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福音與幸福生活
2017年03月


福音與幸福生活

摘自2015年12月18日,楊百翰大學愛達荷分校祈禱會講辭:「幸福生活」。如欲取得全篇英文講辭,請至web.byui.edu/devotionalsandspeeches

在最糟的情況下,當其他一切都分崩離析時,家庭和耶穌基督的福音是最重要的。

父親與女兒

有很多演說都強調要追求夢想和你熱愛的事。我認同這些目標,但我想要請各位沉思你們生命中更重要的目的。

為祝福而感謝

首先,我希望你們要對自己的各項祝福心存感激,特別是對自己的傳承。感激和謙卑兩者密不可分。我們處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時代。特別是在社群媒體上,人人都可以輕易地自抬身價。在這個時代,再沒有比感激和謙卑更重要的事了。擁有這兩項特質的人,會效法救主的榜樣,對他們所擁有的祝福表達感謝。

我的朋友哈佛大學教授羅傑·波特,是一位忠信的教會成員,他在2015年5月哈佛大學的一場畢業典禮上提出,感激之心「出自我們對他人有所虧欠的自覺」,「往往是對不勞而獲或無償取得的禮物所表達出的謙卑回應」。他的結論是:「若能選擇心懷謙卑,並終身奉為圭臬,你將受益無窮。這能幫助你抗拒誘惑,不向驕傲屈服,不會佔坐享其成之利。這能幫助你看清並體認到事物的良善與積極面。這能幫助你以全面的觀點來看待人生路上時常會遇到的阻礙與逆境。這能幫助你專注於協助那些比你自己更不幸的人。」1

Grandfather and grandson washing dishes

我會建議各位,尤其要對我們的傳承心存感激。如果我們蒙福擁有良好的父母,就應當心存感激。這是我們每個人對傳承虧欠的恩情。中國有句古老的諺語:「飲水思源。」

經文也明白地提到,我們應當孝敬父母。箴言裡有一句話是:「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言6:20)。以弗所書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以弗所書6:2-3;亦見出埃及記20:12)。偉大的德國哲學家歌德這麼說:「得自先人的傳承只是暫借的,唯有使之再次發揚光大,才能真正擁有!」2很顯然,我們不但要對父母心存感激,也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來獲取、習得他們希望留給我們的事物。

永恆原則相對於世俗哲學

除了鼓勵各位要心懷感激之外,我還要分享一些實際的建議,來幫助各位能有個快樂、成功又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幸福生活」。

對於我所關心的議題,也就是現代生活中,信仰、道德價值觀和意義的式微,曾經擔任大英國協聯合希伯來信眾教派首席拉比的約拿單·薩克斯勛爵在最近的一篇專文中也清楚談到。他指出:

「如果說現今世界的各大制度還有一件事尚未完成,那就是闡明意義。……

「科學、科技、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讓我們在知識、自由、壽命和富裕生活等方面達到空前未有的成就。我們應當護衛與珍惜這些人類文明上最偉大的成就。

「但是這一切並不能回答每一個有反思能力的人會在人生某個時刻提出的三個問題:我是誰?為何來到這世上?我應如何生活?結果就是,21世紀給了我們最寬廣的選擇,以及最少的意義。」3

這段話,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我這次演講的重點。我很擔心,世俗觀點裡的幸福生活會凌駕於以耶穌基督生平與教訓為基礎的幸福生活。

對我們這些教會成員來說,耶穌基督的福音和祂的復活與贖罪,是所有一切重要事物的基礎,是我們今生意義的根源。救主啟發了許多的信仰,確立了哪些行為準則是道德、正義和可取的,且會帶來幸福的生活。然而救主教導的原則和基本道德在今日的世界正遭受強烈的攻擊。基督教正飽受攻擊。

這並不新奇,幸福生活的配方為何,幾世紀來爭論不休。當使徒保羅在雅典時,遇見了「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使徒行傳17:18)。斯多亞派學者認為美德是至善的,伊壁鳩魯派學者卻認為享樂才是至善。許多斯多亞派學士變得驕傲自大,把哲學當作「野心和不義的……藉口」;許多伊壁鳩魯派學士則淪為享樂主義者,他們的座右銘是「吃吧!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4許多學術界人士長久以來指出亞里斯多德所倡導的智性思考就是幸福生活的藍圖。有趣的是,同樣這些與早期基督教理論有衝突的世俗哲學,在今日仍以些微不同的形式存在。

此外,許多新興的哲學道理更與耶穌基督的福音直接牴觸。這一切發生得很快,借用摩爾門經上的話說:「不到幾年」(希拉曼書7:6),大部分的世人就會「稱惡為善,稱善為惡」(尼腓二書15:20)。事實上,這兩段經文正是我們今日狀況的寫照。人們心中的道德標準瞬息萬變。幸福生活的基礎已經離道德義行越來越遠。有些人以對基督教義的迷思來貶損基督教,也就是人在今生不會幸福,唯有天堂才有幸福。5我向各位保證,跟隨救主將會在今生天堂都得到幸福。

悼詞上的美德相對於履歷表上的美德

家庭經文研讀

有些挑戰不能單以好壞來論定。有時,我們需要選擇最好的,而非只是選擇好的就可以。6

大衛·布魯克斯在一篇名為「道德遺願清單」的社論中提出一個概念,他認為「美德有兩種,即履歷表上的美德與悼詞上的美德。履歷表上的美德是你能在就業市場上使用的技能,而悼詞上的美德是人們在你的喪禮上會提到的事情。」7布魯克斯正確地結論說,悼詞上的美德是更重要的。這與我個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在我20幾歲時有一個經驗深深影響了我。這個經驗和兩位好人的喪禮有關;他們的喪禮在幾天內相繼舉行。這是真實的事件,但我改變了當事人的姓名,並且刻意含糊地交代一些基本資料。

當時我25歲,從史丹福大學法學院畢業,剛開始在一間律師事務所任職。每天與我共事的人都是身價不凡的高級知識份子。他們很和善,而且整體上來說,他們都彬彬有禮、受人注目。

我在教會裡所接觸的成員的差異則大多了。大部分的成員並不富有,他們是很好的人,大部分都過著有意義的生活。就在這時,我認識多年的兩位已退休的年長弟兄過世了。他們的喪禮只相隔幾天,兩個喪禮我都去參加了。且讓我稱其中一位為錢弟兄,另一位為信弟兄。這兩場喪禮都讓我永生難忘,因為這兩場喪禮闡明了所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所面臨的選擇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說明了履歷表上的美德和悼詞上的美德之間的奧妙區別。

錢弟兄和信弟兄年輕時都傳過教,從各方面來說,他們都稱得上是獻身服務的傳教士。上大學之後,兩人便展開不同的人生。錢弟兄與一位美麗女子結了婚,這位姊妹後來在教會漸漸變得不活躍。信弟兄同樣也與一位美麗女子結了婚,這位姊妹自始至終都在教會保持活躍。這個決定比其他因素更深刻左右了他們日後人生中的種種選擇。在我的經驗中,對救主和家庭的永恆重要意義都保持真誠忠信的夫妻,幾乎都能守住悼詞上會被推崇的那些美德。

我要再多說些錢弟兄的事。他很懂得如何待人接物,非常關心別人。他進入美國一家大型企業工作,最後成為公司的總裁。他的收入優渥,住在一棟佔地廣大的美麗豪宅。這就是我決定稱他為錢弟兄的緣故。平心而論,他在事業上的選擇不只是好或更好而已,而是最好的。

然而,他在家庭和教會方面的選擇就沒有這麼好了。他是一個好人,從沒選擇做過甚麼壞事,但他在家庭方面的選擇還有對他子女的影響,絕大多集中在教育與就業方面,也就是那些在就業市場上極為重視的履歷表上的美德。他的兒子們也都從事一流的行業。但他們沒有在教會中保持活躍,而且和非成員的年輕女性結婚。我對他們的詳細情形不太了解,但是他們的婚姻最終都以離婚收場。

錢弟兄和他的妻子也都變得不活躍。他們主要都參與上流社會的社交與社區活動,他一直都以後期聖徒自居,並且對自己傳過教這件事非常自豪,但是他沒有參加教會聚會。他偶爾會捐獻贊助教會的興建計劃,並且幫助後期聖徒成員發展事業。而且,在他所擔任的每一項職務上,他都發揮影響力,是誠實、正直、善心的表率。

他的喪禮是在墓園中一座不分教派的教堂裡舉行的,許多達官貴人都到場致哀,包括他居住的那州州長在內。除了他的子女、孫子女和我之外,到場者都有50歲以上的年紀。整體而言,這是一場莊嚴肅穆的喪禮。會中沒有談到幸福計劃的原則,也絕少提到耶穌基督。錢弟兄一生的基礎,幾乎都是在履歷表上的美德。

信弟兄在工作上所作的決定遠遠不及錢弟兄成功。他一開始嘗試獨立做點小生意,但是公司不幸遭到祝融,付之一炬,所以一切的努力化為烏有。他隨後又另起爐灶,但是只能勉強糊口。他的家很小,不過卻足以遮風避雨。他樂於工作,喜歡與人往來互動。他的事業不錯,當然也算令人滿意,但是稱不上突出,更說不上是最好的;那不是履歷表上美德所成就的事業。

反過來說,他在家庭和教會方面的選擇,卻絕對是最好的。他和妻子在教會裡完全活躍,他在被召喚的事工上服務,經常擔任教師,也時常去聖殿,是位配稱的聖職持有人。他與人關係良好,尤其是和他的大家庭以及為數眾多的孫子女。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向他們強調的是要過基督般的生活。退休以後,他還與妻子一同去傳教。雖然他曾有考驗,包括他的一個兒子在二次大戰中陣亡,但他對自己的一生已感到滿足與喜悅,因為他的家庭與耶穌基督的福音給了他人生的目的與意義。

他的喪禮在支會的教堂舉行,是一場盛大而喜樂的喪禮。出席的人包含各個年齡層,有為數眾多的孫子女和他所服務過的年輕人。會中教導了幸福計劃,而救主是整場喪禮的焦點。那是一場典型的後期聖徒喪禮。喪禮上致詞的內容談到他的品格、仁慈、對人的關懷和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與愛。

選擇與幸福生活

Family at the temple

我之前說過,這兩場喪禮對我來說是一個關鍵點。我傳過教,也愛教會。我的事業才剛起步,而那些物質、事業上的成功則讓我大開眼界。我了解到我所作的一切選擇,會決定我在今生的幸福,以及留給後人的遺風典範。我也體會到我所面臨的選擇具有永恆的意義。我十分清楚所有選擇對我都具有永恆的意義。對我來說,剛才所談到的這兩種人生,最重要的是讓我了解到:每個人不管才幹、能力、機會,或是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作出最重要的選擇。我發現對我、我未來的子孫,以及我有機會影響到的每個人而言,將救主、家庭和教會置於首位才是最重要的。這麼做將能帶來幸福的生活。

在最糟的情況下,當其他一切都分崩離析時,家庭和耶穌基督的福音是最重要的。想想摩爾門經中的父親李海,書中描述他「離開進入曠野。他撇下了他的房屋、他繼承的土地、他的金子、他的銀子和他的寶物,除了他的家人……什麼都沒帶」(尼腓一書2:4)。

這個世代的人面對著護衛信心與家庭的挑戰。有位研究人員曾經回顧研究至古印度與希臘,發現歷史上每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族群,都曾經歷過人口減少的狀況。8新聞媒體近來也強調,現今世界的人口出生率大幅下滑。華爾街日報的頭條新聞這樣宣告:「世界全新的人口定時炸彈:人口過少」。文中提出,在2016年「將發生從1950年以來,首度勞動年齡人口總數下滑的情形」。9

缺乏信心與人口下滑很明顯是息息相關的。天父為祂兒女所制定的永恆計劃有賴於信心與家庭。我很感激在一次又一次的調查中都顯示,後期聖徒始終保有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也一直持續在組織家庭生養兒女。

有些人或許沒有機會結婚或生養兒女,但跟隨救主與祂的誡命的義人,以及為天父兒女無私服務的人,「必會在永恆中得到神所應許的一切祝福」。10

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考驗,有許多事情的發生是由不得我們作主的。但有關原則、處世、奉行宗教,以及過正義的生活等等,我們都可以作主。我們對父神以及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信心和崇拜,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選擇。

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麥士維長老(1926-2004)曾引用18世紀英國牧師威廉·洛的話,做了最言簡意賅的說明:「如果你沒有選擇將神的國度放第一位,那麼不論你作什麼選擇,到最後都不重要了。」11

Father working at computer

攝影插圖:保羅·康拉勒/THE IMAGE BANK/GETTY MAGES

我希望你們了解,我之所以敘述我稱為錢弟兄和信弟兄的真人真事,並不是在鼓吹大家不要太在意在教育和職業方面的目標,相反的,我們應該盡一切所能,在這兩方面提升自己的成就。我要說的是,當教育和職業的目標凌駕在家庭、教會和對救主的見證之上時,過度強調履歷表上的美德在無意間所造成的後果,會帶來嚴重的傷害。

我相信各位都可以獲得你個人和神希望你得到的喜樂和幸福,只要你:

  • 對自己的各項祝福心存感激,特別是對自己的傳承。

  • 致力於奉行那些能讓生活有意義的永恆原則。

  • 下定決心讓你在悼詞上會被提出的美德,勝過你在履歷表上的美德。

  • 作好準備向救主回報你已過了幸福的一生。

我們每個人在幔子的另一邊最重要的會面,就是我們與「守門者」(尼腓二書9:41)救主見面。無論我們的祖先是誰,無論個人貧富,我們都要對自己堅守誡命的情形向救主報告。我們的生活應當配得「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詩篇100:4

我們將可以滿懷喜樂地報告,我們過了真正幸福的生活。■

註:

  1. 羅傑·波特,畢業典禮演講,2015年5月28日,哈佛大學登斯特館。

  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Faust, trans. Bayard Taylor (1912), 1:28.

  3. Jonathan Sacks, “How to Defeat Religious Violence,” Wall Street Journal, Oct. 2, 2015, C2; see also Jonathan Sacks, Not in God’s Name: Confronting Religious Violence (2015), 13.

  4. See Frederic W. Farrar, The Life and Work of St. Paul(1895), 304.

  5. See Carl Cederstrom, “The Dangers of Happiness,” New York Times, July 18, 2015, 8.

  6. 見達林·鄔克司,「好、更好、最好」,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104-108頁。

  7. David Brooks, “Moral Bucket List,” New York Times, Apr. 11, 2015, SR1, nytimes.com; see also David Brooks, The Road to Character (2015), xi.

  8. See Michael Blume, in David Brooks, “Peace within the Texts,” New York Times, Nov. 17, 2015, A23, nytimes.com.

  9. Greg Ip, “The World’s New Population Time Bomb: Too Few People,” Wall Street Journal, Nov. 24, 2015, 1.

  10. 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2010),1.3.3。

  11. Neal A. Maxwell, “Response to a Call,” Ensign, May 1974, 112; see also William Law, in The Quotable Lewis, ed. Wayne Martindale and Jerry Root (1989),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