,在課堂裡總是坐在椅子下。這位年輕姊妹在許多寄養家庭中成長,她只有在密閉空間才會有安全感。從那時起,我發現到,如果學生處在防衛、害怕或想逃避的情況下,就無法期望他們有所學習。學生若要學習,就必須有安全感,而且最重要的是感受到救主的愛。

  10. 一位婦女在前廳來回走動。故事的背景:事實上,這個人就是我。十多年來,我一直為焦慮所苦,面對許多次嚴重的焦慮和其他健康問題。在這段期間,能讓我參加教會聚會的唯一方式,就是來回走動。有時候,唯一能讓我注意演講者和感受聖靈的方法,就是來回走動,或是手裡撥弄有趣的小玩意兒。 

由於我們並非每次都了解故事的背景,也不一定知道弟兄姊妹們每天所面臨的挑戰,而撒但就是利用這一點,希望我們忘記大多數成員都盡了最大的努力,不論在別人眼裡看起來如何。上述所列的情境可能很少見,但它們代表了教會成員在參加教會聚會時,所遭遇的許多個人的困難。

我認為撒但希望我們相信,我們的崇拜會因別人的困難、差異或弱點,而受到減損。事實上,我發現,就是在這些看似干擾的時刻,才讓我最為深刻地體會到救主的愛。

關於虔敬,我學到的事

使用手語的婦女

1.虔敬是一項選擇和技能。

能否有虔敬的感覺,完全取決於自己。我無法感受到虔敬,經常都是因為我讓自己分心。當我培養靈性的自律,訓練自己把靈性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時,就會更有能力為我與天父之間的關係,負起全部的責任。

2.表達虔敬的方式因人而異。

我們家庭有個朋友在獄中17年,他用紙做出精緻的聖殿模型,來邀請聖靈進入他的牢房。我們若邀請聖靈,就能在任何情況下保持虔敬。

3.我們可以鼓勵大家保持虔敬,但這是個人的選擇。

虔敬來自從內心承諾要培養「崇拜的態度」。唯有我們真心感受到對主的愛,並向主及其他成員表達這份愛時,虔敬才會出現。我父親曾經告訴我,當我們為自己的虔敬負起責任時,我們的觀點會從「你破壞了我在這裡的崇拜!」轉變到「你很好,沒問題。我們歡迎你來這裡。你並沒有破壞我的虔敬,因為是我選擇要保持虔敬」。然後我們會了解到,別人的行為並不會妨礙我們個人與救主和天父的關係。當然,為自己的虔敬負起個人責任,並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的感受。我們努力保持個人的虔敬,可以藉此擴展我們對弟兄姊妹們的愛。

救主的施助

有一個美好的施助榜樣,就是救主憐憫那位受到許多惡靈佔據身體的人。雖然那個人一直大聲喊叫,沒有穿衣服到處亂跑,但耶穌並沒有拒絕醫治他。這個人也只有在得到醫治後,才能夠坐在「耶穌腳前,穿著衣服,心裏明白過來」,並祈求能與主同在。(見路加福音8:27-39;亦見馬可福音5:1-20)。

同樣地,耶穌並沒有告訴那位受到惡靈附身的男孩,只有在他停止在地上打滾、口中流沫和咬牙切齒之後,才願意醫治他(見馬可福音9:17-27)。祂視這些情況為塵世經驗,而不是靈性缺陷。祂唯一拒絕過的是法利賽人,因為他們自以為義,充滿驕傲而無法得到醫治。

只要你我擴大對虔敬的定義,就會更有能力以救主的方式教導和施助。我們會記住每個靈魂在神眼中的價值(見教義和聖約18:10)。即使在最不可能的情況下,我們也能保持虔敬。

或許在主的眼中,虔敬最重要的定義,並不只是靜靜地坐著、輕聲說話;而是我們保持平靜和內心柔和。■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

註:

  1. Dallin H. Oaks, Pure in Heart (1988),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