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一股强大的良善力量
2019年2月


年轻成人园地

一股强大的良善力量

不管我们影响的范围是大或小,我们所有人都能在世上成为一股良善的力量。

图像
年轻成人行善

一切都要从4月中旬下的一场大雪开始说起。这在犹他州并不算希奇,不过,我仍然认为需要为圣殿广场上被冰雪覆盖的郁金香做点纪录。于是我新开了一个Instagram帐号,上面介绍的不是我爱猫的照片(牠们真的很可爱),而是圣殿的照片。

这样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每日贴文(以及之后好几年的非每日贴文)。为圣殿拍照,然后贴图附上教会领袖针对圣殿相关主题说过的话,变成我发展才干、更加感激圣殿的一种有趣方式。

但我触及的人越多,就越发察觉自己有机会成为一股良善的影响力。我并非社群媒体「影响者」,但认为我的努力可为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带来影响。

尽管我们的生活步调紧凑、繁忙,大家还是能够运用自己的才干来祝福别人,成为一股良善的力量。毕竟,「我们信要……做有益的事」(信条第13条)。

我找到了一些其他年轻成人,他们也努力成为一股良善的力量,以下是他们如何发挥影响力的故事。

怀着爱心伸出援手

25岁的葛丝莉·莫瑞拉从小受薰陶要做好事。她来自巴西西阿拉的福塔力沙,他们在家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都会伸出援手帮助。「那是一种文化,」她解释说。对教会成员来说,「也因为我们会想到耶稣基督要我们爱人如己的教导,所以我们就会去做。我们是因为喜欢做才去做。」

葛丝莉是一股良善的力量。她会默默关心并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例如在路上看到老人吃力地提着重物时,她会过街去帮他把东西提回家。她也知道,人们一旦知道自己是基于爱而非责任来服务时,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从妈妈身上学到一件事,那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就要怎样待人。这就是天父的计划,祂希望我们去帮助别人。」

我们也不能让科技(又叫做手机)阻碍我们对人行善,葛丝莉说。「重点就是,我们必须互相认识,了解别人的需要,因为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建立在应用程式上,而是建立在人身上,建立在我们当做的事上,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跟从耶稣基督。」行善是跟从耶稣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要勇敢

29岁的诺曼蒂·露雪是美国马里兰州一位艺术系硕士生;她运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促成良善。「过去两年来,我一直专注在最重要的诫命上,也就是爱神和爱人如己,」她解释说。「我一直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说故事。借着倾听邻人说话和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真的能够学习如何体恤和爱他们。」

诺曼蒂称自己是个「点子王」,总能用很多方法把人们聚在一起做善事。她因学校的一项作业,为当地一个妇女收容所筹募基金;她办了一个画展来展示自己的创作,试着从妇女的角度来述说约伯的故事。她解释说:「其他妇女也来分享她们的故事和经历,我认为那股力量真的令人震撼。」

诺曼蒂想到的另一个点子是找人共创一本小志(自行出版的杂志或线上杂志)。她主动联络其他艺术家,然后一起透过现代艺术的镜头,述说摩尔门经的故事。

诺曼蒂个人发现,真诚地与别人沟通,可以让她成为一股良善的影响力。「我一直努力培养勇气去承认自己的弱点,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艺术就是真诚和分享想法。所以谈到成为一股良善的力量,我只是试着去接纳真诚和勇敢这些概念,勇敢地主动接触其他的人,透过视觉艺术与他们沟通。」

她鼓励其他年轻成人也培养勇气去行善。她说:「别害怕做得不够,我认为很多人被『我非得做点什么』这个想法吓到,落入这样错误的观念,反而会做不了什么事。不要害怕,勇往直前地付诸行动就对了。」

找到你的使命

26岁的马太·詹姆士来自美国犹他州。他觉得帮助出生未享有和他同样优势的人,是他的人生使命。原因部分来自他拥有乐善好施的父母,部分则是出于责任感;「因为我已获赐良多」(圣诗选辑,第134首)的歌词最能表达他的感受。马太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传完教后,非常同情他在那里教导和施洗的非洲难民,所以当他有机会去乌干达时,他就去了。

虽然马太曾去过衣索比亚、秘鲁、印度旅游,但他说:「乌干达改变了我的生命,我知道神带领我到那个特别的地方,是为了一个非常睿智的目的。」那目的有部分是要他跟一位名叫卡洛琳的妇女作朋友,并在最后为她施洗;另一部分则是学会怜悯他所服务的孤儿。离开的时刻来到,马太并不想和这些他喜欢上的人失去联络,于是他跟父母商谈此事。他们后来提供基金,帮助他和卡洛琳在一个叫木巴拉马的小镇盖一间孤儿院。

从小也是孤儿的卡洛琳,继续监督孤儿院的运作。马太每年夏天都会返回乌干达,并与其他人合伙盖了一间更大的孤儿院,为200多位儿童提供住处和教育。他现在经营一家珠宝制造公司,以帮忙资助孤儿院。

马太说,神祝福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去在乎某些事物。「我坚信每个人若能忠于自己,付出行动,踏上那展现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并把握赐给他们的机会,那么每个人就会找到自己的使命。每个人若都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努力不懈,这世界就会成为一个更好、更好的地方。」

要找到你的「使命」,并不需要大费周章。马太建议说:「向神祈祷,努力找出自己热中的事物。祈求能找出你在乎的、可以发挥影响力的那些事情,然后就放手去做。」

图像
年轻成人行善2

祈求获赐仁爱

Kaveria ei jätetä这句话在芬兰的意思是「没有人会被放弃」。这是源自战争时期的一句口号,不过芬兰人至今仍奉为圭臬。对来自芬兰乌西马,23岁的罗力·任塔宁来说,这句话激励他去行善。

「我规定自己:如果我看到某个人落单了,不管情况如何,我都会去接触他们。没有人应该独自一人。小时候,我在学校和教会真的都是一个人——我没有朋友,所以我知道孤零零一个人的感觉有多难受。这是我从『没有人会被放弃』这个芬兰思维学到的事情。」

驱策他的一个动力,是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超越今生,延续下去。「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需要专注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改进自己;作好榜样,为人良善,做事勤快,培养所有基督般的特质。另外一件事就是建立关系,与人为友,拥有仁爱,去爱人并为他们服务。」

罗力相信,培养基督般的仁爱是我们行善时最好的工具。「摩罗乃书7:48说,我们应该祈求获赐仁爱。我每天都这样做,并祈求天父赐给我可以服务的情况,而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察觉这些情况。我们若真正张大眼睛,就会看到从未想过的服务机会。」

罗力说:「即使是小事情,也很重要。如果你能留意这些小事情,然后去做,仍然可以大有所为。」

激励他人胸怀大志

23岁的但以理·格朵意整个人容光焕发、充满良善,这和他所作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他本身的榜样,就是一股良善的影响力。

他来自智利圣地牙哥郊区的一个小镇,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就看到父母为服务和福音所做的奉献。传道年龄降低后,但以理是他家乡支联会中第一个18岁去传教的人,激励了许多男青年也提早为传道服务作准备。他在哥伦比亚传完教后,也是家乡第一个出国追求高等教育的人,他的上进心激励了许多人去接受教育。他说:「我在某方面激励了他们要胸怀大志。知道我跨出的一小步激励了别人,感觉真的很好。」

到美国接受教育也是但以理计划在未来帮助别人、推动善行的关键。「我的长期目标是回到智利帮助那里的人,为他们服务。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知道我会遇到一些机会,让我将来也能够帮助智利的人民。」

不过,但以理承认:「我并不完美,但我试着全力以赴,我觉得这样也能激励别人,让他们有动机坚持下去。」

分享神的爱

27岁的凯琳·瑞伊来自美国加州。她取得社工学位后,无法决定要走哪一行,只觉得自己对人道援助很感兴趣。她看见神的手引导她「走的每一步」,现在才能在一个非营利组织担任计划负责人,致力解决全球的贫穷问题。

凯琳一直在协助希腊难民,还有尼泊尔的受虐者。她说,这些人正处在「他们人生最煎熬的阶段。除了陪伴他们以外,我能做的事不多。我无法改变他们的政府或政策,唯一能做的,就是爱他们。」无论和谁在一起,她都领悟到让别人感受到神的爱是多么重要。「如果我能成为这样的工具,我会觉得自己表现得很称职,神喜悦我做的事。」

她的经验帮助她以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别人的问题。她说:「年轻成人很容易只专注在自己的问题上。我们非常在乎『我要走哪一行?』『选哪个科系?』『如何找到永恒伴侣?』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是好事,不过我们要是能稍微看一下自己以外的世界,我认为我们就会找到自己真正追求的事物。」

「只要保持与圣灵接近,神就会带领并指示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去做一切我们希望去做的善举了,」凯琳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行善,即使只做在自己的社区或家里,那都很好。每一件小事,无论是鼓励一位朋友,或是陪伴某个家人,只要知道自己在那一刻做了神希望你去做的事,那么这些小片刻就会对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影响。」

你的影响力

要在这世上行善,并不需要出国盖孤儿院,也不需要另开一个Instagram帐号,专放圣殿的照片,或成为非营利组织的负责人。你却可以想一些方法,运用你的特殊才干,成为一股良善的影响力。

我真的相信,多马·孟荪会长(1927-2018)对教会妇女说的这些话,也完全适用年轻成人:「你们是一股强大的良善力量,是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你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越本身和自家范围,这股力量会触动全球各地其他人的生命」(参阅「引导你们的三项目标」,2007年11月,利阿贺拿,第120页)。所以要继续行善,去做一切你能做的善举。你的影响范围将远超过你的认知。而我们可以一起成为那股强大的良善力量。■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