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公義,好憐憫,並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行公義意味著行為正直高尚。藉著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我們對神表現正直高尚的行為;藉著好憐憫,我們對他人表現正直高尚的行為。
身為耶穌基督的信徒和後期聖徒,我們努力——也受到鼓勵要努力——做得更好,變得更好。1也許你們和我一樣,也曾想過:「我做得夠不夠?」「還有其他我應該要做的事嗎?」或者,「像我這樣一個有缺陷的人,要怎樣才能有資格『在無窮幸福的狀態中,與神同住』?」2
舊約先知彌迦曾這樣問道:「我朝見耶和華,在至高神面前跪拜,當獻上甚麼呢?」3彌迦諷刺地懷疑,即使是為數驚人的祭品,是否就足以彌補罪過,他說:「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心中的罪惡〔獻我的長子〕嗎?」4
答案是否定的;光有善行還不夠;救恩是無法靠自己掙得的。5即使是彌迦所知無人能獻上的龐大祭品,也無法救贖最小的罪。如果我們只能靠自己的方法,則毫無希望可以回到神面前同住。6
如果沒有來自天父和耶穌基督的祝福,我們自己永遠都做不到,也永遠都不夠好。但好消息是,由於並透過耶穌基督,我們可以變得夠好。7所有的人都將經由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並藉著神的恩典,從身體的死亡中得救。8而且,我們每個人若將心轉向神,就能「經由〔耶穌〕基督的贖罪……藉著服從福音的律法和教儀」,來獲得救恩,脫離屬靈的死亡。9我們可以從罪中獲得救贖,潔淨而純潔地站在神面前。如同彌迦所說明的:「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10
針對將我們的心轉向神,並獲得救恩的資格這件事,彌迦所作的說明,包含了三個相互關聯的要素。行公義意味著,對神和對他人的行為都正直高尚。藉著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我們對神表現正直高尚的行為;藉著好憐憫,我們對他人表現正直高尚的行為。因此,行公義就是實際去應用最大和第二大的誡命,即「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以及〕要愛人如己」。11
行公義和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就是刻意縮手不作罪孽,遵行祂的律例,並保持真誠忠信。12一個公義的人會離棄罪並轉向神,會與祂訂立聖約,並遵守那些聖約。一個公義的人會選擇服從神的誡命,力有未逮時會悔改,並繼續奮鬥不懈。
復活的基督在拜訪尼腓人時,曾說明摩西律法已經被更高的律法所取代。祂指示他們,不要再「獻……供物和燔祭」,卻要獻上「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祂也應許:「凡帶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歸向我的,我必用火和聖靈為他施洗。」13我們在洗禮後,若接受並運用聖靈的恩賜,就能經常享有聖靈為伴;聖靈必教導我們所有當做的事,14包括如何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耶穌基督將其贖罪祭,和脫離屬靈死亡的救恩,提供給所有這樣懷著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的人。15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會提示我們要欣然悔改,努力變得更像天父和耶穌基督。當我們這麼做時,就會獲得救主潔淨、醫治和強化的力量。我們不只行公義和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也學習像天父和耶穌基督那樣好憐憫。
神喜悅憐憫,且不吝於給予憐憫。用彌迦對耶和華所說的話來描述:「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憐憫我們」,又「將……一切罪投於深海」。16像神那樣好憐憫,與公正地對待他人、不苛待他人,是密不可分的。
希勒爾長老的一則軼事,強調了不苛待他人的重要;他是生於基督誕生前一世紀的一位猶太學者。希勒爾的一位學生因律法書的複雜而惱怒,這律法書就是摩西五書,加上其613條誡命和相關的拉比寫作。那學生向希勒爾提出挑戰,要希勒爾用他自己單腳能站立得住的時間,來解釋該律法書。希勒爾可能沒有很好的平衡感,但卻接受了挑戰。他引用了利未記,說:「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17然後,希勒爾總結道:「凡你所憎惡的事,不要做在鄰人身上。這就是律法書的全部;其餘皆為注釋。去學習吧。」18
總是以正直高尚的態度與他人交往,是好憐憫的一部分。想想幾十年前,我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急診部,無意中聽到的一段對話。病人傑克森先生是個彬彬有禮、很好相處的人,院裡的醫護人員都認識他。先前,他曾經多次因酒精相關疾病,住院治療。這一次,傑克森先生返回醫院,其症狀被診斷為飲酒造成的胰臟發炎。
有位勤奮工作、受人欽佩的柯恩醫生,在他值班時段快結束時,對傑克森先生進行了評估,確定需要住院治療。柯恩醫生指派接下來值班的瓊斯醫生,收治傑克森先生,並負責為他治療。
瓊斯醫生曾就讀於一所醫學名校,剛剛開始她的研究生學習;這項艱苦的訓練通常讓人睡眠不足,很可能是導致瓊斯醫生作出負面回應的原因。面對當晚自己有第五個病人要住院這件事,她向柯恩醫生大聲抱怨;她覺得自己得花很多時間來照料傑克森先生,是很不公平的,因為他的困境歸根究柢是他自作自受。
柯恩醫師用幾近耳語的聲音,堅決地回應。他說:「瓊斯醫生,你成為醫生,是為了要照顧人們,並努力醫治他們;並不是為了要論斷他們。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區別,就沒有權利在本機構接受培訓。」經過這次糾正後,瓊斯醫生在傑克森先生住院期間,勤奮地照料他。
傑克森先生在那之後就過世了。瓊斯醫生和柯恩醫生都擁有出色的職業生涯;但在培訓的關鍵時刻,瓊斯醫生需要被提醒,要行公義、好憐憫,並在不作論斷的情況下,照料傑克森先生。19
多年來,我已從那個提醒獲益良多。好憐憫意味著,我們不僅愛神所給予我們的憐憫,我們也很高興神將同樣的憐憫給予他人;而且我們會效法祂的榜樣。「對神而言都是一樣的」,20我們都需要靈性的治療,才能得到幫助和醫治。主曾說過:「你們不可看重一人甚於另一人,也不可自以為高人一等。」21
耶穌基督以身作則,示範了何謂行公義和好憐憫。祂自在地與罪人交往,以正直高尚的態度對待他們,並尊重他們。祂教導遵守神誡命的喜樂,並試圖提升而非譴責那些苦苦掙扎的人。祂確實譴責了一些人,他們因為祂施助了他們認為不配稱的人,而指責祂;22這樣的自以為義在當時冒犯了祂,在今日依然如此。23
一個人若要變得像基督一樣,就要行公義,對神和他人的行為舉止都正直高尚。一個公義的人在言行上都謙恭有禮,也了解觀點或信仰上的差異,並不會妨礙真誠的善意和友誼。行公義的人「不會存彼此傷害的心,卻會和平相處」。24
一個人若要變得像基督一樣,就要好憐憫。好憐憫的人不會妄加論斷;他們對他人表達同情,特別是對那些不幸的人;他們親切、仁慈又值得尊敬。這些人以愛和諒解的態度對待每個人,不論種族、性別、宗教信仰、性取向、社會經濟地位,以及部落、宗族或民族差異等特徵為何。這些都被基督般的愛所取代。
一個人若要變得像基督一樣,就要選擇神,25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想要讓祂喜悅,並遵守與祂訂立的聖約。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的人,會記得天父和耶穌基督為他們所做的事。
我做得夠不夠?還有其他我應該要做的事嗎?我們為回應這些問題而採取的行動,對我們今生和永恆的幸福都至關重要。救主不希望我們把救恩視為理所當然。即使在訂立神聖聖約之後,我們還是有可能會「從恩典中墜落而遠離活著的神」;因此,我們應當「留意並一直禱告,以免落入誘惑」。26
但與此同時,天父和耶穌基督也不希望我們在塵世的旅途中,因持續的不確定感而手足無措,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做了足夠的事,來獲得拯救和超升。祂們一定不希望我們被已經悔改的錯誤折磨,把它們當作是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27,或過度擔心自己可能會再次絆倒。
我們可以評估自己的進步。我們若行公義、好憐憫,並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就會知道,「〔我們〕所追求的人生道路,是依據神的旨意」。28我們將天父和耶穌基督的品格,融入自己的性格中,並且彼此相愛。
你們在做這些事情時,就會遵循聖約的道路,並有資格「在無窮幸福的狀態中,與神同住」。29你們的靈魂會充滿神的榮耀和永生之光;30你們會充滿不可思議的喜樂。31我見證神活著,耶穌是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和救贖主,祂慈愛又滿心歡喜地將其憐憫賜給所有的人。難道你們不喜歡嗎?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