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9年
真實良善、毫無詭詐
2015年4月


10:26

真實良善、毫無詭詐

耶穌基督福音的好消息,就是我們心中的願望能被轉型、我們的動機能被教育和精煉。

很不幸,在我過去的生命中,有一段時間我一心追求頭銜和權柄。一開始其實很單純,在我準備去傳教時,我的哥哥在他的傳道部被指派擔任地帶領袖。我聽到許多對他的讚美,不禁也想要得到同樣的好評。我希望能有類似的職位,甚至可能為此作了禱告。

在我傳教時,我很感謝我學到了一個強有力的教訓。上次的總會大會讓我想到了那個教訓。

去年十月,迪特‧鄔希鐸會長說:「我在一生中有機會和世上最傑出和最聰明的一些人士交往。在我年紀比較輕的時候,我很欽佩那些受過良好教育、有才華、成功和受到世人讚揚的人。但是,經過這許多年,我逐漸體認到,那些真實良善、毫無詭詐的美好、蒙福的人,更是令我欽佩。」1

我的摩爾門經英雄就是個絕佳的例子。他是個了不起而且蒙福的人,他是真實良善、毫無詭詐。希伯隆是小阿爾瑪的一個兒子。我們都比較熟悉他的哥哥希拉曼,因為他後來跟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保管紀錄的人和神的先知;還有他的弟弟柯林安頓,他在傳教時惡名昭彰而需要他父親給他一些忠告。阿爾瑪寫了77節經文給希拉曼(見阿爾瑪書第36–37章);寫給柯林安頓91節經文(見阿爾瑪書第39–42章);阿爾瑪只寫了15節(見阿爾瑪書第38章)給他的第二個兒子希伯隆。然而,他在那15節裡所說的話是非常有力的教導。

「我兒,我相信我會因你的堅定和你對神的信心而非常快樂;你從年輕時就開始仰望主,你的神,我希望你繼續這樣遵守祂的誡命,因為持守到底的人有福了。

我兒,我告訴你,你的忠信、你的努力、你的耐心和你對……人的恆久忍耐,已使我非常快樂。」(阿爾瑪書38:2–3

阿爾瑪除了這樣告訴希伯隆,也柯林安頓談到關於他。阿爾瑪說:「難道你沒有看到你哥哥的堅定、忠信,和他遵守神誡命的努力嗎?看啊,難道他沒有為你樹立好榜樣嗎?」(阿爾瑪書39:12

顯然,希伯隆想讓他的父親高興,所以去做正義的事,因為那是應該做的,而不是為了讚美、職位、權力、榮耀、或權柄。關於這一點,希拉曼必定知道,也因此尊敬他弟弟,因為希拉曼把他從父親那裡接收的神聖紀錄交給希伯隆保管。希拉曼確實信賴希伯隆,因為「他是個正直的人,正直地行走在神前;他不斷努力行善,遵守主他的神的誡命」(阿爾瑪書63:2)。從他接管神聖紀錄到交給希拉曼的兒子希拉曼的這段期間,沒有多少紀錄提到他,看來這是希伯隆真實的特質。(見阿爾瑪書63:11

希伯隆真實良善、毫無詭詐。他犧牲時間、才能、和精力,來幫助別人、提升他們,因為他愛神,也愛他的同胞(見阿爾瑪書48:17–1949:30)。賓塞‧甘會長對他的形容非常貼切:「偉大的女人和男人一向熱衷服務,更勝於掌權。」3

在這個竭盡所能尋求讚美、職位、權力、榮耀和權柄的世界,我要向那些真實良善、毫無詭詐,了不起且蒙福的人致敬;那些人的動機是出自於愛神和他們的鄰人;那些偉大的女人和男人是「熱衷服務,更勝於掌權」的人。

當今有些人會要我們相信,若要做個舉足輕重的人,唯有藉著取得地位和權力才能達到。然而,要感謝的是許多人不受這種觀點的影響。他們在尋求成為真實良善、毫無詭詐的人時,找到了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在社會各個階層和各種不同信仰的人中,看到了這樣的人。我也在許許多多真正歸信的基督徒身上找到這樣的人。4

我尊敬那些在全世界各支會和分會裡,每個星期無私地服務的人,他們做的比召喚所要求的還多。然而,召喚來了又去有期限。我更欽佩的是有許多人雖然沒有正式的召喚,卻找機會持續不斷地服務他人、提升他人。有位弟兄提早到教堂來,把椅子擺好;聚會完後又留下來把教堂打點好。有位姐妹故意選擇坐在支會裡一位盲眼姐妹的附近,這樣不但能跟她打招呼,還能大聲唱聖詩,讓盲眼的姐妹能聽到歌詞而跟著唱。假如你仔細環顧你的支會或分會,就能找到這類的榜樣。總是有教會成員好像都知道誰需要幫助且適時伸出援手。

或許我對於真實良善、毫無詭詐的聖徒,所學到的第一個教訓,是在我還是個年輕的傳教士時。我與一個不曾相識的長老搬到一個區域,我聽到過別的傳教士談到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領導指派,還說到他雖然已經在韓國待了很長的時間,但是韓語還是說不好。然而,我慢慢認識這位長老之後,發覺他是我所認識的傳教士中,最服從和忠信的傳教士之一。該研讀的時候他研讀;該做事的時候他做事。他準時離開公寓,也準時回去。即使韓語對他來說特別困難,他還是很認真學習。

在我了解別人對他的評語不確實之後,我覺得認為他是不成功的傳教士是不公正的評斷。我要把我對這位長老的發現告訴整個傳道部,我向傳道部會長報告,我要糾正這個誤解。他的反應是:「天父知道這位年輕人是個成功的傳教士,而我也知道。」他接著說:「現在你也知道了,那麼,其他人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位明智的傳道部會長教導了我,在服務的時候什麼是重要的,那不是讚美、職位、權力、榮耀、或權柄。這對一個太過專注於頭銜的年輕傳教士而言,是個很大的教訓。

想到這個教訓,我開始回顧我的一生,看看過去我受到多少當時沒有好頭銜或職位的男人和女人的影響。其中一位具有希伯隆品格的人,是我高二的福音進修班教師。這位良善的人那時只教了福音進修班兩、三年,但是他打開了我的心扉,幫助我獲得見證。他並不是學校裡最受歡迎的教師,但他總是有備而來,他對我的影響有力又持久。在他教過我之後的40年中,我只見過他少數幾次,其中一次是在我父親的喪禮,他來看我。確實,那個舉動的動機不是出於頭銜或權力。

我尊敬那位盡職的教師,以及許多像他一樣真實良善、毫無詭詐的人。我也尊敬不只是在星期日上課時教導學生的主日學教師,他還邀請這些學生到他家共進早餐,藉此進一步教導和影響學生。我尊敬男女青年的領袖,他們參與支會裡男女青年的體育和文化活動。我尊敬一位寫字條鼓勵左鄰右舍的男人,以及一位婦女不只寄聖誕卡,還親自把卡片送給需要人探訪的家人和朋友。我尊敬一位弟兄在他的鄰居罹患老人癡呆症那段黑暗的日子,經常載他出去兜風──讓鄰居夫婦能有極為需要的喘息機會。

這些事情並不是做來得到讚美或榮耀的,這些男人和女人的動機並不是要得到頭銜或權柄。他們是基督的門徒,持續地去做好事,就像希伯隆一樣,他們只想要取悅天上的父。

每當我聽到有些人不再服務或甚至不來教會是因為被卸任一項召喚、或沒得到某個職位或頭銜而覺得被忽略時,我都很傷感。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學到當我是個年輕傳教士時所學到的教訓──最重要的服務通常只有神的認可。在我們追求「我」和「我的」時,是否忘了「您」和「您的」呢?

有人可能會說:「可是我要成為你所形容的那些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耶穌基督福音的好消息,就是我們心中的願望能被轉型、我們的動機能被教育和精煉。接受洗禮進入神真正的羊圈,我們就開始我們的歷程成為新造的人(見哥林多後書5:17摩賽亞書27:26)。每一次我們藉著領受聖餐而更新洗禮的聖約,就是往最終目標更進一步。5只要我們能持守那聖約,就能獲得力量,與哀者同哀,安慰需要安慰的人(見摩賽亞書18:9)。在那聖約中,我們找到恩典,使我們能服事神並遵守祂的誡命,包括以全心愛神,並愛人如己。6在那聖約中,神和基督幫助我們,使我們能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見摩賽亞書4:16;亦見第11–15節)。

今生我真正的心願是取悅我的父親──包括世上的父親和天上的父──以及變得更像希伯隆。7

我感謝天父,感謝有希伯隆那樣品格的人,他們的榜樣帶給我──和我們大家──希望。在他們的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對慈愛的天父和關愛、憐憫的救主的一個見證。我要加上我的見證,也誓言要努力成為像他們那樣,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迪特‧鄔希鐸,「主,是我嗎?」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58頁。

  2. 希拉曼並沒有去教導卓倫人,所以我們知道阿爾瑪說到「你哥哥」時,是在講希伯隆。(見阿爾瑪書31:739:2)。

  3. 參閱賓塞‧甘,「正直婦女的責任」,1980年3月,聖徒之聲,第140頁。

  4. 「主教導我們,當我們真正歸信祂的福音,我們的心會從自私的憂慮轉向服務,在他人邁向永生時提升他們。我們可以運用信心祈禱和付出努力,藉著耶穌基督的贖罪成為新造的人,來獲得那樣的歸信。首先我們可以祈求有信心為自私悔改,並獲得關心他人甚於自己的恩賜。我們可以祈求有力量放下驕傲和忌妒。」(亨利‧艾寧,「見證與歸信」,2015年2月,利阿賀拿,第4–5頁)。

  5. 「〔神〕是不朽和完美的;我們是必朽和不完美的。雖然如此,即使在必朽的塵世,我們仍尋求方法,使我們能在靈性上與祂合一。這樣做使我們能蒙得一些祂大能的恩典與莊嚴。那些特別的時刻包括…… 洗禮和證實禮……〔以及〕領受主的晚餐的象徵。」(Jeffrey R. Holland, To My Friends [2014], 80)

  6. 「後期聖徒在所做的一切事上都視自己為神的兒女,很自然地,他們願意立下承諾、信守承諾。聖約是救恩計畫的特徵。我們答應遵守誡命,神應許我們今生及永恒的祝福作為回報。祂對於祂的要求很精確,祂也完全信守祂的話語。因為祂愛我們,也因為這計畫的目的是要變得像祂一樣,祂精確地要求我們。祂給我們的應許總是包括給我們力量,使我們遵守聖約的能力得以成長。祂使我們能得知祂的法則。當我們全心努力去達到祂的標準時,祂會給我們聖靈為伴,這樣一來會同時增加我們遵守承諾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那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力量,可用在我們屬世的研習,以及永恒所需的學習上。」(Henry B. Eyring, “A Child of God”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Oct. 21, 1997], 4–5; speeches.byu.edu)。亦見大衛‧貝納,「減輕他們的重擔」,2014年5月,利阿賀拿,第87–90頁。

  7.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想要取悅我的父親。隨著年歲漸長、獲得見證,我也有取悅天父的渴望。在後來的歲月中,我學到關於希伯隆,於是在我的人生目標中加上了要成為更像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