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8章:了解死亡和復活


第8章

了解死亡和復活

當親人死亡,當我們思索自己的塵世生命時,我們可以在耶穌基督復興的福音裡,以及在復活的永恆眞理中找到安慰與保證。

伍惠福的生平

於1839年8月初,伍惠福因爲響應主的召喚,到不列顚群島傳道而離開在愛阿華州蒙特婁司的家。他向妻子菲比和一歲大的獨生女撒拉愛瑪道別。當時,菲比懷孕在身,小惠福於1840年3月22日出生。

伍長老離開蒙特婁司幾個月後,在美國東部傳講福音並準備啓程前往大不列顚。在這段期間,他在日記中記載了夢見妻子的三個不同的夢境。作了第一個夢後,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在夢中看到人在蒙特羅斯的伍姊妹非常憂傷。我沒有看到撒拉愛瑪。」1他對第二個夢的記載也很簡短:「我夜裡夢見我和伍姊妹談話,但是沒有看見撒拉愛瑪。」2第三個夢就詳細一點:「我們相見,甚爲歡欣,但是我們的擁抱交雜著憂傷,因爲簡短地問過她一些家裡的事情後,我問撒拉愛瑪在哪裡,……她哭著說,……『她死了。』我們難過了好一會兒,然後我醒了。……這個夢是眞的嗎?我還要等很久才會知道答案。」3

1840年7月14日,人在大不列顚的伍長老在日記中寫到他家庭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撒拉愛瑪今天滿兩歲。願主在我返鄉以前,保全我的妻子兒女免於疾病和死亡。」向來都尋求主的旨意的他又寫道:「主啊,我把他們交在您的手中;請您餵養他們,給他們衣穿,安慰他們,願榮耀歸給您。」4三天後,小撒拉愛瑪過世。

伍長老直到1840年10月22日讀到寄給十二使徒定額組一位弟兄的信時,5才得知女兒過世的消息。四天後,他終於收到菲比在7月18日所寫的信,證實了這個消息。他在日記中謄寫她信中的一段文字:

「惠福吾夫,如果我告訴你,昨天我親眼看著我們的小撒拉愛瑪離開人世,你的心情一定很亂吧!是的,她走了。死亡的無情之手把她從我的懷抱中奪走。……我看著她,經常在想,與她分離,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我想沒有她,尤其丈夫又不在身邊,我恐怕根本活不下去。但是,她走了。主爲了一個睿智的目的,把她帶回到祂面前。

「這對我是一個考驗,然而主以一種美好的方式支持著我。我可以看到和感覺到祂把她帶回家去,讓她得到比我能給的更好的照顧,一直到我回去和她相逢。是的,惠福,我們在天堂有一個小天使,我想她的靈很可能在你收到這信以前就已經造訪過你了。

「沒有她的日子很煎熬。……她過世前在我這裡留了一個親吻是要給爸爸的。……長老們好幾次按手在她頭上,膏抹她,但是第二天,她的靈就無聲無息地飛向另一個世界。

「今天,我和〔小〕惠福在許多朋友的陪伴下,來到〔伊利諾州的〕康莫斯,看我們的小寶貝體面地下葬,跟她作最後的道別。她沒有其他的親人送她到墓地,只有媽媽和小惠福。……剛才我半悲半喜地走到撒拉墓旁,看著她一個人靜靜地躺在那裡。我可以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見約伯記1:21〕。」6

伍長老除了抄寫菲比的書信外,對女兒的過世沒有太多著墨。他只說撒拉愛瑪「離開了人世」,「今生再也見不到了」。7

伍惠福在91年的人生歲月裡,承受了失去許多親人的痛苦,其中包括數位家人,還有在斯密約瑟先知領導下共事的所有使徒。在這些哀痛的時刻,他都在對復興福音的見證中,以及復活的永恆眞理中找到安慰。8他常常教導說,一位正義的後期聖徒的死既是受試驗的時候,也是歡欣的時候。事實上,他在生命即將結束之前,對自己喪禮有以下的指示:「我不要我的家人或朋友爲我戴孝或服喪,因爲如果我到死都是忠誠信實的,也就不需要有人爲我哀痛了。」9

伍惠福的教訓

每一個人的靈體在死後進入靈的世界,正義的靈在那裡歡喜相聚,繼續進行主的事工。

很多〔人〕相信人死了一切就結束了,沒有來生。有任何明理的人會相信天上的神創造了千千萬萬的靈,給他們一個殿〔身體〕,就只爲了來世上走一遭,然後就此湮滅或消失嗎?我認爲會思考的人沒有一個人會接納這樣的想法。這既不符人情事理也違反嚴肅的思考。10

我悲嘆朋友的離去,但是又不禁想到有死亡就有出生;靈體離開了,身體對我們來說就死了,靈體活著到帷幕的另一邊,加入那群偉大而高貴的人當中,努力去完成神目的,也就是讓一個墜落的世界得到救贖和救恩。11

每當活神有一個聖徒的靈體進入靈的世界,與其他先前過世的聖徒相聚時,一定是歡欣快樂的。12

有些人在帷幕的這一邊努力爲主工作,有些人在帷幕的另一邊努力爲主工作。如果我們活在世上,就要爲救恩而努力,如果我們到另一邊去了,就要繼續做我們的工作,直到人子來臨的時刻。13

由於耶穌基督的贖罪,所有的人都會復活,他們的靈會與不朽的身體重新結合。

我們知道,因爲亞當的緣故,所有的人都要死,因墜落而來的死亡遍及於整個人類家族,也及於地上的走獸、海裡的魚類、空中的飛鳥,以及神在這世上所有的創造物。這條定律無法改變也不可撤銷。……救主親自嚐受死亡的滋味;祂死,是爲了救贖世人;祂的身體躺在墳墓裡,卻不見壞朽;三天後,祂的身體從墳墓裡起來,成爲不死。祂是復活的初熟果子。14

我深信有復活,我一直都這麼認爲。我因它而歡欣。神子所流的血爲我們打開了那條道路。15

復活的時候,我們都要以不朽之身起來;因屬世生命而遭受的迫害、苦難、憂傷、痛苦和死亡都要永遠地去除了。16

死人復活是最榮耀的一項教義。至少對我的靈來說,一想到在復活的早晨,我的靈得以住到今生所住的同一個身體裡,就令我非常欣慰。身爲以色列長老的我們,旅行千里,勞累困頓,爲的就是要把耶穌基督的福音傳給世人。能夠在復活時擁有我在世上爲了建立神的國度而跋山涉水、舟車勞頓的同一個身體,我會非常高興。17

當親愛的人過世時,福音讓我們得到安慰。

沒有基督的福音,因死亡而造成的分離就成了我們思考中最令人沮喪的一個話題;可是,我們一旦得到了福音,學到了復活的原則後,因死亡而帶來的憂愁、悲傷和苦難就被取走了大部分。我經常在想,看到一個已經死亡的身體,看到這身體躺在墳墓裡,爲黃土覆蓋,這眞的是世界上最令人沮喪的事;沒有福音,這就像是在黑暗中跳躍一樣,非常恐怖。可是,我們一旦得到福音,人的靈一旦受全能之神靈感的啓迪後,他就能向古人那樣歡呼:「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的毒鉤就是罪,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神的賞賜是永生」〔見哥林多前書15:55-57〕。死人復活這件事一旦呈現在心智已受啓迪的世人面前,他的靈就有了一個可以安歇的依據。這正是後期聖徒今日所站的立場。對於這件事,我們的確知道,我們並不是無知的;神已經向我們啓示了,我們也的確了解死人復活的原則,知道福音把生命與不朽彰顯了出來〔見提摩太後書1:10〕。18

當然,要與我們的朋友分別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我們在埋葬親愛朋友的身體時,很自然地會用眼淚來表達我們的情感,適當程度的宣洩是可以的,也是對的;但是過度哀痛的舉動並不恰當,也不適宜,後期聖徒不要學。19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和目的,我在有生之年參加了許多先知、使徒和許多用他們的時日在教會裡工作的聖徒的喪禮,而且去到他們的墓地。……我從來不覺得我要心情哀傷地送活神的先知、使徒和聖徒到墓地去,他們都是對神忠誠信實的人,他們向來都忠於祂的聖約,也都接受了耶穌基督的福音和福音的教儀,以及神聖的聖職。這些男女在被召喚回家以前,一直都光榮地、辛勤地、有愛心地完成了他們在世上的使命。他們在信心中過世,他們將會得到榮耀的冠冕。

這就是我在楊〔百翰〕會長、金鮑〔賀博〕弟兄、泰來〔約翰〕弟兄、十二使徒們,以及所有接受基督的福音而且忠於今生使命的人過世時的感覺。生命有它永恆的眞相,全世界都將發現。死亡有它永恆的眞相。復活有它永恆的眞相。未來的審判,以及神將來要根據全世人在肉身中的行爲來賞罰他們的這些事情也都有它永恆的眞相。一個男人或女人與主立約,接受了福音及其教儀,在他的時日裡都忠誠信實,當他們被召喚回家,進入靈的世界時,還有哪一個了解這些原則的人會替這位弟兄或姊妹哀痛呢?20

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所有尙未屆滿負責年齡就死去的兒童都將承繼高榮的榮耀。

尙未屆滿負責年齡就死去的嬰兒或小孩沒有一個未被救贖,因此他們完全免於地獄的折磨。……我要看看有沒有人可以在神聖眞理中找到爲無辜的小孩執行任何救恩教儀的紀錄。光看這一點,就知道是不必要的,唯一可以找到的是耶穌把小孩抱進懷裡,祝福他們,根據神的體制,這是完全合宜的。但是,嬰兒灑水禮或嬰兒無論如何都要下地獄的教義是人所定的教義,不是神的教義,除了沒有效果外,更是完全錯誤的教義,是神看爲不悅的事。有關嬰兒的事就不用多說了,……他們已經被耶穌基督的血救贖了。21

兒童在主面前都是天眞的;至於他們的死亡和死亡的原因則操在神的手中,我們對主及其作爲不應該埋怨得比約伯多。……這件事有一個令人安慰的地方,那就是兒童是無辜的,他們沒有違誡。他們付出了死亡的代價,那是神讓亞當和他所有的後裔都要付的代價;但是當他們的靈離開了身體,進入靈的世界以後,他們的煩惱和痛苦就都過去了。……他們會在復活的早晨從墳墓裡……披著榮耀、不朽和永生出來,帶著永恆的美麗與活力,他們將被交給他們的父母,父母們將接納他們進入高榮世界的家庭組織裡,永永遠遠地擁有他們。他們的神活多久,他們就活多久。這對相信復活的後期聖徒來說,應該是安慰與慰藉的來源。

……你我可能會問這樣的問題:「爲什麼主要取走我的孩子?」這不是我可以告訴你的,因爲我不知道,這掌控在主的手中,從世界創始以來一直就是這樣。兒童在襁褓時期被取走,到靈的世界去。他們來到世上完成了他們來的目的,也就是他們住在骨肉的身體裡。他們來,得到了今生這個試驗時期,在世界上有一個居所;他們得到了一個身體,或者一個殿,這個殿會爲他們保留,在復活的早晨,靈和身體將重新結合;就像在這裡一樣,我們在家庭裡看到不同年齡的兒童,從母親懷抱裡的嬰兒長成大人,在高榮世界的家庭組織裡也是如此。我們的孩子會交還給我們,就像他們在過世時的樣子,只要我們作父母的保持信心,證明我們配稱獲得永生;如果我們不這樣證明自己的話,我們的孩子仍然會被保全,而且將繼承高榮的榮耀。這是我對所有死去嬰孩的看法,不管他們生來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家庭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他們來自永恆的父親和永恆的母親,出生在永恆的世界裡,他們會被交還給永恆的父母;所有在今生有孩子的父母,按照神與神聖聖職的序位,不管這些孩子活了多少年,他們都有權力在復活的早晨要回這些孩子,那些早逝的孩子會交還給他們的父母,而他們將在高榮世界裡光耀他們的家庭組織。……

……我要對哀痛的朋友們說,你們的小孩被取走,你們是束手無策的,我們任何人也都沒有辦法;父母親只要盡了最大的能力,他們就是無可指責的。一個母親不能因爲挽救不了病危的小孩而受指責,我們要把這些事情交在神的手中。他們只是被取走一小段時間,後來會再交還給我們的。……

至於兒童在來生的成長、榮耀或超升等問題,不論是你們的小孩、我的小孩或其他人的小孩,神還沒有在這主題上給我任何啓示,除了我們知道他們會得救外,我們並沒有其他訊息。我覺得我們必須在這些痛苦中信賴主,我們必須依靠祂的手臂,仰望祂賜與安慰和慰藉。我們不要像那些沒有希望的人一樣在苦難中哀哭;我們不要爲失去孩子而哀哭,好像再也見不到他們似的,因爲我們知道不是這樣的。主教導過我們,福音也教導過我們;耶穌基督的啓示已經明白告訴我們,他們會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交還給我們。……

我祈求我的天父,願祂祝福遭受喪子之痛的惠勒弟兄夫婦〔他們四歲和六歲的兒子最近都過世了〕,把祂的聖靈給他們,當他們晚上睡覺,早晨起身,思念孩子的時候,會感覺要把他們自己交在主的手中,了解他們與孩子的分離不是永遠的,不久就會再交還給他們。這也適用於所有失去孩子的人。我們把他們埋在墳墓裡,但是他們會在復活的早晨出來,只要我們忠於眞理,我們會再得到他們,與他們一同歡欣。22

我們所過的生活應該是能讓我們在死後獲得神所預備的祝福。

我們未來的命運就在帷幕的另外一邊。我死了以後,我希望能有這榮幸到神──我的天父那裡去,那裡也是耶穌基督──世界的救主所在之地。23

我們在世的時候,應當善加利用我們的時間、才能和機會。我明白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長住的居所。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埋葬我們的先知、使徒、長老、父親、母親、妻子和兒女,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生命是不能租用的。因此,我們應該善加利用今天的時間。24

以下這則嚴正的警告是針對在世之人說的:「你們也要預備」〔馬太福音24:44〕,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適用。這句話是給我們這些還活在世上,爲神的偉業而努力的父母和以色列長老的;不要辜負了我們蒙受的光與知識。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段指定的時間可活;祂按照祂自己的旨意取走許多人。祂爲了一個睿智的目的,取走祂要取走的人,寬赦祂要寬赦的人。25

當我們走過塵世的憂傷,有高榮國度的喜悅與榮耀賦予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塵世的苦難已經讓我們作好了準備,讓我們能夠重視神爲忠信者所預備的祝福。26

我願這人民會悔改他們所犯的所有罪行,在靈性上清醒過來,並有力量來到神面前,願他們的祈禱得蒙垂聽,準備好捍衛國度,永遠都不離棄他們的聖約和他們的弟兄,也不背叛福音,卻會克服世界,準備好與基督同作後嗣,承受第一次復活的豐滿,這是爲所有遵守神誡命的人所預備的。27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ⅴ-ⅸ頁。

  • 複習伍撒拉愛瑪過世的記述(見第77,79-80頁)。哪些教義安慰並鼓舞了伍長老夫婦?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學到什麼?

  • 據伍會長所說,我們可以期待在靈的世界有什麼樣的經驗?(見第80-81頁)這知識對你有什麼幫助?

  • 你在讀伍會長對哀痛所愛之人的死亡而給的忠告時,看到了哪些原則?(見第82-83頁)當所愛之人過世時,你如何找到平安?我們如何能幫助那些因死亡而哀痛的人?

  • 耶穌基督的贖罪如何拔除死亡的毒螫?(見第81-83頁;亦見哥林多前書15:55-57摩賽亞書16:6-9

  • 你從伍會長對小孩子過世的教導中學到什麼?(見第84-86頁)

  • 複習第87頁。想想看是否有家人朋友似乎已爲他們的死亡作好了準備。我們從這些人身上可以學到什麼?據伍會長所說,我們一定要做到哪一件事,來爲死後的生命作準備?(見第86-87頁)

  • 伍會長的教訓如何讓你更了解死亡和復活?

相關經文哥林多前書第15章阿爾瑪書11:42-4528:1234:32-41摩羅乃書8:12-19教約42:45-4776:50-70138:57

  1.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November 8, 1839, Archives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2.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November 11, 1839.

  3.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November 28, 1839.

  4.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July 14, 1840.

  5. See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October 22, 1840.

  6. In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October 26, 1840.

  7. Journal of Wilford Woodruff, summary of the year 1840.

  8. In Brian H. Stuy, comp., Collected Discourses Delivered by President Wilford Woodruff, His Two Counselors, the Twelve Apostles, and Others, 5 vols. (1987–92), 2:192.

  9. In “President Wilford Woodruff,” Millennial Star, September 22, 1898, 604.

  10.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1:344.

  11.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sel. G. Homer Durham (1946), 245.

  12.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2:192.

  13.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246.

  14.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244.

  15.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January 17, 1882, 1.

  16.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3:428.

  17.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December 28, 1875, 1.

  18.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July 20, 1875, 1.

  19.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247.

  20.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2:191–92.

  21.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232–33.

  22.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July 20, 1875, 1.

  23.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1:225.

  24. In Collected Discourses, 1:78.

  25. 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246.

  26.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July 20, 1875, 1.

  27. Deseret News, December 31, 1856, 340.

Christ emerging from tomb

伍會長見證救主是「復活的初熟果子」。

Christ appearing to the five hundred

「我們一旦得到了福音,學到了復活的原則後,因死亡而帶來的憂愁、悲傷和苦難就被取走了大部分。」

Temple Hill Cemetery

伍惠福會長爲救主的贖罪作見證,安慰那些遭受喪子之痛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