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我可以感覺到永恆」


「我可以感覺到永恆」,全球歷史:台灣(2022)

「我可以感覺到永恆」,全球歷史:台灣

「我可以感覺到永恆」

「我太高興了……真的太高興了。」胡周悅影姊妹在台灣台北聖殿於1984年11月奉獻時讚嘆道。她的確有理由高興,因為在台北聖殿開始運作時,獲准執行教儀的10,000個名字當中,有9,100個名字是她提供的。

對祖先的崇敬,以及為促成這目的並維護家族身分而謹慎地保存紀錄,都是中華文化的特點。台灣的聖徒來自中國的家族,這些家族保存了詳細的族譜紀錄,往往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自1982年宣布將在台北興建聖殿時起,台灣的後期聖徒就開始作準備。成員們捐款來資助建築工程,並找出要為其執行聖殿儀式的眾多親屬名字。張賴慧嬪姊妹在談到聖殿奉獻典禮時說:「有一種美好的靈性。聖靈感動了我們,讓我們因為擁有一座聖殿而淚流滿面。」1985年1月1日,她和丈夫張定宗印證在一起。張弟兄說:「我可以感覺到永恆。」台北聖殿成為後期聖徒生活的重心,而在1993年,第一對當地聖殿會長和女監護王偉王譚筱鳳蒙召喚。

台灣忠信的聖徒把聖殿服務當作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陳楊素媛姊妹就是其中一位。她曾在紀念聖殿奉獻30週年的活動中演講;她雖然失明,卻每週搭乘火車從桃園前往台北,去擔任聖殿工作人員。她在1985年接受自己的個人恩道門;不久之後,她動了一次手術,住院治療了40天。醫生告訴她,她至少要等一年才能再去她心愛的聖殿。身體狀況許可時,她就盡快回到聖殿執行拯救的教儀。她在1992年被按手選派為聖殿工作人員後,就繼續朝著她的目標努力,要為已逝者執行至少5,000個代理恩道門。到了2016年,她已為達成那個目標完成了4,378個恩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