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Resources
第11章:今日的教會


第11章

今日的教會

泰福·彭蓀會長

賓塞·甘過世後,泰福·彭蓀接任總會會長。施政之初,彭蓀會長即強調研讀摩爾門經非常重要。他見證「摩爾門經帶領世人歸向基督」,並重申約瑟·斯密所說的,這本書相當於「我們宗教的拱心石。人若遵循其中的教訓,比遵循任何其他的書更能接近神。」1

在1986年4月的總會大會上,彭蓀會長說:「主感動了祂的僕人朗卓·舒,要他再次強調什一奉獻的原則,使教會脫離了經濟的枷鎖。……今天,主已啟示,要我們再次強調摩爾門經的重要性,……我應許:只要大家從這個時刻起,天天能從摩爾門經中汲取養分,奉行其中的道理,神就會把至今我們尚未聽聞過的祝福降在錫安兒女和教會身上。」2全球數百萬人接受了這項挑戰,並獲得應許的祝福。

另一項重要的主題是慎防驕傲。在1989年4月的總會大會上,他呼籲教會成員「克服驕傲,來潔淨器皿的內部」,他警告成員說,驕傲是尼腓民族毀滅的原因。他勸誡「驕傲的治療藥是謙卑——溫順、服從。」3

泰福·彭蓀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時候,有個特別的機會成為福音生活的典範。1952年,他在大衛奧·麥基會長的鼓勵下出任美國總統艾森豪的農業部部長,是教會歷史上唯一任職於美國總統內閣的十二使徒。在八年的部長任期內,他以正直的作風及專業素養指導和推動美國政府的農業政策,在國內外普受敬重。他與各國領袖往來,為教會在世界各地的代表開啟傳道之門。

在泰福·彭蓀會長的領導下,教會在世界各地都有重大的進展。1987年8月28日,他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奉獻了德國法蘭克福聖殿;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因為1964年到1965年他擔任歐洲傳道部會長時,辦公室就設在法蘭克福。

位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德國弗萊堡聖殿在1985年6月29日奉獻。這座聖殿在奉獻之前曾發生一連串奇妙的事件,使聖殿得以完工。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多馬·孟蓀長老於1968年首次造訪東德時,應許當地聖徒:「如果你們對神的誡命保持忠信,其他國家的教會成員所得到的一切祝福,你們也可以得到。」後來在1975年孟蓀長老來到這個國家執行任務時,他在聖靈的啟示下將這個國家奉獻給主;他說:「親愛的天父,願今天成為這土地上您教會成員的時代的啟始。」他祈求神讓這群聖徒「想得到聖殿祝福」的衷心渴望能夠實現。這項聖靈啟發的應許和奉獻祈禱中的預言的確實現了。4

1989年3月31日,後期聖徒傳教士獲准進入東德。1989年11月9日,眾多聖徒的信心與祈禱得到回答,東歐與西歐之間的藩籬開始瓦解,使得更多人歸信受洗,並且有更多的教堂興建起來。有位歸信者在1990年5月1日參加了德國德勒斯登一間新教堂的開放日招待會,第一次聽說到本教會的事。他不到一星期便上完傳教士課程、從頭到尾讀完兩遍摩爾門經,也對福音的真實性獲得強烈的見證,最後受洗了。5

1991年6月24日,摩爾門大會堂唱詩班在莫斯科的演唱會結束後,俄羅斯共和國的副總統在宴會上宣布該國正式承認本教會,使教會能在這個大共和國裡組織會眾。1990年代,幾個蘇聯時代的共和國、中歐及東歐國家的幾個地區,包括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貝拉勒斯、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俄羅斯和烏克蘭等等,都陸續被奉獻為傳播福音之地。教會在這些國家租用教堂或興建教堂,許多人獲得對福音真實性的見證。在奉獻波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一座後期聖徒教堂時,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羅素·納爾遜長老就祈禱說,希望這間教堂能成為「不安靈魂的平安庇護所,饑渴慕義者所期盼的避風港。」6這項祝福已在許多國家聖徒的生活中應驗了,他們從福音中找到了平安與喜樂。

由於教會成員人數大幅成長,再加上彭蓀會長對傳道事工的重視,所以到他任期結束時,有將近有48,000名傳教士在教會295個傳道部服務。

在彭蓀會長任內,教會福利計畫也開始對世界其他宗教的信徒提供更多的人道協助。這項協助是要解除他們的苦難,使其長期自立。教會發放大量食物、衣物、醫藥用品、毯子、金錢和其他物品給貧困者,同時提供醫療照顧、識字訓練及其它服務的長程計畫。這種愛心服務已使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上萬人受益。

由於年老體衰再加上愛妻芙蘿拉逝世,彭蓀會長於1994年5月30日辭世,享年94歲;他勇敢地完成了主的先知這項使命。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豪惠·洪德接著繼任為總會會長。

豪惠·洪德會長

豪惠·洪德會長在1994年6月6日的第一次記者會上,訂出了任內的一些重要課題。他說:「我邀請所有的教會成員在生活中經常專注於主耶穌基督的生活與榜樣,特別是他所表現的愛、希望和憐憫。

「我祈求我們能對彼此更親切、更禮貌、更謙虛、更有耐心和寬恕之心。」

他也懇請教會成員「將主的殿做為他們成員資格的美好象徵,以及他們極神聖之聖約的至高處所。我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每位教會成員都能配稱到聖殿。」7眾多教會成員將這項信息帶入他們生活中,並且獲得更高靈性的祝福。

洪德會長敏銳的心智對教會而言極為可貴。1970年代晚期,他接下一項需要用到他所有才能的任務,在土地取得的協調工作以及聖地的主要教會建築——百翰·楊大學耶路撒冷近東研究中心——的工程監督上貢獻良多。研究中心位於史谷波山,即橄欖山的延伸地帶,提供學生住宿及從事研究活動;這些學生深入研究這塊精選的土地、這裡的人民(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以及耶穌和祂的古代先知曾走過的地方。這個中心對於曾在裡面作過研究的人而言是一項祝福;許多造訪本中心的人也因其美麗的造型而得到啟發。

洪德會長在波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的發展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中心位於夏威夷的來耶,鄰近百翰·楊大學夏威夷分校。這個占地42英畝的旅遊勝地由教會經營管理,而洪德會長正是籌建理事會的主席。文化中心成立的宗旨在於保存波里尼西亞的文化,並提供學生就業機會,建於1963年,目前每年約有近百萬人到此參觀,欣賞波里尼西亞群島的音樂、舞蹈、藝術和手工藝品。

洪德長老成為總會會長之前曾擔任猶他家譜學會的會長八年;該學會是現在家庭歷史部門的前身。在這段期間,家譜學會在1969年主辦第一屆世界檔案大會。他談到那次大會時說:「許多人對教會產生好感,並為我們在世界各地的事工打開了大門。」8他對活著的或是去世的所有人都有極大的愛心,也經常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是大家庭的一份子。大家都知道他具有基督般的愛。

洪德會長一生經歷許多苦難,卻以信心與毅力面對嚴重而痛苦的健康問題、慢性的耗弱病、第一任妻子死亡和其他困難。儘管有這些阻礙,他仍然積極事奉主,為了管理教會事務經常旅行並辛勤工作。他的榜樣正符合他的這項信息:「如果你家中有迷途的兒女令你心憂,如果你遭遇財務上的困厄或情緒上的壓力,而危及你的家庭或幸福,如果你必須面對死亡和病痛,願你們的靈魂得平安。我們不會承受超乎我們能力所能承受的試探。這些變故和失意是走向神的窄小道路。」9

1994年12月11日,教會第兩千個支聯會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市成立,由洪德會長主領;這是教會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他對在場的會眾說:「主已透過祂的眾僕人成就了這項奇蹟。這項事工將繼續向前推進,充滿活力與朝氣。神賜給李海及他子女有關他們後裔的應許已在墨西哥應驗了,而且還將繼續應驗。」10洪德會長擔任總會當局人員時,教會在拉丁美洲成長的速度驚人。在他就任總會會長時,光是墨西哥、巴西和智利三國的後期聖徒人數就已超過一百五十萬,比當時住在猶他州的教會成員人數還多。

雖然洪德會長擔任總會會長僅僅九個月,但是他對聖徒有莫大的影響;所有的聖徒都記得他悲天憫人、堅忍不拔和過基督般的生活的深刻典範。

戈登·興格萊會長

戈登·興格萊會長在洪德會長過世後繼任總會會長,當時記者問他總會會長任內的工作重點是什麼。他回答:「往前闖。對,我們的主題就是繼續推進前人所推展的偉大事工;他們已作了如此可敬而忠信、美好的服務。對,建立家庭價值觀;對,提倡教育;對,在各地人民中培養容忍和克制的精神。還有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11

興格萊會長在教會中廣泛的領導經驗,使得他為總會會長的職務作好準備。他在1961年被召喚為十二使徒,1981年起擔任賓塞·甘、泰福·彭蓀和豪惠·洪德三任總會會長的諮理。這些年來,有時總會會長年老體衰,他還擔負起無比沉重的責任。

戈登·興格萊年輕時到英國傳教;當時獲得的忠告,幫助他度過了肩負重責大任的歲月。他曾在心情沮喪時寫信給父親說:「我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你的金錢,我在這裡根本毫無意義。」過了一段時間,他收到父親寫的一封短信;信上說:「戈登吾兒,來信收悉。……我只有一個建議:忘掉自己,努力工作。我們愛你,父字。」

戈登·興格萊會長談到這段回憶時說:「我沉思著他的話。第二天早上,研讀經文時,我們讀到了主這句有力的話語:『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馬可福音8:35)我深受感動。這句話所給的應許,和父親的那封信,促使我上樓去,……跪下來,與主立了一個約定:要盡力忘掉自己,努力工作。那是我生命中一個關鍵,此後,每件發生在我身上的好事,都可以回溯到我在當時所作的那個決定。」12

戈登·興格萊會長以其無比樂觀的個性聞名,對神和未來永遠充滿了信心。「戈登·興格萊會長最常向家人、朋友和同事提出的保證就是:『事情總會解決的。要不斷嘗試、要有信心,要快樂、不要沮喪。事情總會解決的。』」13

有位記者曾請他指出教會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他說:「我們所面臨到最嚴重,也最美妙的挑戰,是教會成長所帶來的挑戰。」他說明了不斷成長意味著需要有更多建築物,也包括更多的聖殿:「現在是教會史上聖殿建築的全盛時期。聖殿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力推動的。我們有47座聖殿正在使用,還有13座聖殿正在規劃或興建階段。我們會繼續興建聖殿。」14教會不斷的成長也使得摩爾門經有翻譯成多種語言的必要。

戈登·興格萊會長親身經歷了教會的急遽成長。1967年,他到日本大阪參加大會;他注視著聽眾,發現裡面有許多年輕人,於是說:「我從你們身上看見教會在日本的前途。我看見了大好遠景。我們目前還在剛起步的階段,不過我覺得我應該說出長久以來的感覺;那就是:在不久的將來,這塊偉大的土地上將會有錫安的支聯會。」15過了一代,日本目前已有十萬名聖徒和許多支聯會、傳道部、區會和一座聖殿。

興格萊會長也非常關心教會在菲律賓的發展;當地的第一個支聯會於1973年在馬尼拉成立。二十年之後,他成了總會會長,菲律賓已有三十萬名菲律賓成員獲得福音的祝福,在這個國家還有一座聖殿。興格萊會長對教會在亞洲其他地區的成長也非常關心,包括韓國、中國及東南亞各國。

許多亞洲成員的靈性程度可從這位總會當局人員的經驗得到證明;當時這位總會當局人員受指派到菲律賓的一個支聯會召喚新的支聯會會長。他和幾位聖職弟兄面談後,覺得要召喚一位二十五歲左右的弟兄擔任支聯會會長。他請這位年輕的弟兄到隔壁房間,花點時間選出諮理;但他30秒鐘後就回來了。這位總會當局人員以為他誤會了,但是這位新支聯會會長說:「不是的。一個月前,我就從主的靈那裡知道我即將成為支聯會會長。我已經選好諮理了。」

興格萊會長協助世界各地建立教會,貢獻良多;他能在任內宣佈這項事情,實在是恰如其分:「我們的統計人員告訴我,倘若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再過幾個月,也就是1996年2月,美國本土以外的教會成員人數會超過美國本地的成員人數。這樣的突破是多麼奇妙和重要,它顯示出辛勤工作的成果。」16

戈登·興格萊會長任內強調的一大重點是美好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在這個家庭價值不受重視的世界上。在他的指示下,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議會對全世界發出一份有關家庭的特別文告,以下是部分內容:

「家庭是神所制定,男女之間的婚姻是他永恆計畫的基本部分。孩子有權利在婚約下出生,並由完全忠貞、奉行婚姻誓約的父母養育。以主耶穌基督的教訓為基礎,最有可能獲得家庭生活的幸福。……

「我們要提出警告,違反貞潔聖約、虐待配偶兒女或未克盡家庭職責的人,有一天要在神前為此負責。再者,我們提出警告,家庭的瓦解會為個人、社會和國家帶來古今先知所預言的災難。」17

1995年4月,興格萊會長在總會大會上宣佈:教會中的地區代表們服務熱心,將於1995年8月15日卸免,並成立區域當局人員這項新職位。區域當局人員主領支聯會大會、重組或成立支聯會、訓練支聯會會長、傳道部會長及區會會長,並執行總會會長團和區域會長團所給予的其他任務。這項新職位能使教會領袖在生活和事工兩方面與他們所服務的對象更接近,並促進教會在世界各地的成長。

有位總會當局人員說明聖徒支持興格萊會長的最好方法是:「在戈登·興格萊會長承擔起這神聖的職位,被支持為先知、先見、啟示者、主領大祭司,以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總會會長時……我們要在他的職位上支持他的最好方法,就是『往前闖,往前闖,往前闖!』」18

附註

  1. 泰福·彭蓀,見證與警告,英文本,第3,21頁;亦見教會史,英文本,4:461;或羅伯特·戴倫長老,1991年1月,聖徒之聲,第20頁。

  2. 泰福·彭蓀,1986年4月,大會報告,英文本,第100頁;或1986年7月,聖徒之聲,第66頁。

  3. 泰福·彭蓀,大會報告,1989年4月,第6-7頁;亦見1989年7月,聖徒之聲,第5頁。

  4. 多馬·孟蓀,大會報告,1989年4月,英文本,第66頁;或1989年7月,聖徒之聲,第27頁。

  5. 嘉洛·戴維斯和諾瑪,「圍墻倒了」,1991年6月,旌旗,第33頁。

  6. 1991年6月29日,教會新聞,第12頁。

  7. 豪惠·洪德,1994年6月11日,教會新聞,第14頁;1994年9月,聖徒之聲,第4頁。

  8. 伊利諾·諾爾斯,豪惠·洪德,英文本,第193頁。

  9. 豪惠·洪德,1987年10月,大會報告,第71頁;或1988年1月,聖徒之聲,第54頁。

  10. 1994年12月17日,教會新聞,第3頁。

  11. 1995年3月18日,教會新聞,第10頁;或1995年6月,聖徒之聲,第26頁。

  12. 戈登·興格萊:正直之人,第15任總會會長(錄影帶);亦見1995年6月,聖徒之聲,第36頁。

  13. 傑佛瑞·賀倫,「戈登·興格萊會長」,1995年6月,旌旗,第5頁;或1995年6月,聖徒之聲,第46頁。

  14. 1995年3月18日,教會新聞,第10頁。

  15. 戈登·興格萊,「講詞」,英文本。

  16. 戈登·興格萊,大會報告,1995年10月,第92-93頁;或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74頁。

  17. 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議會,「家庭:致全世界文告」,1995年11月,旌旗,第102頁;或1996年6月,聖徒之聲,第10-11頁。

  18. 傑佛瑞·賀倫,「戈登·興格萊會長」,1995年6月,聖徒之聲,第46頁。

聖餐聚會

世界各地的人們接受了耶穌基督復興的福音,也就能接受神聖教儀的祝福。

羅素·納爾遜長老

羅素·納爾遜長老與俄羅斯副總統出席了1991年6月24日所舉行的國宴,俄羅斯副總統並宣佈大約一個月前,教會已獲得該國的正式承認。

耶路撒冷

1979年10月24日,耶路撒冷的奧申·海德紀念公園的奉獻儀式。這座橄欖山上的公園記念著奧申·海德長老在1841年10月24日奉獻巴勒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