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祈禱會
以色列哪,神在召喚


以色列哪,神在召喚

歡迎各位參加這場祈禱會轉播,不論你們是在這個遍及世界各地的美好教會裡的哪個地方。感謝各位願意出席這場祈禱會,包括在我的家鄉狄克西學院校園裡現場出席的人。

神一直召呼人們遠離巴比倫

為了邀請主的靈與我們同在,所以我特別請求我們在開會時能唱「以色列哪,神在召喚」這首聖詩。這是福音復興時期的一首偉大經典聖詩,也為今晚我要演講的內容提供了架構。基於同樣的目的,我們也可以把「以色列長老們」這首聖詩加進來。我很喜歡聽到世界各地的傳教士高唱「啊巴比倫,啊,巴比倫,我們遠離你;我們到以法蓮山安享太平。」1那兩首聖詩所傳達的信息,基本上是一樣的,那就是神一直在呼召以色列兒女們最終能到一處一切安好之地。

以色列哪,神在召喚

召喚你脫離苦難。

巴比倫大帝已滅亡,

高塔早經神力毀。……

來到錫安,來到錫安,

高牆喜氣正充盈。……

來到錫安,來到錫安!

錫安充滿讚美聲。2

事實上,以色列的歷史從古至今一直是如此。當社會上有太多的邪惡或世俗化的情形發生時,或是當外邦人的生活方式敗壞了神所賜予的道德標準和誡命時,神便差遣約​民逃離進入曠野,建立錫安和重頭開始。

在舊約時代,這種聖約的祖先亞伯拉罕,為了保存性命,必須逃離像巴比倫般的迦勒底,到迦南(即我們現在所稱的聖地)3過聖潔的生活。然而經過沒多少個世代,亞伯拉罕(以及後來以撒、雅各)的後裔──即當時的以色列人──便失去了錫安,並在遙遠的異教國家埃及受到奴役,4因此神興起摩西,把應許的約民再次帶領到曠野──這一次是在半夜,甚至沒時間讓麵糰發起時就要逃離!他們無疑用自己的方式唱著「以色列哪,神在說話,細聽救主的聲音!」5

不到幾個世紀後,一個對我們而言別具意義的故事展開了,以色列家族的一個家庭,由於巴比倫再次近在眉睫,6受到命令要逃離他們所愛的耶路撒冷,由一位名叫李海的先知帶領。同樣的情形又再次發生了!他們不知道他們將前往一個全新的大陸,建立嶄新的錫安,7而情況確實如此,而且他們並不知道在他們之前,他們的一群祖先雅列人已有過同樣的經歷。8

正如先前提到的,這是一場全球性的轉播,而教會一直不斷在世界各地擴展,但是對於所有慶祝福音復興的人而言,別具意義的是,美國的誕生是由一群為了能夠自由崇拜而逃離家鄉的人所建立的。一位研究清教徒移民的著名學者形容,這項經歷是基督教「進入曠野的使命」,即現代的以色列人努力脫離邪惡的舊世界,再一次在新的土地上尋求通往天堂之路。9

今晚我要特別提醒大家想想最後一次的遷徙,我們今天晚上所唱的聖詩事實上就是為那次遷徙寫的。也就是我們的教會,由先知領導,帶領我們虔敬的祖先所作的遷徙。從約瑟‧斯密在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密蘇里州被四處追捕,最後在伊利諾州被殺害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以色列兒女尋求隱避之地的行動再度在後代時代上演。被人尊稱為美國摩西的百翰‧楊,帶領聖徒來到這片山谷,那些雙腳疲憊的聖徒們唱著:

一定找到神所安排之地,

路遙遠在西方,

那裡不再有迫害和威脅;

眾聖徒有福了。10

錫安、應許地、新的耶路撒冷,到底在哪裡?我們並不確定,但我們會找到的。在與神立約的4千多年歷史中,一直都是這種模式:逃離和尋找,奔逃和定居。逃離巴比倫,建造錫安的保護牆。

一直到現在,一直到今晚,一直到我們的時代為止。

我們被召喚要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建立錫安

我們所處的圓滿時代福音期是最後及最偉大的福音期,這個福音期的其中一項特徵,就是在世上建立神國度的方式在本質上改變了。各位可以看到,這個福音期非常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就是這是一個帶來巨大且快速改變的時代。其中一項轉變,就是神的教會永遠不需要再逃離,從吾珥逃離到哈蘭、再到迦南、再到耶路撒冷、再到英格蘭、再到嘉德蘭、再到納府,然後再到沒人知道的地方。不會的,正如百翰‧楊對我們所有人所說的:「我們從煎鍋被丟進火裡,從火裡被丟到地上,現在在這地方,而我們會留在這裡。」11

當然,這段話並不是指鹽湖谷或甚至整個瓦薩奇山脈西部邊緣地區,而是針對世界各地的教會成員所說的一段話。在後期時代,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福音期,我們已經變得夠成熟,而不需要逃跑。我們已經夠成熟,能在各國、各族、各方、各民永久地建立我們的根基、家庭和基礎。只要有教會在的地方,那裡就有錫安。隨著這項轉變──這是末世時代的其中一項巨大改變──我們不再把錫安看作是一處安居之地,而是視為一種生活方式

三個經歷所學到的三件事情

我想引用我和內人最近幾年所經歷的三件事情,來稍微描述這項新的任務。如果時間允許,我可以舉很多例子,當然你們也可以。

第一個例子:幾年前,我的一位年輕朋友──一位返鄉傳教士──是美國某個大學籃球隊的隊員。他是位優秀的年輕人和籃球選手,然而他未能如願地發揮所長,因為他的特殊才華和技能對於當時球隊或他的發展而言,並不是球隊所需要的。在體育方面經常會發生和需要處理這樣的事。因此,在教練和隊友的全力支持和祝福下,我的年輕朋友轉到另一所學校,希望能在哪裡有多一點貢獻。

結果,我這位朋友在新的學校裡發展地很順利,他很快就成為主力球員。各位知道後來發生什麽事嗎?賽程安排(在這些事情發生的幾年前就決定了)使得這位年輕人必須回到鹽湖城當時的德爾塔中心球場,與他以前所屬的球隊對抗。

那次比賽所發生的事,至今仍讓我感到很不舒服,我要藉這特別的機會一吐我心中的不快。那天晚上觀衆瘋狂無情地辱罵這位年輕人──一位後期聖徒、返鄉傳教士及剛結婚的丈夫,一位繳付什一奉獻、在長老定額組服務、為自己社區裡青少年提供愛心服務並且興奮地等待著嬰兒出生的年輕人──那天晚上對這位年輕人、他的妻子和父母所說的話、所做的一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不應該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論他參與什麽運動、就讀哪一所大學,或是他個人在這些方面作了什麽樣的決定。

但接下來是最糟糕的部分。來訪的客隊教練是在籃球界很有名望的人,他在這場引人注目的比賽後問這位年輕人:「這裡究竟發生什麼事?你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優秀男孩。」他說:「這些人都是你鄉親和朋友。」但最糟糕的是,他困惑不解地說:「在場大多數人難道不是你們教會的成員嗎?」

第二個例子:我曾經受邀在某個支聯會的單身成人祈禱會上演講──與會者都是18歲以上的單身成員。當我從後門進入支聯會中心時,一位30多歲的年輕女子也大約在同一時間進場。儘管當時進入教堂的人潮很多,但很容易就注意到她。我記得她身上有多處刺青、戴著各式各樣的耳環和鼻環,頭髮五顏六色地高高豎起,同時穿著很短的裙子和低胸上衣。

那時我腦海裡浮現三個問題:這位女子是否是教會外的人,她的靈魂正痛苦掙扎,她在主的引導下──或甚至更好的是,由某人帶領──來參加這場祈禱會,以幫助她在生活中找到福音所帶來的平安和方向?或者她可能是教會成員,可能有點偏離了教會的期望和標準,但仍然與教會保持接觸,並選擇參加那天晚上的這場教會活動?或者第三個可能,「她是支聯會的慈助會會長?」(不知怎麼的,我那時很肯定她不是。)

第三個例子:幾個月前我和賀倫姊妹參加密蘇里州堪薩斯城聖殿奉獻典禮時,住在以撒‧菲力史東弟兄的家裡。他是位警官,也是密蘇里利伯地支聯會一位優秀的大祭司。在我們的交談中,他告訴我們,在某個深夜,他被呼叫到城內一處特別危險的地方去調查一宗投訴案件。在喧嘩的音樂和充滿大麻氣味的空氣中,他找到一位婦女和幾個男士,他們那時正在喝酒且口出穢言,而且顯然毫不在意在某個房間裡的5個小孩──那些孩子年齡大約介於2至8歲──他們擠在一起,睡在污穢的地板上,沒有床、床墊和枕頭等東西。菲力史東弟兄走到廚房,想看看能否在櫥櫃或冰箱中找到任何罐裝或盒裝食品,但是一樣也找不到。他說,在後院裡吠叫的狗比那些孩子有更多的食物。

他在那名母親的臥室,發現了一張沒有床單的床墊,是那間房子裡唯一的床墊。他繼續找,直至找到一些床單(如果它們可以叫做床單的話),他把床單鋪在床墊上,然後把那5個小孩抱到這張臨時的床上。他眼中含著淚水,跪在地上,祈求天父保護他們,然後向他們道晚安。

當他站起身走向門口時,一個六歲左右的孩子,從床上跳下來,跑到他跟前,緊握住他的手,懇求說:「請你收養我,好嗎?」他的眼框含著更多淚水,他把那孩子抱回床上,然後找到那位喝醉了的母親(那些男子早已逃跑),並對她說:「明天我會再回來,最好在我走進門之前,房子裡的情況會有明顯的改善。之後這裡會有一番改變。我敢向你保證。」12

這三件事有何共通之處?除了它們是在最近幾年我和賀倫姊妹所遇到的事情外,其實並沒有什麼共通之處。然而,它們代表著三個微小、截然不同但貼近生活的巴比倫實例──一個是在籃球比賽時愚蠢可悲的個人行為,一個是在文化層面上遭遇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的人,另外一個則是非常嚴重的大問題,當中涉及相當複雜的法律問題和歷史淵源,似乎不是我們任何一個人所能解決的。

我在舉出這三種挑戰時,特意沒有使用性犯罪、身體暴力或沉迷色情這些聳動的例子,即使這些事可能比我所舉的例子更能讓你們某些人產生共鳴。不過你們都很聰明,不需要我說也能舉一反三。

第一課:絕不「把宗教留在門外」

首先,讓我們結束籃球這個例子。在球賽過後的第二天,社會大眾開始要求對這次的事件道歉,結果有位年輕人說:「聽清楚,我們來這裡是在談籃球,而不是主日學。如果無法忍受觀眾的叫罵,就不要來參賽。我們付了很多錢來看球賽,我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我們把宗教留在門外。」

「我們把宗教留在門外」?在21世紀建立錫安的第一課就是:你絕不會「把宗教留在門外」。絕不。

我年輕的朋友們,真正的門徒不會那麼做──那根本不是門徒精神。正如同先知阿爾瑪教導教會的女青年,在每週女青年主題經文中所宣告的,我們要「隨時隨地,在所有的事上作神的證人」13,而不是在某些時刻、某些地點,或我們支持的球隊大幅領先時才這麼做。

「我們把宗教留在門外」!我當時聽了非常氣憤。

第二課:展現愛心,但要忠於誡命

但是讓我們暫時把這件事擱著,因為後面還有第二課。今晚尋求建立錫安的第二課就是:在我因正義而憤慨的情況下(我們總是說自己的憤怒是義憤),我必須確保自己最後不會作出我指責這位年輕球迷所作的事,也就是生氣、行事愚昧、失去冷靜、大吼大叫、想動手修理他──最好是掐他的喉嚨──而在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把自己的宗教留在門外了!不可以,在所有這樣的情況中,必須有人能實踐自己的信仰,否則我們就會變成一群道德能力低落的傻子。

當事情很平順,日子過得很好,一切都順遂時,要保持正義是很容易的。而考驗是發生在面臨真正的誘惑、壓力與疲憊、憤怒與恐懼,或有可能真的犯罪的時候。那時我們能保持忠信嗎這才是問題所在,因為以色列哪,神在召喚。這種正直的確正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這種精神的偉大崇高之處14──對任何一位不像這世界的救主那麼完美的人而言,要向把你釘十字架的人展現寬恕、體諒和慷慨的態度,乃是我們最不想做的。但我們必須努力成為這麼堅強的人。不管遇到任何情況、令人激怒的事或問題,真正的基督門徒都絕不會「把自己的宗教留在門外。」

接著我要談談那位頭髮五顏六色,戴著許多炫目戒指的女士。不論我們怎樣對待那位年輕的女性,必須時時遵循的規則是:我們的行為必須反映出我們的宗教信仰,以及我們對宗教的承諾。因此,我們處世的方式必須是讓事情變得更好,而非更糟。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言行或反應不能表現得我們比她所犯的錯更大。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主見,我們沒有標準,或我們完全漠視神所命令的生活中「該做」和「不該做」的事。但這確實意謂著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去實踐那些標準,用正義的方式去捍衛那些「該做」和「不該做」的事,用救主的方式去實踐和捍衛。救主總是做該做的事來讓情況變得更好,從教導真理、寬恕罪人,到潔淨聖殿都是如此。我向各位保證,知道怎樣用正確的方式把這類事情做對,實在是一項極大的恩賜!

因此,對於我們剛認識而衣著標準異於平常的人,我們首先要記得她是神的女兒,具有永恆的價值。我們首先要記得她在世上也是某人的女兒,而在其他情況下,也可能是我的女兒。我們首先要感激她來參與教會活動,而不是避不參加。簡言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努力表現出我們最好的一面,來幫助展現最好的一面。我們要不斷在心中默默祈禱:現在該做什麼才對?現在該說什麼才對?該怎麼做最終能讓這情況和她變得更好?問這些問題,並努力去做救主會做的事,我想這就是救主所說的「不可按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是非」的意思。15

說了這麼多,我要提醒大家,除了伸手援助那隻迷途的羔羊回家,我們也有重責大任要看顧那99隻未迷失的羊,以符合好牧人的願望和旨意。神的羊圈已在世上,我們理當在羊圈裡,而待在羊圈裡所能獲得的安全和各種祝福就更不必說了。年輕的弟兄姊妹們,本教會絕不會為了博取社會上的好感、政治上的便利或任何原因,而修改教義。唯有站在啟示的真理這塊高地,我們才會有立足點,能提升感到憂煩或被遺棄的人。我們的同情和愛心,是我們基督教義的重要特徵與條件,絕不能被誤解為是在誡命上有所讓步。誠如偉大的喬治‧麥當勞所說的,處在這類的情況下「我們不一定要說出所有我們〔相信的事〕,但我們必須避免看起來〔像是〕在支持我們所不相信的事物」。16

作正義的判斷

在這方面──也就是要有愛心和忠於誡命──人們有時可能會誤解,尤其是年輕人可能會認為我們不應當論斷任何事,也就是我們絕對不應該做任何有關價值評估的事。我們必須在這方面互相幫助,因為救主清楚地指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必須作判斷,我們有義務作判斷。當祂說「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時,17對我而言那聽起來就是一種判斷。另一種方式就是向解構主義的道德相對論低頭,後現代社會將它過度詮釋之後,便斷定最終沒有任何事情是永恆的真理或特別神聖,因此,對任何事務所持的任何立場並沒有輕重之分。而這種想法是錯的。

在評估的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去定別人的罪,但我們每天需要根據判斷作許多決定──我們希望是好的判斷。鄔克司‧達林長老曾把這種決定稱為「中途的審判」,是指通常我們為了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所需要作的決定;相對應的是他所稱的「最後的審判」,這是唯有全知的神可以作的決定。18(記住,在稍早引述的經文裡,救主說這些「中途的審判」應當是「正義的審判」,而非自以為義的審判,那是截然不同的。)

舉例來說,父母每天都需要運用良好的判斷來確保兒女的安全和福祉。當父母說孩子必須吃蔬菜,或限制孩童跑到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時,沒有人會責怪父母親。那麼為什麼家長在隨後的歲月中關心孩子晚上回家的時間,孩子的朋友的道德行為標準,或他們約會的年紀,或他們是否可以嘗試性行為、毒品、色情或違犯性罪時,就要遭受責難呢?不,我們會作決定,採取立場,並重申我們的價值觀──簡言之,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作「中途的審判」,至少在應當這麼做的時候。

某些議題和法律會帶來永恆的後果

當我們在民主社會中在在複雜的議題上面對這類情況時,可能會覺得備受挑戰,而且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備感困惑。年輕人會詢問我關於教會採取的立場或政策,他們說:「好吧,我們不相信我們應當這樣生活或有這樣的舉止,但我們為什麼需要讓別人也這麼做?他們難道沒有自由選擇權嗎?我們這樣豈不是自以為義、論斷他人,將自己的信仰強加在別人身上,要求他們應當怎麼做?」在那樣的情形下,你需要小心謹慎地解釋為何我們始終捍衛某些原則,反對某些罪行,因為所涉及的這些議題和法律不僅會帶來社會或政治上的後果,也會帶來永恆的後果。雖然我們不希望冒犯與我們不同信仰的人,但我們更熱切期望不要冒犯神,正如經文所說的:「不致冒犯你們的立法者」19──我此處指的是重要的道德法律。

但為了強調這一點,讓我用較低的律法作為例子。這有點像有位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說:「我現在會開車了,我知道我應當在紅燈前停車,但我們真的需要如此論斷他人、試圖讓大家都在紅燈前停車嗎?每個人都需要做我們做的事嗎?他們難道沒有選擇權嗎?他們需要像我們一樣守規矩嗎?」那麼你就需要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確希望所有的人都會在紅燈前停車。你必須加以解釋,同時貶低那些已經犯錯、或與我們持有不同看法的人,因為他們的確有道德選擇權。

我的年輕朋友們,這世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信仰,而且每個人也都有道德選擇權,但是沒有人可以為所欲為,彷彿神對這些事情默不作聲,或彷彿誡命只有在獲得大眾的認同時才是重要的那樣。如果在21世紀我們再無法逃離,我們就必須爭取允許宗教自由的法律和環境,並積極行使公民權。這是我們容許自己身在巴比倫,而不屬於巴比倫的一種方式。

我知道在這個我們無法逃離的世界裡,對我們而言,沒有任何能力或正直比小心翼翼地走在這條路上更重要,也就是依據神宣告的話語和頒布的律法作為道德立場,但要用充滿愛心、體諒和仁愛的方式這麼做。要把罪與罪人完全區分開來,實在是件困難的事。我知道很少有比這更難區分,或更難清楚說明的事,但我們必須滿懷愛心地努力這麼做。相信我,弟兄姊妹們,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我們會有很多機會在同時間培養這樣的力量,展現這樣的勇氣,顯露這樣的愛心。我此處講的不是龐克髮型和鼻環。

第三課:運用福音價值觀來造福社會和國家

最後,發生在堪薩斯市令人難過的故事。我們當中沒有很多人以後會當警察、社工人員或坐在審判席上的法官,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關心別人的福祉,以及廣大社會的道德安全。兩年前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昆丁‧柯克長老在總會大會上用整篇演講來探討這個主題。他談到除了照顧自己的家庭外,我們也必須發揮影響力來影響社會,他說:

「除了保護自己的家庭外,我們也應該成為光明的源頭,來保護自己的社區。救主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他繼續說道:「在這個不義行為越來越猖獗的世界中,讓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價值觀成為公眾關切之事乃是至關緊要的。……

「宗教信仰是光明、知識和智慧的泉源,並且能以奇妙的方式造福社會。」20

我們若不將福音的祝福帶給我們的社區或國家,直接的結果便是,我們永遠不會有足夠的警察──不會有足夠的以撒‧弗力史東──來執行道德行為,如果可以強力執行的話。而事實上是不可行的。在沒有食物和衣服的那個家庭裡的那些孩子是神的子女。那位母親,由於年紀較長,而且應當更負責任,因此更應受到責備,但她也是神的女兒。這類情況可能需要用正式或甚至法律的途徑來展現嚴厲的愛,但是我們必須隨時隨地盡力加以協助,因為我們不會把自己的宗教留在門外,縱使有些門內的情況是多麼可憐和不負責任。

我們無法在今晚解決世界上所有個人及社會問題。今晚我們離開後,我們的街坊鄰里、城市和國家依然會有貧窮和愚昧及犯罪、失業和虐待、暴力和令人心痛的事。的確,我們無法做所有的事,但誠如古諺所說的,我們可以做一些事。為了響應神的呼召,以色列民就是去做這些事的人,這次不是逃離巴比倫,而是攻擊它。我們並不是一派天真或過份樂觀,但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堅定不移地實踐我們的信仰,我們會找到各種機會去幫助彼此,幫助許多家庭、造福鄰里並保護其他人,包括新生的一代。

過福音生活以反映出你對耶穌基督的愛

在這個場合我並未說出傳教士這三個字,是因為擔心你們馬上就會聯想到白襯衫和名牌。請不要侷限在這種概念。和我一起保持宏觀的眼光──注意那項極大的需求──要像全部時間傳教士那樣去分享福音,即使你不是全部時間服務,也要這麼做。後期聖徒被召喚要成為麵包裡的酵,不失味的鹽,放在山上、而非藏在斗底下的燈。你們這個年齡層大多數是18至30歲,如果你們與所認識的人分享福音,他們在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接受福音的一群。我們知道這一點,教會的研究數據告訴我們這一點。

所以開始分享福音吧!如果我們做得對,說得對,並且慷慨地用話語行為向別人伸出援手,那麼當救主縮短祂的事工,說這最後偉大福音期的時間已到,祂在榮耀中來臨時,祂會看到我們──你我和我們每個人──正竭盡所能地遵行福音,竭盡所能地努力改善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教會和我們的社會。當祂來臨時,我多麼希望祂會發現我正在遵行福音。我希望在我分享信仰和行善的時候驚訝地發現祂來了。我多麼希望救主會對我說:「傑佛瑞──因為祂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我認得你,並不是因為你的頭銜職稱,而是因為你的生活,你努力去過的生活,以及你努力捍衛的標準。我看到你心地正直。我知道你一直努力讓事情變得更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你用很有愛心的方式宣講我的話語,捍衛我的福音。」

祂必然會說:「我知道由於你自己的罪或他人的情況,你不是一直都很成功,但我相信你真的作出努力。我相信你發自內心真的愛我。」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會有那樣的經驗,除此之外,我今生別無所求。而我希望你們會有那樣的經驗。我希望我們每個人會有那樣的經驗。以色列哪,神召喚我們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遵行耶穌基督的福音,然後去關懷那些在外表、衣著或行為舉止與我們不太一樣的人,然後(如果可能)更進一步地去為社會大眾服務。

為了幫助你們做到這一點,連同我的見證,今晚我要留下使徒的祝福給你們每一位,我藉著我所獲得的聖職能力和委派,祝福你們會知道神愛你,在這最後偉大的福音期,一切都在加速進行,而且會有越來越多事情來臨的時代,祂需要你。我藉著使徒的權柄祝福你們的禱告和正義會獲得答覆,你們個人的恐懼會被減輕,你們的背膀和心會變得堅強有力,能承擔將要負荷的重擔。祝福你們會努力保持心地純潔,讓自己在這後期時代成為神手中的工具來建立錫安。我祝福你們會忠於彼此,並忠於那些屬於你交誼圈裡的人,我們應當向他們伸出友誼之手。最重要的是,我祝福你會成為這世界救主的朋友,能親自認識祂,有自信享有祂的伴陪。

我愛主耶穌基督,我努力作祂的僕人。我愛天父,祂如此愛我們,以致將基督賜給我們。我知道,由於那項恩賜,神在這後期時代召呼以色列,祂期望我們回應這項呼召,變得更像基督,變得更聖潔,有堅定的決心去遵行福音和建立錫安。我也知道,我們若向祂祈求,祂會賜給我們所需的力量聖潔,使我們成為真正的門徒。我要為這項事工的神聖性,全能之神的愛和偉大,以及主耶穌基督的無限贖罪作見證,這贖罪的效力遍及我們最小的每一個人身上。我祝福你們會懷著這股希望,能獲得幸福和聖潔,在今晚、明天和永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