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大会
归属的教义
2022年10月总会大会


14:41

归属的教义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归属的教义归根结底就是:我在福音圣约中与基督合一。

我想谈谈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中,我所谓的归属的教义。这项教义有三个部分:(1)归属在聚集主的约民中的角色,(2)服务和牺牲在归属中的重要,以及(3)耶稣基督在归属中的核心地位。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初期的圣徒,大多数是由北美及北欧的白人所组成,还有相对极少数的美洲原住民、非裔美洲人和太平洋岛民。现在,距离本教会成立200周年还有八年,教会在北美洲的人数和多元性已大幅提升,在世界其他地区更是如此。

当主的约民如长久以来的预言,在后期时代的聚集获得动量,教会将真正由各国、各族、各方、各民的成员组成。1这不是一种经过计算或强求而来的多元化,而是我们所期待的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因为我们知道福音之网会从各国、各民中收聚起来。

我们是多么蒙福,能看到锡安在每个大陆和我们自己的居住地同时建立起来的日子。正如先知约瑟·斯密说的,在每个时代,神的人民都满怀喜悦地盼望着这个日子的来临,而「我们是神所拣选的宠民,要来成就末世荣耀。」2

我们蒙得这项特权后,就不能容许在后期时代的基督教会有任何种族主义、族群偏见或其他分裂。主已命令我们:「要合一;你们若不合一就不是我的。 」3我们应该尽力将偏见和歧视从教会中、家中,以及我们大部分人的心中连根拔除。随着教会人口日渐增加和多元化,我们对他人的接纳程度也必须随之提升,对人更加和善。我们需要彼此。4

保罗在给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书信中宣告,所有受洗加入教会的人在基督中是一体的: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5

归属感对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灵性上的健康都很重要。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偶尔觉得自己无法融入群体。在令人沮丧的时刻,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主的高标准或他人的期望。6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将一些期望强加在别人——甚至是自己——身上,而这些期望并非主的期望。我们可能不自觉地传达出,灵魂的价值是根据某些成就或召唤而定,然而我们在主眼中的地位并不是靠这些来衡量的。「耶和华是看内心。」7祂在乎的是我们的心愿和渴望,以及我们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8

琼蒂·金恩姊妹写下自己过去几年的经验时谈到:

「我从不觉得自己不属于教会,直到我的丈夫卡麦隆和我开始为不孕所困。在教会,那些通常带给我欢乐的小孩和家庭,现在开始给我带来悲伤和痛苦。

「我因为怀里没有小孩,手里没有尿布袋而感到空虚。……

「最难熬的星期日是我们在新支会的第一个星期日。因为我们没有孩子,便有人问我们是不是新婚,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生小孩。我变得很擅长回答这类问题,却又不会让自己受到影响——我知道他们不是故意要伤害我。

「但是,在这个特别的星期天,要回答那些问题特别困难。我们本来满怀希望,不久前却发现,我们——再度——没有怀孕。

「我走进圣餐聚会时感到意气消沉,觉得很难回答那些『互相认识』的老问题。……

「但真正令我心碎的是主日学。当天的课程原本是关于母职的神圣角色,却很快变了调,成为宣泄的话题。听到那些妇女抱怨着我渴求不得的祝福,我的心沉了下去,泪水静静地滑落脸颊。

「我冲出教会。起初,我并不想回去,不想再经历那种孤立的感觉。但那天晚上,我与丈夫交谈过后,我们知道要继续去教会,这不仅是因为主要我们去,也因为我们都知道更新圣约、在教会感受圣灵的喜乐,远超过我那天感受到的悲伤。……

「在教会里,有寡妇、离婚和单身的成员;有人的家人背离福音;有人患有慢性病或财务困难;有些成员经历同性吸引;有些成员正在努力克服习瘾或怀疑;新归信者;新搬来的;处在空巢期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救主邀请我们,不论景况如何,都要归向祂。我们到教会来是为了更新圣约、增加信心、找到平安,并效法祂一生中的完美榜样——去施助其他觉得没有归属感的人。」9

保罗说明,教会及其职员是由神赐予的,「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10

令人难过又讽刺的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在生活各方面都不符合理想,就会断定他或她不属于神设计来帮助我们朝理想迈进的这个组织。

让我们将审判交在主和祂委派的人手中,并甘心乐意尽我们所能地彼此相爱,彼此善待。让我们祈求祂日复一日地向我们显明道路,「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也就是每个人〕」,来参加主的盛筵。11

归属的教义的第二个面向,与我们自己的贡献有关。虽然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归属感很多是来自我们的服务,以及我们为他人和主所作的牺牲。过度专注于自己的个人需求或安逸,会降低那种归属感。

我们努力遵从救主的教义: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施助者;……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12

归属感不是在等待的时候来到,而是在主动帮助彼此的时候来到。

遗憾的是,在今日,献身于某一项伟业,或是为他人作任何牺牲,逐渐变成是不符合文化的。去年,在德撒律杂志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罗德·德莱厄叙述了他在布达佩斯与一位年轻母亲的对话:

「我与一位年约30出头的朋友……一起搭布达佩斯的电车——我称她为克莉丝汀娜——我们正要去访问一位年长的〔基督徒〕妇女,她和已故的丈夫都曾遭受共产国家的迫害。当我们沿着城市的街道颠簸而行的时候,克莉丝汀娜说,要和同年龄的朋友坦诚谈论她身为妻子和年幼子女的母亲所面临的困难,是多么难以启齿。

「克莉丝汀娜遇到的困难,对于一位正在学习如何当个母亲和妻子的年轻妇女来说,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她这一代的普遍态度是,人生的困难会威胁到自己的福祉,应该加以拒绝。她和丈夫有时候会争吵吗?他们说,那她就该离开他。她的孩子在烦她吗?那她就该送他们去日间托儿所。

「克莉丝汀娜担心,她的朋友不了解,如果那种痛苦教导我们如何有耐心、仁慈、有爱心,那么考验,甚至痛苦,都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圣母大学宗教社会学家柯丁森·斯密在他对18-23岁成人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社会只不过是『自主的个人为了享受生活所形成的群体』而已。13

根据这项理念,一个人觉得困难的任何事情,「都是一种形式的压迫」。14

相形之下,我们的先驱者祖先们作了牺牲去传教、建造圣殿、在胁迫之下舍弃舒适的家园,然后一切重头开始,并且以许多其他方式献纳自己和自己的财物给锡安的伟业,藉此他们获得了深刻的归属感、合一和对基督的盼望。必要的话,他们甚至愿意牺牲生命,而我们都是他们坚忍持守的受益者。今日许多人也可能因为受洗而失去亲友、丧失就业机会,或遭受歧视或刁难。然而,他们的酬赏是在约民之中的强烈归属感。我们在主的伟业中所作的任何牺牲,都有助于证实我们在祂面前的地位,祂牺牲了生命,作为许多人的赎价。

归属教义最后且最重要的部分,是耶稣基督的核心角色。我们加入教会不单是为了与人交谊,虽然这也很重要。我们透过耶稣基督的爱和恩典,加入救赎的行列。我们加入,是为了让自己和幔子两边所爱的人接受救恩和超升的教仪。我们加入,是为了参与一项伟大的计划,来建立锡安,为主的重返作准备。

教会是救恩和超升圣约的保管人,神透过神圣圣职的教仪来提供我们这些圣约。15藉着遵守这些圣约,我们会获得最崇高、最深刻的归属感。罗素·纳尔逊会长最近写道:

「你我一旦与神立了约,我们与祂的关系就会比立约之前更加亲近;因为我们从此将紧紧相系,不离不弃。因我们与神所立的约,祂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并对我们永远有耐心又有恩慈。我们每个人在神的心中都有一个特别的位置。……

「…… 耶稣基督是这些圣约的保证人(见希伯来书7:228:6)」。16

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主对我们寄予厚望,将会鼓舞我们,而不会让我们感到沮丧。

当我们个人和在团体中追求「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时,就能感到喜乐。17一路上虽然会遭遇失望和挫折,但这是一项伟大的追寻。我们在追求那条向上的道路上彼此提携与鼓励,知道不论遇到苦难,或是所应许的祝福迟来,都「可以放心,〔因为基督〕已经胜了世界,」18,我们与祂同在。与父、子和圣灵合而为一,无疑是归属感的极致。19

因此,归属的教义就在于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证实:耶稣基督为我而死;祂认为我配得上祂的宝血。祂爱我,能够使我的生活大为改观;我若悔改,祂的恩典会改变我。我在福音圣约中与祂合而为一;我属于祂的教会和国度;我属于祂的伟业,这伟业为神所有的儿女带来救赎。

我见证各位确实有所归属,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注:

  1. 启示录5:9;亦见尼腓一书19:17摩赛亚书15:28教义和圣约10:5177:8,11

  2. 总会会长的教训:约瑟·斯密(2007),第186页。

  3. 教义和圣约38:27

  4. 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曾说:

    「在我们这时代之前,宗教只是一件私人的事,在人类的史册上是未知的——而且此事有充分的理由。这样的宗教很快就变成室内的享乐,是一人或多人的嗜好,像是看书或看电视。因此,追求灵性变成是非常时尚的事,并不令人惊讶。这是从宗教中解脱出来的人,迫切寻求的一种替代。

    「灵性确实是所有宗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只是一小部分,无法取代整个宗教。宗教不是一种偶尔会带来超凡经验的某种精神上的锻练。它若不是塑造一个人的生命——整个人的生命——就是消失,留下焦虑、空虚的灵魂,无法求助于心理治疗。宗教若要塑造一个人的生活,就需要具有公开性和共同性;需要与死者和未出生的人连结在一起」(Irving Kristol, “The Welfare State’s Spiritual Crisi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 3, 1997, A14)。

  5. 哥林多前书12:12-13,25-26

  6. 见罗素·纳尔逊,「完全终归会来临」,1996年1月,圣徒之声,第92-95页;杰佛瑞·贺伦,「所以,你们〔最终〕要完全」,2017年11月,利阿贺拿,第40-42页。

  7. 撒母耳记上16:7

  8. 如杰佛瑞·贺伦长老所说:「慈爱的天父对我们每个人说:『不管你现在是原来什么样子,都欢迎你来』,而祂补充说:『别打算像你现在的样子留下来。』我们微笑并且记得,神决心让我们变得比我们自己期望的更好」(「已唱和未唱的歌」,2017年5月, Liahona,第51页)。

  9. 琼蒂·金恩,「透过不孕的视角在教会找到归属感」,2020年3月,利阿贺拿,第46-49页。

  10. 以弗所书4:12-13

  11. 路加福音14:21

  12. 马可福音10:43,45

  13. Rod Dreher, “A Christian Survival Guide for a Secular Age,” Deseret Magazine, Apr. 2021, 68.

  14. Dreher, “A Christian Survival Guide for a Secular Age,” 68.

  15. 教义和圣约84:19-22

  16. 罗素·纳尔逊,「永约」,2022年10月,利阿贺拿,第6,10页。

  17. 以弗所书4:13

  18. 约翰福音16:33

  19. 约翰福音17:20-23。「现在我劝告你们寻求先知和使徒们记述的这位耶稣,好使父神,还有主耶稣基督,以及为他们作证的圣灵的恩典,永远与你们同在」(以帖书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