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大會
耶穌基督是救援
2023年4月總會大會


10:19

耶穌基督是救援

我們可以和救主合作,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屬世和屬靈的救援——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救援。

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以及對於耳聞祂所行奇蹟的希望,照料癱子的人把他帶到耶穌面前。他們把他帶去的方式很有創意——掀開屋頂,把那人連褥子縋下去,縋到耶穌教導的地方。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1接著又說:「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2那癱子就立刻起來,拿著褥子回家去,「歸榮耀與神」。3

關於照顧癱子的朋友,我們還知道些什麼?我們知道救主看出他們的信心,以及他們見到並聽到救主,目睹祂的奇蹟後,都感到「驚奇」,也「歸榮耀與神」。4

耶穌基督提供了他們期盼的醫治,也就是解除疼痛和慢性疾病造成的殘障,得到身體上的救援。值得注意的是,救主也潔淨了那人的罪,提供了靈性上的救援

而且這些朋友在努力照顧有需要的人時,找到了救援的源頭;他們找到了耶穌基督。

我見證,耶穌基督我們的救援。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我們可以擺脫罪的重擔和後果,並且在軟弱時可以得到救助。

而且因為我們愛神,也立約要事奉祂,我們可以和救主合作,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屬世和屬靈的救援——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在耶穌基督裡找到自己的救援。5

我們敬愛的先知羅素·納爾遜會長邀請我們勝過世界並得安息。6他將「真正的安息」定義為「慰藉〔救援〕與平安」。納爾遜會長說:「因為救主透過祂的無限贖罪,救贖每個人脫離軟弱、錯誤和罪惡,也因為祂體驗過你曾經承受的每個痛苦、憂慮和重擔,因此,只要你真正悔改並尋求祂的幫助,就能超脫現在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7這就是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救援!

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象徵意義上的包袱。它可能是你平衡著頂在頭上的籃子,也可以是背包,或是用布包起來、甩過肩膀扛著的一捆東西。但在我們的討論中,姑且稱之為包袱。

這個象徵意義的包袱,是我們在一個墜落世界裡背負的重擔。我們的重擔就像包袱裡的石頭。一般來說,有三種石頭:

  • 我們自己罪行的石頭。

  • 由於他人錯誤的決定、不當行為和不友善而落在我們包袱中的石頭。

  • 以及因為我們生活在墜落狀態下而背負的石頭,包括疾病、痛苦、慢性病、悲傷、失望、孤單,以及天災所造成的影響。

我很高興可以宣告:我們塵世的重擔,也就是我們象徵性包袱裡的這些石頭,我們不必感覺沉重。

耶穌基督能減輕我們的重擔。

耶穌基督能卸下我們的重擔。

耶穌基督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讓我們可以從罪的負擔中解脫。

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援。

祂說: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也就是救援與平安〕。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8

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這句話的前提是,我們與救主共負一軛,與祂分擔重擔,並且讓祂卸下我們的擔子。也就是說,與神建立一種聖約關係,並遵守那聖約,這樣,就如納爾遜會長所闡明的,會「使得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變得更容易」。他說:「與救主共負一軛,代表著你將可以汲取祂的力量和救贖能力。」9

這樣,我們為什麼還要抱著石頭不放呢?如果有後援投手可以接手完成比賽,疲憊的棒球投手為什麼要拒絕離開投手丘呢?當救援者已就位,準備與我一同嚴守崗位時,我為什麼還要堅持自己獨撐呢?

納爾遜會長曾教導:「耶穌基督……站著張開雙臂,滿心希望而且非常願意,來醫治、寬恕、潔淨、強化、淨化和聖化我們。」10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堅持獨自背負石頭呢?

這是一個個人的問題,要給每個人去思考。

對我而言,那是一種長久以來的驕傲陋習。我說:「我來就行。不用擔心,我能搞定。」是那位欺詐高手希望我躲避神,背離祂,孤軍作戰。

弟兄姊妹們,我不能孤軍作戰,我不需要,也不會。我選擇透過和神所立的聖約與救主耶穌基督緊緊相繫,「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11

遵守聖約的人會蒙福得到救主的救援。

想想摩爾門經中的這個例子:阿爾瑪的人民遭受迫害,「做苦工,並〔有〕監工監視他們」。12由於被禁止出聲祈禱,他們就「向神傾訴心聲;祂知道他們心中的意念。」13

「他們受苦的時候,主的聲音臨到他們說:抬起頭來,寬心吧!因為我知道你們與我立的;我要與我民立約,救他們脫離束縛。

「我也要減輕你們肩上的重擔,即使你們身受束縛,也不覺背上有重擔。」14

接著他們的重擔「減輕了」,「主增強了他們的力量,使他們輕易地挑起重擔,他們愉快且耐心地順服主所有的旨意」。15

那些遵守聖約的人得到救援——他們得以放寬心,更加有耐心、更快樂,減輕重擔,這使他們感到輕省,並且最終獲救。16

現在,讓我們再談談自己象徵性的包袱。

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而進行的悔改,能減輕我們罪的石頭的重量。藉著這上好的恩賜,神的慈悲能使我們免於公道那令人難以承受的沉重要求。17

耶穌基督的贖罪也讓我們有可能獲得力量去寬恕,使我們卸下因他人錯待而背負的重擔。18

我們生活在墜落的世界,肉身受制於憂傷和痛苦,那麼,救主要如何救援,解除我們這些重擔呢?

通常,祂會透過我們來執行這樣的救援!身為祂教會的約民,我們承諾「與哀者同哀」,並「安慰需要安慰的人」。19因為我們都「進入神的羊圈,被稱為祂的人民」,也「願意承擔彼此的重擔,使重擔減輕」。20

我們聖約的祝福是與耶穌基督合作,為神所有的兒女提供屬世和屬靈的救援。我們是一個管道,祂透過我們提供救援。21

因此,就像癱子的朋友一樣,我們「援助軟弱的人,扶起垂下的手,堅固無力的膝」。22我們「要……擔當」彼此的重擔,「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23只要我們這麼做,就會認識祂,變得像祂一樣,並找到祂的救援。24

救援是什麼?

就是移除或減輕痛苦、煩惱或沉重的事,或是忍受它的力量;指的是接替的人;是對錯誤的合法糾正。25這個盎格魯-法文單字,源於古法文relever,意思是「舉起」,以及拉丁文relevare,意思是「再次起來」、「復活」。26

弟兄姊妹們,耶穌基督是救援。我見證,祂確實在第三天復活,完成了慈愛而無限的贖罪,站著張開雙臂,讓我們有機會復活、得救,以及超升,並且變得像祂一樣。祂提供給我們的救援是永恆的。

就像天使在第一個復活節早晨拜訪過的那些婦女們一樣,我希望能「快去」,「大大地歡喜」,告訴世人,祂已復生。27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路加福音5:20

  2. 馬可福音2:11

  3. 路加福音5:25

  4. 路加福音5:26

  5. See D. Todd Christofferson, “The First Commandment Firs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Mar. 22, 2022), 2, speeches.byu.edu: “Our love of God elevates our ability to love others more fully and perfectly because we in essence partner with God in the care of His children” (emphasis added).

  6. 見羅素·納爾遜,「勝過世界並得安息」,2022年11月,利阿賀拿,第95-98頁。

  7. 羅素·納爾遜,「勝過世界並得安息」,第96頁。

  8. 馬太福音11:28-30

  9. 羅素·納爾遜,「勝過世界並得安息」,第97頁。

  10. 羅素·納爾遜,「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變得更好」,2019年5月,利阿賀拿,第67頁。

  11. 腓立比書4:13

  12. 摩賽亞書24:9

  13. 摩賽亞書24:12

  14. 摩賽亞書24:13-14

  15. 摩賽亞書24:15

  16. 摩賽亞書24:13-14

  17. 阿爾瑪書34:14-16;亦見摩賽亞書15:8-9

  18. 見羅素·納爾遜,「耶穌基督賜予的四份禮物」(2018年12月2日,總會會長團聖誕節祈禱會),broadcasts.ChurchofJesusChrist.org:「基督賜予的第二份禮物是寬恕的能力」。透過衪的無限贖罪,你可以寬恕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以及可能永遠不會為自己的殘忍行徑負責的人。

    「要寬恕一個真誠謙卑尋求原諒的人,通常很容易,然而救主所賜的寬恕能力,是不論對方怎麼傷害你,你都能寬恕對方,那麼,他們傷人的行為再也不能腐蝕你的靈魂。」

  19. 摩賽亞書18:9

  20. 摩賽亞書18:8

  21. 1842年3月17日,先知約瑟·斯密成立了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婦女組織——慈助會,這是「一個附屬於聖職的神聖組織」(達林·鄔克司,「聖職的權鑰與權柄」,2014年5月,利阿賀拿,第51頁)。在選取新組織的名稱時,曾考慮了「慈善」(benevolent)一詞,但婦女們卻更喜歡「救援」(relief)這個詞。該組織的首任會長愛瑪·斯密,以及祕書伊莉莎·舒(後來擔任慈助會第二任會長),說明「慈善」是一個廣為流行的詞彙(在今日多用作機構名稱),但那種流行「不應成為我們的主導」。愛瑪詳細闡述「救援」一詞更能描述她們的使命。「我們將成就不平凡的事。……我們會遇到一些特別的狀況,也會應付許多緊急的需求」(Emma Smith, in Nauvoo Relief Society Minute Book, Mar. 17, 1842, 12, josephsmithpapers.org)。的確,慈助會的任務一直是提供屬世和屬靈的救援。約瑟·斯密教導:「慈助會不僅要援助窮困者,也要拯救靈魂」(in Nauvoo Relief Society Minute Book, June 9, 1842, 63, josephsmithpapers.org)。因此,慈助會持續提供救援:「幫助窮人、照顧病人、解除憂慮、掃除文盲,解除一切會阻礙婦女得到喜悅和進步的障礙」(John A. Widtsoe, Evidences and Reconciliations, arr.G. Homer Durham, 3 vols. in 1 [1960], 308)。

  22. 教義和聖約81:5;亦見希伯來書12:12

  23. 加拉太書6:2

  24. 慈助會成立伊始,在一場早期聚會中,先知約瑟·斯密的母親露西·麥克·斯密說:「我們必須彼此珍惜、彼此看顧、彼此安慰,並且接受教導,使我們都能在天國中一同坐席。」歷史學家珍妮佛·里德這樣寫道:「在提供救援的共同努力中,婦女與基督合作,並在此過程中找到祂的救援」(First: The Life and Faith of Emma Smith [2021], 130)。

  25. See Merriam-Webster.com Dictionary, “relief.”

  26. See Dictionary.com, “relief.”

  27. 馬太福音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