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歷史
成為像神一樣


成為像神一樣

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的宗教,最常見的看法之一就是將神視為父親,而將人類視為神的兒女。無數億的人將神視為父母,向神祈求,祈願全人類都能發揮兄弟姊妹的情誼,來促進和平,援助疲困憂傷的人,因為他們深信神的每一位兒女都有著極大的價值。

然而,對於神與人之間的親子關係,信仰不同的人,在理念上也極為不同。有些人認為,「神的孩子」一詞是個榮譽的稱呼,僅保留給相信神,會像接受父親一樣接受神的指示的人。許多人則認為,將神與人之間的關係描述為親子只是一種比喻,用來表達神對其創造物的愛,以及這些創造物需要仰賴神的支持及保護。

後期聖徒則認為,所有的人徹徹底底都是神的兒女;他們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著神聖的起源,天性和潛能。每個人都有永恆的核心,也是「天上父母所心愛的靈體兒女。」1每個人都擁有神性的種子,也必須選擇是要依照這樣的神性生活,或是要違反這樣的神性。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所有的人都可「邁向完全,終而達成神聖目標。」2就如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培養出父母擁有的特質,人類所繼承的神性,也可以發展得像他們的天父一樣。

在神的各項特質中,那最能鼓舞,激勵和謙抑本教會成員的,就是祂極為渴望幫助祂的兒女培養這些神性。神以父母身分提供的慈愛及指引,能使每一位樂意服從的孩子獲得神的完全和神的榮耀。這項知識改變了後期聖徒看待人類同胞的態度。男人和女人都擁有潛能超升成為神,這項教導明顯超過了現今大多數基督教教會的認知,也說明了後期聖徒基於聖經而會想要像神一樣地生活,像神一樣地去愛,並準備獲得慈愛的天父所期望於祂兒女的一切。

有關人類的神聖潛能,聖經是怎麼說的呢?

聖經中有幾處經文都暗示著,人可以成為像神一樣。人和神相像,這點在創世記第一章就強調了:「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3亞當和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後,神就說,他們已經「與我們相似」4,意思是一項趨近神性的過程已經啟動了。後來,在舊約的詩篇有一節也宣告:「我曾說:你們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兒〔女〕。」5

新約中的經文也指出了這項教義。當有人對耶穌說:「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神」,並以此控告耶穌說僭妄的話時,耶穌即以詩篇的話作為回應:「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嗎』?」6在山上寶訓中,耶穌吩咐祂的門徒要成為「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7後來,使徒彼得提到救主賜給我們「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使我們能與「與神的性情有分。」8使徒保羅教導,我們都是「神所生的」,並強調:因此,「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9啟示錄包含了耶穌基督的這項應許:「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般。」10

這些經文都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讀。然而,後期聖徒在看這些經文時,若將約瑟‧斯密接受到的啟示當作解析透鏡,就會看出這些經文都明確表達出,人類具有神聖的本質和潛能。許多其他基督徒在閱讀這同樣的經文時,大多傾向將之視為一種象徵,因為他們是透過詮釋教義的透鏡,來體驗聖經,而那些教義上的詮釋,卻是在新約所描述的時期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才發展出來的。

有關神性的理念,在基督教的歷史上是怎樣演變的?

後期聖徒的信仰對於最早期的基督徒而言,可能要比對於現代許多基督徒而言,聽起來更為熟悉。許多教父(早期基督教會中深具影響力的神學家及教師)都曾語帶認可地談到人可以成為神的這個觀念。一位現代的學者就談到「人成為神的教義普遍存在」,也就是基督死後最初的那幾個世紀「人可以成為神」的教訓。11約在主後202年去世的教父愛任紐(Irenaeus)宣稱耶穌基督「透過祂非凡的愛,成為我們現在的樣式,好使祂能帶領我們成為祂自身現在的樣式。」12亞歷山大城的克萊曼特(Clement of Alexandria)(約主後150-215年)寫道:「神的道成了世人,使你可以從人學習到,人可以如何成為神。」13巴西歐(主後330-379年),也曾表彰這個觀點──人,不只「要成為像神一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成為神。」14

早期教父在談到成為神的時候,確切的涵意為何,還有待詮釋,15但顯然地,「人成為神」一詞在後羅馬時期,引發了更多的爭議,而在中世紀時就比較少提及了。就我們所知,第五世紀時,開始有了第一位教父反對教導「人成為神」的這個教義。16到了第六世紀,針對「成為神」一事所作的教導在範圍上變得更為狹隘,正如亞略巴古的偽狄奧尼修斯(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約主後500年)所定義的:「人成為神……就是取得神的形像,並盡可能地與祂合一。」17

這些信念為什麼日漸消逝,不再受到重視呢?這可能是因為對於創造世界的觀點改變了,才使得人類潛能的觀點逐漸變得日益狹隘。最早期的猶太人和基督徒針對創造所作的評論,都假定神是用原先就已存在的物質組成世界,強調神塑造這樣一個維生體制是出於其良善。18但第二世紀時出現了新的哲學理念,孕育出不同的教義,說神創造宇宙是無中生有,「出於虛空」。這最後就成了基督教世界中,有關創造的最主要教導。19為了強調神的大能,許多神學家推論,沒有任何事物能像神一樣存在得那麼久遠。後來在基督教世界的圈子裡,主張神一開始就只有獨自一位變得很重要。

無中生有的創造觀,擴大了神與人之間的鴻溝。人們變得比較不常教導,人的靈魂在創世以前就已存在,也不常教導人可以在未來繼承並完整地培養出神的特質。20慢慢地,隨著人們日益強調人的墮落,以及造物主和創造物之間有著無窮盡的距離,人成為神的概念就在西方基督教中逐漸消逝了,21雖然這樣的概念仍是基督教三個主要支派之一,東正教的核心教義。22

人成為神的理念是怎樣引入後期聖徒之中的?

最早期的後期聖徒來自於一個以說英文的新教徒為主的社會,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了無中生有的創造觀,以及威斯敏斯特宣言中對神所作的定義,認為神是一位「沒有身體,沒有肢體,也沒有情感」的人物。23他們可能不怎麼知道,甚或一點都不知道,在耶穌基督塵世傳道之後的最初幾個世記,就有了各式各樣的基督教信仰,也不怎麼知道早期基督徒所寫,有關人成為神的事。但約瑟‧斯密所接受到的啟示,與當時盛行的理念大不相同,而其教導的教義在某些人看來,則針對神的本質,創造及人類,再次掀起辯論。

給約瑟‧斯密的早期啟示教導,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並且神深切關懷著祂的兒女。24在另一則早期的啟示中,以諾(在聖經中「與神同行」的那位25)目睹了神為自己的創造物而哭泣。當以諾問道:「您怎麼能哭呢?」他學習到,神對受苦之人的憐憫,是祂的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6約瑟‧斯密也學習到,神渴望祂的兒女都能像祂一樣,獲得同樣的超升。正如神說的:「這是我的事工和我的榮耀──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27

1832年,約瑟‧斯密和西德尼‧雷格登一同經歷到一次有關來生的異象。在那異象中,他們學習到,義人和不義的人都會經由一次普遍的復活而獲得不死,但只有那些「藉信心獲勝,並由應許的神聖之靈印證」的人,才會獲得神的完全榮耀,成為「神,是神的兒子。」28另一項啟示很快地證實了:「聖徒們將充滿祂的榮耀,並接受他們的繼承產業,並被造就與祂平等。」29後期聖徒用超升一詞來描述他們身為天父的兒女,在接受到完整的繼承產業時,所得到的榮耀酬賞,而那是透過基督的贖罪,藉著服從福音的律法和教儀而來的。30

這個針對每個人類可能的未來所提出的驚人觀點,還伴隨著一些針對人類的過去所啟示的教導。約瑟‧斯密在持續接受啟示之際學習到,在每個人類靈魂核心深處的光或智能,「不是創造或製造出來的,確實也是不可能的。」神是每個人靈體的父親,而由於只有「靈和元素不可分開地結合著,〔才能〕獲得完全的喜樂」,因此神提出了一個計畫,讓人能獲得骨肉的身體,並經由塵世的經驗,來邁向完全的喜樂。因此,塵世的誕出,並不是一個人生命的開始:「人在太初也與神同在。」31同樣地,約瑟‧斯密也教導,物質世界有著永恆的根源,這點完全顛覆了無中生有的創造觀他在1839年的一次講道中說:「土壤,水和其他──這一切在永恆中的初步狀態都已存在。」32神是運用既有的元素來組成宇宙的。

約瑟‧斯密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繼續接受到有關神性及超升這兩項主題的啟示。在一項記載於1843年7月,將超升與永恆婚姻連結在一起的啟示中,主說,那些遵守聖約,包括永恆婚姻聖約在內的人,將繼承「一切高處和低處。」那啟示說:「然後,他們將成為神,因為他們沒有終止。」他們會接受到「後裔的……延續,永永遠遠。」33

到了次年四月,約瑟‧斯密感覺到「自己與神的關係,從來沒有像此刻這麼接近過」,34並在教會的一次總會大會中,對聚集在一起的聖徒談到神的本質與人類的未來。他在這個場合中,用了一部分時間緬懷一位在一個月前驟然去世,名叫金‧佛烈的教會成員。他站起來說話的時候,正颳著強風,因此,約瑟要求聽眾要帶著他們「深切的注意力」,也要「祈禱,求〔主〕增強我的肺活量」並抑制風勢,直到他的信息說完為止。35

他問道:「神是怎樣的一位人物?」他說,人類必須知道這點,因為「世人如果不了解神的特性,就無法了解自己。」36先知的這句話,粉碎了數世紀以來的混亂在神與人之間所造成的鴻溝。人的本性基本上是神聖的。神「一度像我們一樣」,同樣地,「神差遣進入這世界的所有的靈」也都是「可以擴大的。」約瑟‧斯密說,早在創世之前,神就在這些人「之間」,並且祂「認為適合制定律法,藉此讓其他的人也能有特權像祂一樣進步」37,並和祂一起獲得「超升」。38

約瑟對聚集在一起的聖徒說:「你們必須學習如何讓自己成為神。」39要做到這點,聖徒就必須學習神性,或說,要成為更像神一樣。這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並且需要有耐心,信心,持續悔改,服從福音的誡命,並要仰賴基督。就像爬梯子一樣,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福音的首要原則」,並繼續超越塵世的知識界限,直到時候來到時,能「學到福音的最後原則」為止。40約瑟說:「我們不會在這世上了解所有的事情。」41「死亡之後,還需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了解全部。」42

這是先知最後一次在總會大會中說話。三個月後,一群暴徒衝進卡太基監獄,導致他和他哥哥海侖的殉教。

自從約瑟‧斯密以來,關於神性,教會教導了什麼?

自從這篇稱為金‧佛烈證道詞的講道之後,本教會就一直教導這項教義:人可以進步而獲得超升和神性。本教會第五任總會會長朗卓‧舒寫了一首知名的對句:「人的現狀,神曾經歷;神的現狀,人可達到。」43關於這個對句的前半部分,我們所得到的啟示極少,也因此教導得極少。1997年,當有人問到這個主題時,本教會總會會長戈登‧興格萊對一名記者說:「這是一個非常深奧的神學問題,我們所知不多。」當有人問及有關人的神聖潛能這項信念時,興格萊會長回答說:「這個嘛,神的現狀,人可達到。我們相信永恆的進步,且極為相信。」44

本教會的一位領袖兼詩人伊莉莎‧舒,對於我們徹徹底底是神的兒女的這項教義,感到十分歡喜。她寫道:「我從聖靈得到啟示,/知道尊稱您天父,/若非恢復知識之鑰,/心中疑問總難明。」後期聖徒也很感動地得知,在他們的神聖家系中,包括一位天上的母親和一位天父。伊莉莎‧舒在表達這項真理時,問道:「天上父母是否一體?」她確切回答:不是,又說:「真理告我在那高天,/尚有一個好母親。」45這項知識在後期聖徒的信仰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正如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達林‧鄔克司長老所寫的:「我們的神學始於天上的雙親。我們最高的願望是成為像祂們一樣。」46

本教會的總會大會演講,教會雜誌及其他教材,都一再教導:人類具有神性且有潛能獲得超升。「神性」也是本教會女青年計畫中的八項核心準則之一。針對人類擁有神聖的雙親,且具有神性和潛能所做的教導,正是「家庭:致全世界文告」的要點。神性及超升都是本教會中不可或缺且深受喜愛的教導。

超升的信仰是否使得後期聖徒成為多神論者?

對有些觀察家而言,人類應該努力獲得神性的這項教義,可能會使他們想到古代萬神殿裡相互競爭的眾神圖像。這樣的圖像與後期聖徒的教義並不相合。後期聖徒相信,神的兒女永遠都會崇拜神。祂是我們的父,我們的神;我們的進步永遠不會改變祂的身分。事實上,將來我們和祂之間若能有一種超升而永恆的關係,這關係就會是祂渴望我們擁有的,「完全的喜樂」的一部分。

後期聖徒也堅定相信,神本質上都是合一的。他們相信,父神,子耶穌基督和聖靈,雖然是不同的人物,但在目的和教義上卻是合一的。47由這個觀點,後期聖徒理解了耶穌為祂各世代門徒所做的這個禱告:「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您父在我裡面,我在您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48

如果人的生活與神的良善不和諧,就無法成長至進入神的榮耀。約瑟‧斯密教導:「天上的能力不能被控制或運用,唯有藉正義的原則才可以。」人若棄絕神無私的目標和標準,「諸天就退出;主的靈悲傷。」49驕傲與進步無法並存;不合一的情形也無法存在超升的人之間。

後期聖徒對於超升抱持何種看法?

由於人類對於現實的概念必然都侷限在今生,各個宗教都奮力地想要適切表達出自己對永恆榮耀的見解。正如使徒保羅所寫的:「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50這樣的限制使得大眾文化很容易用誇大不實的卡通手法來表現救恩的意像。比方說,要呈現經文所說的深刻平安及獲得救恩的無比快樂時,往往採用的是這個眾所熟知的影像:人們死後坐在自己專屬的雲端上,彈奏著豎琴。後期聖徒的有關超升的教義,在媒體上往往也同樣地被簡化為這個卡通影像:人們獲得自己的星球。

在描繪永恆的喜樂上,雲朵和豎琴極少會是個令人滿意的意像,雖然大多數的基督徒都會同意,受靈啟發的音樂可以讓我們預先嘗到一絲永恆救恩的喜樂。同樣地,雖然極少後期聖徒會認同卡通意像中的擁有自己星球一事,但大多數人都會同意,當我們因為神的創造而讚嘆,受到啟發時,正暗示著我們在永恆中也擁有創造的潛能。

後期聖徒在想像超升的情形時,往往透過塵世經驗中神聖事物的透鏡來看。他們在生養子女的喜悅和對子女深切的愛中,看到神性的種子;他們在發自天性,懷著愛心為人服務時,看到神性的種子;他們在無意間發現宇宙的美麗與次序而大為驚嘆中,看到神性的種子;他們也在訂立和遵守神聖聖約的真切感受中,看到神性的種子。本教會的成員在想像超升的情形時,很少會去想像自己將會獲得什麼,反而比較會著眼於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關係,去想像這些關係將會如何獲得淨化和提升。正如經文教導的:「在此處,存在於我們中間的同樣交誼,也將在彼處存在於我們中間,不過將伴隨著永恆的榮耀,那是我們現在尚未享有的榮耀。」51

有關超升的教導,對於後期聖徒的整體信念有多重要?

人類擁有神性和神聖未來的這項教導,塑造了後期聖徒的基本教義觀。也許最重要的是,相信我們擁有神性,會讓我們更深刻地感激耶穌基督的贖罪。當許多基督教的神學家都在強調人類的墮落,藉此來表達救主的贖罪多麼偉大之際,後期聖徒卻是根據贖罪能使人達成巨大潛能,來了解基督贖罪的偉大。基督的贖罪不僅能提供罪的赦免,戰勝死亡,也能夠修復不完美的關係,醫治阻礙成長的靈性創傷,並能給人力量,使之培養出基督般的特質。52後期聖徒相信,唯有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我們才能對永恆的榮耀懷著確切的希望,而要完整地獲得祂贖罪的力量,唯一的方式是透過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悔改,洗禮,接受聖靈的恩賜,並持守到底地跟從基督的榜樣和教導。53因此,那些成為像神一樣並進入祂完全的榮耀的人,就被描述成已經「透過新約的中保耶穌而成為完全……;耶穌透過流出祂自己的血而成就這完全的贖罪。」54

知道人類擁有神聖的潛能也影響到後期聖徒對福音原則的了解,例如神的誡命的重要,聖殿的角色,以及個人道德選擇權的神聖。相信人類確實是神的兒女,也改變了後期聖徒的行為和態度。比方說,即使在一些認同隨意的性關係及婚前性行為的社會,後期聖徒仍懷著深切的崇敬,來看待神所賜的生育和結合能力,以及人與人之間性的親密關係,且在運用這些神聖的能力上,堅定地守著更高的標準。研究顯示,後期聖徒皆將婚姻與親職視為極優先的事,55這項結果有一部分要歸因於他們堅信天上的父母,並承諾要努力成為像祂們那樣神聖。

結論

全人類都是慈愛天上父母的兒女,身上都擁有神聖的種子。神以祂無限的愛,邀請祂的兒女藉著神的恩典,透過主耶穌基督的贖罪,來培養他們的永恆潛能。56人類具有永恆潛能,能成為像他們天父一樣的這項教義,正是耶穌基督福音的核心,鼓舞著忠信後期聖徒心中的愛,希望與感激。

  1.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2010年11月,利阿賀拿,第129頁。

  2.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第129頁。

  3. 創世記1:26-27。

  4. 創世記2:17;3:22。

  5. 詩篇82:6。

  6. 約翰福音10:33-34。

  7. 馬太福音5:48。馬太福音5:48中的完全一詞也能夠翻譯為完整完成,暗指一個遙遠的目標,以及持續不斷,專注和諧地努力(見羅素‧納爾遜,「完全終歸會來臨」,1996年1月,利阿賀拿,第92頁)。

  8. 彼得後書1:4。

  9. 使徒行傳17:29;羅馬書8:16-17。

  10. 啟示錄3:21。

  11. Norman Russell, The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in the Greek Patristic Tradition (2004), 6.

  12. Irenaeus, “Against Heresies,” in Alexander Roberts and James Donaldson, eds., The Ante-Nicene Fathers: Translations of the Writings of the Father Down to A.D. 325 (1977), 1:526.

  13. Clement, “Exhortation to the Heathen,” in Roberts and Donaldson, Ante-Nicene Fathers, 2:174.

  14. Saint Basil the Great, “On the Spirit,” in Philip Schaff and Henry Wace, eds., A Select Library of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2nd series (1994), 8:16.

  15. 這些教父的想法和後期聖徒的教導之間,可能有著類似之處,也可能有重要的差異。關於後期聖徒所了解的超升,與現代基督東正教所理解,教父所謂的人成為神一事,針對這兩者之間類似及差異之處所作的探討,見Jordan Vajda, “Partakers of the Divine Natu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tristic and Mormon Doctrines of Divinization,” Occasional Papers Series, no. 3 (2002), available at maxwellinstitute.byu.edu

  16. See Vladimir Kharlamov, “Rhetorical Application of Theosis in Greek Patristic Theology,” in Michael J. Christensen and Jeffery A. Wittung, eds., Partakers of the Divine Natur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Deification in the Christian Traditions (2008), 115.

  17. Quoted in Russell,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1; italics added.

  18. 誠如第二世紀的教父,殉教者賈斯丁所說:「我們一直受到教導,神在太初就出於祂的良善,為了世人的緣故,從未成形的物質中創造出萬物。」(The First Apology of Justin, in Roberts and Donaldson, Ante-Nicene Fathers, 1:165; see also Frances Young, “‘Creatio Ex Nihilo’: A Context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Creation,”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44, no. 1 [1991]: 139–51; Markus Bockmuehl, “Creation Ex Nihilo in Palestinian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66, no. 3 [2012]: 253–70)。

  19. 關於第二世紀是在什麼背景下才產生無中生有的創造觀,見Gerhard May, Creatio Ex Nihilo: The Doctrine of ‘Creation out of Nothing’ in Early Christian Thought (2004)

  20. See Terryl L. Givens, When Souls Had Wings: Pre-Mortal Existence in Western Thought (2010).

  21. 17世紀時,英國一群稱為劍橋柏拉圖主義者的教士學者,曾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小規模地再度呈現人成為神的教義。(See Benjamin Whichcote, “The Manifestation of Christ and the Deification of Man,” in C. A. Patrides, ed., The Cambridge Platonists [1980], 70.)

  22. 安得烈‧勞斯(Andrew Louth)在「基督東正教中天人合一的立場」(The Place of Theosis in Orthodox Theology)中,描述基督東正教乃著重在「較大的進步範圍:從創造直到人成為神」,並說,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派的神學卻著重在局部「較小的進步範圍:從墜落到救贖」,而並非全面(in Christensen and Wittung, Partakers of the Divine Nature, 35)。

  23. 威斯敏斯特信仰宣言(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第2章(1646)。威斯敏斯特宣言為1646年的威斯敏斯特議會所擬,作為英格蘭教會在教義,崇拜和管理上的標準。該宣言的內容寫成之後,有些基督教新教徒的教會的崇拜活動即按其指示進行。

  24. 以帖書3:6;亦見教義和聖約130:22摩西書6:8-9。關於約瑟‧斯密針對神擁有身體一事所作的教導,見David L. Paulsen, “The Doctrine of Divine Embodiment: Restoration, Judeo-Christian,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BYU Studies 35, no. 4 (1995–96): 13–39, available at byustudies.byu.edu

  25. 創世記5:22。

  26. 摩西書7:31-37。關於這一幕的深刻寓意,見Terryl Givens and Fiona Givens, The God Who Weeps: How Mormonism Makes Sense of Life (2012)

  27. 摩西書1:39

  28. 教義和聖約76:53,58

  29. 教義和聖約88:107

  30. 見達林‧鄔克司,「不可有別的神」,2013年11月,利阿賀拿;羅素‧納爾遜,「救恩和超升」,2008年5月,利阿賀拿;亦見信條1:3

  31. 教義和聖約93:29,33

  32. 約瑟‧斯密在1839年8月8日之前的講話,in Andrew F. Ehat and Lyndon W. Cook, eds., The Words of Joseph Smith: The Contemporary Accounts of the Nauvoo Discourses of the Prophet Joseph (1980), 9; also available at josephsmithpapers.org

  33. 教義和聖約132:19-20

  34. 惠福‧伍日記,1844年4月6日,教會歷史圖書館,鹽湖城。

  35.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威廉‧克雷頓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這篇金‧佛烈證道詞雖然是就我們所知,約瑟‧斯密針對神性與超升所作的最詳盡論述,但務必注意,由於講道那天颳著強風,加上謄寫技術上的限制,我們並無法確知約瑟‧斯密在講道中所用的確切字眼為何,也無法確知其詞句是否完整。四位證人針對約瑟‧斯密在該場合所作教導的部分記述,以及早期出版的一篇文章,為我們提供了紀錄,這些紀錄雖不盡完美,但約瑟的教導卻讓我們對許多經文的意義有了新的領悟。然而,這些留存下來的講道內容並沒有收錄在經文裡,本身也不應被視為標準教義。關於威拉‧理查,威廉‧克雷頓,多馬‧布羅克,惠福‧伍的記述,以及1844年8月15日的Times and Seasons,見約瑟‧斯密文獻集網站上的“Accounts of the ‘King Follett Sermon’”

  36.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威拉‧理查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拼字均已標準化。

  37.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威廉‧克雷頓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

  38.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惠福‧伍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拼字均已標準化。

  39.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威廉‧克雷頓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

  40.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多馬•布羅克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

  41.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威廉‧克雷頓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

  42. 1844年4月7日,證道詞,根據惠福‧伍所述,提供於:josephsmithpapers.org

  43. 伊莉莎‧舒,朗卓‧舒的自傳和家庭紀錄(Biography and Family Record of Lorenzo Snow(1884),第46頁。這個對句從來沒有被收錄為經文,且其陳述稍有不同。其他,見The Teachings of Lorenzo Snow, ed. Clyde J. Williams (1996), 1–9

  44. Don Lattin, “Musings of the Main Mormon,”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Apr. 13, 1997; see also David Van Biema, “Kingdom Come,” Time, Aug. 4, 1997, 56.

  45. 原先以詩作發表,後來成為一首廣受喜愛的聖詩。(伊莉莎‧舒,“My Father in Heaven,” Times and Seasons, Nov. 15, 1845, 1039;「聖哉天父」,聖詩選輯,第182首;亦見Jill Mulvay Derr, “The Significance of ‘O My Father’ in the Personal Journey of Eliza R. Snow,” BYU Studies 36, no. 1 [1996–97]: 84–126, available at byustudies.byu.edu.)後期聖徒對天上母親的看法,見David L. Paulsen and Martin Pulido, “‘A Mother There’: A Survey of Historical Teachings about Mother in Heaven,” BYU Studies 50, no. 1 (2011): 70–97, available at byustudies.byu.edu

  46. 達林‧鄔克司,「叛教和復興」,1995年7月,利阿賀拿,第89頁。

  47. 教義和聖約130:22

  48. 約翰福音17:21。

  49. 教義和聖約121:36-37

  50. 哥林多前書2:9。

  51. 教義和聖約130:2

  52. 阿爾瑪書7:11-12

  53. 尼腓二書31:20信條第4條

  54. 教義和聖約76:69

  55. See “Mormons in America—Certain in Their Beliefs, Uncertain of Their Place in Society,” Pew Research, Religion and Public Life Project, Jan. 12, 2012, available at pewforum.org.

  56. 摩羅乃書10:32-33;經文指南,「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