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9年
經文的祝福
2010年4月


2:3

經文的祝福

一切經文的核心宗旨是要讓我們的靈魂充滿對父神和祂兒子耶穌基督的信心。

經文能增加我們的記憶

經文是分辨真理與謬誤的標準

經文帶領我們歸向我們的救贖主基督

陶德‧克理斯多長老1536 年10月6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的威弗得堡裡,有個可憐人從地窖裡被帶出來。這個人在黑暗潮濕的囚房裡被關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那天,在城堡牆外,這名囚犯被綁在一根木樁上。臨死前,他大聲向神吐露最後的心願:「主啊,請打開英格蘭國王的眼!」接著,他被處以絞刑,屍體立刻在木樁上火化。這個人是誰?犯了什麼錯,讓政治和宗教當局都判他有罪?他的名字叫威廉‧丁道爾,罪名是翻譯和發行英文版聖經。

丁道爾出生於英國,大約與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新大陸的年代同期。他先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完成學業,之後成為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丁道爾精通八種語言,包括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拉丁文。他勤奮學習聖經,看到當時神職人員與一般信徒對經文普遍無知,讓他十分憂心。丁道爾在和一位反對一般人接觸經文的神職人員展開激烈辯論的過程中,發誓說:「如果神免我一死,不出幾年,我要讓那些犁田的男孩比你們懂得更多的經文!」

他尋求教廷的許可,讓他將聖經翻譯成英文,好讓每一個人都能閱讀並運用神的話。他的請求遭到否決。多數人認為一旦容許神職人員以外的普通人都能直接閱讀經文,必會動搖教廷的權威地位,而且此舉無異於「把珍珠丟在豬前」(馬太福音7:6)。

儘管如此,丁道爾依舊進行困難的翻譯工作。1524年,他用假名遷居德國,但仍然經常面臨被追捕的危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躲躲藏藏。丁道爾在忠誠友人的協助下,先後出版了英文版的新約和舊約。這些聖經被偷偷運進英國,當地對英文版聖經的需求甚大,有這本聖經的人都視之為至寶。於是這些聖經開始在暗中廣為流傳。教廷當局焚毀了所有能找到的經文。不過,在丁道爾死後三年內,神確實開啟了亨利八世國王的眼光,隨著當時所謂的「偉大聖經」的出版,一般大眾開始可以取得這些英文經文。丁道爾的工作為聖經後來絕大部分的英文翻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詹姆士王欽定本。1

威廉‧丁道爾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為這事工犧牲奉獻的人。許多在不同國家說不同語言的人都像他一樣,甚至犧牲了生命,為的就是要將神的話從迷濛中帶出來。我們實在欠了這些人很多恩情。或許我們虧欠更多的是歷史上那些不辭辛勞和犧牲,把神的話忠實地記錄和保存下來的人,像摩西、以賽亞、亞伯拉罕、約翰、保羅、尼腓、摩爾門、約瑟‧斯密,和其他許多先知。對於經文的重要,他們知道的有哪些是我們也需要知道的?十六世紀的英國人為了能獲得聖經,支付大筆金錢並承擔極大的風險,他們了解的有哪些是我們也應該了解的呢?

先知阿爾瑪在他死前不久,將人民的神聖紀錄交託給兒子希拉曼。他提醒希拉曼,這些經文「增加了這人民的記憶,是的,使許多人認清他們行徑的錯誤,帶領他們認識神,得到他們靈魂的救恩」(阿爾瑪書37:8)。他命令希拉曼要保管這些紀錄,因為透過這些紀錄,神會「向未來的世代顯示祂的大能」(阿爾瑪書37:14)。

神確實透過經文,「顯示祂的大能」,來拯救祂的兒女,使他們獲得高升。如同先知阿爾瑪所說,神透過祂的話增加我們的記憶,糾正謬誤與過錯,帶領我們悔改,讓我們在救贖主耶穌基督裡面得到喜樂。

經文幫助我們一直記得主,以及祂和天父與我們的關係,所以經文能增加我們的記憶。經文讓我們想起前生所知道的事。經文從另一個角度來增加我們的記憶,讓我們了解沒有親身經歷的世代、人民和事件。我們沒有親眼見到紅海被分開,也沒有和摩西走過水牆中間的乾地到對岸去。我們沒有親耳聽到山上寶訓,沒有親眼看到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沒有看到救主在客西馬尼園和十字架上受苦,也沒有和馬利亞一起聽到兩位天使為空墳作見證,說耶穌已從死裡復活了。你我未曾和滿地富的群眾,應復活的救主之邀請,一一走上前去撫摸祂身上的釘痕,用淚水沾濕祂的雙腳。我們也不曾和約瑟‧斯密一起跪在聖林裡,仰望天父與祂的兒子。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些事和其他許多的事,因為我們有經文的記載來增加我們的記憶,教導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事。當這些事貫透我們的心智時,我們對神和祂愛子的信心也就更穩固了。

經文增加我們記憶的另一個方法,是幫助我們不致忘記我們和前人所學到的教訓。沒有神的話或忽視這些紀錄的人民,最後都變得不再相信祂,而且忘記了他們來到世上的目的。你們一定記得李海一行人離開耶路撒冷時,帶著銅葉片同行對他們多麼重要。這些經文是讓他們認識神和知道基督後來為世人贖罪的關鍵。在李海之後不久,「從耶路撒冷出來的」另一群人沒有經文,三、四百年後,等到李海的後裔發現他們時,據經文記載,「他們的語文已多訛誤;……他們否認他們的創造主」(奧姆乃書1:15,17)。

在丁道爾那個年代,世人普遍對經文無知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接觸到聖經,尤其是用他們不懂的語言寫成的聖經。今日,聖經和其他經文都隨手可得,卻因為世人不願意翻閱,所以不懂經文的人越來越多,結果是他們忘記了祖先所知道的事。

神用經文來匡正錯誤的想法和繆誤的傳統,揭穿罪具有使人毀滅的影響力。祂是慈悲的父,希望我們能免受不必要的苦難與悲傷,同時也希望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神性潛能。舉例來說,經文駁斥一個在今日廣為接受的古代謬論,也就是柯力何說道德沒有絕對的標準。他認為「每個人憑其才智而昌盛,每個人憑其能力獲勝;人不論作什麼都無罪。」而且「人死了,什麼都結束了」(阿爾瑪書30:17-18)。阿爾瑪在解決柯力何的事情後,並沒有讓自己的兒子柯林安頓去質疑神聖道德戒律的本質與內涵。柯林安頓犯了性罪,他的父親滿懷關愛但清楚地對他說:「我兒,難道你不知道這些事在神眼中是一種憎行,是的,除了流無辜者的血或否認聖靈以外,是所有罪中最可憎的嗎?」(阿爾瑪書39:5)。

今日的世界和一個世紀前恰恰相反,許多人會和阿爾瑪爭辯不貞的嚴重性。有些人會爭辯說不貞是相對的,或者說神的愛會包容一切。他們說,如果有神,祂會原諒所有的罪行與惡端,因為祂愛我們──因此世人不需要悔改。或者,頂多只要懺悔一下就夠了。他們想像出一個期望世人為社會正義而努力,卻又不對他們的個人生活與行為有所要求的耶穌。2但是,慈愛的神不會任由我們從悲痛的經驗中去體認「邪惡絕非幸福」(阿爾瑪書41:10;亦見希拉曼書13:38)這項道理。祂的誡命反映出事實,能保護我們免於自食惡果的痛苦。經文是衡量真確和真理的標竿,它們清楚地指出,真正的幸福不在於否認神的正義或試圖規避罪的後果,而在於透過神子贖罪的恩典帶來悔改和寬恕(見阿爾瑪書第42章)。

經文教導我們維護文明社會所不可或缺的原則與道德標準,諸如:正直、負責、無私、忠誠與仁愛。我們在經文中看到許多因為遵行正確的原則而獲得祝福的生動描述,也看到個人和文明因為摒棄這些原則而遭受的悲劇。一旦人民忽視或摒棄經文教導的真理時,社會重要的道德基礎就開始瓦解,衰敗就指日可待。那用以維繫社會制度的支持力量遲早也將蕩然無存。

總之,一切經文的核心宗旨是要讓我們的靈魂充滿對父神和祂兒子耶穌基督的信心──相信祂們存在;相信天父為我們的不死與永生訂立了計畫;相信耶穌基督的贖罪與復活讓幸福計畫得以完成;相信要把耶穌基督的福音變成我們的生活方式;相信要認識「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約翰福音17:3)。

誠如阿爾瑪所說的,神的話有如種在我們心中的一粒種子,當它開始在我們裡面成長時,就會生出信心來(見阿爾瑪書 32:27-43;亦見羅馬書10:13-17)。純粹用學術研究的方式來研讀古代經典不會帶來信心。信心並非來自於考古學家所挖掘和發現到的事物。它並非來自於科學實驗,它甚至並非來自於親眼目睹奇蹟。這些事可以加強我們的信心,或者偶爾考驗我們的信心,但它們不能生出信心。信心來自聖靈對我們的靈魂所作的見證,也就是當我們傾聽和閱讀神的話時,靈會對靈說話。只要我們繼續飽享神的話,我們的信心就會日漸成熟。

經文中其他人信心的事蹟可以鞏固我們自己的信心。我們都記得有一位百夫長運用了信心,讓基督在還沒見到病人以前就將他治癒(見馬太福音8:5-13)。有一位異教徒婦女因為願意謙卑撿拾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渣,女兒就被治癒了(見馬太福音15:22-28;馬可福音 7:25-30)。我們聽到受苦的約伯哭喊道:「他雖殺我,我仍必信靠祂」(約伯記13:15),他淚流滿面地宣告:「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約伯記19:25)。我們還聽見一個少年先知在受到許多成年人的憎恨和迫害時,仍說:「我看見了異象;我知道,我知道神也知道,我不能否認,也不敢否認」(約瑟‧斯密──歷史1:25)。他堅定的宣言鼓舞了我們的勇氣。

由於經文闡述了基督的教義,因此有聖靈為伴,而聖靈的任務就是為父與子作證(見尼腓三書11:32)。因此,研讀經文成了我們獲得聖靈的一種方式。當然,經文從一開始就是經由聖靈賜與的(見彼得後書1:21;教約20:26-27;68:4),而這同一位聖靈也會對你我見證經文的真實性。要用心且仔細地研讀經文;要思考和祈禱,以便了解經文。經文就是啟示,而且會帶來更多的啟示。

想一想,我們多麼幸福能有聖經和大約900頁包括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及無價珍珠在內的其他經文。此外,再想一想,還有先知們在類似這樣的場合裡,在聖靈的感動下所說的話,主也稱為經文(見教約68:2-4);這些經文透過電視、廣播、網路、衛星、CD、DVD和書面資料不斷地供應給我們。我想,歷史上沒有任何一群人比我們蒙福擁有更豐富的神聖寫作。不僅如此,每個男人、女人和小孩,都能擁有並研讀一本自己的神聖經文,而大部分是以自己的母語出版。這對丁道爾時代的人民,或古代各福音期的偉大聖徒來說,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當然,隨著這項祝福,主也告訴我們要比過去任何時期更常運用經文。願我們會繼續不斷地飽享基督的話,祂的話必指示我們所有當做的事(見尼腓二書32:3)。我研讀過這些經文,也思考過這些經文。在這復活節的前夕,我要向你們作證,父與子正如神聖經文中所揭示的那樣,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1. 以下是有關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的參考資料:David Daniell, The Bible in English (2003), 140-57; Lenet Hadley Read, How We Got the Bible (1985), 67-74; S. Michael Wilcox, Fire in the Bones: William Tyndale-Martyr, Father of the English Bible (2004); John Foxe, The New Foxe’s Book of Martyrs (1997), 121-33; “William Tynda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Tyndale;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0; Bible Dictionary, “Bible, English.”

  2. See interview of Richard Neitzel Holzapfel, in Michael De Groote, “Questioning the Alternative Jesus,” Deseret News, Nov. 26, 2009, 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