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門經可以教導哪些關於幸福的事?
我們可以從摩爾門經的兩章經文裡摘錄出七項原則,教導我們怎麼得到真正的幸福。
李海教導兒子雅各:「成了世人,才能有快樂。」(尼腓二書2:25)
我們都想成為快樂的人。我們經常渴望得到在家人和朋友身上看到的愉快、平靜與滿足,他們的生活似乎充滿幸福。每個人多少都曾經在生活中感覺到不快樂,有些人甚至懷疑:「我會快樂嗎?」
總會會長團第一諮理亨利‧艾寧會長說:「主已把祂的信息融入摩爾門經中。尼腓、摩爾門、摩羅乃都知道這點,而摩爾門經所有的作者也都為你準備了信息。」 1 神希望祂所有的兒女在今生就能享有幸福,因此將幸福的永恆原則融入摩爾門經中。你可以在整部書中找到這些原則,但是尼腓二書第5章和尼腓四書第1章這兩章經文尤其涵蓋了清楚的指示,只要我們願意實踐,就能引領我們得到加增的幸福。
尼腓二書第5章
李海去世不久,主警告尼腓,說拉曼和雷米爾會圖謀他的性命。主告訴尼腓要帶著願意和他同行的人逃入曠野。這樣的大舉遷徙並建立新家園一定困難重重,但是尼腓在尼腓二書5:27說:「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本章經文確立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加以遵循的幸福模式。
與積極樂觀的人交誼
尼腓告訴我們,和他一起逃進曠野的人都是「相信神的警告和啟示的人」(第6節)。社交圈是我們幸福的重要來源。花時間和有同樣信念且積極樂觀的人交朋友是很重要的。除了花時間與家人相處外,我們可以和積極樂觀、能夠鞏固我們信仰的人交朋友。這些互動和交誼對我們的幸福有重大的影響。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社會學家克莉絲汀‧卡特寫道:「友誼、與家人的關係、和鄰居的親疏等社交關係的質與量,密切影響個人的福祉和幸福,這兩者基本上是正相關的。」 2
行為與信念一致
尼腓在第10節寫到他的人民謹守「主的誡命」。服從誡命是過幸福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便雅憫王鼓勵人民「想想遵守神誡命的人那種蒙福和快樂的狀態」(摩賽亞書2:41)。相信神的誡命卻不奉行是很難感覺幸福的。服從帶來內心的寧靜和良心的平安。有人說印度的靈性和政治領袖甘地寫過:「幸福就是思想與言行都和諧一致。」信念和行為不一致的時候,只有靠悔改才能重建和諧的生活。
完成困難的工作
尼腓在尼腓二書第5章第11節和第15節寫到他的人民播種和收割作物、牧養動物、建造房屋,並用各種貴重的礦石製造物品。他說:「我,尼腓,使我的人民勤勞,並親手工作。」(第17節)我們從這幾節經文中清楚看到工作是得到幸福的關鍵因素。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在家裡、在住家附近、在社區或職場上工作。多馬‧孟蓀會長說:「神……留下一些未完成的工作讓我們發揮所能來完成。祂將電留在雲中,將石油儲存在地底下。……祂將架橋、砍伐樹木、建造城市的工作留給我們作。祂並沒有直接賜給我們成品,讓我們坐享其成。祂給了我們空白畫紙讓我們作畫,未譜出的曲子讓我們創作,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讓我們解決。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親身體驗創造的喜悅和成就感。」 3 簡單來說,發揮創意的樂趣和經常伴隨著努力工作而來的成就感能帶來幸福。
專注在聖殿
尼腓也告訴我們,他和人民在建立新社區的同時也花時間建造聖殿(第16節)。聖殿祝福和幸福是密不可分的。聖殿教導我們明白救恩計畫,提醒我們記得今生的目的。我們學到我們是慈愛天父的兒女,明白我們的人生在祂的計畫中有著偉大的目的。在聖殿裡,我們感覺更接近祂;我們感受到祂的同在、祂的大能和祂的認可。即使無法定期到聖殿去,持有效的聖殿推薦書,在家中懸掛聖殿的圖片,都可以提醒我們記得曾經有過的聖殿經驗和在那裡學到的真理。
尼腓四書
先知暨歷史學家摩爾門在尼腓四書告訴我們救主造訪尼腓人後所發生的事情。他描述這群人時,說:「在由神的手所造的人當中,確實沒有比這人民更幸福的了。」(尼腓四書1:16)
分享所有
摩爾門在第3節寫到,這些人「凡物公用」,並且「沒有貧與富」。今天,我們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時,學習與人分享我們的所有是很重要的。
許多研究顯示,花時間為人服務和花錢幫助別人,對我們的幸福都有直接的影響。 4 這也難怪便雅憫王要告訴人民:「我希望你們按照自己所有的,把財物分給窮人,如給飢餓的人飯吃,給無衣蔽體的人衣穿,探訪病人,按照他們的需要,給他們在屬靈與屬世上的援助。」(摩賽亞書4:26)我們有許多機會透過服務、禁食捐獻和教會管理的其他各項基金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傑佛瑞‧賀倫長老說:「綜觀歷史,貧窮一直被視為是人類最大且最普遍的挑戰之一。貧窮帶來的顯著痛苦通常是肉體上的,然而對精神和情緒上造成的傷害可能更使人耗弱。不管是哪種情況,這位偉大的救贖主持續不斷地呼籲我們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和祂一起去減輕人民所背負的這項重擔。」 5 我們付出更多努力、時間和金錢去幫助他人時,自己也會更加幸福。
歸屬於一個家庭
摩爾門告訴我們,這些人「男婚女嫁」(尼腓四書1:11)。有機會結婚和養育子女(見第10節)的人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快樂。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雅各‧傅士德會長(1920-2007)說:「婚姻和親情間的快樂要比任何其他快樂大上千倍。」 6
即使沒有結婚、沒有自己的子女,也能享有家庭關係帶來的幸福。單身成人、青少年以及兒童一樣可以享有這些祝福。要享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就必須試著為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付出友情、體諒和愛心。家庭可以提供情感上和身體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這些都是體驗幸福所不可或缺的。
做個使人和睦的人
摩爾門在尼腓四書中四度提到這些人之間「沒有紛爭」(見第2,13,15和18節),「因為人民心中有神的愛」(第15節)。紛爭和幸福是勢不兩立的,無法同時存在。救主警告尼腓人紛爭的危險,祂說:「凡具有紛爭之靈的,不是屬於我的,是屬於魔鬼的;魔鬼是紛爭之父。」(尼腓三書11:29)我們必須非常努力,不要在職場、學校或家裡,說出或做出任何引進紛爭之靈的事;相反地,我們必須盡全力在心中培養神的愛。
不耐煩經常是紛爭的導火線,我們在聖靈的協助下,可以改變本性,成為更有耐心的人。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迪特‧鄔希鐸會長說:「缺乏耐心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是只顧自我的人的一種通病。那是由一種稱為『宇宙中心』症候群的狀況引起的,這種相當普遍的心態讓人們相信,在人生的偉大舞台上,唯有自己才是主角,在他們周遭運轉的世界和其他所有人事物只不過是配角而已。」 7
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邀請我們「培養溫柔說話的藝術。這樣必能造福你們的家庭、你們的生活。」 8
尋求幸福的邀請
摩爾門經內含幸福的原則。我們談到的只是這兩章經文裡的一部分,我們還可以在這部書中找到哪些原則呢?有一個聰明的作法就是自己要開始在摩爾門經中找出更多幸福生活的其他要素。泰福‧彭蓀會長(1899-1994)應許聖徒:「在你認真研讀〔摩爾門經時〕,……就必得到生命,並且得的更加豐盛。」 9 主已把這個不可思議的工具賜給我們,我們可以學習用它來造福自己的生活,也造福所愛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