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
第71課:教義和聖約58:26-29


「第71課:教義和聖約58:26-29:『熱心做好事』」,教義和聖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2025)

「教義和聖約58:26-29」,教義和聖約福音進修班教師用本

第71課:教義和聖約第58~59篇

教義和聖約58:26-29

「熱心做好事」

服務社區的青少年

包括一群來自紐約州考斯威爾的許多聖徒,最近抵達密蘇里州傑克森郡。他們渴望協助救主建立錫安,但他們不確定該做哪些事。主說明,他們應該運用自己的選擇權,找出幫助和服務的方法。本課能幫助學生了解,如何效法救主行善的榜樣。

可進行的學習活動

基督生命中的一天

上課之前,不妨在白板上寫下他們行善事。請每位學生分享,在他們認識的人當中,哪一個人的生活符合那樣的描述。可以請幾位自願者分享,為什麼這句話會讓他們想起他們選擇的人。

告訴學生,使徒行傳第10章是彼得在凱撒利亞的教導紀錄。請他們翻到使徒行傳10:38,看看彼得會把誰的名字寫在白板上。

想像一下,如果耶穌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生、住在你家附近,或在你的學校上學,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 在你的想像中,祂會做哪些能被描述為「行善事」的事?

為了幫助學生渴望效法救主的榜樣,不妨給他們時間,將他們對以下提示的想法,記錄在研讀日記中。

試著想像,如果你在星期六整天和耶穌一起「行善事」,會有哪些感覺。這項經驗會如何影響你,即使在你沒有與祂在一起的日子裡,選擇如何度過時間?

選擇行善

在獲得教義和聖約第58篇時,約瑟·斯密和教會的一些長老剛抵達密蘇里州不久。他們渴望獲得關於如何在該地區建立教會和錫安的指示。救主教導他們能如何運用選擇權來做祂的事工。

請閱讀教義和聖約58:26-29,以了解關於運用選擇權,救主給了聖徒哪些教導。在下面圖表中相應的部分,寫下你找到的字句。(注意:「是不宜的」是指沒有必要或不好。)

不妨將下面的圖表展示在白板上,或將圖表提供給每個學生。如果與同伴一起完成活動,可能會幫助一些學生更投入參與這項活動。

運用選擇權來變得……

更像耶穌

更不像耶穌

在學生完成後,不妨提出一些問題,幫助他們思考並了解他們找到的字句的含義。例如:

  • 在你看來,「熱心做」或積極尋求行善,是什麼意思?

  • 在你看來,為什麼我們應該避免「被迫」或被逼著去行善?

  • 在你看來,為什麼行善的動機很重要?

在你的研讀日記或經文中,用你自己的話,記錄在這幾節經文中,你覺得對救主來說很重要的真理。

請學生分享他們所記錄的真理,或寫在白板上。他們可能會表達的一項真理是,神獎勵那些主動尋求促成正義的人

不妨請學生沉思或記錄他們有多常主動尋找為神和其他人服務的方法,而不是等待被告知該做什麼。請他們留意,在他們繼續研讀時,可以用哪些方法來努力更熱心做好事。

  • 關於曾經奉行救主在這幾節經文中的教導的人,你能從經文中想到哪些例子?

  • 救主注意到行善的機會,並運用祂的選擇權採取行動的例子有哪些?

不妨向學生播放影片「耶穌基督憐憫和醫治人們」(6:32),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取得。當中描繪了復活的救主選擇在尼腓人中多待一段時間,服務和醫治他們。

6:31

或者也可以播放影片「拿因的寡婦」(2:22),影片可在ChurchofJesusChrist.org取得。當中描繪了救主注意到一位悲傷的母親,並選擇停下來安慰她,治癒她的兒子。

2:3

救主在我們生活中的教導

不妨幫助學生發現救主在第26-29節的教導,在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不妨運用下列的一些情況,或其他與學生更相關的情況。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哪些經文或字句最適合每種情況。鼓勵各組想出,每個人能運用自己的選擇權來做好事的不同方法。

接著,不妨請每個小組重複這項活動,創造自己的情境,讓青少年可以應用救主在第58篇的教導。

  1. 茱麗葉最近被指派去施助一個她從未見過的家庭,她甚至不確定該如何開始。

  2. 安恩的主日學教師是一個很棒的人,但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她的許多同學似乎已經失去了興趣,不再嘗試參與課程。

  3. 潔絲敏注意到,她媽媽最近似乎比平時更累了。

  4. 沙維爾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些關於另一個學生的不友善貼文。

  5. 雅列有一個空閒的下午,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他去做,也沒有地方需要他去。

不妨請學生唱出或聆聽能強化本課所學到的原則的一首聖詩,來結束本課堂。其中一個選項是:「我可曾行善?」(聖詩選輯,第135首)。請他們沉思,歌詞如何適用於救主在第58篇所教導的原則。請一兩位學生與全班分享,他們覺得救主會希望他們從今天的研讀中,記住哪些事。讓學生先寫下自己的想法,然後請一些人出聲分享,可能會有幫助。

不妨請學生找出機會,在下一次福音進修班上課之前,根據他們所學到的事採取行動。不妨進行跟進,請願意的學生跟全班分享他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