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4章:鞏固並保全家庭


第4章

鞏固並保全家庭

「主的旨意是要鞏固並保全家庭單位。」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說:「家庭是今世或永恆中最重要的組織。」1對此,他所給予的最清楚教導莫過於在自己家中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作個充滿愛心的丈夫、父親及祖父。雖然他身為使徒,工作忙碌,但總是騰出時間陪伴家人,「在家的時候,以加倍的關愛來彌補不在家的時間。」2

曾經有人問斯密會長的第二任妻子愛賽兒:「妳可以講一點妳所認識的他給我們聽嗎?」有鑑於教會許多成員覺得她丈夫是個非常嚴肅的人,她回答說:

「你們要我描述我所認識的這個人。我常在想,當他去世時,人們會這麼說:『他實在是一個好人,既真誠又嚴謹等等。』他們說的是一般大眾所知道的他,但是我所認識的這個人卻和他們所想的截然不同。我所認識的他,是一位慈父、一位好丈夫。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他的家人快樂,他樂此不疲,完全忘掉自我。他哄哭鬧的孩子入睡,講睡前故事給他們聽,為了教大一點的孩子解決困難的功課,他可以熬夜,也可以早起,從不拿太累或太忙為藉口。如果有人生病,我所認識的這個人會很悉心地看護並照顧他。孩子哭的時候都要找爸爸,只要他在,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他用雙手為傷者裹傷,用雙臂給受難者勇氣,用溫和的聲音規勸犯錯的人,一直到他們樂意去做能讓他高興的事情。……

「我認識的這個人,不自私、不抱怨、善解人意、體貼周到、有同情心。他願意付出一切,只求讓心愛的家人過著最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就是我所認識的他。」3

斯密會長的子女分享了他努力鞏固並保全家庭,讓他們「過著最幸福快樂的生活」的幾個例子。在約瑟‧斐亭‧斯密的傳記裡,作者小約瑟‧斐亭‧斯密和約翰‧史都華兩人寫到以下這段回憶:「孩子看到爸爸穿上圍裙,開始做很多派的時候,整天都非常高興。香料百果派是他最喜歡的口味之一,他還會自己調製餡料。他也會做其他口味的派,像是蘋果、櫻桃、水蜜桃和南瓜派。他把作派變成一個家庭活動,孩子到處幫忙拿所需的用具和材料。大烤箱裡傳來令人垂涎三尺的甜美香氣,是全家人最期待的歡樂時刻。他仔細查看正在烤的派,算準出爐的時間,不早也不晚。愛賽兒此時攪拌自製冰淇淋的材料,孩子則輪流幫忙用手搖製冰淇淋。」4

道格拉斯‧斯密說他和他父親「感情深厚」。他分享了幾個他們喜歡一起作的活動:「我們偶爾會打拳擊,或至少假裝在對打。我太尊敬他,不敢真的打他,他太愛我,也不敢真的打我。……充其量我們只是在作拳擊練習而已。我們常常下棋,每當贏棋時,我都會非常高興。現在回想起來,倒覺得他或許是故意輸的。」5

艾美莉亞‧斯密‧麥康基回憶道:「生病也幾乎變得很好玩,因為他會特別照顧我們。……他會用老愛迪生牌的留聲機放好聽的音樂給我們聽。為了讓我們高興,他還會隨著音樂起舞或在屋子裡走步,甚至跟著音樂唱歌。……他會帶又大又甜的橘子來,坐在我們床邊剝橘子,然後一瓣一瓣給我們吃。他會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給我們聽,或是講他生病的時候,祖父是怎麼照顧他的。視情況需要,他會給我們祝福。」6艾美莉亞也道出她父親管教子女的方法:「假如我們的行為失當,需要糾正的話,他就會把手放在我們的肩膀上,用傷痛的眼神看著我們的眼睛說:『我希望我的小孩都很乖。』打屁股或其他處罰都絕對不比這個方法有效。」7

斯密會長對子女的愛與關注延伸到孫子女身上。他的外孫小霍伊特‧布斯特談到,1958年,他在荷蘭傳教時,有機會參加英國倫敦聖殿的奉獻典禮。他和其他傳教士排隊進入會議室時,外公看到了他。霍伊特後來回憶道:「他毫不遲疑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伸出雙手,示意我向他走去。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十二使徒議會的約瑟‧斐亭‧斯密會長,……而是一個看到摯愛外孫的外公。我也不遲疑地脫隊,跑向講台,他就在那裡當著整個莊嚴集會人群的面,擁抱我,親吻我。對我來說,那是我生命中最神聖、最難忘的時刻。」8

約瑟‧斐亭‧斯密的教訓

1

家庭是今世或永恆中最重要的組織。

我要提醒大家,家庭單位在我們天父的整個計畫中有多麼重要。事實上,教會組織的存在就是要協助家庭及其成員達成超升。

家庭單位和家庭對福音的承諾是那麼重要,以致撒但要集中火力毀滅我們社會中的家庭。家庭是良善高尚生活的基礎,家庭基本的結構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世界各地對墮胎相關法令的鬆綁意謂著世人普遍漠視生命的神聖。家庭因為非法藥物的氾濫和合法藥物的濫用而支離破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藐視權威,起因通常是他們在家中就不尊重也不服從。……

當邪惡勢力用拔除家庭根基的方式來攻擊個人的時候,後期聖徒父母維繫並鞏固家庭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可能有少數十分堅強的個人,不靠家庭的支持也可以生存,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需要那些真正關心我們的人所給予的愛、教導和接納。9

某些古老的真理歷久彌新,經得起時代的考驗,社會再怎麼進步也不會改變。其中一項真理是:家庭(由父母子女組成的組織)是教會一切事物的基礎;另外一項真理是:破壞純潔健康家庭生活的罪行,一定會為那些犯下該罪行的國家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

如何經營家庭生活這個問題遠比職業或個人財富等問題更加重要。只要有真正的家庭,只要組成這些家庭的人都為家人善盡個人的職責,其他的事情便無足輕重了。10

Image
Family reading a book.

「福音以家庭為中心,必須要在家庭中實踐奉行。」

正義的家庭是無可取代的。世人或許並不這麼想,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這麼認為,也應該如此認為。家庭是神國度中的單位。11

家庭是今世或永恆中最重要的組織。……主的旨意是要鞏固並保全家庭單位。我們懇請父親們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我們呼籲母親們支持及協助她們的丈夫,並且成為兒女的光。12

福音以家庭為中心,必須要在家庭中實踐奉行。我們努力按照父神家庭的模式來建立自己的永恆家庭單位時,家庭是我們最主要也最重要的訓練場所。13

2

主制定的家庭是要持續到永恆的。

我們學習到,婚姻這項永恆的原則是太初奠基以前就制定好,而且在死亡臨到這大地以前就已經設立。我們的第一對祖先被命令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因此,家庭組織自然是要持續到永恆。為這個大地預備的計畫也以管理高榮世界的律法為根基。主偉大且榮耀的事工是「促成人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9。〕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方法是透過婚姻與家庭,事實上,這就是超升之人及無盡世界的永恆體制。14

在世上管理眾人的福音計畫和神國度的管理律法非常類似。可以想像還有什麼比無父無母無子女地留在永恆的世界裡更令人傷悲的嗎?想到一個不以家庭單位為基礎的國家,所有國民都相對陌生,沒有親情可言,也沒有家庭關係把人連結在一起,那真是可怕的景象。這情形只會有一種結果──無政府及分崩離析的狀態。我們可以很合理地相信,這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神的國度。假如在那國度裡,沒有家庭關係,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像許多人相信的那樣,是沒有血緣的「天使」,那天堂還會是個快樂的地方嗎?15

夫妻要到主的殿裡為今生和全永恆接受印證或結婚。在這種結合下出生的孩子不僅在今生也在全永恆都將會是這對父母的子女,一如保羅所言〔見以弗所書3:14-15〕,他們在天上和地上都是神家庭裡的成員,而這樣的家庭體制永遠都不應該被破壞。……

……他們生下的兒女有權利得到父母的陪伴,父母在永恆天父的面前立約,有義務要彼此忠誠,在光和真理中教養兒女,使他們得以在未來的永恆中合一,成為神偉大家庭中的一個家庭。16

我們後期聖徒應當記住,除非是在高榮國度中,否則〔死後〕是沒有家庭組織的。這組織只保留給在暫居今生的這段時間裡,願意接受請求去履行每項聖約和義務的人。17

神的國度將是一個大家庭,我們互稱兄弟姊妹,透過耶穌基督的福音而真正與耶穌基督同為子嗣〔見羅馬書8:16-17〕,成為神的兒子和女兒,只要我們悔改並遵守誡命,就有資格享受祂國度中圓滿的祝福。18

永生的希望──包括在復活來臨時與家庭成員團聚的機會──讓我們的內心對家中每個成員充滿更大的愛與情誼。有了這樣的希望,丈夫會用更堅定、更聖潔的愛來愛妻子;妻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愛丈夫。父母對兒女會有加增的溫柔親情和關懷,因為有那牢不可破的愛與幸福將彼此相繫,讓父母與子女之間變得更加親密。19

3

只要花時間相處,彼此相愛,一同奉行福音,就能鞏固並保全我們的家庭。

後期聖徒家庭的主要功能是確保家中的每位成員都努力營造一種讓大家都可以進步、更趨於完全的氣氛和環境。對父母來說,他們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遠超過只是滿足兒女在物質上的需求。對兒女來說,這表示要控制自私的天性。

你為經營家庭幸福所花的時間,是否像追求社交和事業上的成就時付出的時間那麼多呢?你是不是把最好的創造力奉獻給社會最重要的單位──也就是家庭?或者,你和家人的關係只是生活中一成不變、缺乏滿足感的部分?為了達到家庭的超升,父母和子女都必須願意把家庭責任擺在第一位。20

Image
Family walking around the Atlanta Georgia Temple

「事實上,教會組織的存在就是要協助家庭及其成員達成高升。」

家……是建立品格的場所,而品格會塑造成如何,取決於父母和兒女之間所存在的關係。除非這樣的關係恰如其分,否則家就不會是它應有的樣子。這樣的關係是否恰如其分,關鍵其實都在於父母和兒女,但父母的責任要更多一些。他們必須盡力做到最好。21

有個趕著做事、不耐煩的母親對想幫忙做某件家事的三歲大女兒說:「走開,讓我清靜一下。我沒時間,別來煩我。」。……每個正常的孩子天生都會想要幫忙,父母親沒有權利抱怨。所有的家人都同心協力,一邊幫忙做家事,一邊體驗無比美好的共處時光,這樣一來,家事便不再是辛苦的差事。

我要說,我覺得我們身為父母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設身處地去了解、體諒兒女。和兒女共同生活;跟著他們的腳步走。……去了解各樣能引起孩子興趣的事情,和他們相處時,要隨和親切。22

我們一直試著要讓父母了解以下這些事情的重要:多給兒女一些關注;家中的氛圍要更切合福音;多些團結;多些信心;作父親的要更有靈性,在履行宗教責任上,要有更好的作為;母親也是一樣;家裡要多教導福音。23

我們要對教會中的父母說:要全心彼此相愛。要遵守道德律法,奉行福音生活。在光與真理中教養兒女;教導他們明白福音的救恩真理;讓你們的家成為地上的天堂,一個可以讓主的靈居住的地方,一個讓每個家人全心推崇正義的地方。24

我祈求天父賜給我們每一個人力量去發揮真正的潛能。我祈求祂的靈臨到教會中的家庭,使我們可以在家庭中找到愛與和諧。願我們的父保全並高舉我們的家庭。25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閱讀「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中的生活軼事時,想想斯密會長的榜樣如何可以成為你的生活典範。想想你個人可以在哪些方面改善,以便鞏固家庭關係。

  • 思考第1部分所談的家庭的重要性。你正在做哪些事情來鞏固家庭,以抗拒世俗的不良影響?

  • 斯密會長談到「永生的希望──包括在復活來臨時與家庭成員團聚的機會」(第2部分)。這個希望如何影響你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

  • 斯密會長在第3部分問了三個我們必須深切自省的問題。在心中回答這些問題。閱讀這個部分時,想想你在生活中可以作哪些改變以改善家庭的氣氛?

相關經文:

箴言22:6尼腓一書8:37教約88:11993:40-50;亦見「家庭:致全世界文告」

教學輔助說明:

「請班員自行選擇本章的一個部分默讀,然後請選擇相同部分的人每兩到三人為一組,討論學習心得」(見本書第ⅶ頁)。

註:

  1. 參閱「給世界各地聖徒們的忠告」,1972年12月,聖徒之聲,第8頁。

  2.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72), 14.

  3. Ethel Smith, in Bryant S. Hinckley, “Joseph Fielding Smith,” Improvement Era, June 1932, 459.

  4.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228.

  5. Douglas A. Smith, in D. Arthur Haycock, Exemplary Manhood Award,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Speeches of the Year (Apr. 18, 1972), 5.

  6. Amelia Smith McConkie, “Joseph Fielding Smith,” Church News, Oct. 30, 1993, 10.

  7. Amelia Smith McConkie, “Joseph Fielding Smith,” 10.

  8. In Francis M. Gibbons, Joseph Fielding Smith: Gospel Scholar, Prophet of God, (1992), 254.

  9. 參閱「總會會長團的訊息」,1971年4月,聖徒之聲,第1-2頁。

  10. “Our Children—‘The Loveliest Flowers from God’s Own Garden,’”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69, 4.

  11.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8, 152.

  12. 參閱「對世界各地聖徒們的忠告」,第8-9頁。

  13. “Mothers in Israel,”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Dec. 1970, 886.

  14. The Way to Perfection (1931), 251.

  15. “A Peculiar People,” Deseret News, Church section, Apr. 2, 1932, 6;亦見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共3卷(1977),2:62-63。

  16.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61, 49.

  1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8, 153.

  18.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59, 24.

  19. The Way to Perfection, 258.

  20. 參閱「總會會長團的訊息」,1971年4月,聖徒之聲,第2頁。

  21. “Our Children—‘The Loveliest Flowers from God’s Own Garden,’” 6.

  22. “Our Children—‘The Loveliest Flowers from God’s Own Garden,’” 6–7.

  23. Take Heed to Yourselves! (1966), 354.

  24. 參閱「給世界各地聖徒們的忠告」,第9頁。

  25. 參閱「總會會長團的訊息」,1971年4月,聖徒之聲,第2頁。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