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令人惱怒的不公平
2021年5月


14:51

令人惱怒的不公平

耶穌基督不但了解不公平,也有能力提供補救方法。

1994年,非洲東部的盧安達發生一場種族滅絕,部分原因是多年來部落間的緊張關係所致。遇害的人估計超過50萬。1令人驚訝的是,盧安達的人民大多重修舊好,2不過這些事件仍餘波盪漾。

十年前,我和妻子造訪盧安達,在吉佳利機場與一位旅客交談。他感嘆這場種族滅絕實在不公平,還沉痛地問道:「如果真有神的話,祂會袖手旁觀嗎?」對這個人和我們許多人來說,使人受苦和殘暴的不平之事,似乎與天父慈愛的本質格格不入。然而祂的確真實存在,祂很仁慈,也完全愛祂的每個子女。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天差地別的對立概念,不是簡單的名言或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

一開始,為了使這個概念有點道理,我們來看看各種類型的不公平。想像在一個家庭中,每個小孩都能靠著做家事,每週得到零用錢。兒子約翰用零用錢買糖果;女兒安娜則把錢存起來。最後,安娜買了一台腳踏車。約翰認為,安娜有腳踏車,他卻沒有,根本不公平。但是,這個不平等是約翰的選擇所致,並非父母造成的。安娜決定放棄吃糖果當下獲得的滿足感,但這並未對約翰構成任何的不公平,因為他和安娜的機會均等。

同樣地,我們的決定也會產生長期的優勢或劣勢。正如主的啟示所說的:「如果一個人由於他的勤奮和服從,而在今生獲得比別人多的知識和智能,他在來生也會有同樣多的優勢。」3當他人因選擇勤奮而獲益時,若我們的機會均等,就不能合理地歸結為:我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另一個不公平的例子,來自妻子路得兒時的經驗。有一天,路得得知,母親要帶妹妹茉拉去買新鞋。路得就抱怨說:「媽媽,這很不公平!上回也是茉拉買新鞋。」

母親問道:「路得,你的鞋子穿得下嗎?」

路得回答說:「是啊。」

母親接著說:「茉拉的鞋子穿不下了。」

路得贊同,家中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合腳的鞋子。雖然路得也想要新鞋,但當她透過母親的眼睛看待目前的情況時,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觀念就煙消雲散了。

有些不公平的情況是無法解釋清楚的;令人費解的不公平使人惱怒。不公平源自於承受了會受傷生病的不完美身體。今生原本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出身富裕,有些人則不然;有些人有慈愛的雙親,有些人則沒有;有些人長命百歲,有些人早逝;這些例子不勝枚舉。有些人想要行善,卻犯下傷及自己或他人的過錯。有些人即使能力可及,卻選擇不去減輕不公平的情況。令人悲痛的是,有些人利用神賜予的選擇權去傷害他人;沒有人應該這樣做。

多種不公平匯集而成的不公平情況,會如海嘯般難以招架。例如,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對於在許多方面已是潛在弱勢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那些人得面對這樣的不公平,令我感到心痛,但即使心痛,我仍全心堅稱,耶穌基督不但了解不公平,也有能力提供補救方法。沒有什麼能與祂所承受的不公平相比。祂體驗了人類一切的痛苦和苦難,這很不公平。祂為你我的罪和過錯受苦,這也不公平。但是祂選擇這樣做,因為祂愛我們和天父。祂完全了解我們的遭遇。4

根據經文記載,古代以色列人抱怨說,神對他們不公平。耶和華回答時問道:「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正如慈愛的母親不會忘記自己的嬰孩一樣,耶和華宣告,祂比母親更全心投入、堅定不移。祂聲明:「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5由於耶穌基督忍受了無限的贖罪犧牲,因此祂完全體會我們的感覺。6祂始終了解我們和我們的處境。

在今生,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救主面前,獲得憐憫、醫治和幫助。7即使當我們無端受苦時,神也能用簡單、平凡和顯著的方式祝福我們。當我們學會認出這些祝福時,我們對神的信賴就會加增。在來生,天父和耶穌基督會撫平一切的不公平。可以理解的是,我們都想知道,這件事如何何時會發生。祂們要如何做到?祂們何時會做到?就我所知,祂們並未揭示會如何何時做到。8但我知道,祂們必定做到。

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時,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相信「生活中一切不公平的事都可以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得到平復」。9耶穌基督勝了這世界,「吸納」了所有的不公平。由於祂,我們在世上得享平安,得以放心。10只要我們願意,耶穌基督就會聖化不公平的事,使我們獲益。11祂不只會安慰我們,回復失去的東西,12祂還會利用不公平的事,使我們獲益。至於如何何時做到?我們需要像阿爾瑪那樣,認清和接受這些問題「並不重要,因為這些事情神都知道;我只要知道這事情是這樣就夠了」。13

對於如何何時做到的問題,我們可以試著先按捺一陣子,並專注在培養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相信祂不但有能力平復一切的事,也渴望這麼做。14對我們來說,堅持要知道如何何時,並沒有多大幫助,畢竟這是短視近利的想法。15

當我們培養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時,也應該要努力變得像祂一樣。然後,我們會懷著憐憫對待他人,並試著減輕我們看到的不公平;16我們可以試著在能力範圍內,使事情得到平復。的確,救主指示我們,「應當熱心做好事,憑自己的自由意志做許多事,促成許多正義」。17

有個人一直積極對抗不公平的事,他就是布萊恩·史蒂文生律師。他在美國經手的法律業務,致力於為受到錯誤控告者辯護,終止刑罰氾濫,以及保障基本人權。幾年前,史蒂文生先生為一個遭誣告謀殺、被判死刑的人辯護。儘管此人在當地的基督教會並不活躍,還因為廣為人知的婚外情,被社區的人瞧不起,但史蒂文生先生依然到他的教會請求協助。

為了讓會眾將焦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史蒂文生先生向他們說到,被控行淫的婦人被帶到耶穌面前。指控的人想拿石頭砸死她,但耶穌說:「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18指控婦人的人都離開了。耶穌沒有譴責這位婦人,但要她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9

史蒂文生先生講完這段故事後,他觀察到,自以為義、恐懼和憤怒,使得連基督徒都拿起石頭丟向曾經犯錯的人。接著他說:「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然後他鼓勵會眾,當個「接石頭的人」。20弟兄姊妹們,不丟石頭是憐憫待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試著接住別人所丟的石頭。

如何面對優勢和劣勢,是人生考驗的一部分。我們對待脆弱和弱勢之人的方式,比起我們所說的話,更會被用來評斷我們。21身為後期聖徒,我們要努力效法救主的榜樣:周流四方,行善事。22我們努力幫助天父所有的兒女保有尊嚴,藉此展現我們對他人的愛。

反思的時候,要想著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才是健康的做法。約翰若了解安娜有腳踏車的原因,就能看清事情原委。路得若用母親的眼光去看茉拉需要鞋子這件事,就會明白箇中道理。試著用永恆的眼光看事情,可以讓事情更清晰易懂。我們變得更像救主的時候,就會更有同理心和理解力,更充滿仁愛。

我要回到同在吉佳利的那位旅客所問的問題,他感嘆盧安達的種族滅絕事件真不公平,並且問道:「如果真有神的話,祂會袖手旁觀嗎?」

我們並未輕忽這場種族滅絕造成的傷痛,但在認清自己沒有能力理解這些痛苦之後,我們回答說,耶穌基督已經為令人惱怒的不公平做了一些事。23我們說明了與耶穌基督有關的許多福音教訓,以及祂教會的復興。24

後來,這位朋友眼中含著淚,問道:「你是說,我能夠為死去的父母和叔叔做一些事嗎?」

我們說:「是的!」然後,我們見證,生活中一切不公平的事,都可以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得到平復,並且藉著祂的權柄,家人能夠永遠結合在一起。

面對不公平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神面前將自己推開,或是靠近祂,請求協助和支持。例如,尼腓人和拉曼人長年的戰爭,對人民造成不同的影響。摩爾門觀察到,「許多人變得頑硬」,然而也有人「因苦難而變得柔和,他們在神前謙抑自己」。25

切勿讓不公平使你變得頑硬,或是侵蝕你對神的信心。相反地,要向神祈求幫助,並使你更感激、更仰賴救主。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讓祂幫助你變得更好。26讓祂幫助你堅持下去,好使你的痛苦「被來自基督的喜樂吞沒」。27與祂一同完成使命,去「醫治心碎者」,28努力減輕不公平的情況,並且當個接石頭的人。29

我見證救主活著。祂了解不公平是怎樣的情況。祂手掌上的釘痕,不斷使祂想起你和你的處境。祂會在你一切的苦難中施助你。對那些歸向祂的人來說,華冠會取代哀痛的灰燼,喜悅和快樂會取代悲痛和哀傷,感恩和慶典會取代灰心和絕望。30你對天父和耶穌基督的信心,會使你獲得超乎想像的獎賞。所有的不公平,尤其是令人惱怒的不公平,都必聖化,使你獲益。我這樣見證,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See John Reader, Africa: A Biography of the Continent (1999), 635–36, 673–79.

  2. 雖然盧安達的人民重修舊好,此事充滿希望,但事情其實是很複雜的。有人質疑整件事的深度和持久性。例見“The Great Rwanda Debate: Paragon or Prison?,” Economist, Mar. 27, 2021, 41–43。

  3. 教義和聖約130:19

  4. 希伯來書4:15

  5. 尼腓一書21:15-16

  6. 阿爾瑪書7:11-13

  7. 希伯來書4:16;亦見以賽亞書41:1043:246:461:1-3

  8. 警語:關於如何何時做到,我們應該抗拒誘惑,以避免創立個人的理論,無論那些理論聽起來多麼合理或可信。我們不可自以為正當地填補神尚未啟示的部分。

  9. 宣講我的福音:傳道服務指南(2018),第52頁;亦見以賽亞書61:2-3啟示錄21:4。「生活中一切不公平的事都可以……得到平復」的意思很可能是,不公平的事對我們造成的結果,都會得到解決、減輕或移除。約瑟·胡適令長老在他最後一次總會大會演講「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欣然面對」中說:「今日流下的每一滴淚珠,終將化為千百滴喜悅和感恩的淚水……。祂對所有人施行補償的原則」(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28頁)

  10. 約翰福音16:33

  11. 尼腓二書2:2

  12. 約伯記42:10,12-13摩爾門經雅各書3:1

  13. 阿爾瑪書40:5

  14. 摩賽亞書4:9

  15. 見羅素·納爾遜,「讓神得勝」,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93頁。短視近利是眼光短淺的意思。

  16. 例如,總隊長摩羅乃表示,一個人在可以幫助他人時,卻袖手旁觀、「不做什麼」,這是不對的(見阿爾瑪書60:9-11;亦見哥林多後書1:3-4)。

  17. 教義和聖約58:27;亦見第26,28-29節。

  18. 約翰福音8:7

  19. 約翰福音8:10-11;救主的這條誡命「從此不要再犯罪」,對婦人未來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20. Bryan Stevenson, 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 (2015), 308–9.

  21. 馬太福音25:31-46

  22. 使徒行傳10:38;亦見羅素·納爾遜,「第二大誡命」,2019年11月,利阿賀拿,第96-100頁。

  23. 教義和聖約1:17,22-23

  24. 耶穌基督圓滿福音的復興:兩百週年致全世界文告」,ChurchofJesusChrist.org,清楚闡明這些教訓。

  25. 阿爾瑪書62:41

  26. See Amos C. Brown, in Boyd Matheson, “‘It Can Be Well with This Nation’ If We Lock Arms as Children of God,” Church News, July 25, 2019, thechurchnews.com.

  27. 阿爾瑪書31:38

  28. 路加福音4:16-19。醫治心碎的人,就是使心思、意志、智力或內在已經破碎或崩潰的人,回復到原來的樣子(see James Strong, The New Strong’s Expanded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 [2010], Hebrew dictionary section, 139 and 271)。

  29. 例見羅素·納爾遜,「讓神得勝」,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94頁;達林·鄔克司,「愛你的仇敵」,2020年11月,利阿賀拿,第26-29頁。納爾遜會長勸告說:「今天,我要呼籲各地的成員率先立下榜樣,摒棄偏見的態度和行為。我懇請各位,要促進對神所有兒女的尊重。」他要我們不是單單反對偏見的態度和行為而已。鄔克司會長引述泰瑞莎·迪爾牧師的話說:「種族歧視在仇恨、欺壓、共謀、被動與冷漠中茁壯。」他接著說:「我們……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更應致力於協助根除種族歧視。」

  30. 以賽亞書61:3。接受華冠意味著我們在神國中,和基督同作後嗣。See also Donald W. Parry, Jay A. Parry, and Tina M. Peterson, Understanding Isaiah (1998), 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