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
2017年01月


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

摘自2014年1月14日楊百翰大學祈禱會講辭,「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如欲取得全篇英文講辭,請至speeches.byu.edu

你們一旦領悟到研讀與祈禱兩者缺一不可,在學習和謀生的過程中信守服務的承諾,仰賴並倚靠主耶穌基督,才會變得真正聰明。

在閱讀的女人

羅伯特·亞當森繪

我大學的生活多半都待在圖書館裡。每次我入館,都會在入口看到一句標語:『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箴言4:7〕。

我們都知道不斷重複有助於記憶。在我四年的大學生涯中,由於每次出入圖書館都會讀到這句話,這節出自箴言的經文因此牢牢地鐫刻在我的腦海裡。

我要向各位提出相同的勸告:「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我也邀請你們想一想這節經文的意思,以及自己能如何從中獲益。我有這樣做過。我經常反覆思索這節經文,因此對它的理解增長了不少。或許你們可以從我注意到的事情中受益。

了然於心

我年輕時曾到日本傳教,開始努力學習這困難的語言後不久就經常聽到幾個單字。ohayo gozaimasu(早安)和konnichiwa(午安)便是其中兩個問候語。另一個則是wakarimasen,意思是「聽不懂」。這個字,再加上一個揮手的手勢,是年輕傳教士試著在街上與日本人接觸談話時,最常聽到的一句回應。

我剛開始思索「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的意思時,就從我耳所聽聞及心裡所明白的方面來思考聰明這個字。我想到日本人說的wakarimasen。我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

後來我去研讀並觀察經文和活著的先知如何使用聰明(understanding這個字,倒是讓我領悟出更深一層的含義。思考一下十二使徒定額組羅拔·海爾斯長老在擔任本教會總主教時所說的這段話:

「一開始,我們就有與生俱來的智能,然後藉著探索答案、學習、自修,就會得到知識;有了知識再加上經驗,應會使我們達到一定程度的智慧,除此以外,我們經由信心的祈禱,祈求能有屬靈的指引與力量時,還會獲得聖靈的幫助。唯有此時,我們心中才會有聰明——激勵我們『依義而行;讓結果隨之而來。』(聖詩選輯,第161首)這種了然於心的感覺帶給我們聖靈甜美的保證,知道不管結果為何,我們還是會依義而行。了然於心的聰明來自於研讀與祈禱的緊密配合。」1

階梯

現在,再次思考這句話:「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這裡所指的「聰明」,是隨著智能、知識、經驗、智慧和聖靈的提示而來的,這一切都引領我們去認識是非對錯,然後依義而行。

你們大部分的人不是正邁向就是已走到了人生的一個重要岔路。你們一年比一年變得更加獨立,也越來越接近人生中「用你一切所得的」階段。你想「得到」什麼呢?舉例來說,你可能會得到丈夫或妻子、自己的家庭或一份工作。

我們還必須有像經文所說的「聰明」來管理「所得的」重要事物。這時候,我們才獲得了然於心的聰明。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仰賴並且倚靠主耶穌基督。阿爾瑪把主的話比喻成種子時,描述了這種關係。他說:「它開始啟發我的悟性,是的,它開始使我快樂」(阿爾瑪書32:28)。

多馬·孟蓀會長經常引用箴言裡的一節經文:「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3:5),也有助於我們從另一角度來理解這種聰明。2

當我們仰賴並且倚靠主,從祂那裡而來的更多聰明會進入我們心中。

「主必出手搭救我們」

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位偉大的婦女在福音復興的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仰賴主,沒有倚靠自己的聰明。

教會在紐約拋邁拉成立不久後,約瑟·斯密的母親露西·麥克·斯密和一大群聖徒仍留在紐約州的滑鐵盧,她的丈夫老約瑟和幾個兒子(包括小約瑟)先前往俄亥俄州的嘉德蘭。露西的兒子,也就是先知約瑟寫信給他,賦予她責任把這群人帶到俄亥俄,

該信在1831年初春時抵達。露西在幾位弟兄的協助下,開始將聖徒遷往紐約州的水牛城,希望能搭上在伊利湖岸的船隻,前往俄亥俄。她說:「當總會弟兄認為春天足以在海上航行時,我們所有人就開始準備前往嘉德蘭。我們雇了一艘船……;我們總共有八十人。」

就在他們進入伊利運河朝水牛城出發時,她說:「我召集弟兄姊妹,提醒奉神之命遠行的聖徒,就像祖先李海離開耶路撒冷一樣,只要保持忠信,就有同樣的理由期望神的祝福。我希望他們要嚴肅鄭重,繼續在祈禱中把他們的心轉向神,這樣我們才能昌盛。」

但在從滑鐵盧前往水牛城的半路上,沿著運河航行的計劃生變。80位聖徒面對不舒服的環境,幾乎立刻開始抱怨連連。仰賴主的露西不得不凝聚他們的信心。她告訴他們:「不,不,……你們不會挨餓的,弟兄們,也不會發生任何那樣的事;只要有耐心,停止抱怨。我毫不懷疑主必出手搭救我們。」

他們在離開滑鐵盧五天後抵達水牛城,但通往依利湖的港口卻結冰了。他們搭上布萊克船長的船,他是露西家庭的一位舊識。

兩天後,船上的情況雖不適合所有的人住,大家還是靜候出航通知,露西報告說:「一上船,布萊克船長就央求說,他希望乘客從那時候起都待在船上,等候宣布注意事項;同時,他派人去丈量冰的厚度,那人回來報告說,冰層已經厚達20英尺〔6公尺〕,他認為我們應當在港口至少再等兩個星期。」

這消息對這群聖徒來說是個嚴重的打擊,那時他們的補給品已經快用完,處境艱困。露西·麥克·斯密進一步寫下她給聖徒的訓誡:「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仰賴神的同時,怎又能叫苦連天、哀聲載道呢!你們甚至比以色列兒女還不講理;因為這裡渴望擁有搖椅的姊妹,還有我期望會堅定並保持活力的弟兄,卻說他們堅信自己在走完這趟旅程之前必會餓死。怎麼會這樣呢?你們當中有任何挨餓的嗎?……你的信心何在?」你們對神的信念到哪裡去了?你們難道不知道萬物由祂所造,而且祂會管理祂親手所成就的事嗎?假如所有的聖徒都提高心聲,向神祈禱,讓路在我們面前開啟的話,那祂要擊破冰塊,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啟程,是多麼容易的事啊!」

乘船的聖徒

請觀察這位母親在此展現的偉大信心——看她如何選擇仰賴主,如何請聖徒和她一起不倚靠自己的聰明:

「『現在,弟兄姊妹們,假如你們都願意提高聲音向神祈禱的話,冰就會破除,我們就能啟程,誠如主活著一樣,事必這樣成就。』就在那一刻,大家聽到了一聲巨響,有如晴天的霹靂。船長大喊:『大家各就各位!』冰層裂開來,出現一條只能供船隻通過的狹窄水道,當船通過時,水車的戽斗都撞裂了。此時水手呼應著船長的命令聲,再加上冰層的破裂聲,以及圍觀者的喊叫和騷動聲,呈現出一幅著實令人驚奇的景象。我們一通過水道,冰層又再度凍結起來。考斯威爾的弟兄們還留在水牛城,無法跟隨我們。

「我們離開港口的時候,有位旁觀者大聲喊道:『「摩爾門」走了!那艘船比以前下沉了九英寸(23公分),看著吧,我打賭一定會沉的。』他們自信滿滿,甚至走進報社,發傳單說我們沉船了。所以當我們在費爾波特靠岸後,在報紙上讀到了我們死亡的消息。」3

「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或換句話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3:5)。

我親眼看過那些一心追求世俗「所得」、不倚靠耶和華「聰明」的人最後換來心碎和身敗名裂。那些倚靠自己聰明、信賴肉臂的人似乎更容易對物質財富、名望、權力和地位,產生過度的追求或迷戀。不過只要將「所得」與這節經文所指示的「聰明」保持一致,就能控制自己的世俗慾望。這會讓你的各樣活動都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成為社會和主國度中有建設性的成員。

我記得自己還是個滿懷抱負的年輕學生時,曾聽一位受人敬重的學者建議我們,要按照「學習、謀生、服務」的順序,妥善管理自己的各種雄心壯志。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曾教導過一個能引領我們仰賴主、倚靠祂而不倚靠自己的模式。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四方面的責任。第一,我們對家人的責任。第二,我們對雇主的責任。第三,我們對主的事工的責任。第四,我們對自己的責任。」

我們必須取得其中的平衡。興格萊會長建議,藉著家庭祈禱、家人家庭晚會、家庭經文研讀、對雇主誠實忠誠、履行教會職責、個人經文研讀、休憩、娛樂和運動,我們能履行這四方面的責任。4

美國哲學家兼詩人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說:「一旦我們知道如何善用時間,此刻就會是最美好的時間。」5

幸運的是,後期聖徒不用四處尋覓就能知道人生要有何作為。知道有慈愛的天父和偉大的幸福計劃,你們在人生的汪洋大海中就已經有了方向舵。現在你們只需奮力揮動划槳,加速向前。

孟蓀會長在一次總會大會中再次引述箴言的經文:「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然後他說:「這一直是我一生的寫照。」6如此偉大的人生多麼值得我們去效法!

我和父與子一樣對你們每個人有極大的期許。結束時,我要回到一開始勸勉各位的那句箴言:「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聰明。」

務必要換到真正的聰明。你們一旦領悟到研讀與祈禱兩者缺一不可,在學習和謀生的過程中信守服務的承諾,仰賴並倚靠主耶穌基督,才會變得真正聰明。■

註:

  1. 參閱羅拔·海爾斯,「明智的抉擇」,1989年1月,聖徒之聲,第9頁。

  2. 例見多馬·孟蓀,「閉會致詞」,2010年5月,利阿賀拿,第112頁。

  3. Lucy Mack Smith, History of Joseph Smith by His Mother, Lucy Mack Smith (1979), see 195–99, 202–205; emphasis added.

  4. 見戈登·興格萊,「因服務的殊榮而歡欣」,全球領導人訓練會議,2003年6月21日,第22,23頁。

  5. Ralph Waldo Emerson, in “The American Scholar,” an address delivered on Aug. 31, 1837,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6. 多馬·孟蓀,「閉會致詞」,第112頁;引述箴言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