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第9章:「家庭的守護者」——建立、滋養和護衛家庭


第9章

「家庭的守護者」

建立、滋養和護衛家庭

1995年9月23日,在一場總會慈助會大會上,第十五任總會會長戈登·興格萊會長站在教會的婦女們面前,對於後期聖徒婦女的忠信和勤奮表達了感激——不分老少、已婚或單身,或有無子女;他知道她們面臨重大的挑戰,因此給予她們鼓勵、忠告和告誡,以幫助她們履行責任並在人生中找到喜樂。他在演講結尾時說:

戈登‧興格萊會長

戈登·興格萊

「由於許多詭辯被視為真理、許多標準及價值觀遭混淆、許多迷惑誘騙使人慢慢染上世俗的惡習,我們覺得要提出警告與預警。為強調此警告,我們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議會現在要向全體教會成員及世人發出一份文告,宣告並再度確認本教會歷任先知、先見、啟示者一再提及關於家庭的標準、教義與作法。」1然後他宣讀「家庭:致全世界文告」,這是此文告首度公開宣讀。

在文告中,總會會長團及十二使徒定額組宣告,「以主耶穌基督的教訓為基礎,最有可能獲得家庭生活的幸福」。他們「鄭重宣告,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是神所制定,而家庭是造物主為祂子女永恆目標所訂計畫的核心。」他們提醒,丈夫和妻子「肩負神聖的責任要彼此相愛、彼此照顧,也要愛護和照顧他們的兒女。」2

如文告標題所強調的,發行這份「致全世界的文告」是要提醒所有的人,包括各國領袖,記住家庭的永恆重要性。文告發布八個月後,興格萊會長在日本東京的一場記者會上發言,說道:「為什麼我們現在要發表這份關於家庭的文告?因為家庭飽受攻擊。世界各地的家庭正逐漸瓦解。家庭是改善社會的根據地,而在大多數的情形下,孩子會依照他們所接受的教導去做。我們在努力鞏固家庭,讓這世界變得更好。」3

從慈助會姊妹們的見證可以看出,這不僅是向全世界發出的一份文告,這項教義聲明對教會中的每個家庭及每個人都深具意義。這份文告中所闡述的原則,感動了姊妹們的心,不論她們處在何種環境下。

芭芭拉‧湯普森

芭芭拉·湯普森

興格萊會長在鹽湖大會堂裡宣讀這篇文告時,芭芭拉·湯普森姊妹那時也在場,她後來成為總會慈助會會長團的諮理。她回憶道:「那是個重大的場合。我感受到這項信息的重要。我那時心想:『這是給為人父母者的絕佳指南,也是為人父母者的重責大任。』有短暫片刻我心裡想著,這份文告跟我沒有太大關係,因為我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是我隨即又想到:『它其實跟我是有關的,我是家中的一份子,我是家中的女兒、姊姊、姑姑、阿姨、表姊妹、姪女和孫女。我有責任——和祝福——因為我是家中的一份子。即使我是自己家中唯一活在世上的人,我仍是神的家庭中的一份子,我有責任去協助鞏助神家庭中的其他成員。』」4

興格萊會長宣讀這篇文告時,邦妮·帕肯也在大會堂裡。她回憶道:「會眾中雖一片靜寂,卻興奮莫名,大家的反應是:『太好了,我們的家庭正需要幫助!』還記得當時對這文告的感覺極佳,淚水從我的臉頰上滑落。我看看坐在身邊的姊妹們,她們似乎也有同樣的感受。家庭文告的內容是如此豐富,讓我等不及拿到一份來細讀。這篇文告肯定了婦女的尊嚴。最特別的是,這篇文告首先是在總會慈助會大會中,向教會的婦女們宣讀的。」5

總會會長團為何選在一次總會慈助會大會上宣讀這篇文告?興格萊會長在宣讀完後,針對這個問題作了回答。他告訴姊妹們:「妳們是家庭的守護者,是子女的養育者。是妳們在滋養他們,幫助他們培養生活習慣。沒有任何其他工作比養育神的兒女更近乎神性。」6

興格萊會長的第二諮理雅各·傅士德會長作了以下的補充說明:「母親是家庭的核心和靈魂人物,所以優先在總會慈助會大會中宣讀〔這份文告〕是很恰當的。」7

「再度確認……標準、教義與作法」

家庭文告裡的教導在1995年當時並不是新的教導。如興格萊會長所說的,這些教導是「再度確認……標準、教義與作法」8,而且甚至在祂創造大地之前,家庭就一直是「造物主……計畫的核心」。9

第十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茱麗·貝克姊妹教導:「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我們有一項關於家庭的神學道理,是以創造、墜落和贖罪為基礎。神創造地球,是為了提供地方讓家庭居住;……『墜落』為這個家庭提供了成長的方法。……贖罪讓這個家庭得以永遠印證在一起。」10

凡有福音的時代,忠信的男女就一直忠於這項關於家庭的神學,並遵從這些標準、教義和作法。「我們榮耀的母親夏娃」和我們的「先祖亞當」是他們孩子的領袖,教導他們「我們被救贖的快樂,和神給所有服從者的永生。」11利百加和以撒確保他們的家庭不會失去聖職的聖約和祝福。12撒勒法城裡的一位寡婦,由於懷著信心跟從先知以利亞,而得以照顧自己的兒子。13兩千零六十名年輕戰士英勇作戰來保護家人,他們相信他們的母親所作的保證:「神必拯救他們」。14耶穌基督年少的時候,在母親馬利亞和她丈夫約瑟充滿愛與關懷的養育之下,「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15

由於福音的復興,教會早期成員更加了解家庭的重要。16聖徒們學習到,藉由聖職能力,他們可以接受聖殿教儀和聖約,使家庭永遠結合在一起。這項應許讓後期聖徒在履行身為神的兒女的職責上更增添力量。

早期的慈助會領袖鼓勵婦女,要讓家庭成為她們生活中關注的重心。第二任總會慈助會會長伊莉莎·舒姊妹自己沒有子女,但她體會到母親的影響力之重要。她勸誡慈助會姊妹:「要以履行家中職責為第一要務。」17第三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琪娜·楊姊妹教導姊妹們要「讓家成為人心嚮往的地方,瀰漫愛、平安與團結的氣氛,讓不動惡念的甜美仁愛永遠停駐。」18

瑪麗·斐亭·斯密是一位足為典範的堅強、慈愛母親。她的兒子約瑟F.·斯密後來成為第六任總會會長,他回憶道:

「我還記得家母在納府時期的模樣。我記得看到她在納府市開始被暴徒轟擊時,帶著僅有的家當和無助的子女匆匆登上一艘平底船。我記得教會在那裡和前往冬季營途中,在密蘇里河上的艱苦情形,以及她怎樣在疲乏的旅程中,為子女和家人祈禱。……我還記得我們在與以色列營一起西遷,前往這些山谷途中,沒有足夠的公牛拉篷車時所遭遇的一切苦難。因為沒辦法買到公牛,她就把母牛及小牛一起套上軛,並試著把兩輛篷車綁在一起,就這樣克難、無助地啟程前往猶他州,而家母說——『主必開啟道路」;至於祂如何開啟道路,沒有人知道。當時我還小,駕著牛車,做我分內的工作;我記得我無意間看見她私下祈禱,祈求神能讓她完成她的使命。你想,這些事能不在我腦海中留下印象嗎?你認為我會忘記家母的榜樣嗎?不會的。她的信心和榜樣將永遠鮮明地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就是我心裡所想的!我的每一次呼吸,靈魂中的每一份感覺,都因家母是一位聖徒而充滿對神的感激;我也因她是一位屬神的婦女而感謝神。她純潔而忠信,寧死也不願辜負託付給她的事,寧可在曠野中忍受貧窮困苦,努力讓她的家人聚在一起,也不願留在巴比倫中。那就是她和她的子女所抱持的精神。」19

屬世的責任和永恆的角色

為了與關乎家庭神聖本質的永恆原則保持和諧一致,麥基洗德聖職定額組幫助男人履行身為兒子、弟兄、丈夫和父親的職責;慈助會則幫助婦女履行身為女兒、姊妹、妻子和母親的責任。慈助會的姊妹們始終互相支持,幫助彼此鞏固家庭,學習能改善家庭的實用技能,和使家庭成為聖靈能駐留的地方。

滋養家庭

琪娜·楊姊妹是一位慈愛、善於照顧人的母親,她把自己在持家時奉為圭臬的一些原則教導給慈助會姊妹們。她勸告:「在場若有任何一位母親沒有適當地教導自己的子女,……我懇請妳們要這麼做。將孩子都召集到身邊來,……與他們一起祈禱。……提醒孩子小心提防周遭的各種惡事;……使他們不致被這些邪惡力量所擄獲,而會在主前聖潔及純潔地長大。」20她也教導:「要勤奮地履行身為母親與妻子的人生職責,……讓我們留意在小孩子面前說話要有智慧,避免挑剔,……要培養更高尚的品格,以提升、陶冶和淨化心靈。我們要盡一切所能來教導錫安的兒女要誠實、有美德、正直並且在一切職責上要準時;也要勤勉並守安息日為聖。……母親不應在子女面前說任何有損父親的話,因為孩子會有樣學樣;要在他們稚嫩的心靈中播下好種子,始終記得原則重於規定,這麼做會讓妳們積攢財寶在天上。」21

拔示巴·斯密姊妹在擔任第四任總會慈助會會長時,看到了鞏固家庭的必要,因此她為慈助會姊妹們開設了母職教育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婚姻、產前護理和育兒方面的忠告;這些課程支持了斯密F.·約瑟會長的教導,即慈助會應協助婦女履行在家中的角色:

「無論何處若對家庭、家庭責任、以及對夫妻和親子間應當存在的正當義務缺乏知識或認識,這個組織就會那裡或附近存在,並藉著該組織所擁有的天賦恩賜與靈感,準備好隨時傳授這些重要職責的相關知識。無論何處若有年輕的母親欠缺應有的經驗來養育小孩,或使家裡更美好、更具吸引力、更為她自己和她丈夫所喜悅,這個組織就會在那裡,向那位年輕的母親傳授知識,幫助她善盡責任。無論何處若在給予孩童適當、營養的天然食物方面缺乏經驗,或是需要給予孩童適當的屬靈知識及靈性糧食,那裡就會有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美好的慈助會組織和錫安母親與女兒的組織,準備好傳授這些知識。」22

這種養育照顧的能力並不僅限於本身有子女的婦女才有。雪麗·杜姊妹說:「有些婦女一直等待,仍沒有子女,這原因只有主知道。對任何一個正義的婦女而言,這樣的延遲並不好受。但是,主為我們每個人所訂立的時間表並不會取走我們的天性。因此,我們有些人就必須直接找到其他方法來當母親。在我們周遭許多需要疼愛和帶領的人。」23

教會中的姊妹可在接受召喚擔任領袖和教師,以及擔任探訪教師時,有機會去滋養照顧他人。有些姊妹對不是自己生育的孩子發揮了母親般的愛心和影響;單身姊妹經常在這些方面上打頭陣,造福那些在生活中需要正義婦女影響力的孩子。有時候這樣的滋養照顧會持續數天、數週、甚至數年。透過無私的服務和個人的信心,婦女們拯救了許多孩子脫離身心和靈性的危險。

使家成為提供力量的核心

從慈助會早期在伊利諾州納府開始,姊妹們就聚在一起學習行善助人和實際生活兩方面的責任;她們培養各項技能來協助姊妹們提升信心和個人正義、鞏固家人,使家庭成為靈性力量的中心,並幫助有需要的人。她們運用未雨綢繆以及在屬靈和屬世上自立的原則;她們也從互相教導和一起服務中,增進了姊妹情誼與團結合一。這樣的訓練讓處在各種環境下的姊妹們都蒙受了祝福。邦妮·帕肯姊妹談到這些聚會如何鞏固了她:

「身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慈助會的成員,能養育和支持家庭單位,是我們的祝福和責任。每個人都歸屬於某個家庭,而每個家庭都需要受到鞏固和保護。

「幫助我成為家庭主婦的最大助力,首先是來自家母及我的祖母,其次是來自我們居住過的各支會的慈助會姊妹們。我從中學到技能,也從她們的榜樣中看到,建立一個使家人樂在其中的家庭,是何等的喜悅。……慈助會的領袖們,要確使妳們策劃的聚會及活動能鞏固每個姊妹的家庭。」24

第十一任總會慈助會會長芭芭拉·烏因達姊妹提醒姊妹們,她們若使家中保持整潔和井然有序時,屬靈的祝福便會來到:「當家庭主婦是一門藝術;能擁有一處聖所——一個遠離世俗塵囂的庇護所,對我們自己和家人而言都很重要,不但我們置身其中會感到舒適自在,別人來訪時,也會同樣的感受。」25

不論個人或整體,慈助會姊妹在鞏固家人與家庭方面都為彼此樹立榜樣。第九任總會慈助會會長貝拉·施百福姊妹曾分享她的見證,談到慈助會的神聖起源,以及這個組織在幫助婦女履行妻子和母親的職責上所扮演的角色。她說:「我認為慈助會對家庭有深遠、良好的影響。如果一位婦女有個好母親,她會有個好家庭。而如果她有個慈助會的好母親,可以確定她的家中會充滿智慧和良好的影響。」26

所有的姊妹都有養育或「當母親」的責任。十二使徒定額組羅素·培勒長老教導:「姊妹們,身為弟兄的我們無法做到妳們在世界奠基以前就被神指派去做的事。我們可能會想試試看,但要複製妳們獨特的恩賜是絕無指望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能比正義婦女的影響力更能觸及個人、教化人心或改變生命。……所有的女性在其聖潔的天性中,都有當母親的天賦才能和職責。」27

母職一詞劃定了婦女的永恆角色,也描述婦女具有養育者的天性。養育是個涵義寬廣的詞彙,它代表著訓練、教導、教育、增進發展、促進成長,滋養或餵養。婦女被賦予莫大的特權和責任來提供養育,充分發揮其所有涵義;慈助會有責任教導和支持婦女,幫助她們扮演好神任命的重要角色,當個好母親和養育者。28

茱麗·貝克曾教導關於養育的作用:「養育的意思是薰陶、照顧以及使人成長。因此,明白福音真理的母親會在家中營造有助於屬世及屬靈兩方面成長的環境。養育的另一個代名詞是家政。家政包括烹飪、洗衣服、洗碗盤、讓家中井然有序。家是婦女發揮最大力量與影響的地方;因此,後期聖徒婦女應該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家政專家。與孩子一起做家事會帶來許多教導和親身示範的機會,讓孩子看到他們需要仿效的特質。善於養育的母親應當是博學多聞的,但婦女若缺少技能,無法在家中營造出有助於靈性成長的環境,那麼她們所受的一切教育對她們毫無益處。……養育是需要有條理、有耐心、有愛心及付出努力的。透過養育來幫助子女成長,是婦女被賦予的一個角色,這角色確實力量強大且影響深遠。」29

護衛家庭與母職

除了從內部鞏固家庭之外,慈助會也提供了堅強的防護來抵禦攻擊家庭的各種外界勢力。第十四任總會會長豪惠·洪德會長說:

「我覺得我們非常需要將教會的婦女團結起來,支持總會弟兄,一起抵抗周遭的邪惡浪潮,和推動救主的事工。 ……

「……我們也懇求各位用妳們那強大的良善影響力來施助和鞏固我們的家庭、教會和社區。」30

慈助會領袖向來都公開反對任何削弱傳統家庭、貶抑妻子與母親神聖角色的作為。第八任總會慈助會會長艾美·列曼姊妹強調母親需要陪伴孩子。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會長,在那段期間,政府和民間領袖鼓勵婦女在丈夫作戰時,出外工作來支持國家經濟。有些姊妹需要出外工作以維持家庭生計。雖然列曼姊妹承認確實有這些挑戰,但她仍然鼓勵婦女竭盡所能地留在家中教導子女。

列曼姊妹的信息與總會會長團的教導一致,總會會長團提醒教會成員要記得母職「神聖的奉獻精神」。31第七任總會會會長禧伯·郭與他的諮理小路賓·克拉克會長和大衛奧·麥基會長宣告:

「母職近乎神性,是人類所從事最崇高聖潔的一項服務。凡敬重自己這項神聖召喚及職務的女性,其地位僅次於天使。我們要對以色列的母親說,願神祝福、保護妳們,賜予妳們力量和勇氣、信心和知識、聖潔的愛和獻身職責的精神,使妳們能充分履行妳們的神聖召喚。我們要對妳們這些母親和未來將成為母親的人說:要貞潔、保持純潔、過正義的生活,使妳們的後裔世世代代都能稱妳為有福。」32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數十年間,危害家人和家庭的負面勢力不斷高漲。第十二任總會會長賓塞·甘會長按手選派芭芭拉·斯密姊妹擔任第十任總會慈助會會長時,斯密姊妹「深切感覺到有責任……護衛家庭以及婦女在神聖的家庭圈子中的夥伴關係。」33在她任內,她始終捍衛著神所啟示有關婦女的神聖角色和永恆家庭的祝福的真理。芭芭拉·斯密姊妹、她的諮理及聖職領袖對當時的社會議題勤加研究,發現許多人所倡導的計畫不僅無法保障婦女在擔任妻子及母親的角色時應有的特權,也會削弱家庭。

「有位新聞記者概述了斯密姊妹一再重申的信息:「『各位妻子、母親和持家者,昂起頭來!妳們不僅創造生命,並且使生命豐富。切勿用那份影響深遠的力量,去換取稍縱即逝、膚淺而毫無價值的事物。要珍惜、擴展和光大這力量,妳們擔任著一項重大非凡的職務。』這就是摩爾門婦女領袖芭芭拉·斯密的信息。」34

自斯密姊妹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以來,母職和家庭的神聖性所遭受的攻擊與日俱增。但是,由於對神的信心並了解其職責的永恆重要性,各年齡層的慈助會姊妹都持續不斷地支持和護衛能鞏固家庭與家人的真理。無論擔任母親或祖母、女兒或姊妹、家中的長輩、教會中的教師或領袖,她們在許多不同的角色上守護家庭的神聖性。當婦女鞏固了孩子的信心,就是對鞏固家庭——包括現在和未來的家庭——有所貢獻。

後期時代眾先知有關家庭的教導

有對父母問他們的孩子,他們喜歡最近一次總會大會的哪些部分。他們16歲的女兒說:「我非常喜愛總會大會!我很高興聽到受靈啟發且睿智的先知和領袖們支持母職。」這位女青年在內心深處一直想當個母親,但是卻很擔心當母親並不合乎時代潮流,甚至受到許多人的詆毀。當她聽到先知和使徒對她的理想表示肯定和嘉許,令她倍感安慰。35慈助會鞏固家庭與家人的事工始終都與後期時代先知的教導和諧一致。

第九任總會會長大衛奧·麥基會長經常教導,「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36

第十一任總會會長海樂·李會長提出了類似的忠告:「主的事工中,你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自家的圍牆內。」37

針對家庭不斷遭受攻擊一事,賓塞·甘會長提出預言和警告:

「過去有助於鞏固和維護家庭的許多社會約束,如今正在瓦解消失。時候將到,唯有對家庭深具信心並積極鞏固家庭的人,才能在邪惡勢力重重包圍的環境中守住家庭。

「……有些人用背離傳統的方式來解釋家庭的意義,這樣的作法會使得家庭難以存在。 ……

「在這世上,我們這群人最不該被似是而非的論點所矇騙,而誤以為家庭只是塵世社會發展過程的某個特定階段。我們有自由去抗拒這些作為,這些舉動不僅貶低家庭的重要性,並且鼓吹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我們知道家庭是永恆的;我們知道一旦家庭出問題,社會上其他每個組織都會跟著出問題。」38

除了這些嚴厲的警告,後期時代的先知也與那些有子女偏離福音道路的忠信父母分享了希望的話語。雅各·傅士德會長說:「至於那些一向正義勤奮,且虔敬地教導兒女,卻因兒女不服從而傷心的父母,我們要說,那好牧人在看顧著他們。神知道和了解你們深沉的憂傷。一切都還有希望。」39

戈登·興格萊會長也表達了他的信心,他相信,後期聖徒婦女在慈助會姊妹們的支持鞏固下,有能力幫助家人抵抗家庭所遭受的種種攻擊。他強調,慈助會姊妹可以團結一致來捍衛家庭:

「本教會的婦女堅定不移地支持主的計畫裡一切正確良好的事,這是相當重要的。我相信,沒有其他任何組織能和本教會的慈助會相比。……只要她們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她們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

「我們呼籲本教會的婦女一起擁護和捍衛正義。她們必須從自己家裡做起,她們可以在課堂上教導正義,也可以在社區裡倡導正義。」

「她們必須成為自己女兒的導師和守護者。這些作女兒的必須在初級會和女青年的課堂上學習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價值觀。拯救一個女孩,就拯救了許多世代。她會在堅強和正義中成長,她會在主的殿裡結婚,她會教導兒女明白真理的道。她的兒女會跟隨她的足跡,並且以同樣的方式教育他們的兒女。那時,慈祥的祖母則會在他們身旁給予鼓勵。」40

「天堂一暼」

有人曾問賓塞·甘會長:「你去過天堂嗎?」甘會長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那天他在為一對夫妻執行印證時,就瞥見了天堂;這對夫妻的其中一位是家中八個孩子中最後一個接受這項神聖教儀的。甘會長說:「心地純潔者所在之處,就是天堂。」他談到有一次他在一位支聯會會長家裡瞥見了天堂。這個家空間狹小,但人口眾多。孩子們一起幫忙擺放餐具,一個年幼的孩子在晚餐前作了真心的祈禱。甘會長說,他曾在與一對夫妻談話時,瞥見了天堂;這對夫妻沒有生育子女,但是「家裡住滿了人」,他們領養了18名孤兒。他還分享其他的經驗,提到他在一些忠信的後期聖徒生活中瞥見了天堂;這些人以言語和行動表達了見證。甘會長教導:「天堂是一個地方,也是一種情境;天堂是家庭與家人,是體諒與仁慈;天堂是互相依賴和無私的行為,是寧靜而穩健理智的生活,是個人的犧牲、誠摯的接待、對人真誠的關懷;天堂是遵守神的誡命,不誇耀也不偽善;天堂是一種無私表現。天堂就在我們四周。我們只需在發現天堂並樂在其中時,能夠認出那就是天堂。是的,我親愛的弟兄,我已多次瞥見了天堂。」41

世界各地的慈助會姊妹和她們的家庭,藉由他們的生活方式,拉近了與天堂的距離。

有位美國的姊妹在母親臨終前照顧她3年。之後不到一年,她的女兒罹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這位為家人犧牲奉獻的母親每天照顧女兒長達10年,直到這位年輕的女孩在17歲過世為止。

東加有一位單親媽媽,在簡陋的住屋裡養育著幾個孩子。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她的兒女們能事奉主並且過更好的生活。她按照這樣的優先順序,幫助孩子們在生活中建立了福音的模式。在她的帶領下,他們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會一起祈禱、研讀經文、工作和崇拜。

有位美國的姊妹有8個未滿14歲的子女。對她而言,每天的日子都充滿身心、靈性、智能與情緒上的挑戰,但是她會把正確的事先照顧好。她在丈夫為教會服務以及努力工作養家的責任上給予支持。他們一起為每個孩子祈禱,一起思索要如何來幫助每個孩子在個人的責任和目標上有所進步。在這位姊妹的家裡,光是煮飯、管理、思考和祈禱,就已經要付出相當大的心力。此外,她還接受探訪教導的職責,照顧支會裡需要鼓勵的姊妹們。她為她們祈禱、掛念她們、探訪她們,每個月經常詢問她們的近況。

在墨西哥有個忠信的家庭住在繁忙、嘈雜的都市裡,他們的家四周圍著高牆和鐵門。在圍牆的內牆上,母親畫了一座美麗的花園,其中有樹木、花卉和噴水池。在屋內,這家人不只在書架上擺了許多書,也把全家聚會、研讀和玩耍的地方整理得很好。

迦納有位姊妹管理自家的農場。在柵欄外,她栽種了一些蓍草植物;在柵欄內,她圍起羊圈飼養山羊。她也種植了一些棕櫚果,用水煮過後製成棕櫚油拿去市場販售。在她整潔的住家範圍裡,處處顯示出她對家人的愛。她會鋤草、清理和打掃院子;這家人在芒果樹下擺了一張自製的長椅,他們會坐在那裡開家人家庭晚會,或是舉行其他的家庭聚會。

在香港,有位行動不便的單身姊妹住在一棟大廈的第80層樓。她一個人獨居,而且是家中唯一的教會成員,但是她將這個家營造成一個安全祥和的處所,讓她自己和登門拜訪的人都能在那裡感受到聖靈的影響力。她將經文、慈助會課本和聖詩本擺放在一個小架子上。她找出自己祖先的資料,並到聖殿去為他們執行教儀。

印度有位姊妹協助在自己的城市裡成立一個分會。她的丈夫擔任分會會長;她則是慈助會會長,慈助會裡大概有20位成員。他們養育了三個忠信的女兒,在他們聖潔的家中,用福音原則守護著他們。

巴西有位母親住在一個紅磚砌成的房子裡,屋外有一片紅土院子,院子四周圍繞著一道紅磚牆。不時可聽到初級會的歌曲,牆壁上也貼滿從利阿賀拿剪下的圖片,包括聖殿、神的先知和救主的圖片。為了去聖殿印證,她和她的丈夫付出犧牲,使他們的子女能在聖約中出生。她經常祈求主幫助她、賜給她足夠的力量和靈感,讓她能在福音的光、真理和力量中撫養孩子長大,使他們能訂立並遵守聖約,那些聖約是她和丈夫付出犧牲所帶給這些孩子的。

這些姊妹代表了其他許許多多的姊妹,誠如戈登·興格萊會長說的,她們確實是「家庭的守護者。」42賓塞·甘會長所說的這番話,她們當之無愧:

「作一個正義的婦女在任何年代都是件光榮的事。尤其是能在救主第二次來臨前的最後時期作個正義的婦女,更是一項特別崇高的召喚。在今日一位正義婦女的力量和影響要比在平靜的時代強十倍。她被安排到世上來充實、保護及守護社會上最基本、最高貴的組織,也就是家庭。社會裡其他的組織都可能動搖,甚至傾倒,但是正義的婦女能幫助拯救家庭,使它在歷經暴風雨和打擊時,成為人們所知唯一屹立不搖的聖所。」43

「願神加強妳們,使妳們得以面對今日的挑戰」

在興格萊會長宣讀家庭文告的那個深具歷史意義的晚上,他在演講結束時,留下了一項祝福給教會中的婦女:

「親愛的姊妹,願主祝福妳們。……願神加強妳們,使妳們得以面對今日的挑戰;並賦予妳們超乎本身的智慧來應付經常遭遇的問題。願神賜福給妳們及妳們所愛的人,來回應妳們的祈禱與懇求。我們將我們的愛與祝福留給各位,願妳們的生活充滿平安與喜樂。這是可能的,妳們當中許多人可以為這件事作證。願主在今日及未來歲月中祝福妳們,這是我謙卑的祈求。」44

第9章

  1. 戈登·興格萊,「堅拒世俗的誘騙」,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106頁。

  2.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本書第166-167頁。

  3. 參閱戈登·興格萊,「受靈啟發的思想」,1997年8月,聖徒之聲,第5頁。

  4. 參閱芭芭拉·湯普森,「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117頁。

  5. 邦妮·帕肯,「父母肩負著神聖的使命」,2006年6月,利阿賀拿,第61頁。

  6. 戈登·興格萊,「堅拒世俗的誘騙」,第109頁。

  7. 雅各·傅士德,「慈助會之主要關鍵語」,1997年1月,聖徒之聲,第102頁。

  8. 戈登·興格萊,「堅拒世俗的誘騙」,第108頁。

  9.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本書第166頁。

  10. 茱麗·貝克,「教導有關家庭的教義」,2011年3月,利阿賀拿,第32頁。

  11. 教義和聖約138:38-39摩西書5:10-12

  12. 創世記第27~28章;亦見茱麗·貝克,「教導有關家庭的教義」,第36頁。

  13. 列王紀上17:8-24

  14. 阿爾瑪書56:47-48

  15. 路加福音2:40-52

  16. 教義和聖約68:25-2893:36-48131:1-3

  17. Eliza R. Snow, “An Address,” Woman’s Exponent, Sept. 15, 1873, 63.

  18. Zina D. H. Young, in “First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Relief Society,” Woman’s Exponent, Apr. 15, 1889, 172.

  19. Joseph F. Smith, in Deseret Weekly, Jan. 9, 1892, 71;亦見總會會長的教訓:斯密F.約瑟(1998)第31-32頁。

  20. Zina D. H. Young, in “Relief Society Jubilee,” Woman’s Exponent, Apr. 1, 1892, 140.

  21. Zina D. H. Young, in “First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Relief Society,” 172.

  22. Joseph F. Smith, in Minutes of Relief Society General Board, Mar. 17, 1914, 50–51;引用於總會會長的教訓:斯密F.約瑟(1998)第186頁。

  23. 雪麗·杜,「我們不都是母親嗎?」,2002年1月,利阿賀拿,第113頁。

  24. 參閱邦妮·帕肯,「父母肩負著神聖的使命」,第65頁。

  25. Barbara W. Winder, in “Enriching and Protecting the Home,” Ensign, Mar. 1986, 20.

  26. Belle S. Spafford, interview by Jill Mulvay [Derr], Mar. 8, 1976, transcript, Church History Library, 238.

  27. 參閱羅素·培勒,2010年5月,利阿賀拿,第18頁。

  28. 見雪麗·杜,「我們不都是母親嗎?」第112-114頁。

  29. 參閱茱麗·貝克,2007年11月,利阿賀拿,第77頁。

  30. 豪惠·洪德,「致教會中的婦女」,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88頁。

  31. Message from the First Presidency,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2, 12; read by J. Reuben Clark Jr.

  32. Message from the First Presidency,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2, 12–13; read by J. Reuben Clark Jr.

  33. Barbara B. Smith, A Fruitful Season (1988), 55.

  34. George W. Cornell, “Homemakers Get a Boost,” Fresno [California] Bee, Apr. 5, 1978, C-5; quoted in Jill Mulvay Derr, Janath Russell Cannon, and Maureen Ursenbach Beecher, Women of Covenant: The Story of Relief Society (1992), 361.

  35. 見蘇珊·譚納,「鞏固未來的母親」,2005年6月,利阿賀拿,第16頁。

  36. David O. McKay quoting J. E. McCulloch, Home: The Savior of Civilization (1924), 42;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35, 116.

  37. Harold B. Lee, “Be Loyal to the Royal within You,” in Speeches of the Year: BYU Devotional and Ten-Stake Fireside Addresses 1973 (1974), 91;亦見總會會長的教訓:海樂·李(2000),第134頁。

  38. 參閱賓塞·甘,1981年4月,聖徒之聲,第3頁。

  39. 參閱雅各·傅士德,2003年5月,利阿賀拿,第68頁。

  40. 參閱戈登·興格萊,「堅定不移」,2004年1月10日,全球領導人訓練會議,第20頁。

  41. 見賓塞·甘,1972年4月,聖徒之聲,第3-7頁。

  42. 戈登·興格萊,「堅拒世俗的誘騙」,第109頁。

  43. 參閱賓塞·甘,「姊妹的特權與職責」,1979年2月,聖徒之聲,第144-145頁。

  44. 參閱戈登·興格萊,「堅拒世俗的誘騙」,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