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這麼做值得嗎?
2012年4月


這麼做值得嗎?

對我們關心、關愛的人自然而然地、抱著平常心去分享福音,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事工和喜悅。

在這次的總會大會和最近其他的聚會中,1很多人都在想,我可以如何在我居住的地區協助建立主的教會,並見到實際的成長呢?

在我們所努力的每一件事上,最重要的肯定是自己的家庭和家人。2教會建立在家庭之上,而家庭也是教會實際成長的源頭。3我們必須教導孩子福音的原則和教義。我們需要幫助他們獲得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幫助他們準備好在八歲的時候接受洗禮。4我們自己必須忠信,讓他們看到我們的榜樣,看到我們對主和其教會的愛。這樣就能幫助我們的孩子感受到遵守誡命的喜悅、體驗天倫之樂,並在為人服務時心懷感激。我們在家中應該遵循尼腓提出的模式,他說:

「我們辛勤地……勸我們的子女……相信基督並與神和諧。……

「……我們談論基督,我們因基督而快樂,我們傳揚基督,我們預言基督,我們依照我們的預言記錄,好使我們的子孫知道去哪裡尋求罪的赦免。」5

我們帶孩子一起去教會、舉行家人家庭晚會,並一起讀經文,藉此辛勤地將這些祝福帶給他們。我們每天和家人一同祈禱、接受召喚、探望生病和孤獨的人,我們也做其他的事,好讓我們的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也愛天父、祂的兒子,以及祂們的教會。

我們在家人家庭晚會的課程中談論並預言基督,或是坐在孩子旁邊,告訴孩子我們愛他(她),並分享我們對復興福音的見證。

我們可以寫信給出門在外的人,用這樣的方式來記錄基督。正在服務的傳教士、服兵役的兒子或女兒,還有我們所愛的人都會因我們的信件而受益。家書不是用很短的時間寫出來的電子郵件。真正的信件可以摸得到、讓我們思考其中的內容,並且讓我們珍惜。

身為父母的我們要表現出愛和寬容,好幫助孩子仰賴救主的贖罪,了解慈愛天父的寬容之心。我們的愛和寬容不僅會讓孩子與我們更接近,更會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天父的愛,知道他們如果悔改、力求進步,天父就會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世上的父母也是這樣,所以他們會相信這項真理。

除了在自己的家中從事的事工之外,尼腓也教導:「我們辛勤地……勸我們的……弟兄相信基督並與神和諧」。6身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我們每個人都有分享福音這項祝福和責任。有些需要福音的人還不是教會的成員;有些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員,但卻需要重溫他們之前接受福音時的喜悅。不論是從未接受過福音或是要重回主懷抱的人,祂都愛他們。7這個差別對祂和對我們而言都不重要;這是同一個事工。不論這些人的情況如何,天父、祂的兒子和我們重視的是靈魂的價值。8天父和其子的事工是「促成〔祂所有子女〕的不死和永生」9,不論他們目前的境遇如何。我們的祝福就是能共同參與這份偉業。

多馬·孟蓀會長說明我們可以如何協助此事工:「我們必須有正在進行中的傳道體驗。光是坐下來緬懷過去的經驗是不夠的。我們如果想要履行責任,就要不斷自然而然地、抱著平常心去分享福音。」10

對我們關心、關愛的人自然而然地、抱著平常心去分享福音,會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事工和喜悅。我要告訴各位兩個這樣的經驗。

大衛·歐奇在鹽湖城出生長大,他大多數的朋友都是教會的成員。他們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社區中的教會領袖也常常邀請他參加活動,他的朋友也是。雖然他當時沒有加入教會,但是在他的成長歲月中,他很幸運地有非常好的後期聖徒朋友,也能參加教會主辦的活動。在他離家進入大學就讀之後,他多數的朋友都去傳教了。他很想念這些朋友對他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大衛在高中時的一位朋友當時還沒有離家;這位朋友每個星期都和主教會面,努力要讓生活步上正軌,然後去傳教。他和大衛成為室友,並且自然而然地,他們談到了為什麼他還沒有去傳教,還有他為什麼要常常和主教會面。這位朋友表達了自己對主教的感謝和尊重,以及對有機會悔改和去傳教的由衷感激。他接著問大衛要不要跟他一起參加下一次的面談。這是多麼不尋常的邀請!但是,基於他們的友誼和當時的狀況,這樣的邀請再自然、平常不過了。

大衛同意了,然後很快地,他也和主教見了面。這件事也讓大衛決定和傳教士見面。他得到了見證,知道福音是真實的,然後訂下了洗禮的日期。大衛的主教為他施洗。一年之後,大衛·歐奇和凱薩琳·伊凡在聖殿結婚。他們有五個可愛的孩子。凱薩琳是我的妹妹。我會永遠感謝引領大衛進入教會的這位好朋友和這位好主教。

大衛在訴說自己歸信的過程並為其作見證時這樣問:「所以這樣做值得嗎?我的朋友、青少年領袖和主教多年來的努力只讓一個男孩受洗,這樣做值得嗎?」他指著凱薩琳和五個孩子說:「至少對我的妻子和五個孩子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每當有人分享福音的時候,受益的永遠「不只一個男孩」。每當有人歸信或是有人回到主身邊時,被拯救的都是一整個家庭。大衛和凱薩琳的子女長大後都接受了福音。他們的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已經傳完教,還有一個兒子剛收到召喚書,將前往阿爾卑斯德語傳道部服務。他們兩個最大的孩子已經在聖殿裡結婚,最小的孩子還在讀高中,在各方面都很忠信。所以這樣做值得嗎?當然,絕對值得。

大衛·歐奇在支聯會大會中分享自己歸信的經驗時,伊蓮·威特姊妹也在場。在整場大會中,她一直想到自己的家庭,特別是她的姊姊米雪兒;她已經離開教會多年了。米雪兒離了婚,獨力扶養四個孩子。伊蓮覺得要寄給她一本羅素·培勒長老的書:人類追求幸福(Our Search for Happiness),再加上自己的見證;她也這樣做了。隔了一個星期之後,一位朋友告訴伊蓮,說她也覺得自己應該和米雪兒聯絡。這位朋友也寫了一封信給米雪兒分享她的見證和她的愛。聖靈常常感動好幾個人去幫助一個有需要的人,不是很特別嗎?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米雪兒打電話給伊蓮,謝謝她送的那本書。她說,她開始感覺到自己生活中的靈性缺口。伊蓮告訴她,她知道她可以在福音中找到自己尋求的平安。她告訴她,她愛她,希望她快樂。米雪兒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不久之後,她遇到了一位很好的男士;他是活躍的教會成員。他們結婚了,並且一年之後在猶他州奧格登聖殿印證。最近,她24歲的兒子受洗了。

我要向米雪兒家裡其他的人、以及所有還不知道本教會是真實的人提出邀請,請你們經由祈禱想一想,本教會是否是真實的;請讓家人、朋友和傳教士助你們一臂之力。當你們知道本教會是真實的──它的確是真實的,就在生活中採取相同的步驟加入我們的行列。

雖然這故事的結局尚未寫完,但這位美好的女士和她的家庭卻已經獲得了祝福,因為那些愛她的人按照聖靈提示採取行動,並且用自然而然且平常的方式分享見證,邀請她回到教會來。

我常常想到這兩個經驗。一位努力讓生活步上正軌的男青年幫助了一位正在追尋真理的男青年。一位婦女和她已經離開教會20年的姊姊分享見證和信心。如果我們願意祈禱求問天父,找出我們可以幫助誰,並且承諾會遵照祂給我們的提示去提供協助,祂一定會回答我們的祈禱,我們也會成為祂手中的工具,去做祂的事工。按照靈的提示以愛行動就是那個催化劑。11

聽到這些以自然、平常的方式與我們關心的人分享福音的經驗,各位當中的許多人應該有和伊蓮·威特相同的經驗:你一定曾經想到自己應該去幫助某個人,可能是邀請他們回到教會或是和他(她)分享你對耶穌基督福音的感覺。我要邀請各位按照這個提示採取行動,不要遲疑。去和你的朋友或家人談談。用自然、平常的方式進行。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以及對主的愛。傳教士也可以幫忙。我要提出孟蓀會長曾經多次在這個講台上提出的建議:「感到提示決不要拖延。」12只要你按照提示採取愛的行動,就能看到天父如何運用你甘心樂意去做的行為,在你和你關心的人的生活中帶來奇蹟。13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我們努力讓家人和我們所愛的人獲得福音的祝福,我們就能建立教會並且看到實際的成長。這是天父和祂兒子的事工。我知道祂們活著,也必回答我們的祈禱。只要我們按照靈的提示採取行動,並且相信祂們有能力帶來奇蹟,奇蹟就會發生,生命就會改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見2012年2月11日,全球領導人訓練會議,LDS.org。

  2. 總會會長的教訓:海樂·李 (2000),第134頁。

  3. 見培道·潘,「家中的聖職力量」,2012年2月11日,全球領導人訓練會議,LDS.org。

  4. 教義和聖約68:25–28

  5. 尼腓二書25:23,26

  6. 尼腓二書25:23

  7. 路加福音15:4–7

  8. 教義和聖約18:10

  9. 摩西書1:39

  10. “Status Report on Missionary Work: A Conversation with Elder Thomas S. Monson, Chairman of the Missionary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f the Twelve,” Ensign, Oct. 1977, 14.

  11. 見多馬·孟蓀,「切望從事於善舉」,2004年11月,利阿賀拿,第56–59頁;「去救援」,2001年7月,利阿賀拿,第57–60頁;「愛心之門」,1996年10月,聖徒之聲,第2–7頁。

  12. See Ann M. Dibb, “My Father Is a Prophe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Idaho devotional, Feb. 19, 2008), byui.edu/devotionalsandspeeches;多馬·孟蓀,「堅守你的崗位」,2003年5月,利阿賀拿,第54–57頁;「靜,平息」,2002年11月,利阿賀拿,第53–56頁;「聖職的權能」,2000年1月,利阿賀拿,第58–61頁;「靈賜予生命」,1985年4月大會報告,聖徒之聲,第58–59頁。

  13. 除了多馬·孟蓀會長之外,其他先知也教導了同樣的原則。舉例來說,賓塞·甘會長曾經教導按照聖靈的提示行事的重要,他說:「神的確注意到我們,祂看顧著我們,然而祂通常透過其他人來滿足我們的需要因此,我們在國度中彼此服務是很重要的」(總會會長的教訓:賓塞·甘〔2006〕,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