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6月5日。士師記第2~4章;第6~8章;第13~16章:『耶和華就……興起一位拯救者』」,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舊約2022年(2021)
「5月30日-6月5日。士師記第2~4章;第6~8章;第13~16章」,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2022年
5月30日-6月5日
士師記第2~4章;第6~8章;第13~16章
「耶和華就……興起一位拯救者」
經文為耶穌基督作見證。思考你在士師記讀到的故事,如何幫助你更接近祂。
記錄靈感啟發
我們都知道,犯下錯誤、感到難過、悔改,並且下定決心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整個過程是什麼樣子。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忘記了當初的決心,而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可能發現自己再次犯錯。這種悲慘的模式,正是士師記中以色列人典型的經驗。以色列人本來應該將迦南人逐出當地,卻受到他們的信仰和崇拜儀式所影響,破壞了與主所立的聖約,不再崇拜祂。因此,他們失去了祂的保護,陷入束縛之中。然而,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主都會給他們機會悔改,並興起一位拯救者,即一位軍事領袖,稱為「士師」。士師記裡的士師並非全都是正義的,但他們之中有些人在拯救以色列兒女,幫助他們恢復與主的聖約關係時,運用了極大的信心。這些故事提醒了我們,無論是什麼導致我們遠離耶穌基督,祂仍是以色列的救贖主,永遠願意拯救我們,歡迎我們回到祂身旁。
如需士師記的概覽,見經文指南,「士師記」。
個人經文研讀的建議
我偏離正道時,主會拯救我。
士師記可以作為我們的警惕:即使我們在生活中見識過主的大能,卻總是有可能會步入歧途。士師記也可以鼓舞那些步入歧途的人,因為主提供了回頭的路。例如,閱讀士師記2:1-19時,找出是哪些行為導致以色列人遠離主,以及主如何拯救他們。這幾節經文教導了你關於主的哪些事?你可以做什麼事來更持續地忠於祂?
你在士師記整部書中,會發現這樣的模式不斷重複:反叛、憂傷、拯救(尤其在第3章,第4章,第6章和第13章)。當你閱讀士師記的時候,沉思士師們做了哪些事來拯救以色列,以及在你需要拯救時,救主如何幫助你。
底波拉協助拯救了以色列,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閱讀士師記4:1-16中她的事蹟,注意她對周遭的人有何影響。底波拉的哪些言語或行為顯示出她對主有信心?底波拉在第14節的問題:「耶和華豈不在你前頭行嗎?」,你覺得她的意思為何?
巴力和亞斯她錄是誰?
巴力是迦南人的風暴之神,而亞斯她錄是迦南人的生育女神。崇拜這兩個神就表明了,土壤肥沃和人口孕育對迦南人而言有多麼重要。人們崇拜這些假神和其他假神的方式——有時包括性的不道德和獻祭兒童——特別會冒犯主。
當我信任主的方式時,祂就能行奇蹟。
若要在我們生活中獲得主的奇蹟,就必須信任祂的方式,即使祂的方式似乎不尋常亦然。士師記第6~8章中基甸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基甸的軍隊打敗米甸人的時候,主如何行了不可能的奇蹟?你覺得主試著教你什麼事?你曾看見主如何用似乎不可能的方式做祂的事工?
亦見羅素·納爾遜,「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1988年7月,聖徒之聲,第34-37頁。
忠於我與神所立的聖約,就會獲得力量。
參孫身體上和靈性上的力量都失去了,是因為他違背了與神所立的聖約,包括那些專門適用於拿細耳人的聖約(關於拿細耳人的資料,見民數記6:1-6;士師記13:7)。閱讀士師記第13~16章中參孫的故事時,沉思你已立下的每一項聖約。你如何因遵守那些聖約而蒙福獲得力量?你從參孫的故事中學到哪些事,啟發你要忠於自己與神所立的聖約?
家庭經文研讀和家庭晚會的建議
-
士師記2:10。約書亞過世後,以色列人的下一代「不知道耶和華」。與家人討論:他們如何知道主和祂「為〔他們〕所行的事」。你會如何確保這項知識能保存給未來的世世代代?
-
士師記3:7-10。這幾節經文概述了士師記整部書中經常發生的一個模式。當你的家人讀這幾節經文時,可以找出以色列人做了什麼而遠離主,而主做了什麼來拯救他們。什麼事物可能會導致我們忘記主?祂能如何拯救我們?我們能如何更持續地忠於祂?
-
士師記6:13-16,25-30。儘管基甸的行為不受歡迎,他卻在服從主方面顯出極大的勇氣。主曾要求我們去做哪些事,是別人可能不認同的?主在第13-16節中對基甸所說的話,如何能啟發我們去做正確的事?
-
士師記第7章。你能否用角色扮演或其他有創意的活動,來幫助家人從本章描述的基甸軍隊的經驗中學習?本章中主的話語(例見第2和15節)如何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
士師記13:5。參孫與主所立的聖約給了他力量,正如我們的聖約會給我們力量。你的家人可能會喜歡做一些體能運動,並討論那些運動如何能幫助我們身體強健。我們能做什麼來幫助我們靈性堅強?如需一些建議,家人可閱讀摩賽亞書18:8-10;教義和聖約20:77,79。遵守聖約如何帶給我們靈性力量?
教導兒童的更多建議,見來跟從我——供初級會使用的本週大綱。
建議歌曲:「以色列的救贖主」,聖詩選輯,第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