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不斷的復興
復興的事工始於200年前的聖林,持續到今日,你我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能活在當今這個世代是非常美好且令人興奮的。我們蒙福能參與這圓滿時代福音期所發生的各項重大事工,為主的第二次來臨作好準備,1不僅能目睹這些非凡事工的推展,還能參與其中。2
有時候,我們講論福音的復興,彷彿那是一次就全部完結的事。兩百年前,第一次異象揭開了序幕,但復興當然並未就此結束。主的事工透過約瑟·斯密和他的同工來進行:翻譯摩爾門經、復興聖職、組織教會、派遣傳教士、建造聖殿、成立慈助會等等。這些和復興有關的事工始於1820年,接著在約瑟·斯密一生中都持續進行著。
還有一些同樣美好的事情就是,雖然神透過約瑟·斯密揭示復興的事工,而此事工並未在約瑟有生之年完成;但我們經由約瑟以後的眾先知,擁有了以下這些:不斷推展的聖殿事工,更多的經文,經文翻譯成許多語言,把福音帶到全世界,成立主日學、女青年、初級會和聖職定額組,以及教會組織和程序的數度調整。
「我們見證了復興事工的過程,」羅素·納爾遜會長說,「大家可能認為教會已經完全復興,但各位看到的只是開端,還有更多的事情會發生。……明年會有,後年也會有。吞幾顆維他命,好好休息,教會的未來令人興奮。」3
我們看到納爾遜會長在擔任總會會長後,教會裡有許多重大的調整,跟他曾說復興事工一直在持續進行的話是吻合一致的。其中有聖職定額組的重整,施助取代家庭教導和探訪,還有以家庭為中心,由教會從旁輔助的福音研讀計畫。4許多調整已經從那時候起進行,將來還會有更多改變。
在西非的一個例子
我在西非區域會長團服務的五年中,見識到復興事工不斷在進行的這個本質,對我的見証影響很大。我從年輕時起,對福音就已經有了見證。不過,住在非洲,我結識了一些第一批接受福音的西非人民,也看到教會在非洲大陸迅速擴展,成立了數以百計的支會和支聯會,聖殿和教堂坐滿了忠信的成員,良善的男女全心全意地接納這復興的福音。我親眼目睹約瑟·斯密說教會將「遍及全世界」5的預言應驗了。
有一天,在迦納阿克拉聖殿,有兩位這樣忠信的成員協助我,他們是詹姆士·艾伍茲和菲德烈·安特維。早在後期聖徒傳教士抵達迦納的前幾年,詹姆士就加入了一個1,000人左右的團體,在他們的教會聚會中使用摩爾門經和教會其他資料。他們祈求有一天教會能進到迦納。他隨著其他的年輕人走遍迦納,按資料內容教導福音。傳教士於1978年抵達迦納,他便在迦納舉行後期聖徒洗禮會的第一天受洗。
菲德烈剛成為教會成員不久,參加了一個親戚的喪禮,這個親戚是部落的酋長。他在喪禮上發現家族屬意他為新任酋長。他知道這個職位會要他做一些違背福音信仰的事,於是在葬禮後迅速離開,放棄了可能為他帶來名聲和財富的職位。
阿克拉聖殿奉獻之後,詹姆士和菲德烈每星期一次,趕著單程四個小時的路,擔任聖殿工作人員。我在他們的協助下執行教儀,對於能身處在過去這樣一段歷史中深受感動。意識到他們代表著教會在非洲的歷史之後,我感覺彷彿有約翰·泰來、惠福·伍或教會早期的其他成員跟我一同做著那些教儀。
我在西非看見的、體驗的和感受到的,正是主告訴以諾將會發生的一部分:「我將從天上降下正義,我將從地下發出真理,為我的獨生子作見證;……我將使正義與真理像洪水般橫掃大地,從大地四方聚集我的選民。」(摩西書7:62)
我看見正義與真理橫掃非洲大陸,選民正在世界的這一個角落聚集。我對復興的見證,因為看到眼前發生的重要事件而增強了。
我另外也看到復興事工持續推展的另一個面向:非洲成員之間洋溢著一股生氣蓬勃的信心和靈性能量。我聽到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說:「嘉德蘭〔後期聖徒在1830年代所住之地〕不只在俄亥俄州,也在非洲。」在非洲,許多人因著個人強大的靈性經驗而加入教會。那些新成員帶著靈性的能量和進一步學習福音的需求而來。從他們身上,復興以饒富個人意義的方式進行著。他們學到更多與教會有關的知識時,福音的真理便會一一展現在他們眼前。我們所有的人持續擴大對福音的了解時,必然也會如此。
為持續不斷的復興提供幫助的三個方式
神給我們大好的機會,在這事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說:「〔教會的〕身體也需要每個肢體。」(教義和聖約84:110)本教會所有的成員都蒙福能參與這項持續擴展的復興事工。我們如何去做這件事呢?
我們參與的一個方式是,訂立並遵守神聖的聖約。除非人實際訂立且遵守與教儀有關的聖約,否則包括聖殿教儀在內的所有教儀便失去了其目的。先前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的邦妮·帕肯姊妹教導說:「訂立聖約代表一顆樂意甘願的心;遵守聖約則是代表一顆忠誠信實的心。」6
我們藉著訂立並遵守聖約,不但讓自己為永生作準備,也能協助並鞏固主稱為「我的約民」的人(教義和聖約42:36)。我們與神立約,透過洗禮、證實、聖餐、麥基洗德聖職和聖殿教儀而成為祂的約民。
參與這持續不斷的復興的第二個方式是,履行所接受的召喚和任務。這是教會向前邁進的方法。熱誠的教師教導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明白福音。姊妹施助者和弟兄施助者關心教會裡各個成員。會長團和主教團帶領支聯會、區會、支會、分會、定額組,以及各組織、班級和團體。青少年領袖關注女青年和男青年。文書和祕書記錄重要資料,這些資料同時也記錄在天上。還有許多人在協助他人為永生和救主第二次來臨作準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參與復興的第三個方式是,協助聚集以色列。從復興初期開始,這就是該事工的關鍵部分。納爾遜會長教導說,我們有機會也有責任在幔子兩邊協助聚集。羅素·納爾遜會長在第一次以總會會長身分主持總會大會的閉會演說中,簡潔有力地宣告:「我們給這世界的信息誠摯又簡單:我們邀請神在幔子兩邊的所有兒女都來歸向他們的救主,接受神聖聖殿的祝福,獲得持久的喜樂,並有資格得享永生。」7
在幔子兩邊聚集以色列,指的就是傳道事工。所有可以從事全部時間傳道事工的人,都應當認真考慮這樣的機會。我覺得,教會在義大利還是初萌階段時,我能去那裡傳教,真是一大祝福。我們的分會在租來的大廳聚會,期盼著將來有一天當地會有支聯會和支會。我看著勇敢的先驅成員來到教會,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奠定聚集以色列的基礎。
其中一位是艾格妮絲·葛迪奧羅。她在聽傳教士課程時,我們都強烈感受到聖靈。她即使感受到聖靈,卻還是覺得她的家庭會強烈反對她受洗。在某個時間點上,她被聖靈充滿,同意接受洗禮,後來卻又在預定受洗的當天早上反悔了。她提早來到租用的大廳,也就是她要受洗的地方,告訴我們因為家人反對,她無法受洗。
離去前,她同意和我們講幾分鐘的話。我們提議到一間教室一起祈禱。跪下來以後,我們請她作禱告。她作完禱告,含著淚站起來,說:「好吧,我會受洗。」幾分鐘以後,她受洗了。第二年,她嫁給塞巴斯帝雅諾·克魯索,養育了四名子女,全都傳過教,也都一直在教會中服務。
艾格妮絲和塞巴斯帝雅諾也去傳教,塞巴斯帝雅諾擔任傳道部會長。我第二次回到義大利傳教時,距第一次傳教已經25年了。我看到克魯索一家人和其他先驅成員在那裡擴展神國度所做的事情。我和我的傳教士們努力建立教會,夢想著有一天能在義大利建造一座聖殿。現在有了義大利羅馬聖殿,我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
很少有什麼喜悅能比得過傳教士的喜悅。能生在這個時代真是一大祝福,我們可以協助聚集以色列而歡喜地參與這持續不斷的復興!
當然,傳教士的喜悅不是只有傳教士才能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能和全部時間傳教士攜手合作,促成弟兄姊妹的歸信與活躍。我們邀請其他人來看,以及和接受教導的人聯誼,就有機會聚集以色列。
我們藉著聖殿和家譜工作來協助聚集在幔子另一邊的以色列。這正是我們多年來做這事工的神聖責任。在約瑟·斯密去世前,聖徒為死者執行洗禮教儀,少數一些人接受了自己的恩道門和印證。隨著納府聖殿的落成,活人恩道門開始如火如荼地執行。為祖先執行的恩道門和印證接著也開始在猶他州的聖殿裡進行。
在那復興的過程中,有個關鍵人物,伊莉莎·舒。她了解那是復興很重要的一部分。她花了很多時間在恩道門屋宇,協助其中的教儀。81869年,她拜訪一個慈助會聚會時,教導姊妹們:「我一直思考著我們所從事的這項偉大的事工,也就是協助活人和死者得到救恩的事工。我們要成為……諸神和眾聖者相稱的同伴。」9
當然,隨著許多聖殿在世界各地建造,可以參加的聖殿教儀也就越來越多。
我們現在有聖殿和家譜事工這項工具,平常就可以參與這持續不斷的復興。多年來我對家譜事工深感興趣並參與其中,不過線上工具讓我更順利地把親族的名字帶到聖殿去。我在迦納的公寓裡有過一個神聖的經驗,就是我們坐在一張桌子旁,找到了我歐洲祖先的名字,使我和內人得以把這些名字帶到迦納阿克拉聖殿去。不論我們被派到哪裡,這樣令人喜悅的機會也到處跟著我們走。
神透過先知約瑟·斯密,開啟了「創世以來所有聖先知說的,有關末世時代促成萬事復興的權鑰」(教義和聖約27:6)的程序。復興的事工一直持續到現在,因為神「現在啟示」也「仍要啟示許多有關神國度的偉大而重要的事」(信條第9條)。對於我們能參與這項持續不斷的復興,我由衷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