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9年
第七條誡命:盾牌
10月 2001


第七條誡命:盾牌

「遵守這第七條誡命就成為必要的盾牌。放低或失掉盾牌,就會失去亟需的天上祝福。」

弟兄姊妹們,我與你們一樣對興格萊會長先知的工作,有了一番新的感激。我見證他在很久以前就已預先蒙按立,我們因此而歡欣。

雅各當年寫到不貞及不忠實的問題,也就是人們違反所謂的第七條誡命時,覺得十分苦惱,我現在也有同樣的感覺。雅各感到苦惱是因為他的聽眾之中有些人的情操「非常溫柔,貞潔和優美」,雅各不想「擴大他們的創口」,以致使「那些已經受了創傷的人們⋯⋯得不到安慰和治療」(摩門經雅各書2:7,9)。然而他針對不道德的嚴重後果所採用的字句是既犀利又富詩意:「許多的心被貫穿,傷重而死」(摩門經雅各書2:35)。今天,我們生活周遭有許多傷重之人,其名單有增無減。

因此,我們都應記得某些基本的福音原則,像是若真誠悔改,則其「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以賽亞書1:18)。但是悔改的嚴格要求與所獲賜的豐盛祝福,並不是我此番演講的目的。此篇演講也不是要對那許許多多服從貞潔律法的勇敢青少年和成人,給予應有的褒揚;這些人並不因為目前美國社會愈來愈少人相信婚前發生性關係是錯的,而違背這條律法。因此,我要讚揚那些懷著信心遵守誡命的人,也要向那些違誡後「藉著信心悔改」(阿爾瑪書34:15)的人士致敬。

顯而易見的,不貞及不忠實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一如漣漪般的擴散,造成深遠的影響,像是生下私生子及沒有父親的子女,引起疾病和導致家庭破碎等。許多婚姻因而搖搖欲墜或早已破裂。這個靜悄悄卻又影響深遠的危機與我們這個時代許多惱人的國際危機(像是戰爭)並存。耶穌曾經講到末世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全世界處於騷動中(路加福音21:25;亦見教約88:91;45:26)。

所以遵守這第七條誡命就成為必要的盾牌。我們放低或失掉盾牌,就會失去亟需的天上祝福。沒有任何人或國家在失去這些祝福後還能長久興盛的。

奇怪的是,在這汲汲於追求自己應得之物的時代,卻極少人追求應爭取的天上祝福。因此,相信永生的人愈來愈少,反倒是助長了越來越多追求不道德的人,他們「引誘了許多人⋯⋯告訴他們當一個人死了也就是完了」(阿爾瑪書30:18)。一位日本思想家觀察了以享樂為主的西方社會後,說了以下這番話,像是對我們提出挑戰:「若人死後什麼都沒了的話,那麼在短短的人生歲月中,盡情享樂又何妨?現代西方社會因為失去了對『死後另一個世界』的信心,而承受著致命的道德問題」(Takeshi Umehara,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Forest: Ancient Japan Shows Postmodernism the Way,“ in At Century’s End, ed. Nathan P. Gardels [1995], 190)。

因此,身為好公民應行為端正,像是對垂涎鄰人和愛鄰人之間的差別,有著清楚的認識。阿諾馬太曾睿智的說:「大自然不在乎貞潔,⋯⋯人類本性⋯⋯卻極為在乎」(Philistinism in England and America, vol. 10 of The Complete Prose Works of Matthew Arnold, ed. R. H. Super [1974], 160),而我要補充的是:神的本性尤其在乎!

自然人的傾向助長了違背這第七條誡命,並附帶著自我毀滅的「肉慾,好色,似惡魔」(摩賽亞書16:3;亦見摩賽亞書3:19;摩西書5:13),如果這三個詞聽起來太嚴厲的話,弟兄姊妹們,那麼考慮一下敵對者所追求的可怕目標:讓「全人類都像他自己一樣的悲慘」(尼腓二書2:27)。悲慘總喜歡找人作伴!

脫離「自然人」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讓他挨餓(摩賽亞書3:19),等他力量削弱了,就比較容易把他驅逐出去。否則他會在誘惑列車的每一站,都堅持要剪票上車。可悲的是,出言糾正往往也幫不了自然人,因為他的「私慾把道擠住了」(見馬可福音4:19)。

不幸的是,聰明的詭辯家遊說他人,說無論做什麼都不算「犯罪」(阿爾瑪書30:17),這讓人更容易去違反第七條誡命了。有些人豎起耳朵,迫不及待的想聽那些並非真理的話,因此他們跟隨那些企圖去掉有稜有角、帶給我們諸多不便的誡命的人(提摩太後書4:3)。然而,箴言說的好:「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箴言6:32)。這些誡命仍為某些將重心放在別處的人所疏忽,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一個主人翁就曾說過:「歲月終會流逝,人類將透過他們之中賢者的口來宣稱,世上本無罪,因此沒有罪惡,只有飢餓」(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The Brothers Karamazov, trans. Constance Garnett [1952], 130--131) 。(譯註:俄國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此書的中譯本為卡拉馬佐夫兄弟)。

敵對者也刻意彰顯隱私權的觀念,讓人更容易脫離責任的軌道!畢竟,只需在電腦上按幾下滑鼠,便可讓人私下迅速地進入敵人色情的領域,無需檢查護照,唯一留存的牽制力就只有靠遲鈍的良心了。

但是神並沒有兩套十誡:一套關起門來用,一套出外用!神也沒有批准兩條悔改的路。的確,週末一時的懊悔只能帶來「一種咒罵的悲傷」,想得到「極大的改變」就必須「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才有可能(摩門書2:13;摩賽亞書5:2;阿爾瑪書5:13-14;亦見哥林多後書7:10)。

是的,我們人類可以自由選擇。我們甚至曾為了保留道德選擇權而在天上起了爭戰。然而來到世上,選擇權這偉大的恩賜卻往往被人畏畏縮縮地很快就放棄了。

堅守第七條誡命這盾牌的方法很多。比方說大衛的墮落,這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去了不該去的地方。「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記下11:1)。接下來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在屋頂上眺望到肉慾的一景後,隨之而來的各種悲劇。「站在聖地上」這個教導,也暗示我們要避免無法自拔的滯留(教約87:8;亦見馬太福音24:15)。

那些「過著幸福的生活」的人(尼腓二書5:27),也會明智地發展出保護自己靈性的方式,這方式反映在合宜的衣著、語言、幽默和音樂上,藉此表明他們要當門徒的決心(見箴言23:7)。

此外,為了避免婚後陷入困境,最好不要在結婚前擔負未悔改的罪,以免造成夫妻雙方不均衡地「同負一軛」(哥林多後書6:14)。同樣的,夫妻兩人都應毫不鬆懈地忠於對方,不要被捲入那奔向瀑布的強流,如此就可謹慎地避免彼此疏遠。同時也要避免自憐這淤塞的沼澤。一個人在自憐時,會輕易地自圓其說,拋掉所剩無幾的責任感,無視良心和聖約的束縛,反而尋求「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路加福音16:15)事情。

看穿慾望的假象也是另一個重要的防禦措施。好比有些輕視第七條誡命的人過著不道德的生活,就像該隱一樣犯了第六條誡命殺了亞伯後會喊道:「我自由了」(摩西書5:33)。這種對自由的誤解,引發了彼得警誡說:「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僕」(彼得後書2:19;亦見尼腓二書2:26-30)。的確,高聲尖叫的靈魂甚至可能會在束縛和罪惡中假裝狂笑,但有句箴言說:「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箴言14:13)。

這世代廣告詞的真實性令人憂慮,用迷惑人的名稱來包裝毒害人的事物,像名為「狂喜」(Ecastacy)的藥丸應說是「悲慘」,名為「瑞舞」(Rave)的舞會其實是「哀傷的低號」。比方說,有些參加這種舞會的人愚蠢的以為跳這種放蕩的舞無傷大雅,他們並「不是因無知而犯罪」(尼腓三書6:18),他們因模仿敵人,低估敵人,結果自己卻妥協了,同時也讓朋友感到迷惑和失望!

各位是否想過,為何這種放蕩的舞步總是在閃爍暗淡的燈光中進行?為何這種場合總是刻意地裝飾得金碧輝煌?為何總是播放嘈雜的靡靡之音?因為,邪惡懼怕光明,無法在明亮真理的檢視下站得住腳,也無法禁得起人們自我檢討時的靜思反省!

因此令人麻木的鼓聲,敲聾了靈魂鑑賞的能力,因而對歸屬感和愛等的真正需求沒反應。反倒回應了慾望的虛情。因此使得侵犯者與犧牲者都悲哀地「沒有感覺了」(尼腓一書17:45;以弗所書4:19;摩羅乃書9:20)。

法利約翰寫道:「我們通常會發現崇尚情慾的人其生活中心有著一種可悲的空虛」(Henry Fairlie, The Seven Deadly Sins Today [1978], 187)。但是,仍有些無知的青年還談「裝滿水壺」(譯者註:原英文的涵義是指「所以我們不會口渴」),卻發現乾壺內殘存的只是被有毒記憶所污染的沙粒和石塊。法利還寫道:「情慾從不關心其伴侶,只求滿足自我的慾望⋯⋯一旦曙光出現,情慾便消聲匿跡,到了晚上再回來尋覓時,已對過往毫無記憶」(The Seven Deadly Sins Today, 175)。

不論如何裝扮和偽飾,情慾都取代不了愛心。事實上,弟兄姊妹們,情慾扼殺真愛的發展,使「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馬太福音24:12)。難怪我們受到吩咐要「約束〔我們〕一切強烈的情感,使〔我們〕得以充滿愛心」(阿爾瑪書38:12)。如果不這樣,強烈的情感就會滲透我們的靈魂,於是就沒有空間留給美好的情感了。

以往社會常常有一些雖然微妙但卻有益於保持平衡和約束的機制,包括了家庭、教會、學校等,來約束個人的非常行為。但太多時候,這樣的機制要不是失去了,就是不能正常運作或是模稜兩可。

此外,時下潮流趨勢因時興的遷就而變本加厲,這種遷就讓人覺得不論別人做錯了什麼事,只要他們做了其他好事,就可不予追究。再說,不管墨索里尼怎樣,他不是照樣讓火車準時通車嗎?違反第七條誡命的人仍可能做出有益的貢獻,但卻要付出別人看不見的個人的代價(見阿爾瑪書28:13)。關於摩利安頓王,我們讀到:「他對〔他的〕人民卻很公正,但對自己卻並不公正,由於他許多的淫亂」(以太書10:11)。很明顯,摩利安頓是個對別人公正的領袖,但卻不尊重自己(見以太書10:12)。

我以上說的樣樣都很嚴肅,同時也導出一項最後應謹記在心的觀念。啟示告訴我們,不悔改的罪人有一天會面對神的一切公義,要為他們犯的罪承受同等程度的痛苦,就像〔耶穌〕為我們受苦那樣(教約19:16-18)。此外,那些以各種方式不遺餘力地鼓吹、教唆人們犯下這種不道德罪行的人,不論是為了倡導罪行、為了方便別人犯罪或牟利,都將面對並感受到他們讓無數人嚐受到的一切痛苦。

最後,弟兄姊妹們,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合,門徒的職責會讓我們願意孤身奮戰。我們此地此刻願意這麼做,就與基督在客西馬尼園那地那刻獨自跪禱一致。在那救贖的最後過程中,「沒有人與〔祂〕同在」(教約133:50;亦見馬太福音26:38-45)。

我們堅定立場時,忠信的人是不會孤獨的,至少不是那樣孤獨。出於必要,在客西馬尼園站在基督身邊「加添祂的力量」(見路加福音22:43)的天使離開了祂。如果我們繼續高舉著對神和對祂誡命忠信的盾牌,祂的天使「必在〔我們〕的周圍,支持〔我們〕」以及「看守〔我們〕」(教約84:88;109:22)。我見證此項應許是真的。因此現在,弟兄姊妹們,我要以靈魂的溫度這辭語來比喻。我見證我們自己在設定空調器的溫度,我們也決定自己今生以及來生快樂的程度。同樣的,我也要見證,我們若順服神的誡命,包括第七條誡命,就是在設定溫度時,邀請神將祂的手放在我們手上──就是那位希望將祂所有的都賜給我們(見教約84:38)的神的手。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