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救恩计划与家庭文告
2017年10月


16:4

救恩计划与家庭文告

在家庭文告中,主再次强调现代家庭要度过挑战所需的福音真理。

我们从家庭文告清楚看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成员蒙受祝福,有独特的教义和不一样的世界观。我们参与许多世俗活动,甚至表现卓越;但选择不参与某些主题,因为我们努力遵循耶稣基督和祂自古以来每位使徒的教导。

一、

耶稣在一个比喻中描述,有些人:「听了道」却「不能结实」,因为「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马太福音13:22)。后来,耶稣纠正彼得,因为他「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3,26)。耶稣在世时给门徒的最后教导中谈到:「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15:19;亦见约翰福音17:14,16)。

同样地,耶稣早期召唤的那些使徒所写的纪录,也常用「这世界」的概念来表示与福音教导的对立。「不要效法这个世界」(罗马书12:2),使徒保罗教导说:「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哥林多前书3:18-19)。他还警告说:「要谨慎,恐怕有人……,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8)。使徒雅各教导:「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圣经雅各书4:4)。

摩尔门经也常使用「世俗」这个对立的概念。尼腓预言「所有为博取世人眼中的声望而建立的……,还有那些追求……俗世事物的」(尼腓一书22:23;亦见尼腓二书9:30),最后必定毁灭。阿尔玛谴责「因世上无益的事物而张狂」(阿尔玛书31:27)的人。李海的梦显示,努力跟随铁杆,也就是神的话,会遇到世俗的反对势力。李海看到那些居住在「广厦」的人,「都是一副嘲弄的模样,……轻蔑地用手指着」(尼腓一书8:26-27,33)。在讲解这个梦境的异象中,尼腓得知这股嘲笑和反对的势力来自「世上的群众,……那世人和世人的智慧;……世人的骄傲」(尼腓一书11:34-36)。

多马·孟荪会长的画像

经文中这些「〔不〕属于世」的警告和命令,或者要我们「舍弃世界」(教约53:2)的现代诫命,代表什么意义呢?(教约53:2)。多马·孟荪会长为这些教导作了总结,他说:「在这个越来越远离属灵事物的世界上,我们必须随时保持警醒。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摒弃不符合我们标准的事物,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会因此放弃最渴望获得的事物,也就是神国中的永生。」1

神按照祂的计划创造大地,为祂的灵体儿女提供地方体验尘世生活,他们透过这个必要的过程,来获得神希望赐给祂所有儿女的荣耀。尽管有不同的国度和荣耀,但天父最希望祂的儿女获得孟荪会长所称的「永生神的国度」,也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超升,这更胜于救恩。罗素·纳尔逊会长提醒我们:「在神的永恒计划中,救恩是属于个人的事;〔但是〕超升则是全家人的事。」2

耶稣基督的复兴福音,以及我稍后会讨论的受灵启发的家庭文告,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导,能指引我们在今生为超升作准备。尽管我们居住在日渐败坏的世界,要面对世俗的婚姻律法和其他传统,努力追求超升的人在遇到世俗方式与主的方式不同时,必须依据家庭生活的情形作出个人选择。

在今生,我们对前生已经毫无记忆,而且现在正在体验对立。我们一次又一次作出正确的选择,选择服从神的诫命,因此在灵性上成长茁壮。这包括订立圣约和教仪,以及在作了错误的选择之后悔改。相反地,我们如果对神的计划缺乏信心、不服从,或故意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就是选择拒绝灵性上的成长和成熟。摩尔门经教导我们:「今生是世人为迎见神而作准备的时候」(阿尔玛书34:32)。

二、

后期圣徒了解神的救恩计划,所以有独特的世界观,这让他们能明白神赐予诫命的目的,神的必要教仪的永恒本质,以及救主耶稣基督至关重要的角色。救主的赎罪将我们从死里挽回,而且在悔改的条件下,拯救我们脱离罪。由于这样的世界观,后期圣徒有明确的优先顺序和做法,并蒙福获得力量来忍受今生的痛苦和挫折。

我们努力遵从神救恩计划时所采取的行动,难免会受到误解,甚至因此和不相信这些原则的亲友发生冲突。这样的冲突履见不鲜。在每个世代,努力遵从神计划的人都曾经遇到挑战。古代先知以赛亚增强了以色列人的力量,他称这些人是「知道公义、将我的训诲存在心中的民」,对他们说:「不要怕人的辱骂,也不要因人的毁谤惊惶」(以赛亚书51:7;亦见尼腓二书8:7)。了解神计划的人无论为了什么缘故,与不明白或不相信神计划的人发生冲突,他们一直受到命令要选择主的道路,而非世人的道路。

三、

教会在1995年提出「家庭:致全世界文告」,3概述了家庭若要获得永生和超升作准备,所应遵循的福音计划。这份文告所宣告的事情,与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些律法、惯例和主流理念显然不同。在我们这时代,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未婚同居、同性婚姻,以及在这样的关系中生育儿女。那些不相信或不渴望获得超升、最容易被世俗方式同化的人,会认为这份家庭文告只是针对应当改变的政策作出声明。相反地,后期圣徒坚定相信,家庭文告中所定义的那种家庭关系,是促成我们永恒发展的最重要部分。

我们已经目睹,未婚同居和同性婚姻很快就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而且越来越认同。媒体的推波助澜、教育,甚至就业条件,都对后期圣徒造成严峻的挑战。如果在个人生活中遵循福音律法和教导,以及爱所有的人这两项要求有所冲突时,我们必须努力求取平衡。4我们这样做,有时候会面对以赛亚所说的「人的辱骂」,但是不用害怕。

归信的后期圣徒相信,在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发表、翻译成数十种语言的家庭文告中,主再次强调了现代的家庭度过挑战所需的福音真理。我要以同性婚姻和未婚同居这两个挑战来举例说明。就在家庭文告发表20年后,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推翻了几千年来,婚姻仅限于一男一女之间的关系。美国非婚生儿女的比例逐年升高,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从1960年的百分之5、51995年的百分之32,6到现在已经超过了百分之40。7

四、

家庭文告开宗明义表示:「一男一女之间的婚姻是神所制定,而家庭是造物主为祂子女永恒目标所订计划的核心。」文告确认:「性别是每个人前生、今生和永恒身份及目的之基本特征。」又进一步宣告:「神已命令只有合法结婚、成为夫妻的男女,才能运用此神圣的生育能力。」

这份文告确认,丈夫和妻子仍有责任要生养众多,遍满大地,也肩负「神圣的责任要彼此相爱、彼此照顾,也要爱护和照顾他们的子女。」「孩子有权利在婚约下出生,并由完全忠贞、奉行婚姻誓约的父母养育。」文告严厉谴责虐待配偶和子女的人,并且坚定表示「以主耶稣基督的教训为基础,最有可能获得家庭生活的幸福。」最后,文告呼吁推动「那些维护并巩固家庭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的措施。」

在1995年,总会会长和主的另14位使徒共同发表了这些重要教义的声明。这些使徒有七位还在世上,我是其中之一,我觉得有义务分享这份家庭文告的由来,给所有想知道的人。

教会领袖早在23年前就得到灵感,觉得需要有一份关于家庭的文告。有些人感到意外,认为世人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教义真理,已经知之甚详,没有必要再次声明。8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得到圣灵的确认,开始着手进行。十二使徒定额组成员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决定了文告的主题并多方讨论。文告经过了提案,审阅和修订。我们透过祈祷,不断恳求主赐给我们灵感,以便知道该说什么,以及该怎么说。如同主所应许的,我们都「律上加律,令上加令」(教约98:12)来获知这一切。

戈登·兴格莱会长画像

在这个获得启示的过程中,我们把文稿呈交负责督导、发布教会教导和教义的总会会长团。总会会长团作出进一步的修订后,由教会的总会会长戈登·兴格莱宣布这份文告。他在1995年9月23日一场妇女聚会中介绍这份家庭文告,他这么说:「由于许多诡辩被视为真理、许多标准及价值观遭混淆、许多迷惑诱骗使人慢慢染上世俗的恶习,我们觉得要提出警告与预警。」9

邬克司长老说:「我见证家庭文告中的宣言是永恒真理,是主对祂儿女的旨意。」过去22年来,这份文告一直是教会教导和作法的依据,将来仍然如此。这样去理解、教导和奉行这篇文告,会使你蒙受祝福。

四十多年前,泰福·彭荪会长教导:「每个世代都有它的考验,也有它捍卫和证明自己的机会。」10我相信我们对家庭文告的态度和运用,是这个世代的一项考验。我祈求所有后期圣徒能在这项考验中坚定不移。

演讲最后,我要引述戈登·兴格莱会长在文告公布两年后所作的教导。他说:「我在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看到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坚守我们的价值,如果我们建立起自己的传统,如果我们在主前行走于服从的道路,如果我们简单地按照福音生活,我们就会以一种神奇且美妙的方式获得祝福。我们会被视为蒙拣选的族类,因为我们找到了特殊的幸福关键。」11

我见证家庭文告是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由主耶稣基督向祂的使徒启示,好让祂的儿女能获得超升(见教义和圣约131:1-4),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多马·孟荪,「站在圣地上」,2011年11月,,第83页。

  2. 罗素·纳尔逊,「救恩与超升」,2008年5月,,第7,10页。

  3.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第129页。

  4. 达林·邬克司,「爱与律法」,2009年11月,利阿贺拿,第26-29页。

  5. See “‘Disastrous’ Illegitimacy Trends,” Washington Times, Dec. 1, 2006, washingtontimes.com.

  6. See Stephanie J. Ventura and others, “Report of Final Natality Statistics, 1996,” Monthly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June 30, 1998, 9.

  7. See Brady E. Hamilton and others, “Births: Provisional Data for 2016,” Vital Statistics Rapid Release, June 2017, 10.

  8. 在文告发布20年后,我们的总会女青年会长这段话说得好:「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在今日的世界,会多么迫切需要这些基本的宣告做为准绳,来判断眼前各种世俗道理的新风潮,其中来自媒体、网路、学者、电视和电影,甚至是立法者。这份关于家庭的文告,已经成为我们判断世俗哲学的衡量标准,我见证这份文告里的原则在今日依然是真理,如同将近20年前神的先知赐给我们的时候一样」(邦妮·奥斯卡森,「家庭文告的捍卫者」,2015年5月,,第14-15页)。

  9. 戈登·兴格莱,「坚拒世俗的诱骗」,1996年1月,圣徒之声,第108页。

  10. Ezra Taft Benson, “Our Obligation and Challenge,” regional representatives’ seminar, Sept. 30, 1977, 2–3; unpublished typescript,引述于大卫·贝纳,「站在主一边:从锡安营学到的教训」,「2017年7月,,第31页。

  11. 总会会长的教训:戈登·兴格莱(2016),第186页;亦见「展望未来」,1998年1月,圣徒之声,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