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義和聖約2021年
4月5-11日。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你蒙召喚宣講我的福音」


「4月5-11日。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你蒙召喚宣講我的福音』」,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教義和聖約2021年(2020)

「4月5-11日。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來跟從我——供主日學使用:2021年

教會早期傳教士

4月5-11日

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

「你蒙召喚宣講我的福音」

閱讀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時,哪些信息與你所教導的人有關聯?哪些事能激勵他們與人分享福音?

記錄靈感啟發

分享圖示

邀請分享

班員也許可以分享他們在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讀到哪些事,激勵他們去分享福音。

教導圖示

教導教義

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

我們蒙召喚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

  • 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中的本週大綱建議查考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找出主對傳教士的要求,以及祂對他們的應許。班員可以分享他們所找到的答案。(例見教義和聖約30:831:3-532:1,535:24。)或許可以邀請班員寫封信給一個正在傳教,或準備要去傳教的人,將主的一些指示和應許寫入其中。

  • 你教導的是正準備要去傳教的青少年嗎?如果是,可以邀請每位班員查考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的其中一篇,找出激勵他們去傳教的事情。可以指出這幾篇所提到的傳教士,都是教會的新成員,沒有什麼經驗。是什麼讓他們有資格分享福音?不妨播放「其他資源」中列出的一部影片。關於我們為什麼要去傳教,以及該如何準備,這些影片說了些什麼?

  • 並非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擔任全部時間傳教士,然而,所有的人都能邀請他人歸向基督,聆聽福音復興的信息。請班員列出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來「張開〔他們〕的口」(教義和聖約33:8-10)。我們有哪些機會可以自然地與人分享我們的信仰?教義和聖約第30~36篇的哪項忠告適用於這些分享福音的方法?不妨請幾位有好的分享福音經驗的班員,來分享他們的想法,並回答班員可能提出的問題。

  • 主應許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若他們張開口去分享福音,就會「像古代……的尼腓那樣」(教義和聖約33:8)。尼腓有哪些特質與分享福音有關?(例見尼腓一書3:74:610:1717:15尼腓二書1:27-28)。這些特質如何幫助我們分享福音?

    傳教士教導

    主要我們像教會早期那樣,在今日宣講福音。

教義和聖約第32~33篇第35篇

主準備我們去從事祂要我們做的事工。

  • 主如何幫助我們從事祂的事工?討論教義和聖約第32~33篇第35篇中人們的生活,也許是沉思這些經驗的良好起點。例如,可以和全班分享「其他資源」中,以斯拉·泰爾的異象的故事,然後邀請班員閱讀教義和聖約33:1-13,這些經文是給以斯拉·泰爾的啟示的一部分。主如何準備以斯拉去做祂要以斯拉去做的事工?(見教義和聖約33:2。)也可以請一名班員分享帕雷·普瑞特和西德尼·雷格登兩人關係的背景資料(見來跟從我——供個人和家庭使用裡的「復興的聲音:早期歸信者」)。他們的關係如何祝福了教會?我們看到什麼證據證明,主介入他們兩人的生活?或許班員可以分享有哪些經驗,讓他們看到主以同樣的方式注意他們。

其他資源圖示

其他資源

有關傳道事工的影片(ChurchofJesusChrist.org)。

「分享福音」

3:49

Sharing the Gospel

What we call “member missionary work” is not a program but an attitude of love and outreach to help those around us.

「你傳道的時代」

3:31

Your Day for a Mission

在19歲那年,西尼‧郭穎是入選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的大熱門,但他卻選擇先去傳教。

「聖職職責」

2:5

聖職職責

多馬‧孟蓀會長對青少年演講,主題為傳道服務──男青年的一項職責,也是女青年收穫豐富的選擇。

以斯拉·泰爾的異象。

以斯拉·泰爾寫到,他受洗之前,曾在一個異象中看到「有個人來帶了一卷紙給我,他把紙交給我,也給我一隻喇叭,要我〔吹奏〕。我告訴他,我這一生從來沒有吹過喇叭。他說你能吹,試試看。……喇叭發出了我所聽過最美妙的聲音」(“Revelation, October 1830–B, Revelation Book 1,”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josephsmithpapers.org)。約瑟·斯密後來為以斯拉·泰爾和諾拉·史維接受了現在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33篇的啟示,以斯拉將這篇啟示解釋為他異象中的紙卷。

改進教導

營造互相尊重的環境。「幫助你的班員了解,他們每個人都能影響整個班級的精神。鼓勵他們幫助你建立一個開放、有愛、和尊重的環境,使每個人都能安心分享他們的經驗、問題、和見證」(以救主的方式教導第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