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
最好的投資
4月 2008


2:3

最好的投資

只要你們一直繳納誠實的什一奉獻,主必祝福你們。這是你們能作的最好的投資。

小時候,我們有個鄰居養了一群乳牛。其中一頭死了,留下一頭剛出生的小牛,鄰居就把牠給了我。我照顧這頭小牛,把牠餵養長大。家父把牠帶去家畜拍賣場的那一天,我心情非常複雜。我愛我的小牛,可是又盼著能得到我勞動的酬賞。我唯一的要求是,賣小牛得來的錢一定要換成銀幣。我記得,家父那天晚上回家時,在我手心上放了20個銀幣。那個年代,錢得來不易,我以為我擁有了全世界的錢。我數算著,把玩著,小心翼翼地把每個銀幣都擦得發亮。星期天到了,我不太情願地把兩枚閃閃發亮的銀幣放進口袋裡,準備繳付什一奉獻。雖然要把我的寶貝銀幣交給主教很不容易,但我現在還記得服從主和繳付什一奉獻的那份美好感受。

從教會回家的路上,家母說她非常以我為榮,又說:「你外公總是告訴我們幾個孩子,只要我們忠信地繳納誠實的什一奉獻,主就會祝福我們,而且這是我們能作的最好的投資。」

外公明白「在這個世界奠基以前,在天上就已頒定了不能取消的律法,所有的祝福都是根據那律法而來──當我們從神那裡獲得任何祝福時,那是由於我們服從了那祝福所根據的律法。」1什一奉獻是神賜的誡命,我們服從祂的律法時,祂就受約束不得不祝福我們。這個道理就連當年才七歲的我也能明白。我們的先知多馬‧孟蓀會長在談到神的律法時,說:「違反神的律法,就要承擔長久的後果;服從神的律法,就會享有永恆的喜樂。」2

大家都還記得以色列民因掠奪神而被斥責,人民問:「我們在何事上奪取您的供物呢?」答案就是「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之後,以色列民得到應許,他們只要服從什一奉獻律法,就有資格獲得神的祝福。主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3

主叫以色列民試試祂、驗證祂、對祂有信心,好讓祂能信守祂對他們的承諾。這同樣的誡命和同樣的應許在今日依然有效。我們若遵守什一奉獻律法,主的應許是十分確定的:我們會根據主的智慧和時間安排,在屬世和屬靈兩方面得到祝福。

我和內人喬安有機會在世界許多不同地方住過,那些美好的人民連每天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必須仰賴主。所有運用信心繳納什一奉獻的人民,都見證天上的窗戶確實會為他們敞開。我記得,在菲律賓有一位忠信的父親說,他星期天把微薄的什一奉獻交給主教,然後帶著兒女從教會回家,心裡清楚知道他們回家後是沒有食物可吃的。他們走著走著,一顆巨大的麵包果從樹上掉落在他們面前。他立刻抬頭望天,感謝神敞開天上的窗戶,送給他一顆麵包果餵養孩子。

我們生活在一個經濟困難的時代。我們如果回顧過去這些年,就會發現我們有過相當富庶的歲月,也有過經濟動盪的日子;以後也是一樣。不過,不論身處哪種環境,只要我們先盡到對主的義務,再運用智慧和良好的判斷,主就會幫助我們管理祂交託給我們的資源。

禧伯‧郭會長說道:「我要對各位說,假如你們對主誠實,繳納你們的什一奉獻,遵守祂的誡命,祂不僅會賜給你聖靈的光和啟發,還會賜給你金錢上的祝福;你們將能夠償還債務,主會把屬世的祝福大大地傾注在你們身上。」4

1936年,在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候,人民生活拮据,入不敷出。約翰‧維特蘇長老勸告聖徒們要繳納什一奉獻,因為他們會得到靈性上的祝福。他說:「遵守什一奉獻律法......會帶來內心深處的喜樂......,這是其他途徑所無法獲得的。人們會更易於了解真理的原則,......祈禱變得更容易。靈性感覺敏銳,〔並且〕......會變得更像天父。」5

有位住在西非的母親與我們分享她對什一奉獻的見證。她在市場上做生意,每天回家以後,就把什一奉獻算好,放在一個特定的地方。星期天的時候,她忠信地把錢交給主教。她告訴我們,她的生意越來越好,她的家人在健康和體力上都蒙得祝福,糧食也夠吃。她接著淚水盈眶地說:「不過,其中最大的祝福是我的孩子們都愛主,我們是永恆的家庭。」

這位謙卑的母親了解到,繳納十足什一奉獻者的一項最大祝福,就是能進入主的屋宇,執行使家人能永遠在一起的神聖教儀。

只要我們忠信地繳納什一奉獻,主就會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我們,甚至無處可容。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尤其是我的兒女和子孫,我也像我的外公一樣知道,只要你們一直繳納誠實的什一奉獻,主必祝福你們。這是你們能作的最好的投資。我這樣作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教約130:20-21。

  2. Pathways to Perfection: Discourses of Thomas S. Monson (1973), 126.

  3. 瑪拉基書3:8,10。

  4.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898, 16.

  5. “Tithing Testimonies of Our Leaders,” Deseret News, May 16, 1936, Church Sectio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