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
即或不然
10月 2002


即或不然

今生最大的考驗就是面對「為什麼」,然後任由它去,謙卑地信賴主的應許:「所有的事到時候必定實現」。

記憶中最鮮明的一些回憶,來自於受指派在週末參加支聯會教友大會;我陪伴著支聯會會長探訪該支聯會那些憑著勇氣和信心與人生困境搏鬥的教友,特別是那些痛失子女或是勇敢奮鬥,看護著患病、癱瘓、傷殘子女的教友。我從個人痛苦的經驗中知道,沒有比痛失孩子更難捱的黑夜了,也沒有比無休無止地看顧身體或心智障礙的孩子,更令人覺得長日漫漫、精疲力盡的了。所有有過這樣經驗的父母都能完全體會那孩子受著「啞巴鬼」折磨的父親內心的感受,他在聽到救主訓誡他要相信時,靈魂飽受著痛苦地答道:「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見馬可福音9:17,23-24)。

因此,今天我想對所有那些在這個稱作「今生」的實驗室中運用信心苦苦奮戰的人演講,特別是那些痛失子女、心情沉重悲痛的父母,他們都曾苦苦求問過:「為什麼?」

首先,請明白憂傷是隨著愛,自然而來的副產品。人若無私地愛另一個人,就一定會為對方所遭受的痛苦或最終的死亡而傷心。避免傷心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去體驗愛,但是愛讓生命豐盛,讓生命充滿意義。因此,傷心的父母懇切地祈求主,期望能從主那裡得到的回覆,未必是憂傷盡除,而是得到一絲甜美的安慰,知道不論情況如何,他的孩子都在慈愛天父的呵護之下。

其次,即使不知道是「為什麼」,也決不懷疑神的仁慈。喪失親人及心情沉重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為什麼我們如此熱烈祈禱希望我們的女兒活下去,她也接受了聖職祝福,卻還是死了?為什麼別人述說著他們親人奇蹟似康復的經過,而我們卻要遭此不幸,苦苦掙扎?有這些問題是很自然、也很可以理解的。然而今生也會有些問題是祈求卻得不到答案的。主僅僅這樣說:「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9)。就如同子的旨意「必在父的旨意中被吞沒」(摩賽亞書15:7)一樣,我們也必須如此。

儘管如此,我們凡人仍然想知道為什麼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太熱切尋求答案之際,可能忘了在天父的計畫中,今生也可以說是一個無法讓每個問題都得到解答的時期。今生的目的有個很不同、較狹隘的定義,就是這是一個考場,一個考驗的階段,一段憑著信心行走的日子,也是一段準備迎見神的日子(見如:亞伯拉罕書3:24-25;尼腓二書31:15-16,20;阿爾瑪書12:24;42:4-13)。是為了讓我們培養謙卑(見阿爾瑪書32:6-21)及服從(見摩賽亞書3:19),好使我們能完全體會今生所安排的這些經驗,讓我們自己在心境、靈性都準備好接受聖靈的提示。基本上來說,「謙卑」和「服從」表示了我們全然願意讓那些「為什麼」的問題在現今未獲解答,或甚至問道:「為什麼不該是這樣呢?」我們「好好忍耐著」持守到底(見尼腓二書31:15-16,阿爾瑪書32:15,教約121:8),才能完成此生的目的。我相信今生最大的考驗就是面對「為什麼」,然後任由它去,謙卑地信賴主的應許:「所有的事到時候必定實現」(教約64:32)。

但是主並未拋下我們,讓我們無所慰藉,得不到任何解答。至於醫治病患一事,祂已說的很清楚:「再者,對我具有能被治好的信心,並且沒有被指定要死的人,必被治好」(教約42:48)。太多的時候,我們忽略了這句附帶條件的話:「並且沒有被指定要死的人」(「或者是」,我們可以補充說:「沒有被指定要生病或殘障的人」)。當我們獻上熱切的祈禱,同時也給予了聖職祝福,心愛的人卻依舊毫無起色或甚至辭世時,請不要失望。要知道你已盡力做了一切,要因此而感到安慰。這樣的信心、禁食和祝福絕不會白費的!儘管你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並沒有使他康復,但這些都將成為所有愛他的人獲得平安、安心的基礎。那位啟發祝福、聆聽每個懇切祈禱的主,依然把孩子召回家了。而一切祈禱、禁食和信心的經驗大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非孩子的益處。

那麼當我們為心愛的人懇切祈求,把手放在孩子頭上,藉由聖職的權柄給她祝福時,要怎樣來到施恩的寶座呢?我們要如何適當地運用信心呢?斯密約瑟先知將福音的首要原則定義為「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信條第4條)。而有時我們忽略了──「對主耶穌基督」這個定義。太多時候,我們獻上了祈禱或是執行教儀後,緊張的等著看我們的要求是否蒙神應允,彷彿若蒙應允就是對神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證明。那不是信心!信心很單純,就是信賴主。用摩門的話來說,信心就是「在每一種神聖的事情中具有堅決意志」(摩羅乃書7:30)。那三位希伯來的官員表達了自己對主的信賴,相信主會將他們從火爐中解救出來,「即或不然」,他們對國王說,「我們〔依然〕決不事奉你的神」(但以理書3:18)。值得注意的是,在火焰中看到的不只是三個人而是四個人,而且「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但以理書3:25)。

我們也是如此。在俗世中我們常說「見了才信」,不管此句小小的格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為何,但是當我們遭逢考驗的絕境而轉向主時,這句話就全然不適用了。最能為主的方式下定義的卻是另一句截然不同的話:「信了才見」。對主的信心乃是基本原則,而非結論。我們知道祂活著,因此相信祂會依據祂的神聖旨意及智慧來祝福我們。這種如同孩子般對主的信心,就像我們從經文中所知道的,以「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教約59:8)為「獻祭」。

我會提出這一點,是出自人生嚴酷考驗中所得到的無比信心。我們的次子亞當出生時,我人遠在越南的叢林和稻田間,傳來他誕生喜訊的電報,我至今依舊保存著。亞當是個金髮碧眼的小男孩,天性愛玩。五歲時,他滿心期待著想去上學。那時,我們所居住的南加州社區流行著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亞當也感染了這種病。我們除了關心他舒不舒服外,一點也不擔心;他的病情甚至看起來很輕。突然有天早晨他沒有醒來,陷入昏迷狀態。我們急忙帶他去醫院,他被送進了加護病房,由一組全心投入的醫生護士一直照顧著他。我和他的母親就在附近的候診室,整晚不眠不休地守著他。

我致電給我們親愛的支聯會會長,他是我兒時的好友,如今也是七十員定額組裡摯愛的同工克利斯特長老,我問他是否能到醫院和我一起給亞當一個聖職祝福。幾分鐘後他就到了。我們進入那狹小侷促的病房,亞當了無生機的小小軀體就躺在那裡,他的床邊圍繞著許多複雜的監測器和其他醫療設備,那些親切的醫生護士都虔誠地退到一旁,雙臂交疊在胸前。我們憑著信心及懇切的祈禱執行聖職祝福,在說出熟悉而又令人安慰的話語時,我深刻感受到還有另外一個人也在場,有一個念頭令我感到震撼,我覺得如果我睜開眼睛,就會見到救主站在那邊!我不是在場唯一感受到聖靈的人。幾個月後我們偶然得知,當天在場的一位護士深受感動,因而去找傳教士,最後受洗了。

儘管做了這一切,亞當的病情依舊不見好轉。那幾天他都徘徊在生死邊緣,而我們則不斷懇求主把他還給我們。最後,經過了一夜的不眠不休後,某日清晨,我獨自走到醫院裡一個空蕩蕩的走廊,我告訴主,對祂說,我們非常希望我們的兒子能回到我們身旁;然而,我們最希望的還是一切能照祂的旨意而成,我和派蒂都會接受這旨意的。亞當不久就離開人間,去了永恆世界。

坦白說,儘管有聖靈的悉心呵護,加上歲月的流逝沖淡了我們的哀傷,我們依舊哀悼著我們死去的兒子。他小小的照片就擺在客廳壁爐架上,放在我們和子女、孫子女所照的家庭近照旁。然而我和派蒂都知道,仁慈的天父刻意地將他今生的道路安排的比我們短,也比我們容易,如今他已匆匆地先到了那裡,準備在我們最終也同樣跨過那道生死之門時迎接我們。

「我召喚你作工,如航行水中,

那翻騰的波浪,不能把你沖。

我常常保佑你,常與你同行。

苦難叫你聖潔,終必得平安。

雖重重受試煉,如火裡經行,

我恩典無限量,火焰不能侵;

你所受的苦楚,是主的好意,

像金銀被試煉,使你成利器⋯⋯

凡虔誠信靠我,尋安息的靈,

我必不肯讓他,落仇敵的手,

雖四面有邪魔,威脅和利誘,

我永遠在左右,永遠在左右。」

(「穩當根基」,聖詩選輯,第41首)。

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