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神的孩子的個人旅程
2021年5月


14:50

神的孩子的個人旅程

身為神立約的兒女,我們喜愛、尊敬、養育、守護、歡迎,正要從前生世界而來的靈。

我們每個人都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有些家人朋友因此驟然離開這個世界。請容我舉出三位我們緬懷的成員,他們代表了我們摯愛的每一位。

恩松迪夫婦

這是恩松迪夫婦菲力普弟兄與潔曼姊妹。恩松迪弟兄過世前是剛果共和國布拉薩支聯會的教長。他也是個熱心助人的好醫生。1

克萊拉·魯安諾

這位是來自厄瓜多土爾坎的克萊拉·魯安諾姊妹,她在34歲的時候,接受了復興的福音,是位受人愛戴的領袖。她的家人唱「我知道救主活著」,這首她最愛的聖詩,向她告別。2

雷伊·圖伊諾及其家人

這位則是來自猶他州的雷伊·圖伊諾弟兄,以及他美好的家人。他的妻子茱麗葉說:「我要〔孩子們〕〔記得他們的父親〕總是努力把神放在第一位。」3

主說:「要以愛心彼此相處,所以要為死者的去世哀哭。」4

我們哀傷的同時,也因我們救主的榮耀復活而喜樂。因為祂,我們所愛的家人朋友會繼續他們的永恆旅程。約瑟F.·斯密會長解釋說:「我們忘不了他們;我們對他們的愛永不停止。……他們已向前進階一級,我們還在進階當中;他們已成過來人,我們則還在成長。」5羅素·納爾遜會長說:「我們悲傷的淚水……轉為期待的淚水。」6

我們知道有前生

永恆的眼光不僅擴大了我們的理解力,讓我們更瞭解離世之人仍繼續他們的旅程,也打開了我們的理解力,讓我們更認識那些現在才剛上路,要進入今生這趟旅程的人。

來到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神特別的兒女。7我們的個人旅程並非從出生才開始。在我們還沒出生以前,就已經先一起在一個世界作準備,「在靈的世界中接受了〔我們的〕最初的課程」。8耶和華告訴耶利米:「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9

有些人或許會問,生命是始於胚胎成形,還是始於有心跳,抑或胎兒能在子宮外存活時才開始?但對我們來說,無庸置疑地,神的靈體兒女來到世上,獲得身體,體驗塵世的生命,皆有他們各自的個人旅程。

身為神立約的兒女,我們喜愛、尊敬、養育、守護、歡迎,正要從前生世界而來的靈。

婦女了不起的貢獻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生孩子在身體、情緒、經濟上,可能會是很大的犧牲。這教會的婦女令人讚嘆,我們敬愛你們。你們以聰明的頭腦和智慧,背起家裡的重擔,你們愛人,你們服務,你們犧牲。你們鞏固信心,施助有需要的人,對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

守護生命的神聖責任

世界上有許多人墮胎,對此深感憂心的戈登·興格萊會長,多年前對教會的婦女演講,他當時所說的話,對今日的我們來說很適切。他說:「你們身為妻子及母親的是家中的碇錨。你們生育子女,那是多麼重大、神聖的責任。……我們對人類生命神聖性的尊重到哪去了?墮胎是邪惡、悽慘、真實而又令人憎惡的事,它正橫掃整個地面。我懇求本教會的婦女避開它,超越它,遠離那些誘人墮胎、令人妥協的場所。在某些少數的情況下,墮胎可能會發生,但情形極其有限。10……你們是神的兒女的母親,他們的生命是神聖的。守護神兒女的生命是神賦予的責任,不能輕言放棄。」11

馬可仕·納許長老跟我分享過一位84歲的善良婦女的故事,這位婦女在做洗禮面談時,「承認自己〔多年前〕曾墮過胎」。她由衷地感慨道:「46年來,我每天都背負著墮過胎的重擔。……無論我做什麼,都帶不走那痛苦和罪惡感。我感到絕望,直到有人教導我耶穌基督的真正福音。我學到如何悔改……突然間,我整個人充滿希望。我現在終於知道,只要我真正悔改自己的罪,我能夠得到寬恕。」12

我們多麼感謝神賜下悔改和寬恕的恩賜。

我們能做什麼?

身為耶穌基督的和平門徒,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呢?讓我們遵行神的誡命,將神的誡命教導給我們的孩子,也講給願意聽的人聽。13生命是神聖的,讓我們跟那些社會決策者,談談我們內心深處對這件事的感受。他們或許不能完全理解我們的信仰,但我們祈求,他們會更充分瞭解,為什麼對我們來說,這些決策所影響到的,遠遠不只是一個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已。

如果有人未婚懷孕,讓我們用愛心伸出援手,給予鼓勵希望,並在必要時,提供財務上的協助,以鞏固這位母親,讓她可以把孩子生下來,使這孩子的塵世旅程得以延續。14

收養之美

在我們的家族裡,有個蒙受莫大祝福的故事是這樣的:20年前,有個16歲的女孩得知自己懷孕了,她和孩子的父親並沒有結婚,兩人也看不到未來在一起的可能。但這位女青年相信,她體內孕育的那個生命是珍貴的,於是決定將孩子生下來,讓一個正義的家庭來收養這名女嬰。對布萊斯和喬琳來說,這名女嬰是他們禱告的答覆。他們給這女嬰取名為愛蜜莉,他們教導她要信賴天父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

愛蜜莉與克里遜

後來愛蜜莉長大成人,和我們的孫子克里遜墜入愛河,並在主的殿裡結婚,為此我們非常感激。愛蜜莉和克里遜現在育有他們自己的小女孩。

愛蜜莉與女兒

愛蜜莉最近寫道:「懷孕這九個月來,我有時間回想自己的身世。我想到自己的生母,那時只有16歲。當我經歷了懷孕帶來的不適和變化,我不得不想像,那對當時一個16歲小女孩來說,會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啊。……我的生母知道自己無法給我合適的生活,因此無私地出養我,每當我想到這裡,即使是現在,眼淚還是會流下來。我無法理解,她在這9個月裡都經歷了什麼——隨著身體的變化,忍受旁人評判的眼光;錯過的青春歲月,知道自己因母愛把孩子生下後,就要將孩子放到另一人的懷裡。我非常感謝她不自私的選擇;感謝她動用自己的選擇權時,沒有選擇取走我的選擇權。」愛蜜莉最後總結說:「我很感謝天父的神聖計畫;感謝我了不起的父母,〔疼愛我、照顧〕我;也感謝我們可以在聖殿印證為永遠的家庭。」15

照片拼貼

救主「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16

正義的渴望尚未實現時

對於那些結婚後殷切期盼有小孩,但無法生育子女的正義夫妻,還有那些沒有機會按照神的律法結婚的男女,我要對你們表達我的愛與同情。若只從今生的角度來看,人生有不能實現的夢想,這件事是很難理解的。身為主的僕人,我應許各位,只要你們忠於耶穌基督和你們的聖約,必會在今生獲得補償的祝福,而你們的正義渴望,也必會在主的永恆時間表中實現。17即使我們正義的希望沒有全部實現,今生的旅程還是可以幸福快樂。18

孩子出生後,仍需要我們的協助。有些則特別需要。透過主教的關懷,以及各位慷慨的禁食捐獻,和人道救濟基金的捐助,每一年都有千百萬兒童的生命受到祝福。總會會長團最近宣布,教會已捐贈2,000萬美元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協助他們在世界各地施打二十億劑疫苗的工作。19神愛小孩。

生小孩是神聖的決定

令人擔心的是,即使是在全球最富裕的一些國家,出生率也越來越低。20「神要祂兒女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誡命,至今仍有效。」21什麼時候生小孩,要生幾個小孩,這些都是私人的決定,需要由丈夫、妻子和主之間共同決定。藉著信心和祈禱,這些神聖的決定會是帶來啟示的美好經驗。22

我要分享南加州萊因家庭的故事。利百加·萊因姊妹寫道:

萊因家庭

「2011年的夏天,我們家庭的生活似乎很完美。我們婚姻美滿,有四個孩子,分別是9歲、7歲、5歲和3歲。……

「我的懷孕和分娩過程〔一直〕風險很高,……我們〔很〕有福氣,能育有四名子女,我們〔認為〕這樣已經很圓滿了。10月聽總會大會的時候,我清楚感覺到,我們會再有一個孩子。我和黎格蘭一再思考和祈禱後,……了解到神對我們的計畫,跟我們的計畫不一樣。

「又經歷一次辛苦的懷孕和分娩過程後,我們蒙福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寶寶。我們給她取名叫布莉兒。她是個奇蹟。生她的時候,我在〔產房〕清楚聽到聖靈的聲音說:『還有一個。』

「三年後,另一個奇蹟,米雅來了。布莉兒和米雅帶給我們家庭極大的喜悅。」最後她總結說:「比起……倚賴自己的理解力,接受主的指示,並遵循祂對我們的計畫,一定會帶來更大的幸福。」23

布莉兒·萊因和米雅·萊因

救主愛每一個寶貴的孩子。

「祂一一抱起他們的小孩,祝福他們。……

「他們……眼睛望向天空;……他們看到眾天使從天而降,如同在火裡;〔眾天使〕下來後,環繞著那些小孩……;眾天使施助他們。」24

我見證,你作為神的孩子的個人旅程,不是從你的肺吸入第一口地球的空氣開始的,也不會在你吐完今生的最後一口氣結束。

願我們永遠牢記,神的每一個靈體兒女,都是在自己的個人旅程中來到世上的。25願我們歡迎他們,守護他們,並一直愛著他們。當你們為救主的名接待這些寶貴的孩子,在他們的永恆旅程中協助他們,我應許你們,主必祝福你們,並將祂的愛厚賜給你們、讚許你們。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私人書信。

  2. 私人書信。見「我知道救主活著」, 聖詩選輯,第76首。

  3. 私人書信。

  4. 教義和聖約42:45

  5. Joseph F. Smith,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16, 3.

  6. In Trent Toone, “‘A Fulness of Joy’: President Nelson Shares Message of Eternal Life at His Daughter’s Funeral,” Church News, Jan. 19, 2019, thechurchnews.com.

  7. 見「家庭:致全世界文告」,ChurchofJesusChrist.org。

  8. 教義和聖約138:56

  9. 耶利米書1:5。新約記寫,伊利莎白遇見懷著耶穌的馬利亞時,未出生的施洗約翰在她腹裏跳動(見路加福音1:41)。

  10.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正式立場: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認為人類的生命是神聖的。因此,本教會反對為了個人或社會的便利而選擇墮胎,並勸告其成員不可接受、執行、鼓勵、資助,或安排這類墮胎。

    「本教會容許成員在下列可能的例外情形下選擇墮胎:

    「因強姦或亂倫而懷孕,或

    「經合格醫師診斷,母親的生命或健康面臨重大危險,或

    「經合格醫師診斷,胎兒有嚴重缺陷,無法存活到出生。

    「本教會教導其成員,即使是這些例外情形,亦不代表墮胎即屬正當。墮胎行為是一件極為嚴重的事情,當事人只有在諮詢過其當地教會領袖,並經由個人祈禱知道決定正確後,才可考慮墮胎。

    「本教會未曾支持或反對有關墮胎的立法建議或公眾示威」(「墮胎」,https://news-tw.churchofjesuschrist.org/%E6%96%87%E7%AB%A0/%E5%A2%AE%E8%83%8E;總指導手冊: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裡服務, 38.6.1, ChurchofJesusChrist.org)。

  11. 戈登·興格萊,「行走在主的光裡」,1999年1月,利阿賀拿,第118-119頁。

    戈登·興格萊會長曾說:

    「墮胎是一項醜陋而卑劣的行為,是一種勢必帶來煩惱、哀傷和悔恨的行為。

    「儘管我們譴責此事,但在以下這些情況下,我們則容許墮胎,如遭亂倫或強暴所導致的懷孕,經合格醫學人士判定母親的生命或健康處於嚴重的危險中,或是合格醫學人士發現胎兒有嚴重缺陷而無法存活到出生者。

    「但這些例子並不多見,而且發生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在這些情況下,面對這個問題的那些人在採取行動之前,要與他們所在地的聖職領袖商量,並熱烈祈禱,透過祈禱獲得一個肯定的回答」(「人們對我們有何疑問?」,1999年1月,利阿賀拿,第84頁)。

  12. See Neil L. Andersen, The Divine Gift of Forgiveness (2019), 25.

    「有一次在法國做洗禮面談的時候,一位婦女向我講述了多年前她墮胎的經驗。我非常感謝她的良善。後來她接受了洗禮。一年後,我接到一通電話。這位美好的婦女受洗後,一年來一直受到聖靈的教導。電話中的她,啜泣地說:『還記得……我告訴過你,多年前我曾墮過胎嗎?我為自己做過的事感到難過,但過去這一年改變了我。……我的心轉向了救主。……我的罪很嚴重,因此感到痛不欲生,認為再也無法彌補。』

    我感覺得到主很愛這位婦女。培道·潘會長說過:『復原你不能復原的,醫治你不能醫治的創傷,修補你破壞了但不能修補的,這是基督贖罪的真正目的。若你渴望堅定,而且願意償還最後的「一文錢」〔見馬太福音5:25-26〕時,那補償的律法就會被擱置。你的責任就轉到主的身上,祂會為你清還債務』(培道·潘,「寬恕的燦爛黎明」,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21頁)。我向她保證救主的愛。主不僅解除她身上的罪,還強化、淬鍊了她的靈。」(See Neil L. Andersen, The Divine Gift of Forgiveness, 154–56.)

  13. 見達林·鄔克司,「保護兒童」,2012年11月,利阿賀拿,第43-46頁

  14. 守護神兒女的生命也是父親的責任。每個父親在情感、靈性、財務上,也有責任歡迎、愛護、照顧來到世上的孩子。

  15. 私人書信。

  16. 馬可福音9:36-37

  17. See Neil L. Andersen, “A Compensatory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Righteou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Aug. 18, 2015), speeches.byu.edu.

  18. 見達林·鄔克司,「偉大的幸福計畫」,1994年1月,聖徒之聲,第83頁;亦見羅素·納爾遜,「抉擇」,1991年1月,聖徒之聲,第65頁。

  19. See “Bishop Caussé Thanks UNICEF and Church Members for COVID-19 Relief,” Newsroom, Mar. 5, 2021, newsroom.ChurchofJesusChrist.org.

  20. 例如,美國若保持2008年(13年前)的生育率,今日就會多580萬兒童活著(see Lyman Stone, “5.8 Million Fewer Babies: America’s Lost Decade in Fertility,” 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 Feb. 3, 2021, ifstudies.org/blog)。

  21. 家庭:致全世界文告」,ChurchofJesusChrist.org。經文記載,「子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127:3)。見羅素·納爾遜,「穩當根基」,2002年7月,利阿賀拿,第83-84頁;亦見達林·鄔克司,「真理與神的計畫」2018年11月,利阿賀拿,第27頁。

  22. 見尼爾·安德森,「兒女」,2011年11月,利阿賀拿,第28頁。

  23. 私人書信,2021年3月10日。

  24. 尼腓三書17:21,24

  25. 「我們其實都算是旅人,都是塵世生命的探險家。我們過去的個人經驗對我們的助益不大,因為我們必須在今生自己的旅程中面對生活中的懸崖峭壁和洶湧波濤」(多馬·孟蓀,「造橋的人」,2003年11月,利阿賀拿,第67頁)。