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万事有对立
2016年4月


万事有对立

对立会让我们成长为天父期望的样子。

耶稣基督福音的核心是天父为祂儿女的永恒进步所订的救恩计划。这项已在近代启示阐明的计划,帮助我们了解尘世生命中的许多事情。我的信息重点是「对立」在这计划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

神的儿女之所以要经历尘世生命,目的是要获得必要的经验来「迈向完全,终而达成神圣目标,成为永生的继承者。」诚如多马·孟荪会长今早有力的教导,我们进步的方式是藉着作选择,藉着接受考验来证明我们会遵守神的诫命(见亚伯拉罕书3:25)。为了接受考验,我们必须有选择权,可以有所选择。为了让我们运用选择权选择不同的方案,就必须要有对立。

这计划的其他部分也同样不可或缺。当我们不可避免地做出错误的选择,就会受到罪恶污染,必须先洁净了,才能迈向永恒目标。天父的计划提供了方法来满足公道的永恒要求。这方法就是由一位救主偿付代价,来救赎我们脱离罪恶。这位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永恒父神的独生子;只要我们愿意悔改,祂就能用祂的赎罪牺牲和所受的苦,为我们的罪偿付代价。

关于对立在神计划中的功用,最好的说明记载在摩尔门经,李海对他的儿子雅各的教导中。

「万事必须有对立,……若不这样,正义就无法出现,邪恶也无法出现,神圣或悲惨,好或坏,也都无法出现」( 尼腓二书2:11;亦见第15节)。

李海继续说,因此,「主神让人自己采取行动。然而,人如果不受到两者之一的吸引,就无法自己采取行动」(第16节)。同样的,主也在现代启示中宣告:「魔鬼诱惑人类儿女是必要的,否则他们无法成为自己的主宰」(教约29:39)。

在伊甸园中,对立是必须存在的。李海教导,要是亚当和夏娃没有做出选择,就不会开始有尘世的生活,「他们〔就会〕仍处在天真的状态中,……不做善事,因为他们不知罪恶」( 尼腓二书2:23)。

从太初以来,选择权和对立就是天父计划的核心,也是撒但反抗这计划的关键所在。正如主启示给摩西的,在天上的会议中,撒但「寻求破坏……世人的选择权」(摩西书4:3)。这种破坏正是撒但所提计划自然会有的结果。当时他到父面前,说:「看啊,我在这里,派遣我,我要作您的儿子,我要救赎全人类,使一个灵魂都不失落,我一定会做;所以把您的荣誉给我」(摩西书4:1)。

因此,撒但提议用这方式执行天父的计划,如此一来天父的目的就无法达成,而天父的荣耀也给了撒但。

撒但的提议确保每个人都完全平等:他要「救赎全人类」,使一个灵魂都不失落。没有人会有选择权,也无法选择,因此也不需要对立。这样就不会有考验,不会有失败,也不会有成功。天父的儿女将不会有任何成长,而且也达不到天父期望其子女的目的。经文记载,撒但的反对导致「天上……有了争战」(启示录12:7),而神的儿女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天父的计划,拒绝和撒但一起叛变,因而赢得体验尘世生命的权利。

撒但的目的是要获取天父的尊荣和能力(见以赛亚书4:12-15摩西书4:1,3)。父说:「因为撒但背叛我,……所以我……使他被抛下去」(摩西书4:3),连同一切运用选择权跟随撒但的灵一起下去(见犹大书1:6启示录12:8-9教约29:36-37)。撒但及其徒众被丢到尘世,他们这些灵没有身体,力图欺骗、俘虏神的儿女(见摩西书4:4)。因此,这位反对天父的计划,又极力要破坏这计划的撒但,实际上却促成了天父的计划,因为有了对立,才能有选择,从而有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带来成长,达成天父计划的目的。

二、

显然引人犯罪的诱惑并不是尘世唯一的对立。身为父亲的李海教导说,要是没有坠落,亚当和夏娃就会「仍处在天真的状态中,没有欢乐,因为他们不知悲惨」( 尼腓二书2:23)。要是没有在今生经历对立,「万物必混成一体」,以致于既没有快乐也没有悲惨(第11节)。因此,李海继续说,神在创造万物之后,「为了完成对人类的永恒目的,就必须要有一种对立;就是禁果和生命树的对立;一种是甜的,另一种是苦的」(第15节)。李海对于救恩计划这部分的教导,作了以下的结论:

「但是看啊,万事都已照着那通晓万事者的智慧完成了。

「亚当坠落,才能有世人;成了世人,才能有快乐」(第24-25节)。

我们今生会面临各种艰困的情况,这种形式的对立也是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在促进我们今生的成长。

三、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考验着我们的各种对立。这些考验有些是引人犯罪的诱惑,有些是非关个人罪恶的尘世挑战。有的考验很大,有的考验很小。有些考验持续不断的试炼我们,有些则只是暂时的。没有人能豁免。对立会让我们成长为天父期望的样子。

约瑟·斯密在翻译完摩尔门经后,还必须找到出版商。这并不容易。手稿冗长复杂,而列印及装订数千本书的费用也令人怯步。约瑟首先找了抛迈拉的印刷商格兰丁,却遭到拒绝。然后他找了抛迈拉另一个印刷商,也被拒绝了。于是他旅行到25英里(40公里)外的罗彻斯特,去找纽约州西部最知名的出版商,但那人同样也拒绝了。罗彻斯特的另一个出版商虽然愿意,但种种情况造成了交易无法进行。

几个星期过去了,约瑟想必因为遭遇阻力,无法完成神的吩咐而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主并没有让事情变得简单,却的确使之可行。约瑟试了第五次,回头再去找抛迈拉的印刷商格兰丁,终于成功了。

几年后,约瑟痛苦地被囚禁在利伯地监狱好几个月。当他祈求解救时,主告诉他:「这一切事情都将给你经验,对你有益处」(教约122:7)。

我们都很熟悉尘世中的种种对立,这些都与个人罪恶无关,包括了疾病、残障及死亡。多马 ·孟荪会长说明:

「你们有些人有时可能会在苦难中呼求,想知道为何天父会让你经历这样的考验。……

「然而,我们的尘世生命原本就不是一条康庄大道,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必须经历困难的挑战、令人心碎的悲伤和困难的选择,才会学习、成长、变得更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命中黯淡黑暗的日子,亲人过世的时候,失去健康的痛苦时刻,以及我们所爱的人似乎离弃我们时的那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些和其他种种考验,确实都在考验我们是否能持守到底。」

相较之下,我们在努力让自己更加遵守安息日为圣的这件事上,所遭遇的压力和对立就没有那么大了。主已吩咐我们要尊崇安息日。我们的某些选择可能会违反这条诫命,而至于安息日的时间要怎么运用的问题,就只关乎我们是仅仅要做好事,还是要做得更好,或是最好。

为了说明与诱惑有关的对立,摩尔门经描述了魔鬼在末世时代所用的三种方式。首先,他会「在人类儿女心中肆虐,并煽动他们恼怒美好的事物」(尼腓二书28:20)。其次,他会「安抚〔教会成员〕,哄他们安于肉欲的安全感」,并说「锡安昌盛了,一切好」(第21节)。第三,他会告诉我们:「没有地狱;……我不是魔鬼,因为根本没有魔鬼」(第22节),因此,没有所谓对错。但因为这样的对立其实是存在的,于是我们受到警告,不要「在锡安中安逸无虑!」(第24节)。

今日教会的神圣使命及我们的个人生活,似乎都面临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势力。或许随着教会力量的增长,教会成员的信心和服从日益增加,撒但的反对力量也在扩增,使得我们不断面临「万事必须有对立」的景况。

有些反对势力甚至来自教会成员。有些成员会用个人的推理或智慧,来反对先知的指示,从而给自己贴上标签;这标签套用执政党的话来说,就是「忠诚的反对党」。然而,不论这个概念有多适合描述民主政治,但在神国的管理上却不然,教会虽然尊重人提出的问题,却不觉得反对的力量值得推崇(见马太福音26:24)。

另一个例子是,有些人会用我们教会早期历史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例如约瑟·斯密在各种情况下所做或没做的事,作为反对的理由。我要对所有的人说,要运用信心,信赖救主的这项教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16)。教会正在尽全力,公开我们手中的纪录,但就在我们发行一切之后,我们的教会成员有时还是会发现有些基本问题无法藉着研读得到解答。这就是教会历史中的「万事必须有对立」。有些事仅能藉着信心学习(见教约88:118)。我们最终该倚靠的,是要信赖那从圣灵而来的见证。

神很少去干涉祂儿女的选择权,祂不会为了纾解某些人的痛苦而去干涉其他人。但祂的确会减轻我们苦难的担子,使我们更有力量去承担,就像祂在希兰地为阿尔玛的人民所做的一样(见摩赛亚书24:13-15)。祂不会阻挡一切灾害,但祂的确会回答我们的祈祷,将灾害移开,就像祂在斐济圣殿奉献仪式之前,带走那有威胁性的无比强大气旋一样。或是祂的确会减弱灾害的影响,就像在布鲁塞尔机场的恐怖攻击中,有许多人丧命,但是我们的四名传教士只是受了伤。

在我们尘世的一切对立中,神都保证,祂必「圣化〔我们〕的苦难,使〔我们〕获益」(尼腓二书2:2)。我们也受到教导,要在祂伟大救恩计划的情境下,了解我们在尘世的经验和祂的诫命。这计划告诉我们生命有何目的,并向我们保证,有一位救主,而我就是奉祂的名为这些事的真实性作见证,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利阿贺拿,第129页。

  2. 同样的,现代启示也教导,如果我们从未尝过苦痛,就无法知道何谓甜美(见教义和圣约29:39)。

  3. See Michael Hubbard MacKay and Gerrit J. Dirkmaat, From Darkness unto Light: Joseph Smith’s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of Mormon (2015), 163–79.

  4. Thomas S. Monson, “Joy in the Journey” (address given at the BYU Women’s Conference, May 2, 2008), womensconference.ce.byu.edu。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现任校长约翰·谭纳,在一篇论及运动精神和民主精神的短篇论文中,针对我们都很熟悉的主题,提出此项见解:「学习如何在失败时保持风度不仅是一种文明责任;也是一种宗教义务。在神的计划中,今生的『万事〔都〕必须有对立』(尼腓二书2:11)。对立和挫败都是祂的计划之一,为了使我们至臻完美。……挫败是我们『追求完全』的过程中必要的一环」(Notes from an Amateur: A Disciple’s Life in the Academy [2011], 57)。

  5. 见达林·邬克司,「好、更好、最好」,2007年11月,利阿贺拿,第104-108页。

  6. See Sarah Jane Weaver, “Rededication Goes Forward,” Church News, Feb. 28, 2016,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