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歸屬感的應許
2022年1月


僅提供電子版

歸屬感的應許

摘自2021年4月29日楊百翰大學婦女大會的演講。

慈助會的應許是,我們可以成為一個錫安社會。身為慈助會姊妹,我們的職責是彼此鼓勵。

Image
一群婦女互相擁抱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渴望有歸屬感;有時我們能找到與他人之間的緊密聯繫,有時卻很難。我們要如何幫助彼此感受到,在天家所體驗到的那種同樣令人安心的接納和愛?

在教會中,每位18歲以上的婦女都是慈助會的成員。今日,這個獨特的組織擁有超過750萬名成員。無論你目前是在初級會、女青年、慈助會或是主日學裡服務,你仍然是慈助會的一分子。無論你是剛從高中畢業、職業婦女、有小孩的母親、離婚的婦女,或是寡婦——或是任何情況的組合——你絕對都屬於慈助會。

錫安社會的應許

慈助會的應許是,我們可以成為一個錫安社會。我們若記得自己的身分和所立的聖約,就會將彼此視為永恆的姊妹。我們會認出在很久以前,我們彼此就為了維護選擇權,而並肩與龍和牠的使者爭戰(見啟示錄12:7),以及我們都相信耶穌會實現祂的應許,成為我們的救主。當我們為今生在世上的時間作準備時,我們熱切地希望所有與我們一起成功戰勝撒但的人,都會在他們塵世的驗證時期結束後,回到天上的家。

當我們用永恆的觀點來看待彼此時,就能將每個人都視為永恆的姊妹。我們會為彼此的成功感到快樂、分擔彼此的憂傷、寬恕彼此的過錯,並在軟弱中彼此鞏固。我們在這方面也許並不完美,但主所要求的,只是我們先要有甘願的心(見教義和聖約64:34)。只要我們「願意承擔彼此的重擔」、「願意與哀者同哀」並「安慰需要安慰的人」,以及願意「作神的證人」(摩賽亞書18:8-9),就是在遵守與祂所立的聖約了。

不可否認,我們都需要改進。研究顯示,人們離開宗教的首要原因是,他們覺得受到論斷或不受歡迎。比起教義上的歧見或信心不足,這一點更常被提到。好消息是,如果我們真正向每個人張開雙臂、敞開心胸,那種情況幾乎可以消除。我們可以努力「只作指引,不作審判」。1審判只能留給主。我們的責任是敞開我們的手和心;當我們這麼做時,就會發現我們已經營造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分享、成長和成為最好的自己。

用愛去看、去聽、去回應

為了練習用愛去回應,使慈助會能成為每個婦女都有歸屬感的地方,我們覺得分享某個情況並提出幾種回應,可能會很有趣。你覺得哪種回應會是最好的?

情況#1:在聖餐聚會中,你看到某位提早返鄉的傳教士。

  • A:「你怎麼會在這裡?你才去沒多久,你是被迫返鄉嗎?」

  • B:「好高興看到你,和我说说〔你服務的地方〕的情況。」

最好的回應是「B」。

情況#2:你看到一對你認識的年輕成人情侶出去約會。

  • A:「很高興看到你們兩個,學校和工作怎麼樣?」

  • B:眨眨眼,用手肘輕推一下那個年輕人,還用很大聲的悄悄話問道:「我聽到的是遠處傳來的婚禮鐘聲嗎?」

最好的選項是「A」。

情況#3:在教會,你看到一對夫婦已經結婚一段時間,卻沒生孩子。

  • A:「你們為什麼不生小孩?你們什麼時候要生小孩?你們已經不年輕了!」

  • B:「好好享受這段沒有小孩的時光。要不要我給你們一個?」

這是個陷阱題,這兩個回應都很令人尷尬和不體貼!

情況#4:在支會服務計畫中,你被指派與某個單身成員一起工作。

  • A:「很高興你能來幫忙。我覺得你很棒,怎麼還沒結婚?」

  • B:「我很想更認識你,和我說說你的工作〔或家庭或興趣〕。」

最好的回應是「B」。

情況#5:你的朋友告訴你,她要和她先生離婚了。

  • A:「我很難過。如果有幫助,我隨時都願意聽你說話。」

  • B:「你真的有盡力解決問題嗎?我擔心的是孩子們。你有沒有為你的決定禁食和祈禱?」

最好的回應是「A」。

在這個練習中,你是否找到了一些方法,讓我們每個人都更能用愛去看去聽去回應?以下三個建議也能幫助我們為姊妹們營造一個安全的地方。

1.找到每個人都能有所貢獻的地方

想想你慈助會中的婦女。誰在參與時猶豫不決、不願發言,或拒絕參與?我們當然希望每位姊妹都能成為我們錫安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要如何成為「一心一意」(摩西書7:18)?我們要如何讓每位姊妹都參與?

一個關鍵是去找出邊緣人。有位支會的慈助會會長克莉斯,她有個習慣,就是去找出那些可能沒有融入的人。當她看到她們時,她會微笑著向她們打招呼,看著她們的眼睛,專心聽她們說話。由於她真誠地關注她們,她們感覺自己被看見並被理解。在她聆聽的過程中,她經常會發現她們的優點,和她們可以作出貢獻的方式。她體認到,每個人都有尚未發揮的潛能或隱藏的才能,等著被開發。在這個受靈啟發的過程中,個人會被帶進耶穌基督福音的圈子中,而整個家庭都會蒙受祝福。

我們可以擴大我們的圈子,直到每位姊妹都攜手合作。我們可以合而為一,為錫安社會作好準備,那將是我們今日的慈助會共同成長的結果。

總會會長團第二諮理亨利·艾寧會長曾說:「即使有差異,也可以視為是一種機會。神會幫助我們看清,別人身上的差異並不是使我們惱怒的源頭,而是一項貢獻。」2差異可以使我們的世界更豐富。當我們認清並讚揚自身以外的優點時,就更能用主的方式來完成祂的事工。

2.眼光要超越明顯可見的差異

我們大多數人都想要去歡迎他人,但有時我們會張口結舌或害怕犯錯。我們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改變回應人的方式。在馬太福音8:1-34中,我們看到耶穌在幫助他人有歸屬感一事上,是多麼具有革命性,因為祂

  • 潔淨痲瘋病人;

  • 幫助羅馬百夫長的僕人;

  • 醫治彼得的岳母;

  • 從人群中的許多人身上趕出魔鬼;

  • 鼓勵一位猶太文士;

  • 召喚一位正在為父親守喪的人來跟從祂;

  • 斥責暴風,安撫祂驚慌的門徒的心;

  • 醫治住在墳墓中的兩個人,他們被鬼附身,對祂大吼大叫;還有

  • 當迷信的村民求祂離開時,祂同意離開岸邊。

救主耶穌基督的眼光能夠超越眼前的差異,看到我們的內心、潛能和渴望。我們會長團要提出邀請,讓我們變得更友善、更真誠地表達關心,並伸出友誼之手。

3.讓那些可能在外面觀望的人一起參與

我們生活在一個神對祂約民的應許已經開始實現的時代。身為神的兒女,我們已經離開祂的面前四散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會經歷考驗和憂傷。然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應許,如果我們悔改,全心全意轉向祂,祂就會聚集我們,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見尼腓三書10:6)。救主用祂的關懷和愛來聚集我們。像小雞一樣,我們很脆弱,要依靠祂的恩典。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也能幫助聚集祂的人民,這會帶給我們快樂。

我們都有不同的路要走,但是我們可以一起走。在哥林多前書12:12-27中,保羅將人體與教會作比較,來表明每個人在教會的身體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在帶領他人歸向基督方面,我們都有可貢獻之處;同時,我們也都需要更接近祂。

我們每個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都能積極主動地聚集他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神的愛,並成為基督的門徒。我們若尋求啟示,聖靈就會指引我們,我們就會知道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來幫助他人有歸屬感。

一項邀請

慈助會能夠提供歸屬感的應許嗎?是的!雖然我們的境遇是如此不同,但我們婦女們卻有著共同的基本特質和永恆的希望。婦女們非常需要與人保持聯繫,也都很懂得如何做到這一點,而且我們都需要有歸屬感。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的事工是要使人們更容易歸向祂。我們都在努力遵守誡命,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但我們都在不同方面力有未逮。但是,我們可以藉著救主的贖罪力量,繼續努力變得更好。身為慈助會姊妹,我們的職責是彼此鼓勵。

我們鼓勵各位,要繼續鞏固自己與支會或分會中,每位18至108歲婦女之間的姊妹情誼。每個人都有非凡的價值和無限的潛能,所以請問問自己:能做什麼來發揮那潛能,幫助她們感到受重視?慈助會需要支持所有的婦女,幫助她們一直感受到我們神聖、永恆的姊妹情誼。

我們要見證,主,即我們的救主和救贖主,伸出雙臂等待著將每個人都帶進祂的羊圈。祂熱切希望我們都會協助這項必要的聚集事工,來為祂的第二次來臨作準備。願我們都能將歸屬感的這項應許,提供給自己影響圈內的每位姊妹。

註:

  1. 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004)。

  2. 亨利·艾寧,「我們的心交織合一」,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70頁。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