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
贖罪、悔改及個人醜行
2003年10月


贖罪、悔改及個人醜行

主應許祂會用祂的血洗淨我們的衣服。⋯⋯祂能拯救我們脫離個人墮落。

有個人在墨西哥一個小鎮上開車時,將一條突然衝到眼前的狗輾死了。從那一天起,村子裡的人都稱呼他是「屠狗劊子手」。在未加考慮或思索這個名稱其由來的情況下,這個人就這樣成了「屠狗劊子手」。後來的人由於不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一聽到這人的名號,腦海中不由地對於這個人所做的事,浮現出一幅可怕的殘酷景象。

謠言、事實或綽號所帶來的名風評,事實上很難去抹滅。「家醜不可外揚」,是個睿智的忠告。將個人醜事及家人的過錯公諸於大庭廣眾之下,這樣的作為既不必要、不恰當、也不健康。罪行和過錯愈廣為人知,要悔改和改變也就愈發困難。

這並非意指所有罪行皆應加以掩蓋,雖然犯了罪的人都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衝動。我們往往不想悔改,反倒想要隱匿我們所犯下的任何錯誤或罪行。但是正如該隱在殺死亞伯後所發現的,他無法將其罪行在主前隱匿起來,1因為一切事物都呈現在主面前。2祂知道每個人所犯下的每一樁罪行,然而不同於一般世人的是,祂雖然知曉我們的罪,但是祂明白應許,假如我們悔改,祂就不再記住我們的罪。3

清除個人醜行及悔改,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性。罪使人在主前變得不潔,必須加以調解。然而,認罪和尋求寬恕涉及到時機和地點。關於應在何時及何處認罪,端視罪的性質和程度而定。若涉及到侵害大眾或違背了公眾所給予的信任時,則有責任公開罪行,並請求寬恕。悔改時,我們必須對主、祂的僕人及我們所冒犯的人負責。

透過羔羊的血洗淨我們的衣服和清除個人醜行,兩者是對等的。經由神的救贖犧牲,我們的衣服得以被洗淨。經文所指的衣服,象徵了我們整個人。當我們因罪變得不潔時,就需要加以潔淨。審判和寬恕是救主專有的權力,4只有祂才能寬恕並洗淨我們的罪。

班傑明王在柴雷罕拉地5作了偉大的講道後,聖徒們的心轉變了,6全境洋溢著平安和繁榮。後來歲月流轉,阿爾瑪蒙召喚主領教會,有些教友沉迷於繁榮而墜入罪中。這些人被帶到阿爾瑪面前,阿爾瑪的內心感到苦惱。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問題,於是他把這些人帶到摩賽亞王面前,但摩賽亞王把這些人交還給阿爾瑪來審判。

阿爾瑪怕他在神的眼光中做錯事,他向神傾瀉他整個靈魂,請求神賜予答案,該如何處理違誡者。阿爾瑪對同胞的大愛及他熱切渴望遵行神的旨意,使得主大大地祝福了他,甚至賜給他永生的應許。之後,主向阿爾瑪說明為何他祈求獲得審判的智慧是如此重要,主說:「這是我的教會。經由我名,世人才能得救,那是藉著我的犧牲。審判在我。」7

我們往往忘了誰才有權利審判。只有祂能赦免罪,而非我們。因此下一次我們想在眾人面前處理個人醜行時,讓我們謹記:

首先,求問主。

其次,去找我們所冒犯的人。

第三,若有必要,則應去找以色列法官,

第四,無須管它。

揭人隱私的另一面,就是某些人貪得無饜地想揭發別人的過錯。約伯因所受的重擔而苦惱時,主反問約伯說:「豈可定我有罪,好顯自己為義嗎?」8這樣的事情甚至可能發生在家庭裡,原因是有人自認為,為了維護個人的好名聲,而鉅細靡遺地將兄弟姊妹、子女或父母的過失和過錯披露出來,為自己辯白,以圖減輕個人的痛苦。

在浪子的比喻中,那名浪子回頭,乃是因為他的父親對他有信心,只談他的價值,而不提他的過錯。

每當我們講論他人的罪行或過錯時,事實上我們正在對他們施行審判。我聽過有一個人對他的兒子說,他可能再也不會找某人為他工作了,因為他覺得他請的那個人索價過高。這少年回答說:「爸,很驚訝聽到你這麼說,你以前不是這樣教我們的。」

這位父親毫無根據就論斷。他原本該怎麼做呢?如果他對工資有疑問,他應該先跟那人討論此事,解決彼此間的歧見,然後就此告一段落而不再埋怨對方。救主教導:「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被怎樣論斷。」9

文士和法利賽人將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時,祂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讓旁人看不到也聽不到。然後祂說:「你們中間沒有罪的,可以先丟石頭。」控告那婦人的人們內疚心虛地一個個離去了。祂對那婦人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0

在我們知道別人有問題時,我們該怎麼做呢?

1.勿論斷。將審判交給主,這位完全的法官。勿檢視或揭發他人的罪行,應反觀他人內在的神性潛能。我們不應該去介入他人的問題,而是去體察他人良善的一面。

2.我們必須寬恕。雖然我們個人或許受到了傷害,主說過:「我,主,寬恕我要寬恕的人,但是你們必須寬恕所有的人。」11

3.遺忘。再強健的靈魂也經不起記憶不斷的腐蝕。將事情擱下、放下、拋下。

在你受到極大的誘惑想去揭露他人罪行時,不要將事情告訴你的鄰人,甚至你最好的朋友。去找主教。將重擔交給他。必要時,就通報市政或刑事當局,然後不再過問。我相信,在處理自己及他人醜行時,我們若要像阿爾瑪一樣獲得那份寶貴的應許,就必須採取和他一樣的精神和行動。

但假如我們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呢?難道我們不應該公開表明自身立場,免得別人對我們妄下論斷嗎?關於這道難題,主的教導相當明確。我們沒有權利施行審判。我們無法衡量他人的微小過錯,因為我們眼中的樑木使我們看不清楚。看事情的角度,不單只有一面。這時需要的是同理心,也就是能感同身受,明瞭他人處境的一種恩賜。同理心是博愛的自然流露。它能激勵人心並提升我們服務的能力。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體諒和關懷。它是真正友誼的基礎。同理心帶來尊重,並提供了教導和學習的機會。蘇族印第安人明瞭這項偉大原則,他們祈禱說:「偉大的靈啊,請幫助我不要論斷他人,除非我能設身處地穿了那人的鞋子走了兩個星期的路,來體會他的立場。」

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個人醜行呢?這項過程始於悔改。救主站在門外叩門,12祂時時等待著接納我們。我們的責任是悔改。人必須棄罪,好使悔改的過程得以開始。主應許祂會用祂的血洗淨我們的衣服。13祂為我們一切的罪獻出了祂的性命並受苦。祂能拯救我們脫離個人墮落。救主犧牲性命作為救贖我們的代價,藉著祂的贖罪,祂差遣聖靈用火的洗禮來潔淨我們。當聖靈在我們裡面時,聖靈的淨化能力會燃盡罪的污穢。一旦我們立下承諾,這項滌淨過程就開始了。

跟從主的承諾始於我們對祂的專注。最近我們參加了在伊利諾州納府舉行的一場支聯會教友大會。唱詩班的歌聲美妙絕倫。擔任音樂指揮的是一位在當地大學任教的專業音樂家,他深深吸引住唱詩班和會眾的注意力。他肢體的一舉一動,緊密地與樂音結合在一起。大家都想隨著他的指揮來唱歌。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那時我想到了救主。祂邀請我們變得像祂一樣。如果我們能給予祂全部的注意力,像我們給予那位納爾遜弟兄的那樣,我們很快就能轉化形像,變得像救主一樣。

我們唱詩時,轉化在瞬間發生。我們盡了本分,在場所有的人都極渴望跟隨。假如我們能善盡本分,懷著火熱的渴望跟隨主,祂就會觸動我們的生命,潔淨我們,使我們得以永遠居於祂面前。音樂指揮並未強迫我們唱詩,我們歌唱只因為我們感覺和他緊密相連。真正的悔改使我們和救主緊密相連。讓我們省思自己的個人祈禱及每日思想。我們都要盡力達到主所要求的那份連屬關係。

我問納爾遜弟兄,為何他能深深吸引住我們。他謙遜地回答:「因為大家的心都是純淨的。」

「還有呢?」我問道。

他回答說:「經由聖靈,惟有藉著那方式,我們才能在那個層次上溝通。」

因此,我們的焦點應指向何處呢?「假如你們的眼睛專注於我的榮耀,則你們整個身體便將充滿光明,你們裡面沒有黑暗;那充滿光明的身體就理解一切。」14我們若藉著悔改,清除私醜,並保持潔淨,這樣的景況便會來到。願我們都能樂享救主經由摩羅乃所賜的應許:「醒來⋯⋯穿上你美麗的衣服吧⋯⋯歸向基督⋯⋯全心全意全力的愛神⋯⋯藉著祂的恩典,你們得以在基督中成為完善⋯⋯經由父的聖約中那使你們的罪得赦的基督的流血⋯⋯,成為聖潔,而沒有污點了。」15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摩西書5:34,創世記4:9。

  2. 摩西書1:6。

  3. 教約58:42。

  4. 教約64:10。

  5. 摩賽亞書第3∼5章。

  6. 摩賽亞書5:2。

  7. 摩賽亞書26:10-24。

  8. 約伯記40:8。

  9. 馬太福音7:1-2

  10. 約翰福音8:7。

  11. 教約64:10。

  12. 啟示錄3:20。

  13. 啟示錄7:14。

  14. 教約88:67。

  15. 摩羅乃書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