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希望和信心施助」,2023年3月,利阿賀拿。
施助原則
懷著希望和信心施助
只要我們憑信心遵守聖約,就能引領他人找到希望的泉源。
希望和信心的榜樣
在馬可福音中,我們讀到一則感人的記事,談到「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我們得知,她「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馬可福音5:25-26)。
十二年的煎熬歷時漫長,花盡所有耗資巨大,她的病情卻變得更嚴重。如果說任何一個人有權利感到絕望,則非這位婦人莫屬。
然而,「她聽見耶穌的事,〔她〕就從〔祂〕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因為她相信:「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馬可的記載說,由於她的信心,「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馬可福音5:27-29)。
這位婦人對耶穌的希望和信心得到了回答,她受到了祝福:「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馬可福音5:34)。
在任何挑戰中,無論難度高低、時間長短,我們都迫切需要希望。恐懼和絕望可能會使我們癱瘓,但對耶穌基督的希望和信心,則會邀請祂的大能和祝福進入我們的生活。
在施助中實踐希望和信心
擔任弟兄和姊妹施助者的我們,需要激發同樣的希望和信心。施助事工既讓人受益匪淺,又充滿挑戰。當我們想要幫助的人看起來好像不願接受幫助時,很容易讓人失去希望。也許你現在正面臨這種局面,對方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或是你目前受指派去幫助的人。也許,就像那位患血漏的婦人一樣,只有主才知道你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努力尋找有效的方法。但就像那位婦人一樣,如果我們找到希望,繼續懷著信心伸出援手,救主的大能就能產生效力。
有時候,挑戰在於施助那些目前正在苦苦掙扎的人,他們感到沒什麼希望,而無法運用信心。有些人像馬可福音中的那位婦人,可能身患慢性疾病、財務受挫,或面臨看似難以承受的考驗。知道自己不是獨自一人面對困難,能成為一股強大的希望泉源。只要我們願意去承擔他們的重擔、與他們同哀、安慰他們,並作神的證人(見摩賽亞書18:9-10),就能幫助他們找到希望。1
培養希望和信心
我們要如何培養希望和信心這兩項基督般的品格?以下提供一些想法:
-
十二使徒定額組迪特·鄔希鐸長老教導,希望就是信任耶穌基督必實現祂對你的應許;2因為「希望是一種屬靈恩賜〔見摩羅乃書8:26〕」,3因此我們可以為這項品格向神祈求(見教義和聖約46:7-9)。
-
羅素·納爾遜會長教導,增強信心需要有行為。他談到我們可以如何透過研讀、選擇相信、憑著信心行動、配稱地領受神聖教儀,以及祈求天父幫助,來增強信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