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
像鴿子般成群飛到我們的窗前
2000年4月


像鴿子般成群飛到我們的窗前

願我們這些蒙受祝福的人也努力付出,正如同[我們的祖先]在面臨匱乏下仍貢獻良多一般。我們擁有如此豐盛的祝福,願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耶和華」。

麥士維長老,我們感謝天父奇蹟般地延長你擔任使徒的任期。我們感謝能在這所美麗的新會堂裡繼續聽到你講出你的見證。我們愛你,並為你祈禱。

而興格萊會長,我謹代表教會近一千一百萬的教友,感謝主延長你使命的期限。我清楚記得三年前,你才為這棟建築主持了動土典禮。潘培道會長在那場典禮的閉會禱告中祈求建築時的安全、落成時的美輪美奐,然後他又向上天祈求一件事。他祈求會長您能親眼看到如今在我們眼前的這幅景象,親自在這個講台上主領大會,並在這會堂裡宣講您的見證。我們每個人都為您而感謝上蒼,感謝祂回答了那個祈禱。

這幾天的確是我們忠信又有遠見的祖先在教會復興之初就已預見的。在1844年4月的總會教友大會中,總會弟兄們回憶起1830年第一次聚會時的情形,其中一位領袖說道:「我們[談論]神的國,就像是整個世界都掌握在我們手中一樣。我們[人數]雖然不多,但我們以無比的信心談論,暢談大事⋯⋯我們放眼望去,[就]好像所看到的不是這群會眾,而是看到異象中神的教會,一個[比當時]大上千倍的神的教會。雖然[那時候]我們連開個農場都做不到,姊妹則連一個牛奶桶也沒有⋯⋯在當時所有的[教會]教友都聚在一個只有37平方公尺的房間裡開會⋯⋯我們談到⋯⋯世人會像鴿子般成群飛到窗前來,世界各國的人會群集到[本教會]⋯⋯我們要是告訴了人們我們今日所見,一定沒有人[會]相信的。」1

假如這是他們在1844年斯密約瑟殉教前那關係重大的一年的感受,那麼這同一批弟兄姊妹現在在永恆的家園看到我們今天的盛會該是怎樣的心情啊!從那時以後,教會發生了很多事,而他們和我們都應為此感恩。當然了,這並非是結束,還有很多事有待我們去做,我們在信心及服務的質與量兩方面都要更加努力。在楊百翰會長的時代,總會會長團的副會長斯密A.喬治曾這樣警告:「我們可以蓋聖殿、建造令人注目的圓頂、富麗堂皇的尖塔、[及]雄偉壯麗的高塔來榮耀我們的宗教,但是假如我們不去奉行福音的原則⋯⋯,也並未在我們一切的思維意念中感謝神,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切實奉行宗教而來的祝福。」2我們一定要謙卑、盡責,將所有一切美好事物的尊榮、榮耀皆歸給神,而當祂引領我們使我們的力量不斷增強時,仍有許多有待淬煉、甚至艱難之事橫亙在我們的前面。

這所有的一切不禁使我的心思轉到教會早期的那些聖徒,他們大多名不見經傳,並且在更艱難的日子中默默付出、忠信地推動神國向前。他們之中有太多人對我們現在的人而言,似乎已無從查考;他們大多數在入土時無人知曉——他們通常都是提早進入墳墓的;少數的幾位在教會歷史中還略為提到;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來回走一遭,既非位居高官顯位,也沒留下任何歷史記載。這些人──我們共同的祖先,靜悄悄而又沒沒無聞地前往永恆的世界,就如同他們在世過福音生活時無人知曉一樣。對於這些沒沒無聞的聖徒,克拉克路賓會長曾有一次提到他們,他那次感謝他們每一個人,「特別是他們當中那些最溫順、最謙和的人,他們[絕大多數]鮮為人知,[並]為人所遺忘,其忠信的故事[僅僅]縈繞在他們孩子及後代子孫的心版中,並一代代地傳述下去。」3

不管是老教友或是最新的歸信者,我們都受惠於這些如此忠信的先驅者。在這美麗的新建築裡,在此處舉行的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友大會上,我意會到我虧欠這些先驅者的真是太多了,他們所擁有的東西遠比我少,卻似乎在建立神國度的各方面,都比我做得多。

或許自各福音期以來就一直是如此吧。耶穌就曾有一次提醒過門徒,說他們正在收割的莊稼是他們自己沒有勞苦過的。4摩西以前也曾對他的人民說:

「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他向你列祖⋯⋯起誓應許給你的地。那裡有城邑,又大又美,非你所建造的;

「有房屋,裝滿各樣美物,非你所裝滿的;有鑿成的水井,非你所鑿成的;還有葡萄園、橄欖園,非你所栽種的」。5

我的心此刻回到了167年前那一小群留在嘉德蘭的老弱婦孺身上,他們之中只要能勞動的都繼續蓋聖殿;當時所有情況良好可以蓋聖殿的男人都行軍遠征到1610公里外的米蘇里州去支援那裡的聖徒。根據紀錄指出,當時嘉德蘭幾乎每一個婦女都在紡紗織布,忙著做衣服給在聖殿辛勞工作的男人與男童穿。

金鮑賀博長老寫道:「惟有主知道我們是經歷過何種窮困、苦難及悲痛,才完成這座聖殿的。」據記載,那時有一位教會的領袖在看到教會遭受的折磨及窮困後,不分白晝、夜晚,經常都到聖殿的圍牆痛哭,大聲祈求全能者賜予所需的物資,好使他們完成那棟建築。6

而當聖徒西遷、開始要在這些山谷中定居下來時,也並沒有較容易。在我還是兒童會及亞倫聖職男青年的年齡時,我在聖喬治那座莊嚴而老舊的大會堂聚會。那座大會堂於1863年開始動工。遇到冗長的講道時,我會以欣賞那棟建築來自娛一番;我總是讚歎著先驅者在那棟美不勝收的建築物裡匠心獨具的手藝。你知道嗎,附帶一提的,那棟建築的天花板四周一共刻了184串葡萄(其中有些演講真的是非常長)!然而我最喜歡做的就是數玻璃窗了,一共有2,244個玻璃窗,因為從小我就是聽尼爾遜彼得故事長大的。尼爾遜彼得是我們今天所談到那些沒沒無聞、早已被人遺忘的聖徒中的一個。

在蓋聖喬治大會堂的期間,當地弟兄遠從紐約訂了窗戶玻璃,然後運貨上船,繞過合恩角運到加州。但是若要提貨並運回聖喬治的話,就得先付清應付的800塊美金帳單。肯農大衛弟兄(後來亦監督在此時興建的聖喬治聖殿)擔負起籌措此筆所需款項的募款工作。為了這兩個不朽的建築計畫,在經過了一番努力奔波後,整個社區幾乎捐出了所有的一切,才勉強湊出200塊現金而已。然而肯農弟兄還是靠著全然的信心組織了一支運貨隊,準備前往加州取玻璃片。他繼續祈禱,希望600塊美金的巨額差款能在他們出發前以某種方法籌到。

那時有一個叫尼爾遜彼得的丹麥移民,住在猶他州華盛頓社區附近,他已經存了好幾年的錢,計畫在他家那只有兩間簡單房間的土窯屋,再加蓋一個房間。就在運貨隊出發前往加州的前一晚,彼得在他的小屋裡失眠了。他想著自己在老家丹麥的歸信過程,以及後來到美國與聖徒聚集的情形。西遷後他在聖貝堤定居下來,努力賺錢謀生。但就在似乎即將發達之際,他響應召喚離開了家園、搬到棉花部屯墾區,幫助住在狄西的可憐居民,他們因遍地瘠土、瘧疾肆虐、飽受水患之苦而欲振乏力。那個晚上他躺在床上思考著自己在教會的歲月,衡量著自己被要求作的犧牲以及所得到的祝福。就在這靜默沉思的時刻,他做了個決定。

有人說那是個夢,也有人說是個靈感,另外則有人說那全是責任感使然。不管是來自何方的指示,尼爾遜彼得於是在一大早日出前就起身,因為車隊一早就要出發前往加州。彼得僅靠著一根蠟燭及福音之光的幫助,從一隱密處拿出價值600塊美金的金幣——分別是價值五塊、十塊、及二十塊美金的金幣。他的妻子凱倫被他的舉動吵醒,問他為何起得那麼早,他只說他必須快步走到11公里外的聖喬治。

當清晨的第一線曙光照在南猶他美麗的紅色崖壁時,肯農大衛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尼爾遜彼得站在門前,手裡拿著因金幣的重量而沉甸甸的紅巾。「早安,大衛」,彼得說,「希望我沒來得太晚。你知道該怎麼處理這筆錢。」

說完,他轉身,掉頭沿著原路走回華盛頓社區,回到他那忠信而且不多問的妻子身邊,回到他那只有兩個房間的小住所,而那房子在他有生之年依然只有兩個房間。7

另外還有一個早期建立現代錫安的忠信教友的故事。莫爾約翰住在離鹽湖聖殿直線距離約35.5公里遠的阿爾拜鎮,當時他是鹽湖聖殿建造期間負責石材工程的總監督。為了確保每天八點前就到工地工作,莫爾弟兄每個星期一的凌晨兩點就開始出發走到工地。在星期五下午五點結束一週的工作後,他再步行回家,一直到接近夜半時分才返抵家門。在他監督聖殿興建工程的這段期間,他每個星期都重複著這個過程。

有一個週末,莫爾弟兄在家擠牛奶的時候,他養的一頭母牛突然大發脾氣,踢中了他的腿,莫爾弟兄膝蓋以下的骨頭都被踢碎了。當時在那種鄉下地方,在無法提供較佳醫療設備的情況下,他的家人和朋友只得把扇門板拆下,把他綁在那臨時的手術台上。然後他們到附近的一棵樹下,拿出平常用來鋸樹枝的鋸子,把莫爾弟兄膝蓋以下幾吋的小腿截斷。在不可能醫治的情況下,他的腿竟開始康復,他就自己找了根木頭做了隻義肢。剛開始他先在屋子裡走走,然後是走到院子,最後則是走到自己的田地。當他覺得可以忍受痛楚時,就綁著腿,走了35.5公里的路到鹽湖聖殿,爬上鷹架,手裡握著鑿子,鎚打出「歸主為聖」的獻詞。8

今天我們四周隨處可見我們先祖的信心,容我引述之前所用的經文後半段來結束我的演講。我想該段經文與我們今日所擁有的優渥環境似乎特別相關。在摩西告訴早期人民他們當時所享有的祝福乃是因前人的忠信而來的時,他說:

「那時你要謹慎,免得你忘記將你⋯⋯領出來的耶和華。⋯⋯

「不可隨從別神,就是你們四圍國民的神; ⋯⋯

「因為你歸耶和華──你神為聖潔的民;[祂]⋯⋯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祂]⋯⋯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

「只因[祂]愛你們,又因要守祂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9

今日我們仍繼續因那來自神的愛而蒙福,也繼續因著我們千代以來在靈性及血緣上忠信的祖先而蒙受祝福。願我們這些蒙受祝福的人也努力付出,正如同他們許多人在面臨匱乏下仍貢獻良多一般。我們擁有如此豐盛的祝福,願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耶和華」,也不會去「隨從別神」,而是會永永遠遠「歸耶和華為聖潔的民」。只要我們這樣做,那些饑渴尋求主話語的人就會繼續「像鴿子般成群飛到[我們的]窗前」。他們會前來尋求平安、成長、與救恩。只要我們奉行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就會找到所求的一切,甚至找到更多。

我們是一群蒙福的人民,在這美好時代,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感激。我感謝天父賜給我們無數難以計數的祝福,而首先最重要的祝福就是賜給我們祂的獨生子,拿撒勒的耶穌,我們的救主和君王作為禮物。我見證,基督完美的一生及充滿愛心的犧牲實在是一筆贖國王的贖金,是那出於自願而付出的贖罪,不僅帶領我們脫離死亡的監牢,也帶領我們脫離悲傷、罪惡、及自我放縱的束縛之中。

我知道斯密約瑟看過父與子,今天正是那日直接的延續。我非常感激能擁有我在此作見證的寶貴知識,也非常感激所獲賜的無價傳承。我實在感激每一件事,誓願用我的餘生來償還一切,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Times and Seasons, 1 May, 1844, 522-23; see also History of the Church, 6:288-89.

  2. Deseret News Weekly, 17 July 1872, 348.

  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7, 155; or To Them of the Last Wagon, Ensign, July 1997, 35--36.

  4. 見約翰福音4:38。

  5. 申命記6:10-11。

  6. Extracts from H. C. Kimball Journal, Times and Seasons, 15 Apr. 1845, 867; see also Orson F. Whitney, Life of Heber C. Kimball (1945), 67--68.

  7. See Andrew Karl Larson, Red Hills of November, (1957), 311-13.

  8. See Biographies and Reminiscences, from the James Henry Moyle Collection, The Archives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ed. Gene A. Sessions (1974), 202-03; Vaughn J. Featherstone, Man of Holiness,(1998), 140-41.

  9. 申命記6:12,14,1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