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
國度和平事物
2002年4月


國度和平事物

你會知道那種平安──真正的平安,因為你的整個靈魂都可感受到其真實性──唯有懷著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同時透過這樣的信心才能獲得。

弟兄姊妹們,容我代表我們全體,也向甫卸免的婦女會會長團及理事會表達我們的感激,她們為我們提供了如此周到的服務。

另一場令人振奮、激勵人心的教友大會又接近尾聲了,在這幾天聆聽教導與見證的美好日子中,我一直感覺備受激勵、深受啟發,我知道你們大部分的人也有相同的感受。也許我們在教友大會中所感受到的,與救主最早一群門徒所體驗到的一樣,當時他們跟隨著祂周遊四方,聆聽祂教導福音的大好信息。

就許多方面而言,那段時日是以色列兒女一段灰心沮喪的日子。他們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辛苦度日,渴望獲得自由與平安;他們等待著彌賽亞,堅信祂會前來解救他們脫離肉體與政治上的壓迫。儘管有些人對救主幸福平安的福音有所回應,但他們仍無法完全體會福音當中所有的屬靈意義。

在主塵世傳道的初期,有一天,一大群人跟著祂到了加利利海,當祂站在海邊時,群眾簇擁著祂,「祂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裡,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馬可福音4:1-2)。

救主在那天教導了許多偉大而美好的事,包括撒種的比喻(見馬可福音4:3-20)。在一整天的教導與訓示結束後,主建議門徒大家一起渡海,到加利利海的另一邊去。

那晚他們在海上航行時,「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

「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祂,說:『夫子!我們喪命,您不顧嗎?』

「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馬可福音4:37-39)。

你們能想像當使徒看見大自然的力量:風、雨、海,都服從他們夫子所發出靜了吧的命令時,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嗎?儘管他們才被召喚到神聖的使徒職位不久,但他們認識祂、敬愛祂、也相信祂;他們拋下了工作、家庭去跟隨祂。在一段比較短的期間,他們聆聽祂教導不可思議之事,也目睹祂行偉大的奇蹟,但這次卻遠超乎他們所能理解的,他們臉上的表情必定露出了他們的不解。

「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馬可福音4:40-41)。

在動盪不安的時刻,或是有時在恐懼害怕的時刻,救主無限而永恆的平安應許必能對我們發揮特別的力量;就像久遠以前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祂平靜洶湧波濤的大能必定也對當時與祂一起在加利利海上的那些人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正如活在救主塵世傳道期間的那些人一樣,我們當中也有些人追求的是屬世的平安與成功順遂,並把這些當作是救主奇妙大能的表徵。我們有時候不了解耶穌所應許的永恆平安其實是一種內心的平安,要靠著信心才能產生,要靠見證才得穩固,要以愛來滋養,並透過不斷的服從與悔改來體現。那是一種靈性上的平安,影響著我們的心與靈魂。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也體驗過這種內心的平安,就不會懼怕世俗的紛爭擾攘;只要關心的是那些真正攸關的大事,他的內心深處就會知道一切都將安然無恙。

誠如興格萊會長昨晚對弟兄們所作的教導,罪惡之中絕不會有平安;罪惡中或許有安逸、名氣、聲望,甚至成功,但是不會有平安;「邪惡從來不會是幸福」(阿爾瑪書41:10)。一個人的生活若與已啟示的真理相違背,就不會享有平安;為人卑鄙或好爭論,不會享有平安;粗鄙、性關係混亂或極度放縱,不會享有平安;沈溺於毒品、酒類或色情之中,也不會享有平安;不論是在情感上、身體上或在性方面對他人施以任何方式的虐待,也都不會享有平安,因為虐待他人的人在精神及靈性上都停留在混亂的狀態,除非他們能謙遜地歸向基督,透過完全的悔改來尋求寬恕。

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渴求「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4:7)的時候。只有在我們跟隨基督的光時,那撫平我們紛擾之心的平安才會到來,基督的光已經「賜給了每一個人,使他們能辨別善惡」(摩羅乃書7:16),因它能引導我們悔改罪、尋求寬恕。我們所有的人都渴望知道「國度中的和平事」(教約36:2),並品嚐「義果」,那是「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聖經雅各書3:18)。在每個家庭、鄰里及社區裡,我們都應該努力追求平安,絕不要成為挑起紛爭或分化的一份子。

綜觀整個經文的歷史,主已將平安應許給那些跟從祂的人。詩篇的作者寫道:「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詩篇29:11);以賽亞稱救主為「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尼腓預見在他的後裔之中,「正義之子必向他們顯現;祂必治癒他們,他們必和祂同享平安」(尼腓二書26:9)。

就在救主開始那榮耀卻又令人畏懼的贖罪前數小時,主耶穌基督向祂的使徒作了這項重大的應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翰福音14:27)。

祂給摯愛朋友的應許,難道是世人認為的那種平安──就是安全無虞、受到保護、毫無紛爭與磨難嗎?顯然歷史的紀錄告訴我們並非如此。那些最早的使徒在他們的餘生都飽嘗考驗與迫害的滋味,這應該是主為什麼要在祂的應許中再加添這項見解的原因:「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你會知道那種平安──真正的平安,因為你的整個靈魂都可感受到其真實性──唯有懷著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同時透過這樣的信心才能獲得。當人們發現寶貴的真理,理解並應用福音原則時,莫大的平安就會滴在天父兒女的心中與靈魂上。救主曾透過斯密約瑟這樣說:「做正義工作的人必得酬償,即今世的平安和來世的永生」(教約59:23)。

平安在那些接受它的人身上所產生的影響力,有時候是相當驚人的。多年前,當我主領加拿大多倫多傳道部時,我們的傳教士開始教導某個正處於靈性黑暗期的家庭。他們既貧窮又未受過教育,而且他們的外表反映出對普通的清潔衛生及衣著打扮缺乏概念或並不在意的樣子,但他們卻是善良、值得尊敬的人──那種屬於心地誠實的人,正是我們一直祈求傳教士能找到的那種人──當他們在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福音所提供的平安時,他們便在靈性上有所回應。

當我們知道他們即將受洗,培勒姊妹和我便去參加他們的洗禮會。當那個家庭抵達時,我恰好站在該支會主教的身旁,老實說,他們真的很引人側目。他們看起來凌亂未經打理、不太整潔、而且有點髒。因為主教離開鎮上有一段時間了,還未與支會裡這些最新的教友見過面,所以用最保守的方式說,這第一印象實在是乏善可陳。但主教仍愉快地向他們打招呼,可是等他們走了以後,我想我可以感受到他已經兩腿發軟了。

我用手臂環抱這位好主教,給予他身體上及精神上的支持。我忽然有靈感對他說:「主教,這不是很美妙嗎?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優雅的後期聖徒!」

他注視著我,微笑著。我分辨不出他到底是因為贊成我的說法而微笑,還是因為他認為我不過又是另一個熱心過度的傳教士而微笑。

洗禮會進行著,於是這家人受洗了。第二天,我們決定參加那個支會的聚會,確使這家人以新教友的身份來聚會時,有人能好好地接待他們。

當這家人進入會堂參加聖餐聚會時,我正坐在講台上,就坐在主教的身旁,那位父親穿著一件乾淨的白襯衫,但因不夠大,無法扣住脖子上的第一顆鈕扣,而他所打的領帶我記得曾有一位長老打過,但是他的臉龐散發著幸福與平安的氣息;母親與女兒看起來跟前一天判若兩人,她們的洋裝並不別緻,卻很乾淨可愛,她們同樣也散發著福音特有的光芒。小男孩們穿的白襯衫則比他們的身材大了好幾號,袖子還要捲起來才行,打的領帶幾乎快到膝蓋那麼長。很顯然地,傳教士讓這些小男孩穿上了他們的白襯衫、打上了他們的領帶,使他們能夠穿著適當的服裝來參加聖餐聚會。

他們跟傳教士坐在一起,他們身上真的散發出福音之光,阿爾瑪把這形容為「在你們的容貌上〔蒙得了神的〕形像」(阿爾瑪書5:14)。我又向主教靠近,說:「主教,看見了嗎?我們把他們變成聖徒!」

當然,這家人在外表上一夜的改變,與福音完全進入他們的內心與生活、造成靈性上徹底的重大改變相比,只不過是表面上的改變而已。透過傳教士的教導,以及後來這位好主教及支會教友的交誼,這整個家庭得以走出靈性的黑暗,進入福音之光與真理中。由於知道主耶穌基督活著而帶來的平安,那光溫暖了這個家庭、振奮了他們的精神、並為他們注入了新的活力。福音的真理之光透過斯密約瑟先知復興到這世上,引領這家人走向通往聖殿之路,一年之後他們在聖殿中接受了他們的永恆祝福。

我要再次引述以賽亞的預言:「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以賽亞書54:13)。

一旦我們嚐過神平安而甜美的果實,自然而然地就會與他人分享。亞西斯的聖方濟被人稱為「喜愛神創造物的人」,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援助身旁的貧苦之人──連動物也一樣。他從服務當中獲得的平安使他充滿活力,使他渴望他人也能擁抱這種平安。他寫道:

神啊!讓我成為您和平的工具。

在有憎恨的地方,讓我播種愛心。

在有傷害的地方,讓我播種寬恕。

在有疑惑的地方,讓我播種信心。

在有沮喪的地方,讓我播種希望。

在有黑暗的地方,讓我播種光明。

在有悲傷的地方,讓我播種歡笑。

噢,神聖的夫子,

我不求他人安慰,但求去安慰他人;

我不求他人了解,但求去了解他人;

我不求他人關愛,但求去關愛他人;

因為唯有施予,我們才會獲得;

唯有寬恕他人,才會獲得寬恕;

唯有經歷死亡,才能獲賜永生。

主不只一次敦促祂的跟隨者要「使人和睦」,祂應許這樣做「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5:9)。這個觀念在經文中俯拾皆是,而且透過了比喻與宣告來建立起平安概念的模式:

  • 「與〔對頭〕和息」(馬太福音5:25)。

  • 「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44)。

  • 「不要論斷人」(馬太福音7:1)。

  • 「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

  • 「不要定人的罪」(路加福音6:37)。

  • 「饒恕」(路加福音6:37)。

  • 「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

這裡舉的只不過是經文中的幾個教導,其中清楚說明了神所賜的平安是不能據為己有,反而要慷慨地與我們的家人、朋友、社區裡的人分享。我們不僅要與教友分享,也要與非教友分享。或許我們周圍的人選擇不要品嚐復興福音豐滿果實的甜美與平安,但他們卻仍能蒙受祝福,他們可以在我們身上看到這種平安,或在我們在場時能感受到福音的平安。平安的信息將透過我們的榜樣而得以成長、擴展。

「要彼此和睦」,使徒保羅說:「如此,仁愛平安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哥林多後書13:11)。

我很感激我可以向你們見證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所有的人若在信心及信賴中跟隨祂,就都會在內心發現那來自福音的甜美平安,正如這次教友大會期間我們所接受到的美好教導一樣。我如此謙卑地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